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九锡 > 第1006章 1004【独揽】

九锡 第1006章 1004【独揽】

作者:上汤豆苗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2:34

第1006章 1004【独揽】

承平坊内,秦王府东边两条街外有一座大气恢弘的国公府。

随着萧林和萧闳兄弟二人带着家眷回到京城,萧望之将他们打发到军机处帮陆沉做事,自己则是过起了颐养天年的悠闲生活。

他平日里要么陪一群孙辈尽享天伦之乐,要么就去找陆通等几位老友饮茶闲谈,对于朝廷军政大事一概不理,甚至连新政都极少过问,萧望之这一退便退得干干净净,没有任何藕断丝连。

“尉迟,你家里最近可还好?”

萧望之坐在廊下的躺椅上,看着庭院中两个嬉笑玩闹的孙子,享受着穿林过叶的清风吹拂。

尉迟归坐在旁边,悠然道:“两个小子都已经成家立业,他们一个武学天赋出众一个性情沉稳踏实,可以互相扶持,不需要我这个老头子再做什么。”

萧望之点点头,他知道尉迟归的妻子多年前病故,也没有续弦的打算,将两个儿子拉扯长大培养成人便已完成身为父亲的职责。

他颇为感慨地说道:“你今年也五十岁了吧?”

尉迟归点头道:“是啊,五十岁整。”

其实他看起来要比实际年龄年轻不少,大概就在四十岁出头的样子,这是因为他原本就有极为优秀的家传内功,后来又从林颉那里习得上玄经,单论内劲之深和林颉已在伯仲之间。

武功虽然不能让人长生不老,延年益寿却没有问题。

和尉迟归相比,萧望之则要显得苍老许多,但他显然不太在意这些,轻声道:“这些年多亏有你护着我。”

“这话就偏了。”

尉迟归笑着摇摇头,徐徐道:“你哪里需要我护着,从我认识你那一天起,你便是淮州镇北军指挥使,常年待在上万精兵镇守的军营里,哪个草莽中人敢去撩你的虎须?武功再高,碰上数百披甲锐士也只有逃命的份。其实认真说起来,是你给了我一个得偿所愿的机会,我得谢谢你。”

萧望之自然知道他的心愿是什么,却话锋一转问道:“往后有什么打算?”

尉迟归转头看着他,饶有兴致地反问:“真要让我走?”

“我现在已经彻底不理朝政,这么多年也算攒了不少功劳和人情,又威胁不到任何人的利益,还有谁会跟我这个糟老头子过不去?哪里还用劳烦你这样的高手镇宅?”

萧望之的回答很直接,叹道:“这辈子能交到你这样一个朋友,足矣。”

“我可不信你没有盘算。”

尉迟归抬手点了点萧望之,一副早已看穿他的模样:“说吧,要我做什么?”

萧望之在他跟前当然不会觉得不好意思,笑道:“方才你说得偿所愿,我还真不能领这份功劳。当年河洛失陷,你孤身一人前去刺杀庆聿定,最后被庆聿恭拦住,那一战你们不分高低,后来你一直希望能够弥补这个遗憾。平阳之战虽然是由我指挥,但是从头到尾都出自陆沉的谋划,你如果真想谢还是去谢他让你有和庆聿恭一决生死的机会。”

尉迟归亦笑道:“就知道你的话另有玄机,不过我不太明白,现在陆沉手握大齐军权还会有危险?”

“军权是最后的底牌,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走这一步。”

萧望之摇了摇头,将京中这半年多来的暗流涌动简略说了一遍,最后略显凝重地说道:“在我看来,那些人能用的无非是两招,其一是在维持现有局势的前提下,用各种阳奉阴违的阴谋算计,阻碍新政的推行,削弱陆沉的权势。但是以我对陆沉的了解,类似小家子气的手段基本没用,所以那些人接下来便只能铤而走险。”

“铤而走险?”

尉迟归微微皱眉道:“他们以为陆沉一死就能万事大吉?如今十八军的将官大多是陆沉提拔起来的,他在的时候不会有人敢乱来,但是他若不在了,宫里以为一道圣旨就能镇住这些悍将?”

“宫里肯定不会这样想,但是下面的人不一定会听宫里的。”

萧望之哂笑一声,继而道:“古往今来,远见卓识者少,鼠目寸光者多,能够看见身前一丈之地就称得上智者。翻开历代史书,纵然是帝王、名臣、大儒这类俊杰,做出愚蠢决定的例子也不胜枚举。”

“我明白了。”

尉迟归点头道:“林颉如今留在定州,林丫头又身怀六甲,陆沉身边确实需要一个擅于隐藏踪迹的高手,没人比我更合适。”

“尉迟。”

萧望之转头看着他,郑重地说道:“你我知交莫逆,虽说你这些年不肯接受一官半职,但我从未将你当成下属看待。我不是很清楚陆沉的谋算,也无法断定待在他身边有没有危险,因此这件事你千万不必顾忌我的想法。”

“就算你不提,林颉多半也会提,毕竟我还欠了他不少人情。”

尉迟归神情洒脱地说道:“不过说到底,我觉得陆沉这个年轻人真的了不起,这些年看着他一步步走来,对外气吞山河,对内耐心细致,这种品格何其难得。如今我已是知天命之年,要是还能做点有意义的事情,这辈子倒也算是不虚此行。”

萧望之赞道:“坦荡如砥,随心而不逾矩,侠者之风也。”

尉迟归淡然一笑,起身道:“那我走了?”

