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九锡 > 第1013章 1011【不由己】

九锡 第1013章 1011【不由己】

作者:上汤豆苗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2:34

第1013章 1011【不由己】

秋去冬来,几点碎琼,染白了宫闱深处。

一袭身影漫步小径,缓缓前行。

宁太后身穿竖领月华锦衣,搭配一件缕金彩云纹纱宫装绣裙,外罩大红羽绉白狐狸皮的鹤氅,雍容典雅又不过分素净。

那张淡妆浓抹总相宜的面庞上,氤氲着若有若无的怅惘。

还于旧都将近一年,她还是第一次走进这座琼华园,独自一人安静地欣赏在江南不多见的雪景——身后不远处跟着一群宫人,尽皆眼观鼻鼻观心,没人发出任何不适宜的响声。

河洛皇宫有将近两百年的历史,论占地规模、殿宇规制、布局精巧、形胜雅迹各个方面都要远远胜过永嘉皇宫。

前朝承天、太极、紫宸三大殿自不必多说,后宫除去勤政殿、文德殿等天子理政之处,帝后嫔妃居住的寝宫,还有一大片皇家苑囿,如琼华园、玉津园、富景园、集芳园等等,亭台楼阁掩映其中,堂轩山水星罗棋布。

这一年来宁太后甚少闲暇,宫里和朝廷的事情永无止歇,她还要操心年幼天子和两位太皇太后的各种情况,因此一直没什么时间逛一逛这座恢弘巍峨的皇宫。

不过随着五月份总理新政衙门成立,陆沉以及他麾下的能臣扛起推行新政的重任,不光中书和朝廷各部衙肩上的担子轻了不少,宁太后也能轻松很多。

如此一来,宁太后终于有了一些属于自己的时间,不再是一睁开眼就要面对处理不完的政务和看不完的奏章。

但这是她想要的生活吗?

宁太后无法确定。

她不是恋栈权柄之人,那些年从亲王妃到太子妃再到皇后,她从未觊觎过权力,顶多就是在李宗本困扰烦闷的时候,用柔情抚平他眉心的褶皱。后来李适之勾结许太后弑君谋逆,她为了丈夫留下来的皇位和年幼的儿子,不得不坐在那个位置上。

这几年她尽心竭力顾全大局,面对陆沉不断退让,也曾有过试探和算计。

或许这是上不得台面的小手段,但是她除了这些小手段还能做什么?

更何况那些手段并未阻止陆沉的脚步,如今总理新政衙门的地位和权柄一天高过一天,再加上始终被陆沉紧紧握在手中的军权,她很清楚天家的劣势已经无法挽回。

轻轻呼出一口气,看着眼前凝成白雾,宁太后心里的疲惫和无力感再度涌来。

眼前静谧雅致的雪景似乎也失了韵味,她停下脚步,转身道:“回去罢。”

若岚连忙应道:“是,陛下。”

走出琼华园登上凤辇,宁太后双眼微闭,似在沉思。

及至文德殿东暖阁,见到迎上前来行礼的李道明,她才压下那些惆怅的情绪,温言道:“今日的功课做完了?”

李道明的身量又长了一些,他还有两个月便满九岁,在如今这个人皆早熟的时代,其实已经懂了很多事情,更不必说他身为天子,无论主动还是被动都要明白尽快长大这四个字的含义。

寻常百姓家的孩子这个年纪或许刚刚开蒙,但李道明已经度过了那个阶段,如今给他上课的是翰林院那些饱读诗书的学士,还有薛若谷这种榜眼出身、储相之选的清贵文臣。

“母后,我已经做完了功课。”

李道明一丝不苟地行礼,唇边的绒毛显示出他的真实年龄,一举一动却已有了几分大人的模样。

宁太后牵着他的手来到榻边坐下,温声道:“虽说读书在于勤之一字,但你毕竟还小,不可急于一时而熬坏了身体。哀家听苑玉吉说,你最近每次都要先生们多上一会课,是吗?”

李道明恭敬地说道:“母后,只是多上一刻钟,不碍事的。先生们的讲课很精彩,我有时候听入了迷,所以就恳求先生多讲讲。我知道母后很辛苦,想多学点能为,将来好帮母后分担。”

他如此懂事乖巧,宁太后自然感觉很欣慰,暗叹这几年的辛劳付出没有白费,夸赞道:“好孩子。”

李道明腼腆一笑,然后带着几分好奇问道:“母后,秦王何时能回京城?”

宁太后左右看看,周遭都是心腹女官,便问道:“怎么了?”

李道明想了想,缓缓道:“母后,您还相信秦王是大齐的忠臣吗?”

