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76,带领全村吃肉奔小康 > 第37章 建个中草药基地如何

在华夏漫长的历史上,非农业户口相比于农业户口都是高高在上的存在。

非农业户口的人吃的是“商品粮”,国家有补贴,在招工方面也有农业户口不能比拟的优势。

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都非常流行农业户口转成非农业户口,叫“农转非”。

当然,农转非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就像李向东大姐家的孩子办农转非,除了托关系还花了三千块钱。

九十年代的三千块钱可不是后世通货膨胀后的三千块,要知道那时候,盖房子的工人一天就能挣十块钱。

“三提五统,‘三提’就是村里留下的三种提留杂资,用于农田水利建设,五保户供养,‘五统’是交给公社的五项统筹,包括教育附加费、计划生育费、民兵训练费、乡村道路建设费和优抚费。这也是咱们农民该交的,国家穷啊,咱们苦一苦,国家建设好了不会忘记咱们老农民的。”

李晋给李向东解释,他是老党员,知道的事情多,国家一穷二白的建设阶段,总要有一代人奉献。

相比起为革命牺牲的老前辈,紧紧肚皮能怎么样呢?

李向东默默无语。

后世的网上都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抗战。

先是战争年代的腥风血雨,再是艰苦岁月的辛勤奉献,就算到了和平富裕年代,也要面对许许多多的外部制裁和不可测事件的发生。

而每一位华夏人,都在默默地抗争,从不认输,从不低头,让华夏文明赓续至今。

爷俩心情一时都有些沉重,半天谁都没说话。

“行了,这也不是你一个小孩子能操心明白的,你就好好念书吧,要是能考个一百分,我和你娘就烧高香了。”

李晋看二儿子一脸忧心忡忡,不禁好笑。

李向东想想自己数学那一塌糊涂的成绩,呵呵讪笑,“爹,我成绩不好,可是我会挣钱啊!”

“你能一辈子用这个挣钱,都是小道。你眼光要放长远些,要是能推荐上工农兵大学,既能变成非农业户口,国家又给分配工作,像你小叔一样吃国家饭才是正道。”李晋苦口婆心的说。

这个时候还没有恢复高考,都是推荐当工农兵大学生。李向东小叔李宋就是推荐上的工农兵大学。

“就算不能一辈子用这个挣钱,但是最起码现在能大大缓解咱们村老百姓的衣食困难。”

李向东决定开始和他爹说一下自己的蓝图规划。

“爹,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李向东在田埂上揪下一朵黄色小野花。

“婆婆丁啊!嫩的时候能吃,咱家菜饼子里就掺这个了。”李晋莫名其妙。

“这个学名叫蒲公英,除了它的叶子能吃之外,蒲公英根还是药材,可以清热消肿散结。爹,我认识咱们县光明制药厂的严厂长,他那儿需要用大量的中草药,我挖的地黄就是送到那儿去的。严大伯给我一本书,里面介绍了各种中草药,很多不起眼的野草野花都是中草药哩!都能卖钱哩!”

“你是说咱们村都去挖野菜去卖钱?你不怕别人知道了,把地黄都挖走,你没钱可挣了?”

“以前怕,现在不怕了,要是只有咱们家自己挣钱吃肉,总是得偷偷摸摸的,不知道的还得以为是偷来的,抢来的,您贪污来的呢!要是大家都能吃上肉,咱们不就提前进入**了吗?”

李向东笑嘻嘻的向往着全村一起大口吃肉的生活。

“再说,也不是让全村人都去挖,那样早晚挖绝种了。”

“不去挖?那怎么办?”李晋好奇的看着这个不停给他带来小惊喜的二儿子。

“种!咱们村可以种植中草药,就从种地黄开始!”李向东兴致勃勃。

“爹,李家坡大队建个中草药基地如何?”

“不可能!”李晋断然拒绝,“村里的良田必须都用来种粮食,荒废一分田,老百姓的口粮就少一分,何况,交的公粮和三提五统从哪儿出呢?”

“不要你的良田,就要排水沟和两侧的田埂!”李向东早就盘算好了。

“再有不好种的田边地角,都可以。您派人去大河边上去挖地黄,然后栽到这些地方,勤浇水施肥,地黄肯定能长得快,就算没有野生地黄贵,也能卖不少钱。”

“等地黄卖了钱,老百姓们就相信您了,到时候再扩大规模,种其他的中草药,白芷、黄芩、柴胡都可以!种的多了,就可以建药材烘干房、深加工厂房,只有村里有钱了,老百姓日子才能过好。大河水满小河流,大河水少小河干啊!”

李晋听着儿子兴致勃勃的话语,神采飞扬的面容,内心一阵热流涌动。

“说的好啊!大河水满小河流,大河水少小河干!”

“这么说,您同意了?”李向东没想到这么简单就能说服他爹。

“这件事不着急,你说的就是个大概想法,我还需要和你会计大叔商量一下具体的安排。政策上如何规定,怎么划分种草药的地,谁来种,怎么算钱,这都是需要仔细考虑的。”

李晋不是李向东,经历过后世蓬勃自由的市场经济,现在这个年代,重要的是,不能违反政策。

“上面的政策未必就有这么严格,只是咱们公社,管的忒多!什么一家只能养两只鸡,十家才能养一头猪,还不能养母猪!鸡都归个人,您看哪家的鸡不都是养的肥肥大大的,伺候的跟祖宗似的,都指着鸡屁股银行赚点零花钱。您再看看那猪,一家喂一天的,谁家都不上心,猪饿的什么似的,那腰比柳枝儿都细。前几天我看改凤他娘就端着一盆清水,揪了一把野菜给猪扔食槽里了,那猪尾巴都掉了!”

李向东小嘴叭叭叭的,像机关枪一样抱怨一通。

“别胡说!”

李晋打断儿子的话,下意识的看看周围,见没人注意,又低声说儿子,“公社怎么制定政策轮的着你个小孩儿说三道四,以后不许和人说这些。”

虽然李晋自己也对五道河公社的政策颇有微词,但是这话不能从自己儿子嘴里说出来。

“不说公社的事儿,咱就说吃猪肉的事儿,咱们公社屠宰站规定三天宰一头猪,还没宰,就被公社的头头脑脑们都预定完了,老百姓要想吃肉还得提前贿赂屠宰站的人。”

“您不是不知道那些人有多嚣张吧,明明张屠夫才二十多岁,就敢让三十多岁的人喊他爷爷!”

说起吃肉来,李向东就满肚子不乐意,就像个炮仗被点着了,砰一下就爆炸了。

“这还不是公社的事儿吗!”

李晋无奈,也是服了儿子这张嘴?

话说儿子以前就知道傻皮傻玩,从来不关心这些事儿的。

现在变得懂事了,就是这张嘴,没个把门的。

李向东还不知道自己被他爹评价为没把门的嘴,一个劲儿的嘱咐他爹,“爹,你可得好好管管改凤他娘这种人,喂猪从来不上心,等分钱的时候斤斤计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