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76,带领全村吃肉奔小康 > 第412章 八两为宝

重生76,带领全村吃肉奔小康 第412章 八两为宝

作者:一身旧雪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19:54:26

随着中草药的不断挖掘,加工也提上了日程。

李家坡的中草药加工厂的厂房早在半年前就在两位资深顾问——古大夫和严厂长的指导规划下完工了。

第一批收割下来的草药,已经送进加工厂进行深度加工炮制了。

中草药加工厂的工人都是本村的村民,之前对于如何炮制药材压根啥都不懂,一群小白在经过古大夫,叶工和严厂长的轮番培训后,总算是磕磕绊绊的上手了。

李向东还重金聘请了刚刚退休的叶工来李家坡中草药加工厂当技术副厂长,专门抓生产。

李国玲和几个初中毕业没有继续上学的年轻人,作为叶工的特别助理,每天拿着小本本跟在叶工的身后学习。

用李晋的话说,这是给中草药加工厂储备后续人才和管理干部。

叶工背着手走在前面,指着地面上码放整齐的黄白色根说,“这个黄芪,一年春秋两季都可以采收,春季从土壤解冻后至萌芽前采收,秋季在叶片枯萎后至土壤上冻前采收。”

“当然,还是以秋季采收的黄芪质量最好。现在采收的黄芪根的干品率高、根部坚实、粉性足、品质好、产量高,也是黄芪皂苷含量的峰值期。”

黄芪

李国玲认真的用圆珠笔在笔记本上记下来叶工说的话,有不认识的字,比如“黄芪皂苷”几个字,就先写上拼音,后边再用新华字典查出来补上。

炮制黄芪,要除去须根以及泥沙等杂质,然后放到院子里晒干,而后进一步放到大蒸屉上蒸透,再次晒干,备用。

现在没有实现全部机械化,比如切片什么的,要切得均匀,薄厚一致,就需要多年做饭的老手。

所以加工厂里妇女同志比较多。

大家戴着口罩,帽子,穿着工作服,一丝不苟的站在工作台后,手里拿着刀不停上下动作,“当当当”之声不绝,很快,工作台上就出现了许多薄厚均匀的黄芪切片。

地黄也需要这样进行炮制。

这里面最简单的是枸杞子和金银花,摘下来,挑拣出杂质,晒干就行了。

干这个活儿的,是一些干不了重农活儿的老人家。

他们坐在凳子上,晒着太阳,悠闲的就干了,一天还能挣八角钱的工钱。

工钱是日结的,每天下了班,看着朝自己飞奔过来的重孙子孙女,笑呵呵的抱住他们,领着他们的手去供销社代销点买零嘴儿吃。

......

叶工和妻子本来住在县城里,被李家坡聘用后,每天骑着自行车上下班。

之前,李家坡在新住宅区规划了好几套人才配套住房,这个概念是李向东提的。

他当时就说了,“以后咱们的厂子越来越多,肯定会不断的招聘人才帮助管理。现在咱把人才配套住宅建了,到时候分配给外地来的人才们,也算是让他们能塌下心来。毕竟安居才能乐业么!”

叶工也分了一套,三间正房,东西各两间厢房,没有倒座南房。

不过,房子里面是装修好的,比如锅灶,水缸,土炕,衣柜,都是配备好的,一水儿的新货,只要带上铺盖卷就能住。

最近,随着中草药加工厂的业务量越来越大,叶工索性把自己的衣服被子都绑在自行车后座上带过来了,每天晚上忙活完了就去分给自己的房里住。

叶工的老伴儿担心没人给老头子做饭,索性也一并搬了过来。

这是位白白胖胖的老太太,慈眉善目的,她一开始还担心在村里住不惯,不过在她围着村子转了两圈后,立马就觉得,这地儿也太漂亮了!

整齐宽阔的马路,整齐划一,崭新干净的住宅,还有茂盛的花花草草点缀着村容村貌,甚至在村里还有供销社的代销点,里面商品特别丰富,要买点日常用的酱油醋火柴红纸白糖什么的,都很方便。

“老叶啊,我看这个李家坡比县城还漂亮呢!”

叶太太如此感慨。

叶工弯腰在洗脸盆前洗了把脸,然后从盆架上把自己的毛巾拿下来,擦干净脸上的水珠,他调侃道,“是谁嫌弃人家这儿是农村啊,还不想来呢!”

叶太太把一浅子花卷放到八仙桌上,她转身嗔道,“这谁能想到啊!毕竟哪个农村不是脏乱差的?”

叶工和叶太太是省城人,之前下放的时候就在农村,住牛棚,那种生活真是过得够够的了。

因缘际会之下,叶工留在了惠川县城,叶太太就陪着他一直没回省城。

叶工也感慨,“那是,全国盘算一遍,估计也没有几个比李家坡更干净漂亮的农村了。”

夫妻两个闲聊一会儿,就开始吃晚饭了。

这边,泉水村,姜老太太家。

姜老太太看着鬼鬼祟祟把大门插上,又把屋里门插上,窗户关严实,窗帘放下来的李向东,简直无语。

“有什么重要的事儿啊,至于这么保密!”

面对师父的吐槽,李向东不以为意,在确定好确实安全后,他这才神神秘秘的从包里掏出一个大陶罐。

打开陶罐的盖子,拿出一包生石灰后,才掏出来一个桦树皮的大包。

古大夫笑着说,“看来去东北这一趟很值啊!”

姜老太太眨眨眼,“就几根人参,还至于把我家的门都关上?”

李向东的手就是一顿,那啥,我还没打开包呢,你们咋知道里面是啥啊!

李向东被师父吐槽多了,现在心理素质绝对过硬,一瞬间的呆愣后,立马开始有条不紊的继续拆包。

打开三层桦树皮,又揭开厚厚的苔藓,里面赫然出现了五根大小不一的野山参。

最珍贵的是,这些野山参依旧还是新鲜的,参体饱满,根须完整。

古大夫一扫刚才不经意的样子,轻轻拿起最大的那株野山参,在灯光下细细看着,“了不得啊,这参不小啊!”

姜老太太也不吐槽了,她起身从柜子里拿出一个精巧的小称,“七两为参,八两为宝,我看这个参得有半斤重!”

果然,最大的那根野山参竟然重达300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