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耕耘贞观 > 第两百零六章 秉烛夜谈

耕耘贞观 第两百零六章 秉烛夜谈

作者:倚夜听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0:54

第两百零六章 秉烛夜谈

耕耘贞观

有了李泰的保证,薛大鼎大松了一口气,背后有燕王,实在是太令人感觉安稳了。

整个大唐只要在长安待过,那都知道燕王是个有钱人。

他这种有钱,还不是自己有钱,更重要得是,还能让其他人心甘情愿的掏钱。

所以在薛大鼎的眼中,哪怕燕王没钱,但只要燕王答应了,那总是会来钱的。

很快的,薛大鼎便留下来,开始跟李泰进行细节上的安排与规划。

薛大鼎来到沧州后,那是亲自跑过沧州大大小小的不少地方,从而才会提出这水利计划。

所以此刻有薛大鼎出面,也勉强能画出沧州地区的地图,把整个沧州地区的区域优势,详细告诉李泰。

而李泰听着薛大鼎的描述,让李淳风一边按照薛大鼎的口述,按照比例尺画出沧州地形图,而不是自己盲人摸象,在这里说着七七八八的事情,结果连地形都不清楚。

当然,李淳风这样制作出来的地图非常潦草,顶多也就只是一个参照效果。

事实上,制图在古代可是相当需要技术的活的,除了皇宫中有了专门匠人外,基本上所有匠人都在军队中,甚至有人私自制作地图,基本上按照奸细处理,十个有九个没杀错。

但李淳风因为跟李德謇打过交道多少知道制作地图的方法。

更不要说像李泰这种为了地理考试,必须要练一手画地球地图的家伙了。

互相捣鼓捣鼓,到底还是结合众人之力,给模湖的画出了整个沧州地区。

就靠着这手地图的技艺,说实话,几乎任何人都能在乱世当个狗头军师了。

有了地图后,李泰看着这地图,道,

“既准备对沧州进行长久开发,那就需要按部就班的对整个沧州的发展进行全面的规划。

先发展哪片区域,后发展哪片区域,发展项目是什么,这些都需要一一安排好!”

“那按照燕王的意思是,沧州是要优先发展农业!”薛大鼎认真的看着地图,却是指着水流最是密集的地方,说道,“我就是准备在这一片区域,修建沧州的水利设施。”

“错了!”李泰摇摇头,指着沧州县城道:“首先要发展得是沧州城、南皮城和无棣城。

此三城是整个沧州的核心,所以要发展沧州就必须要抓住这三个城市。

然后以此三个城市为整个沧州的核心,以点带面的向着整个沧州其他的区域发展。

你回去之后,在今年开始在这三个城市推广小麦种植,首先把耕种粟米的习惯改变过来。

我会派遣一部分农业学府学子给你,他们基本上都有着不错的小麦种植技术。

你把他们安排好,给他们足够的田地,让他们在当地进行种植小麦,然后推广小麦!”

“诺!”听到这话薛大鼎自然是连连点头,却又带着几分的疑惑道,“那修水渠呢?”

“还早着!”李泰摇摇头说道,“再接下来,你则是要征召本地徭役,修出一条连接此三地,且能同行八辆马车同行的道路来,这算是做好项目的准备工作了。”

“这又是为何?”薛大鼎听到李泰的话倒带着几分的茫然,不是要新修水利吗?

李泰则解释道,“北地粮食以粟米为主,我打算将北地的粮食种植种类由粟米变成小麦。

这样小麦秋末播种,夏初收割,对朝廷来说便让这些百姓腾出了更多时间来干徭役。

而且大冬天的干活很容易死人,若是夏天,只要别顶着太阳服徭役,也让百姓轻松点。

至少想办法让他们在阴影处服徭役,总比在大夏天在田间干活比较的好!”

薛大鼎听到了这话,

思索了一下到底是这道理,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好事,尤其是自己准备新修水利,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想到了这里,薛大鼎却是拜服道,“燕王所言甚是!”

