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少女前线:141指挥官 > 第1045章 马后炮

少女前线:141指挥官 第1045章 马后炮

作者:Caides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2-22 20:09:44

虽然陈树生绝非那种事后诸葛亮、马后炮式的人物,但每当夜深人静,他心中总会不禁泛起一丝遐想:如果真的有时光倒流的奇迹,让他有机会重打一场那场艰苦卓绝的战役,陈树生深信,凭借着他如今对局势的深刻洞察与实战经验的累积,他有七成的把握,在头一年就能发起凌厉的反攻,将局势彻底扭转。

想当年,那场战役的艰难程度,至今仍让他心有余悸。

但如今细细回味,陈树生更加坚信,胜利的天平并非完全不可撼动。特别是当地那些民兵们,他们虽非正规军,其战斗力却绝对不容任何人小觑。

这些民兵,个个都是土生土长的硬汉子,对这片土地有着无法割舍的情感和深厚的了解。

他们或许在正面冲突中,由于缺少重火力单位的支援,难以与敌人形成有效的对峙和抗衡。

但陈树生深知,战争不仅仅是火力的比拼,更是意志与智慧的较量。

在长期作战的环境下,这些民兵们展现出了惊人的适应力和战斗力。

他们熟悉地形的每一寸角落,能够利用山川、林木作为天然的掩护,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

他们的战术灵活多变,时而化整为零,时而集零为整,让敌人摸不清头脑。而且,他们有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即便是在物资匮乏、环境恶劣的情况下,也能坚持战斗,绝不轻易言败。

陈树生想着,如果真的有重来一次的机会,他一定要更加充分地发挥这些民兵的优势。

他会亲自深入基层,与他们并肩作战,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为他们提供必要的训练和装备支持。

他相信,只要将这些民兵的力量充分激发出来,他们绝对能够成为长期作战中的好手,成为反推敌人的重要力量。

就比如面对那伙猖獗的土匪时……

秋风渐起,农作物渐渐成熟,本是土匪们趁火打劫、抢夺粮食的好时机。然而,这一次,他们却碰了个硬钉子。山下的队伍早已严阵以待,守护着这片来之不易的丰收。土匪们屡次试探,却屡屡受挫,根本无法在农作物收获的时候抢到一粒粮食。

冬日的脚步悄然临近,寒风中带着刺骨的凉意。对于土匪们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季节的更迭,更是生死存亡的关头。毕竟,要是在冬天来临之前没有储备到足够多的食物,等到大雪封山,山路难行,他们可就真的会活活困死、冻死、饿死在这荒凉的山头上。

山寨里,土匪头子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焦虑。他环顾四周,只见手下们一个个面黄肌瘦,士气低落。他知道,再这样下去,不用山下队伍动手,他们自己就先垮了。

“大哥,咱们得想个办法啊!再这样下去,咱们都得饿死在这山里。”一个小土匪怯生生地说道。

土匪头子沉默片刻,终于开口:“哼!那些山下的队伍以为他们能以逸待劳,削弱我们的作战能力?他们想得太美了!我们可是山里的猛虎,不会被这点困难吓倒。”

然而,他的语气虽然强硬,但眼底却闪过一丝无奈。他知道,现在的情况确实不容乐观。

山下的队伍中,指挥官望着山寨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那些土匪以为他们还能撑多久?等到冬天一来,他们自然就乖乖投降了。”他自信满满地说道。

日子一天天过去,山寨里的粮食越来越少,土匪们的处境也越来越艰难。终于,有一天,一个土匪忍不住偷偷溜下山,想要寻找一线生机。

他刚一下山,就被山下的队伍逮了个正着。“

哼!你们土匪也有今天?”一个士兵嘲讽道。

“兄弟,放我一条生路吧!我实在是饿极了,才冒险下山的。我们山寨里已经没粮了,再这样下去,我们都会饿死的。”

“你们土匪作恶多端,这是报应!想活命?就乖乖投降吧!”

