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九锡 > 第1007章 1005【同行】

九锡 第1007章 1005【同行】

作者:上汤豆苗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2:34

第1007章 1005【同行】

皇城西南面的宣政坊内有一片藏青色的建筑,这里便是负责制定新政的革新司,和六部官衙离得不算很远。

正午时分,革新司大门之外,一众官员翘首以待,脸上满是激动和期盼。

“来了!”

当数百骑出现在视线中,众人连忙上前,然后整齐地行礼道:“参见王爷!”

来者正是刚从皇宫出来的陆沉,他身边还有主事厉良玉和副主事崔浩,至于礼部尚书孔映冬,此刻已经被脱去官服收押,另有一批精锐人手直扑孔府。

陆沉翻身下马,微微颔首道:“都免礼吧。”

等他在一众官员的簇拥中来到正堂,收到通知的户部尚书高焕、吏部左侍郎丁会、左御史中丞刘元和顺天府尹陈循以及将作局、医疗局、农事院的主官相继赶来。

“都坐,今天我们关上门开一个会。”

陆沉坐在主位上,看着这些坚定不移追随他的官员们,微笑道:“本王已经奏请陛下,革新司升格为总理新政衙门,往后全权主持新政施行。换句话说,终于到了诸位施展抱负的时候,本王知道你们这半年来心有不甘,总觉得有力使不出,往后不会再有这个顾虑。”

众人无不感到振奋,丁会立刻吹捧道:“王爷一出手便是水到渠成!下官早就觉得那帮人魄力不足,一个个都和温吞水一样,这个不敢得罪,那个不敢查处,要不是刘中丞足够厉害,恐怕连肃清吏治这一项都是寸步难行。”

刘元没有回应丁会,他身为最早投效陆沉的名士之一,这些年尽心尽力帮陆沉打理庶务,是陆沉极为倚重和信任的文官,但他从来不会恃才放旷,之所以此刻态度比较冷淡,只是因为他看不太惯丁会这个人。

在他看来丁会就是一个纯粹的官僚,惯会投机奉迎,或许他确实有能力,但是品格委实难以恭维。

不过刘元知道正因为丁会和高焕的存在,他们身后的世族才会强行朝自身挥刀,从而有力地支持陆沉的改革,再者他们在各级官员中的人脉也能帮陆沉解决不少问题。

基于这些考虑,刘元虽然不会对丁会热情,但也不至于激化矛盾,顶多就是互不往来。

陆沉对这两人的情况心知肚明,他没有强求两人成为知交好友,只要他们不耽误正事,这种状态未必不是好事。

望着刘元如今愈发沉肃的面庞,陆沉温言道:“秉元公,本王知道你这半年来十分辛劳,心里也积压了不少怒气。”

刘元垂首道:“王爷,下官岂不知改革之难?从古到今欲行变法者,面前皆是荆棘密布,因为要让那些权贵心甘情愿交出被他们侵吞的利益,这往往比杀了他们更难。下官不敢在王爷面前虚言,时至今日下官心中确有怒气,但是没有怨气,更无畏难却步之意。”

“本王就知道这点困难吓不住你刘秉元。”

陆沉面露微笑,继而道:“方才本王在宫里敲打过张苍,后面他肯定会老实不少,如果他再敢给你使绊子,本王会亲自出手让他明白什么叫做大势不可挡。不过在此之前,只要他当好一个泥塑木偶,那就让他继续担任御史大夫,关键时刻能帮你遮蔽风雨,希望你能明白本王的心意。”

听到这个消息,刘元并未喜形于色,他像往常那般沉稳地说道:“王爷,下官不求官位利禄,只要能做些实事,下官便心满意足。”

“好,眼下便有一件实事。”

陆沉将恩科舞弊案简略介绍一番,对刘元说道:“本王要你以这桩大案为契机,正式拉开肃立吏治的帷幕。这一次不能再像过去半年那样小打小闹,御史台必须拿出足够的魄力,从上到下尽可能严查整个官员体系。当然,这桩重任不能全部压在你一个人的肩上,崔浩。”

“下官在。”

崔浩起身应下。

陆沉看着他说道:“从今日起,总理新政衙门下设监察司,由你担当第一任主事,王翰担任你的副手。御史台继续负责监管中枢和地方各级官员,监察司则专门负责处理和新政有关的案子,譬如眼下亟需处置的恩科舞弊大案。本王知道这一开始可能会造成权责不明、互相影响的情况,但是出现问题就解决问题,这世上从来没有一劳永逸的好事。本王希望你们能够精诚合作,为新政推行择优去劣保驾护航。”

刘元、崔浩和王翰齐声道:“谨遵王爷之令!”

陆沉微微点头,随即笑吟吟地看向丁会:“丁大人,据说这几个月想要登门拜访你的官绅不计其数?”

