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九锡 > 第997章 995【且观之】

九锡 第997章 995【且观之】

作者:上汤豆苗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2:34

第997章 995【且观之】

第997章 995且观之

四月初九,永宁三年增开的恩科场拉开帷幕,大江南北共计三千七百余名士子进入贡院,他们将在这里度过绞尽脑汁的九天,角逐三百多个能够迈入官场的宝贵名额。

好在河洛贡院足够宽敞,陆沉又在去年让陈循组织工匠进行修缮,考生们不至于缩在过于逼仄的号舍里答卷。

当然陆沉只能做到这一步,以他的身份委实不便去给士子们打气,再者他也确实忙不过来。

厉冰雪还处于产后休养期,另一边洛九九也到了临产期,按照郎中和稳婆的估计,大概会在四月中下旬,接下来就是五月中下旬的王初珑和宋佩,林溪和顾婉儿的临产期则在七八月份。

无论产妇还是孕妇都处于极其敏感的时刻,虽然这个时代的女子讲究贤德之名,会尽量靠自身调节情绪,但陆沉做不到不管不顾,无论他再忙都会挤出时间陪伴她们。

哪怕只是东拉西扯的闲聊,只要她们脸上露出笑容,陆沉就不会觉得累。

譬如此刻他便在王府后宅青槐小院,陪着大腹便便的洛九九说话。

“老三的名字定了吗?”

洛九九懒洋洋地靠在软榻上,顺手接过陆沉递来的点心——她自从怀孕以来食欲大增,尤其是陆沉在的时候,嘴巴基本很难停下来。

陆沉笑道:“还没满月呢,定什么名字?先随便取个小名叫着,等周岁之后再定大名。”

“随便?”

洛九九转头看着他,好心提醒道:“你小心厉姐姐生气。”

陆沉摇头道:“她才不会生气,要不是我强行按着,她这会估计都去城外军营了。我真是不明白,飞羽军的骨干都是她提拔起来的,三名副指挥使都是她信得过的人,我从始至终没有插手过。她安胎待产也就半年,难道那些家伙敢松懈下来?”

洛九九略显狐疑地看着他。

陆沉道:“怎么了?”

洛九九轻声问道:“你是不是想让厉姐姐离开行伍?”

陆沉微微一怔,随即意识到她误会了自己的想法,不由得放缓语气道:“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将你们拘在后宅,只要你们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我都会尽力支持你们。我只是希望你们顾惜自己的身体,这样一家子才能长长久久。”

洛九九甜甜一笑道:“我相信你。对了,我有件事想和你商量。”

陆沉颔首道:“你说。”

洛九九轻轻抚摸着自己的肚子,缓缓道:“将来……我是说将来,能不能让我们的孩子远离那些事?我从小在沙州长大,虽然那里比不上大齐疆域辽阔,但是也有勾心斗角,还好我是女儿身,又只有一个弟弟,爹爹才不会有那些烦扰。那十几年里,别看沙州百姓过得很贫苦,其他各部为了一个头人的位置,好几次闹得头破血流,我不希望我们的孩子将来也这样。”

“果然是快做娘的人了,考虑得这么远。”

陆沉面带微笑地看着她。

洛九九不依道:“你答应我嘛。”

“好好好,我答应你。”

陆沉握着她的手掌,温言道:“你能这样想,我又怎会不依你?不过你放心,我保证我们的孩子有他自己的一片天地,不会沦为那种久居深宅、只知兄弟相争的废物。”

洛九九有些不明白,她也不想费那个脑子,因为她相信陆沉一定会安排妥当。

放下心事之后,她只觉倦意涌上来,便道:“夫君,你去忙正经事,我想小憩一会。”

“好。”

陆沉贴心地帮她盖好薄毯,又叮嘱丫鬟和稳婆用心守着,随即起身去往前宅外书房。

“都坐,说说最近京里有什么动静。”

陆沉落座之后,看向肃立的苏云青、南屹、尹尚辅和谭正。

如今陆家秘卫还有两支人手留在江南,分别由渠忠和宁不归统领,主要协助霍真控制江南局势。

齐廉夫和江晟麾下的人手则散落于江北各州,与陆沉过去一年提拔的官员、遍布各地投身官差行当的退伍老卒一起,协助革新司和御史台的官员监督新政推行事宜。

南屹、尹尚辅和谭正各有一支人手,每人盯着京城的一摊子事,由苏云青负责总掌。

苏云青当先说道:“王爷,最近我们的人和织经司精锐发生过十几次照面,我等遵照王爷的要求主动避让,织经司也未逼迫过甚,但是这种照面肯定会越来越多。如果我等一味退让,影响士气倒是其次,关键在于这样会自缚手脚,被压缩在一个狭窄的圈子里,以至于最后什么都做不成。”