宁太后默然。

其实在陆沉婉拒她提出的秉政十年之约时,她就知道对方不会放弃权柄,后面发生的事情也在佐证这个判断。

一如他在恩科舞弊大案爆发之时所言,他不想也不会成为第二个杨光远。

片刻过后,宁太后艰难地说道:“皇儿,这世上的事情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秦王确实包揽了朝堂大权,但他做的事情利国利民,这一点没人可以否认。就拿新政来说,在总理新政衙门成立之前,各项政策的推行磕磕碰碰,两位宰相并非不尽全力,但他们终究比不上秦王的果断决然。”

李道明毫不犹豫地说道:“那是因为秦王手握军权,没人敢反对他,如果军权由朝廷掌握,我相信两位宰相一定能比秦王做得更好。”

“这就是问题所在。”

宁太后不再像以前那样回避这些事情,道:“秦王的军权不是谁施舍给他的,是他戎马多年亲冒矢石,靠着一场又一场胜利在军中建立起威望,因此那些骄兵悍将才会心甘情愿听从他的号令,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即便哀家下一道谕旨,让永定侯或者临江侯去接手某支军队,如果没有秦王点头,那些将士们依然不会服从他们,说不定还会造成军中哗变。”

李道明思索片刻,鼓起勇气说道:“那如果把将领们都换掉呢?下面的士卒还会不听号令吗?”

宁太后一怔,她端详着这一刻仿佛有些陌生的儿子,微微蹙眉道:“这是谁教你的法子?”

李道明摇摇头,老老实实地说道:“母后,没人会在我跟前说这些事,我只是觉得母后太累了,成日里为这些事情烦忧,因此想帮母后想些法子。”

宁太后看了他片刻,暂时按下疑惑说道:“这件事哪有那么简单?秦王是总理军机大臣,任何关于军中将领的调动都需要得到他的同意。”

李道明低下头想了一会,苦笑道:“母后,照这样说来,秦王不是随时都可以逼我禅位吗?”

宁太后心中一紧,下意识地抓紧他的手,喃喃道:“不会,他不会这样做的。”

李道明不解地看着自己的母亲,纳闷道:“母后,他为何不会这样做?”

“因为——”

宁太后想说陆沉心怀忠义、一直记着高宗皇帝对他的提携之恩,想说天家并无过错、大义名分仍然在手,想说大局最重、如今朝廷上下一心推动新政的局面来之不易,也想说朝中忠于天家的大臣不在少数、陆沉应该不敢轻举妄动。

但她最终什么都没有说出口。

因为一个很简单的道理,陆沉需要的只是时间而已。

等到新政收效显著那一天,陆沉已经控制住整个朝堂,届时无论他想做什么都可以,哪怕他真的不想,也会有很多人推着他往前走,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见母亲陷入沉默之中,李道明直白地问道:“母后,天家真的要坐以待毙吗?”

宁太后看见他眼眸中的惶然,一时间只觉心如刀割。

皇权更替哪有温情可言,真到了不忍言那一天,她不觉得陆沉会允许她的儿子活下去,毕竟只要李道明还活着,总会有人想利用这杆大旗做些事情,不论他出于公心还是私心。

宁太后用极大的毅力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轻声道:“皇儿,哀家知道你很懂事,但……但是很多事情并非你想象的那么简单,更不可一时冲动就仓促决定。你要相信母后,无论如何都会保护你平安长大,除此之外,旁的事情你莫要多想,好生跟着先生们读书习文,听见了吗?”

李道明垂首道:“是,母后。”

在他低头那一刻,眼中泛起清晰的失望之色。

他以为自己隐藏得很好,却不知道这些反应被宁太后尽收眼底。

终究只是一个将将九岁的孩子。

李道明退下之后,宁太后靠在榻上,陷入长久的沉思。

她知道自己的儿子早慧,因此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将来能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帝王,但是即便她尽一切可能为他隔开风雨,年幼的天子还是不可避免地受到外面的影响。

回想着方才母子谈心的每一个细节,以及李道明最后时刻眼中的失望,宁太后忽地坐起身来。

若岚连忙上前道:“陛下,可有吩咐?”

宁太后淡淡道:“叫苑玉吉过来。”

若岚领命而去。

约莫半炷香过后,内侍省少监苑玉吉匆匆忙忙赶来文德殿东暖阁,一眼便注意到除了几名很受宁太后信任的女官,其他宫人皆已退下。

不知出了什么事情,苑玉吉躬身行礼道:“参见陛下。”

“苑玉吉。”

宁太后清冷的语调让苑玉吉心中一凛。

他小心翼翼地抬起头,看见的是宁太后那双冷峻的眼眸。

“哀家要听实话,天子这段时间究竟做了什么事。”

宁太后沉声道:“你可以不说,念在你这么多年对先帝忠心耿耿的份上,哀家不杀你,回家养老罢。”

“陛下恕罪。”

苑玉吉很清楚这位贵人说得出做得到,因此为难地说道:“臣不知陛下指的是哪些事。”

宁太后摇了摇头,略显不耐地说道:“你下去罢。”

“臣说,臣什么都说。”

苑玉吉终于乱了分寸,如果宁太后肯听他的辩解,那么还有转圜的余地,问题是对方根本不给他这个机会。

如果要被撵出皇宫,那他还怎么做事?

听着苑玉吉的陈述,宁太后眉尖紧蹙,神色越来越凝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