萧望之也站起来说道:“我送你。”

两位相交数十年的挚友没有任何矫情的言语,及至门外,尉迟归挥了挥手,便在萧望之的微笑注视下迈步离去。

……

皇宫,勤政殿。

孔映冬尚未定罪,瘫软在那里实在有碍观瞻,宁太后便让禁卫将其架到角落等候发落。

对于这位心怀鬼胎的礼部尚书,宁太后自然是无比厌憎。

对方险些就将她和朝廷卷进旋涡之中,哪怕最后他没有得逞,却让陆沉借着恩科舞弊案一举掌握大义名分,再加上这半年来新政推行速度缓慢,他利用这个理由名正言顺地插手朝政。

宁太后何其聪慧,这会已将整件事的脉络理得清清楚楚,当初陆沉婉拒她提出的秉政十年之约,然后便在有意识地守株待兔。

他从一开始就在限制革新司的职权范围,将大权都交给中书和朝堂各部衙,宁太后却不能说他是居心叵测,因为这确实是朝廷没有把握住机会。

如果在陆沉不直接干预的前提下,朝廷可以顺利推动新政,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收效甚微,那么陆沉即便是为了维护他在世人面前树立的形象,也不好进一步攫取权柄。

而且正是因为陆沉这段时间的沉寂,让孔映冬之流误以为他满足现状,这才生出钩织阴谋的胆气。

“陛下,恩科结果需要尽快确定,因此臣想请两位宰相带着翰林们复查答卷,按照南北分榜的方式选取足额的贡士。”

陆沉重新将这件事提了一遍,然后说道:“臣举荐翰林学士王安协助二相,请陛下允准。”

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

在过去这些年里,陆沉从来没有帮王安争取过权力,甚至当王安被任命为翰林学士,他依旧是不管不顾的态度,导致王安在翰林院孤掌难鸣,至今都无法建立起自身的势力,殿内君臣对此都十分了解。

如今陆沉让王安协理恩科复阅,这表明他不会再像之前那样谦和忍让。

宁太后看了一眼沉默的群臣,略显疲倦地点头道:“准奏。王学士,便由你协助二相重新定下贡士名单。”

王安似乎并不意外,一如往常沉稳地回道:“臣领旨。”

便在这时,又一名内监入内奏道:“启禀陛下,革新司副主事崔浩求见。”

“宣。”

“是,陛下。”

片刻之后,崔浩走进殿内,虽说是第一次进入国朝权力中枢,但是这位年富力强的官员毫不怯场,一丝不苟地向宁太后行礼,继而禀道:“陛下,微臣奉秦王之令,率领革新司同僚调查今岁恩科的相关士子和官员,现在已经拿到初步证据,可以认定总裁官、礼部尚书孔映冬存在勾连舞弊的行为。”

“砰。”

孔映冬眼前一黑,昏倒在地。

宁太后甚至不愿多看他一眼,如果时光能够倒转,她绝对不会将这人调入中枢,因此木然地说道:“秦王,方才哀家已经允准由革新司彻查恩科一案,既然你的人已经掌握了孔映冬徇私舞弊的证据,哀家便将他交给你。不过,哀家希望你能秉公调查,要有足够确凿的证据,他毕竟是当朝礼部尚书,总得能让朝野上下心服口服。”

“臣遵旨。”

陆沉躬身一礼。

“至于新政——”

宁太后顿了一顿,缓缓道:“接下来由革新司全力操持,若是需要中书和各部衙协助,你便直接去找二相和各部主官商议。”

“谢陛下信重,臣一定尽心竭力,为国朝和百姓谋福祉。”

陆沉知道宁太后并非心甘情愿交出权柄,只是因为理亏不得不这么做。

虽然他从内心来说非常佩服这位皇太后,但是这次他不可能再继续隐忍,再给朝中这些大臣浪费时间的机会。

想到这儿,陆沉拱手一礼道:“陛下,臣仔细思量之后,觉得革新司层级太低,恐怕无法应对如此庞大的新政庶务,故此臣斗胆奏请陛下,将革新司升格为临时设置的总理新政衙门,全权负责新政相关事务。同时为了保证总理新政衙门的清正廉洁,此处将会接受中书、御史台和各部衙的监督,二相可随时检查新政衙门的所有卷宗档案。”

宁太后默默叹了一声,这位年轻的王爷做事还真是滴水不漏,他完全可以不加后面那句话,如今旁人又能如何?

望着陆沉平静又清朗的目光,她最终还是点头道:“准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