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少女前线:141指挥官 > 第1044章 抽壮丁

少女前线:141指挥官 第1044章 抽壮丁

作者:Caides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2-22 20:09:44

“军队当时的选择就是在当地居民中选拔青壮年,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陈树生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每一个字都承载着那段历史的重量。他的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目光望向远方,似乎在回忆那些艰苦奋斗的岁月。

“我们将他们组织成生产护卫和农庄护卫,就像为这片土地编织了一张严密的防护网。”他继续说道,语气中透出一丝坚定,“不仅如此,我们还在生产队的民兵中加强了装备,农舍、农田之上,赫然架起了重机枪,那黑洞洞的枪口,仿佛是无言的宣告,将所有觊觎这片安宁的土匪,死死地困在了那荒凉的山岭之间。”

叶卡捷琳娜听得聚精会神,她想象着那些被重机枪保护的农舍和农田,仿佛看到了一片充满希望的景象。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人民的安全感是多么的珍贵。

“正如你所言,土匪的生存之道,便是掠夺农庄、农田,以及那些无辜的农村百姓,他们以此为生,以此为乐。”陈树生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冷峻,仿佛在谈论一个令人厌恶的主题。

“相较于风险重重的商队和火车,农舍和农田无疑是他们眼中的肥肉,既容易得手,又能迅速填饱那贪婪的肚腹。”他语气沉重地说道,“商队和火车,虽然可能载有更为紧俏的货物,但风险也随之倍增,不仅可能遭遇对方的火拼,更可能引来官府的围剿,甚至是江湖仇家的报复。这一切,都取决于他们的运气,而运气,往往是最不可靠的东西。”

陈树生停顿了一下,仿佛在回味那些年的斗争。

“他们打劫来的货物,还需费尽心思地转换成食物,这一过程既繁琐又充满变数。”他的神色中带着一丝轻蔑,但语气却透出对人性深刻的洞察,“与那些律贼无异,都是靠着不义之财,苟延残喘于这世道之间。他们心中没有长远的规划,只有眼前的贪婪和享乐。这不仅让他们失去了民心,也最终导致了他们的覆灭。”

叶卡捷琳娜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她感到陈树生的分析不仅深刻,而且富有哲理。

“那么,这些选拔出来的青壮年,他们的训练和生活是怎样的呢?”她轻声问道,心中充满了好奇。

陈树生微微一笑,仿佛回到了那段充满斗志的时光。

“他们不仅仅是受训的士兵,更是这片土地的守护者。”

“军队当时的办法就是在每个村庄设立训练营,不仅教授他们军事技能,还强调团队合作和纪律。训练内容包括射击、格斗、战术演练,甚至还有基础的医疗知识。我们希望他们不仅能保护自己的家园,还能为村民提供必要的帮助。”

“农庄护卫们的生活非常艰苦,他们不仅要应对土匪的侵扰,还要参与农田的劳动,确保粮食的生产。他们在夜晚轮流站岗,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的袭击。同时,我们还组织了一些文化活动,比如读书会和讨论会,让他们在保卫家园的同时,也能提升自身的素养。”

叶卡捷琳娜听得更加入迷,她想象着那些年轻而坚定的农庄护卫,他们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夜晚则守护着村民的安宁。

说到这里,叶卡捷琳娜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明悟的光芒,仿佛有一扇窗在她的心中悄然开启,虽然那窗外的风景还略显朦胧,但轮廓已渐渐清晰可辨。

她意识到,这不仅仅是简单的策略或智谋,而是构建组织、汇聚力量的根本法则——一种深藏于内、需自行领悟的“内功心法”。

陈树生希望叶卡捷琳娜明白的是一种心法……这内功心法,它非一日之功,亦非一成不变。

它根植于每个人的心性之中,需以汗水浇灌,以毅力磨砺,方能绽放其独有的光彩。

正如最质朴的拳脚,在大师手中也能化为惊天动地的神技,关键在于那份对基础的极致追求。

“在战场上,我们或许会见到装备精良、技术先进的敌军,他们的炮弹或许装备了最尖端的制导系统,每一发都精准无比。但这样的优势,却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虽耀眼却有限。因为,真正的力量,源自于不竭的后劲与持续的提升。”

“想象一下,”陈树生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激昂,“当你掌握了这门心法,你的‘炮弹’不再是简单的金属与火药,而是无数战士坚定的信念、不懈的努力,以及日复一日、永不停歇的生产力。十万发、百万发,乃至更多,如同潮水般汹涌而至,即便初始的精准度略有欠缺,但在时间的累积下,那份差距将被迅速弥补,甚至反超。”

“这样的对手。”他语气凝重,“是任何依赖短期技术优势的敌人所无法匹敌的。因为,他们面对的不再是单纯的数量对比,而是一种生生不息、不断进化的力量。在这场不对称的较量中,你会发现,自己仿佛置身于一场无法逆转的洪流之中,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看着对手以不可阻挡之势,改写战局。”

叶卡捷琳娜静静地听着,心中涌动着前所未有的震撼与启迪。

她开始意识到,真正的强大,不在于一时的辉煌,而在于持续的积累与不懈的追求。

这份“内功心法”,不仅是对军事力量的深刻理解,更是对人生、对成长的一种哲学阐述。

………………

“军队不可能长期分散驻扎跟土匪打治安游戏,否则的话军队的战斗力会在极短的时间内急剧下滑。”

这可不是叶卡捷琳娜随意揣测的……虽然常言道,实战确实可以检验部队的战斗力但经常战斗可不代表着部队的战斗力就一定能上去。

事实上一个部队能否提升战斗力,其最为根本的条件是内部的组织度和学习能力……一个内部足够团结并且组织度极高的部队,即便是初始的作战能力不算强但要是能够在实战当中积累经验,只需要一两年就是一个能征善战的王者之师了。