李泰看了一眼薛大鼎,却是继续的解释道:

“其次便是修缮这三者的道路,还是为了把这三地作为整个沧州发展的核心。

将来一处负责粮食,一处负责棉花,一处负责海盐,也好进行下一步的安排。

最后沧州当地百姓没经历过高陵模式,直接让他们用高陵模式,磨合起来是个大问题。

我们需要让他们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而修路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磨合手段。

这点算是我在幽州修路得的一点收获,百姓们实际上并不愚昧。

只要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做好了有什么样的奖励,做不好怎么惩罚。

他们一般都能把事情做得很好,在获得直接利益之后,他们就会快速学会新的徭役模式。

同时这也是个挑选过程,有一部分百姓挑选出来作为将来修建水利设施的储备力量,另外一部分百姓挑选出来作为开垦农田的主力,为以后的工程做好准备。

到了第二年,徭役们发现徭役有钱赚,那他们干起活来会更加的努力。

同时那些开垦出田地的百姓,因为需要水渠灌既小麦,也会主动的参与到水利修建中。

到时候,我们再新修水利,那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说实话,所有活都没那么好干,且不说干活过程中需要遇到多大麻烦,单是前期准备工作那就相当令人头疼。

不过还好这是在古代,基本上不需要考虑人权,不说给钱只要付得起粮食,当地百姓就愿意在农闲时候去帮忙,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下降了成本。

“原来如此!”薛大鼎听到了李泰的话,倒是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

原本李泰说的很多事情,虽然有了方向,但不知道怎么样操作,这就是薛大鼎的难处。

但现在李泰把这过程拆解开来,薛大鼎顿时就明白,自己接下来应该要怎么做了。

作为从官奴一路奋斗刺史的人物,对薛大鼎来说,他从来不缺少执行层面上的动力,他自身的能力也足够强暴,只要把问题能下降到州县一级,那对薛大鼎来说,基本没有问题。

而此刻的李泰则是把原本第一步发展沧州的整个战略,一步一步的拆解成发展沧州城、南皮城和无棣城三城,而不是很虚的纸上谈兵。

这对薛大鼎说,基本上就能够接手过来,然后全权负责了。

而李泰有了薛大鼎的保证,倒也松了一口气。

因为自己需要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第一点就是耕牛不够用。

毕竟草种计划才刚开始起步,哪怕王玄策在资源上向耕牛倾斜,但也不是马上就能让耕牛爆种生产的,这必然会是一个漫长过程,而这个过程也必然会让幽州世家痛并快乐着。

同时,李泰对天津城的开垦,也才刚开始。

今年自己肯定是要把天津城周边的土地全部都开垦出来,也就只有这样,到了明年自己才有余力去支援沧州。

所以,自己给了薛大鼎这么一个计划,就是需要把沧州对耕牛的需求,对徭役的需求稍稍压一压。

虽然自己也知道这是压不住的,但对李泰来说,一年就足够把天津城的根基打好了。

毕竟只要天津附近的土地全面开垦,那到了第二年自己腾出手能干的活就多了。

接下来,李泰、薛大鼎、以及李淳风开始共同的商议细节。

而在这时候,薛大鼎与李淳风两人却有了相当奇妙的配合,或者说是某一种化学反应。

薛大鼎从基层赶过来,对继承应该怎么样去执行命令自然得心应手。

而李淳风却是喜欢计算,他喜欢用数据说话,只要薛大鼎提出了应该如何执行。

那么李淳风便是直接用数据把这一件事情给标注出来,提出出一个大概的数据。

等到一件件能想到的事情全部都详细列出来,然后三人在把上面的事项重新整理,形成一套相当完善的整体流程。

每一步需要做什么,每一步需要多少人多少天多少资源,都全部罗列出来。

到时候按照时间没有推进,那再把这张图表拿出来去对照,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发生了什么意外的情况,全部都能一目了然。