丁会只觉得这笑容格外吓人,好在他心里没鬼,因此坦诚道:“王爷明见,自从下官担任吏部左侍郎,鄙府忽然就热闹起来,几乎每天都能见到悄悄送进来的礼单。下官不敢欺瞒王爷,若说一点都不曾心动,那自然是假话,哪怕只是收一个月的礼都比过去七年任职兵部尚书要多。不过下官就认一个死理,跟着王爷做事眼皮子不能那么浅,要是一心只想着黄白之物,如何对得起王爷的信任和栽培?”

陆沉知道他没有说谎,其实尹尚辅汇报这些细节的时候,他还有点意外,原以为丁会不会那么安分,现在看来这家伙多年来始终屹立不倒,确实有两把刷子。

他按下心中思绪,敛去笑意道:“本王举荐你为吏部左侍郎,个中真意想必你已了解。无论御史台还是监察司,他们只能发挥监督和纠正的作用,要想做事还是得有足够多优秀的官员。本王建议朝廷增开今岁恩科,其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毕竟不能指望这群即将踏入官场的进士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故此,吏部要真正动起来,挖掘和提拔那些真正能干实事、敢于任事的官员,本王会和姚崇打个招呼,这件事由你来负责。”

丁会登时感受到如山一样的压力,但他知道自己没有推辞的余地,而且这应该是他此生最宝贵的机遇,只要能够完成陆沉交待的任务,将来必然能青云直上。

一念及此,这个滑溜的老官僚心中一热,肃然道:“请王爷放心,下官必定尽心竭力!”

“好,本王相信你明白这件事的重要性。”

陆沉直视着丁会的双眼,正色道:“不过本王还是要提醒你一句,你若是差事办得好,本王保你和宁潭丁家前程无忧。如果你觉得自己能力不足,趁早分说清楚,换一个轻松点的差事,本王也不会亏待你。但是你若占着这个位置却贻误新政大业,届时莫怪本王不会心慈手软。”

丁会破天荒地陷入沉默。

片刻过后,他咬牙道:“王爷,下官若是办不好这桩差事,愿意提头来见。”

或许丁会只是想加官进爵,对于陆沉来说这不重要,他当然更加欣赏刘元这样的纯臣,但也知道不可能所有人都具备如此高尚的节操。

勉励丁会几句之后,陆沉便继续分析新政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从户等制、发展农事、兴办学堂到商贸诸事,挨个和负责的官员进行深谈。

这一谈便是两个多时辰。

“诸位现在应该已经明白新政的大框架,以及你们各自的任务和职责。”

陆沉喝下半杯茶润了润嗓子,继而道:“这半年里本王有意压制你们,一方面是给中书一个机会,免得朝中那些清流文臣以为他们真能做成这件事,另一方面则是让你们多多学习和总结。如今陛下放权于我等,这是大家可以大展拳脚的时候,不过在此之前,本王还是要跟你们谈一谈新政本身的意义。”

所有官员正襟危坐,目不转睛地望着陆沉。

“这半年里本王听到很多关于新政的议论,有人说本王这是在邀买人心,也有人说本王是利用新政诸法排除异己,大肆培植党羽,窃夺朝廷权柄。”

陆沉不紧不慢地说着,然后在众人的注视中微笑道:“本王暗中想想,这些说法其实也不是毫无道理。”

陈循立刻开口道:“王爷——”

“德遵莫急。”

陆沉直接打断他,坦然道:“本王之前确实有很多顾虑,众口铄金不外如是,然而仔细想想还是觉得不能瞻前顾后,毕竟这世上哪有不得罪人就能成功的改革?本王现在就告诉你们什么是新政的意义,抛开先前那些说法,本王想要的是百姓们饿了有饭吃、冷了有衣穿、生病能吃药。”

“千百年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百姓们良善又质朴,他们总是付出很多,想要得到的却不多。你们都是熟读青史的饱学之士,当知本王所言非虚。史书上有很多能人志士想要改善黎民百姓的处境,有的失败有的短暂成功,如今轮到我等来到这个关口,总得做点什么才不算虚度一生。”

“本王知道你们并非全都理解这份理想,也不介意你们抱着怎样的初衷追随本王。经过这么多年的观察,本王相信今日在座的每一位都想在死后留下点什么,不管是福泽后人还是青史留名,有所求方能有所成,这就是本王选中诸位的原因。”

“如今本王要正式问一句,为了开创一个真正的盛世,诸君可愿随本王披荆斩棘一路向前?”

刘元第一个起身,紧接着陈循、高焕、厉良玉、丁会、崔浩、王翰、魏惜云等等,数十位资历、年龄、出身各不相同的官员尽皆起身。

他们面朝陆沉躬身,齐声道:“下官愿意!”

“如果有问你们,所谓新政究竟是为了什么,本王觉得可以这样回答。”

陆沉缓缓站起来,朝着众人拱手还礼,一字字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谨以此四言与诸君共勉!”

此言一出,所有人看着陆沉的眼神里充满敬意,如刘元、陈循和崔浩这样的读书人更是激动到眼含热泪,浑身战栗难止。

就连丁会都感觉到胸腔中那颗心在剧烈地跳动。

每个人心中激荡的情绪汇聚在一起,爆发出整齐且坚决的呐喊。

“愿为王爷效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