南屹等人无不点头。

虽然在过去的几年里,王初珑已经竭尽所能让陆家秘卫体系化正规化,但是毕竟时间太短,无法和织经司的底蕴相比。

更不必说如今秦正重掌织经司,这个特殊的衙门在他手里可以发挥出七八成的实力,这还是苏云青这三年想方设法往织经司掺沙子的结果,否则陆家秘卫很可能完全不是织经司的对手。

陆沉默然不语,手指轻轻敲着桌面。

朝廷迁都之后,他一直避免和秦正私下相见,这当然不是心中有愧不敢相见,而是他无法确定秦正的立场。

秦正和两位宰相不同,他对李端的忠诚更加纯粹,是那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心态。

陆沉可以用天下大局说服许佐,也能依靠这个愿景让薛南亭保持沉默,但他不确定这是否对秦正有效。

维持如今这个心照不宣的局面,将精力放在军改和新政这两件大事上,避免因为道不同而和秦正发生冲突,这是陆沉早已确定的思路。

他很清楚如果秦正坚持到底的话,两人一旦把话说开就没有转圜的余地,必然会将斗争公开化。

陆沉不想耽误大局,但是如今看来织经司终究是绕不开的障碍。

良久过后,陆沉淡淡道:“从现在开始,你们在面对织经司的时候不必刻意避让,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但是要注意两点,其一不可主动挑衅,其二即便有冲突也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你们要跟下面的人讲清楚,如今最重要的任务是确保新政顺利铺展,本王不会让他们受委屈,但是也不能借着本王的名头胡作非为,否则以军法治之。”

苏云青暗暗松了口气,南屹等人面露喜色。

他们等的就是陆沉这个态度,如果一直畏手畏脚,他们在京中根本施展不开。

想要做事就不可能一片和气,难道织经司密探在的地方他们就夹着尾巴走人?这还怎么做事?

只要陆沉给他们这个权限,陆家秘卫就一定能张开触角钩织一张大网。

陆沉转头看向谭正问道:“近来坊间对新政八策有何议论?”

谭正恭敬地说道:“回王爷,百姓们对肃清吏治十分赞同,这几个月御史台将不少官员拉下马,民间多为称颂之声。户等制、兴办学堂、改革农事和医疗这四条也有很好的反响,毕竟这都是百姓们能够亲身感受的好处。只是厘定商税和鼓励商贸这两条,民间的反应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增加商税是夺利于民,也有人认为鼓励商贸会动摇国本。”

“慢慢来吧,总得需要时间让人改变想法。”

陆沉轻轻一叹,在他的设计中,肃清吏治、户等制和厘定商税这三条其实是一整套的方案,前者是提升官府运转的效率,后二者是充实国库集权于中枢,只有掌控住财权和人事权才能让这个庞大的王朝动起来,从而铺开那些真正经世济民的政策。

他看向南屹问道:“京中官员近来安分吗?”

南屹垂首道:“回王爷,大抵还算安分,薛相和许相近来都全身心扑在新政上,各部衙高官也未出现对新政阳奉阴违的情况。”

“还是要多加注意。”

陆沉冷笑道:“这些人不会这么老实的,表面上越温顺,内里必然越愤懑,因为新政本就是在挖这些世族、门阀、官绅、巨户的根基。眼下他们只是没有一个合适的机会,再加上没有人领头,所以才会这么老实,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大意。你们要认识到这一点,自古以来改革变法不可能不见血,涉及到利益二字,再温顺的人也会想着铤而走险。”

众人肃然应下。

尹尚辅微微皱眉沉思,随即开口说道:“王爷,卑下这里有一条情报,不知是否有用。”

“你说。”

“卑下的下属在昨天下午于西城簪花楼无意间探得消息,三名来自南直隶的士子饮酒作乐,其中一人酒后言及,他此番恩科必中。”

此言一出,其他人的表情都严肃起来。

陆沉不动声色地问道:“昨天?今天贡院开场,他们居然还有心思去饮酒作乐?还说恩科必中?”

众人脑海中浮现科举舞弊这四个大字。

其实这种事屡见不鲜,历朝历代都难以禁绝,毕竟这是朝廷取士之道,那些鱼跃龙门的士子都是未来的官员,朝中重臣谁不想从中发掘一批势力?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这次恩科的重要意义。

苏云青沉声道:“王爷,这件事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如果只是个别官员舞弊,倒也不会影响到新政大局,就怕出现大规模的窝案。

陆沉淡淡道:“把那三名南直隶士子的生平履历都拿过来。”

尹尚辅立刻领命而去。

大半个时辰过后,尹尚辅去而复返,带来三人的资料。

从资料上看,这三人都出身江南望族,但是和负责这次恩科的礼部尚书孔映冬没有很紧密的关系,顶多算是门阀之间正常的交际。

陆沉静静地看着,忽地失笑道:“他们不会真有这样的胆子吧?”

苏云青问道:“王爷,要不要先停了这场考试?”

“不必。”

陆沉平静地说道:“让他们闹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