土匪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他知道,投降意味着失去自由,甚至可能丢掉性命。但此刻,他别无选择。

最终,在饥饿和死亡的威胁下,越来越多的土匪选择了投降。

而当他们下定决心想办法突围逃跑的时候,也早已经是强弩之末,无力再战了。

山下的队伍以最小的代价,取得了最大的胜利。

而就在这一瞬间,战场上风云突变,主动权如同赛跑时交棒一般,稳稳地落在了农村民兵的手中。

民兵们像猎人般悠然自得地守在农庄里,静静地等待着土匪这头猎物自投罗网。

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自信与从容,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土匪们则被迫从舒适的藏身之处走出,冒着严寒主动进攻。

在这荒凉的冬日里,饥饿就像是一道无形的枷锁,紧紧地束缚着他们。

如果没有食物,他们甚至难以熬过一个冰冷刺骨的夜晚。虽然还能从山林间砍伐树木以获取燃料,但食物却是他们永远无法跨越的障碍。

一旦粮草断绝,那片山林里枯黄的树皮,干硬如铁,一口咬下,就如同吞下了锋利的刀片,无情地割裂他们的肠胃。

这种痛苦与绝望,不仅令人难以承受,更是对斗志的无情摧残,仿佛冬天的严寒已经渗透到了他们的骨髓之中。

陈树生现在都还记得,那个开春时节,雪融冰消,万物复苏,军队踏着初春的寒意,缓缓进入山中的场景。

山间的雾气缭绕,仿佛给这片曾经腥风血雨的土地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当他们抵达那个曾经嚣张跋扈的土匪窝时,眼前的景象却让人咋舌,曾经庞大的土匪窝,如今已是一片死寂,没有了半点的生气与战斗力。

破败的营寨,倒塌的木屋,四处散落着残垣断壁,仿佛在诉说着往日的辉煌与今日的沦落。

土匪们,那些曾经在这片山林中横行霸道的恶徒,如今全都因为争夺最后的一点食物而耗尽了所有的气力。

他们或躺或坐,散落在营寨的各个角落,个个面黄肌瘦,眼窝深陷,仿佛被抽干了灵魂的躯壳。

有的已经断了气,有的还在微弱地喘息,但那也是强弩之末,随时都可能咽下最后一口气。

陈树生走在这片废墟之中,目光冷峻而坚定。

他看到了几个还活着的土匪,但他们也已经是皮包骨,瘦得不成人形,毫无半点战斗力可言。

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仿佛看到了死神正在向他们招手。

这便是陈树生剿匪的基本手段——不战而屈人之兵。

他利用绝对的力量和坚定的意志,将土匪们困死在这片山林中,让他们在没有食物、没有援助的绝境中慢慢耗尽气力,最终走向灭亡。

这种手段虽然残酷,但却是最有效的。

但绝对不要因为看着那些土匪如此狼狈就小瞧了他们,因为当时他们所面对的,是由英勇无畏的陈树生亲自率领的钢铁之师,才显得毫无招架之力。

你若是有幸或不幸见过这些家伙在面对手无寸铁的老百姓或是当地那些装备简陋的警察时的嘴脸,就会深刻理解什么叫做残暴无度。

他们如同从地狱窜出的恶魔,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是一群真正畜牲不如、人性泯灭的东西。

陈树生之所以决定采取那样既狡猾又狠辣的战术,背后有着深思熟虑的考量。

他深知,主动进攻虽然气势如虹,但消耗也是巨大的,尤其是在这片陌生而险峻的深山之中。

这里地形复杂,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每一处都可能隐藏着土匪的伏兵。

一旦贸然进攻,很可能陷入敌人的圈套,非但无法一击得胜,反而可能损失惨重。

更何况,陈树生心里还装着周围的村民和商队。

这些无辜的人们,本就已经在土匪的肆虐下苦不堪言,若是军队无法将土匪剿灭干净,他们必将成为土匪报复的第一个目标。

陈树生无法想象,一旦让这些土匪逃脱,他们将会给这片土地带来怎样的灾难。

因此,他下定决心,绝对不能只是给土匪们一个轻轻的敲打作为惩戒,而是要彻底地将他们剿灭,连根拔除,让这片土地重归安宁。

而当时,正好国家需要恢复生产,部队也因为长期征战而疲惫不堪,急需整顿休整。

陈树生深知,他必须想出一个既省力又有效的办法来。

那确实是阳谋,一个让土匪们绞尽脑汁也无法破解的绝妙之计。

这个计策不仅巧妙地牵制了土匪的势力,还使得部队在作战中的消耗降到了最低。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一计策还为部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与当地建立了深厚的联系,从而补充到了大量的兵员。

说起这补充兵员的过程,那可真是充满了温情与感慨。

士兵们并没有高高在上,而是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们并肩作战。

他们拿起锄头,帮农民们开荒耕田,汗水浸湿了衣襟,却也浇灌出了希望的田野。

军医们更是忙得不亦乐乎,他们走村串户,为村民们进行体检,搞卫生,看病治病。

无论是头疼脑热的小毛病,还是危及生命的重病,军医们都竭尽全力,用他们的医术和爱心,为村民们带去健康和希望。

而当面对土匪的侵扰时,这些士兵更是毫不畏惧,挺身而出。

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保卫着农民们辛勤耕种的粮食,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安宁。