薛大鼎瞪大了眼睛看着李泰的操作,一时之间惊为天人。

虽然一直以来,薛大鼎都知道李泰能力的,毕竟能把高陵那地方从无到有的创造出来,若说李泰没有能力,那大唐的朝臣上下,有一个算一个全部都会为自己感到羞愧。

但现在真正在李泰的手下,做李泰的手下的执行者,却发现李泰在战略上给你制定好计划,执行前给你拉来了资金,甚至落实到最后的执行成面上,都让下面的人清楚的知道自己每一步要干什么。

以李泰的这一步步规划,根本就是把下面的人当成是傻子。

只要按部就班的执行相应的政策,好像换了一条狗来,都能把这一部部的道路给走好。

当然,这么说有几分过分,但李泰自己非常清楚,自己手下是真没马周那样的国士之才。

别说是国士之才,就算是薛大鼎这样的一州之才自己都没有。

自己很清楚,自己需要做得工程这本来就是需要相对现代化的工人体系才能够来干的。

哪怕现在有了从农业学府之中出来的学生作为顶替,但跟现代这种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之类的工程队伍比较起来,农业学府出来的学生甚至连脚底板都算不上。

这样自己只能多想一点,到时候下面干活也能多有几分余地。

不过,有了薛大鼎不断对底层可能发生的事情进行补充,李淳风提出具体的数据进行全面完善与计划,李泰更用着现代的思维办法去不断的插接,差不多天色渐深时,总算把整个方桉讨论的七七八八,至少整体框架已经讨论了完毕了。

李泰忍不住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气,掠视带着几分困顿道:

“好了,今天就先讨论到这里,我们明天恢复精神再从头梳理一遍确认无误。

重臣,你跟王有方就先居住在越王府,就住淳风你隔壁好了。

淳风你来带路,明天你一起带着他们过来。”

薛大鼎听到这话,脸上犹豫了一下,还是恭敬的对李泰道,“多谢燕王!”

李泰挥挥手便让李淳风拉着薛大鼎先去休息了。

李泰的目光落到了白鹤的身上,说道,

“白鹤,需要你辛苦一下,在我们明天再次梳理前,你先整理一下!”

“诺!”白鹤听到了李泰的话语,点点头应答道。

白鹤看着李泰打着哈欠回自己寝室,看着李泰离开的背影,都哝的看看头顶上已渐升起的月亮,默默举起拳头,打气“又要熬夜了,uu看书白鹤你可以的!”

当初越王因故开府,长孙皇后为了照顾燕王所以把自己派遣到了李泰身边照顾燕王。

到了后来,宫中则会找自己向燕王要日记,白鹤心理多少有几分对李泰的愧疚。

也正如此,出于这种有愧的心理,白鹤对李泰的命令都无条件执行。

除了一点,她不想要跟孔雀一样离开李泰的身边,只是单纯的希望能够照顾李泰。

不过这种愧疚的想法,在每次面对李泰布置下来的任务时,很快就消失得干干净净了。

毕竟能够大晚上,自己回去睡觉,而让别人留下来整理这些文件……真是人做得事?

愧疚?在时不时熬夜的工作量面前,白鹤毫无愧疚。

不过,自己亲眼看着李泰从当初儒家泥沼中挣扎而出,哪怕成为就封的亲王依旧为民为国一心为公,却是让白鹤有种与有荣焉的感触。

《控卫在此》

自己能亲身参与其中,哪怕仅只是负责整理资料却也有种莫名的自豪感,不仅是为了李泰,更因为像是自己这样的小人物,居然也能够参与这样的国家大事之中的自豪感。

不过即使如此,等到月亮逐渐升高到顶点,白鹤总算把一切都完成的七七八八,开口道,

“总算是做好了,回去后要贴贴黄瓜了……”

李泰起了一个大早,一觉醒来,却见到白鹤已经一脸优雅的出现在李泰的面前,温和道,

“燕王,今日早餐准备吃什么?”

“清粥,鸭蛋,馒头,再加上肉片,叫上重臣与淳风一起吃。”李泰道。

“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