每一次战斗,都是一次生死较量,但他们从未退缩,从未畏惧。

就这样的环境条件,根本就不愁兵员上的问题。

村民们被士兵们的英勇和奉献所感动,纷纷踊跃参军,为保卫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而这些新加入的士兵,他们的战斗力还远远超乎了常人的想象,他们战斗起来,那是真的敢豁出去,不畏生死,勇往直前。

但就是这样的历史,那段充满曲折与苦难的历史,却早已经湮没在书本的文字缝隙之中,仿佛被时间无情地抹去。

后世的人,现在的人,所能记住的,就只有当年那场所谓的饥荒,那场让无数生命消逝、让大地哀嚎的饥荒。人们只记得,有很多人饿死了,饥饿像恶魔一样吞噬着一切。

然而,粮食上的危机,真的只是单方面的原因吗?难道不是因为那严密的封锁,像铁桶一般将希望牢牢困住?

难道不是因为有人恶意散播病毒,让恐慌与死亡如影随形?

难道不是因为那群所谓的地主富农,他们与那些干涉势力勾结,抬高粮食价格,封锁运输通道,甚至就直接囤积粮食、不卖一粒米,让饥饿的人们望眼欲穿?

怎么后人所记住的,就只有当年饿死了人,却没有人去深究饿死人的真正原因?

怎么好像所有的档案内容,都在片面地指责当初那些无辜的人们,说他们是造成饥荒的罪魁祸首?

他们当时甚至都在想尽一切办法在救人,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生命的防线。

他们自己都吃不饱了,面对封锁,他们难道跪下来求人家就能够管用吗?他们拼尽全力,用汗水、泪水和鲜血,与死神抗争,只为多挽救一个生命。

可是,结果呢?

当年的历史,现在还有多少人能够有客观的看法?

大多数人只是人云亦云,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却不愿意深入去了解真相。

争论这个问题,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因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固执与偏见,根本就改变不了任何人的看法。

………………

“……谢谢,这些对于我来说很宝贵。”叶卡捷琳娜陷入到了长长的沉默当中,心中此刻所翻腾着的是刻入到了骨血当中的那份思索。

而陈树生这边则是默默将空间让给了叶卡捷琳娜……

咔嚓~

伴随着门锁轻轻复位,发出那一声清脆而短促的声响,房间仿佛被一层无形的帷幕缓缓拉拢,重新回归到一种沉寂而安宁的状态当中。

叶卡捷琳娜站在门口,身影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有些落寞,她深深地呼出了一口气,那气息在空气中凝结成一丝丝淡淡的白雾,随即消散无踪。她的目光再次落回到眼前这一大堆堆积如山的资料上,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

“唉……”一声悠长的叹息从叶卡捷琳娜的喉咙深处缓缓升起,如同山间蜿蜒的溪流,带着几分无奈,几分疲惫,仿佛要将全身的重负和疲惫都随着这口气叹出体外,让心灵得到片刻的解脱。

然而,叹息虽长,却并未能带走所有的疲惫。

叶卡捷琳娜知道,工作还在继续,责任仍旧在肩。

于是,她轻轻地摇了摇头,迫使自己从那份短暂的沉沦中抽离出来。她挺直了脊背,那姿态宛如一棵在风雨中依旧坚韧不拔的松树,透露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接着,她默默地走到桌旁,伸出修长的手指,轻轻地翻开了那份文件。

纸张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如同秋日里落叶触碰大地的呢喃。她开始仔细阅读其中的每一个字,眼神专注而深邃,仿佛要将那些文字都刻进自己的脑海里。

人员的筛选工作并没有她想象当中的那么简单。

首先,那些丧失行动能力的人肯定是不能入选的,他们的无助和脆弱在这份艰巨的任务面前显得如此格格不入。

叶卡捷琳娜在心中默默地为他们祈祷,希望他们能在别的地方找到属于自己的安宁。

其次,年龄过大的也不行。

这不仅仅只是出于人道主义的关怀,更有效率方面的考虑。

毕竟,这项任务需要的是活力和冲劲,是能够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力量。

当然,他们要是能够当智囊团的话也不是不行……毕竟有些东西确实是只有更为有经验的人才能够胜任。

而技术类的工作,那些老师傅们真正的优势可不仅仅只是经验……其中更多的还是还是老师傅们能够坚持这么久的原因。

某些危险的工作,电工越干胆子就越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