当然,一个连组织框架都没有的队伍无论经历了什么样的战斗,这支队伍都只能称之为战斗的幸存者,而不是经历过锻炼的部队。

“但如果当地的农村能够主动扞卫粮食保护农田,保卫工厂生产绝对不向土匪有任何的妥协或者投降,土匪自然而然地就失去了一切生存空间和土壤。”

“……此消彼长之间,土匪的数量就算是再多也坚持不下去,因为他们失去了最为基本地生存土壤和根基。”叶卡捷琳娜缓缓的说出了这句简单的话,虽然内容和办法简单但却极为的管用,打蛇打七寸,有些东西只要能够抓住最为主要的矛盾,只需要一下就能够一击得手。

“这就叫做抓住了主要矛盾……在清楚了土匪能够生存下去的土壤和根基,那么自然而然地也就分析出来了他们的弱点,那么在清楚这些之后你应该如何行动呢?”陈树生接着问道。

而相比于正在思考的叶卡捷琳娜,陈树生这边可以说是揣着一个满分答案了……叶卡捷琳娜刚刚所说的内容,可以说是主要目标但具体的方案落实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要知道当时可没有那么好的条件……虽然陈树生当时脑袋里面还记得一些理论知识,但理论和现实终究还是两回事。

“消灭敌人的最好办法不仅仅只是在武力上完全压倒对方,而是尽可能的在生产上保持着绝对的优势……”叶卡捷琳娜很聪明一下就明白了这种持久战还有消耗战的真理。

“你是想要让整个城市多活络起来……变为一台不断运转的机器?”叶卡捷琳娜忽然感觉自己好像明白了陈树生部分的目的,虽然不是很确定但感觉是确实是这样的。

“看来你基本上已经差不多明白了。”陈树生点了点头。

当时的自己也是在不断的摸索当中才逐渐摸索具体的行动和办法的……或者说,他当时也是想了很多的办法和情况才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

但即便是这样,当时可是足足将那些土匪在山上围困了将近半年才搞定那些家伙,当然那些家伙更多的是内斗死的。

毕竟当时陈树生时间上掐的很准……恰在农作物刚刚成熟的时候就将大军开拔到了山间要道,同时分散队伍到农田农舍还有各个牧场当中,不说能够就地消灭土匪强盗,但让这些家伙完全空手而归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当然,其实也不是没有更加稳妥的办法但当时另外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在剿匪时间上拖不得……毕竟内战过后的苏俄其内部的一切基本上全部都崩溃了,重工业基本没有了,农业生产基本上陷入到停摆状态。

内战之后为了能够快速恢复生产,军队数量由原来的五百多万左右在一年的时间就裁减到原来的百分之十,只保留下来的六十万左右的作战部队。

以苏俄那种领土的范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都快等同于放弃了大部分的边境防御……这种裁军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能够快速恢复生产,将劳动力重新注入到生产机器当中。

但这样的做法却也为后来的动乱埋下了伏笔……如此之多的壮劳力忽然进入到生产机器当中所带来的可不仅仅只有劳动力。

还有大量脱离了集体的并且怀着一腔热血的年轻人……那时的陈树生其实是极力反对在如此短时间之内就裁减复员那么多的部队人员的。

因为这样做是有着很大的弊端,且不说工作岗位上的问题……就谈最为基本的现实问题,脱离了集体之后的人所开始思考的就是自身的发展了,这是最为简单的客观事实。

而在这样的基础当中,当时大量离开了军队的年轻人,最开始选择的都是进入到城市当中,因为最开始进入到了城镇当中的年轻人见识到了城镇的繁华,要知道他们最开始的时候很大一部分最开始都是刚刚被解放不久的农奴,或者是原本农村的壮劳力,而城市里面的那种享乐纵欲环境极大的吸引了这些刚刚离开了部队当中,不在被管束的年轻人。

这样的生活基本上立刻就跟军队当中的艰苦条件形成了对比……这下很多人瞬间就变了,而当时从军队当中离开复员是有优厚待遇和选择的,或者说很多士兵可以在复员之后争取到城市当中工作。

有的还等着分配婚姻介绍对象组成家庭之类的……这样的情况下,当时的部队战斗力以一种难以想象的速度急速下滑了,要知道当时也仅仅只是才结束了内战,很多地区还未完全收复呢。

而后边的剿匪工作之所以会落在陈树生的手头上,除了是因为捷尔任斯基还有导师对于陈树生的信任和支持之外,就是因为陈树生当时所率领的部队依然保持着最强悍的战斗力,并且也是唯一可以大规模的开拔行军战斗的部队了。

不过,说来也是有些让人感到阴差阳错,陈树生当时所率领的部队之所以还能保持战斗力,之所以还能开拔行动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陈树生当时没听裁军的命令。

除了部队一直保持着高压状态一直在战斗状态之外其中最大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陈树生当时其实没有听从来自上方的命令,没有第一时间响应复员裁员的。

这其中的主要原因除了当时还在跟白军残匪作战之外,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整个部队当中其实早已经抛去了幻想,对于接下来的安定并没有多少认同感。

大家依然认为接下来的战斗会持续非常长的时间,而且相比于其他的部队成员……其实当时陈树生所掌握的主要部队,其中还是有不少人是来自于码头城市的剩下的从广大农村还有解放农奴当中征召过来的士兵其实都已经见识过什么叫做大城市了。

所谓花花绿绿的世界对于部队当中的士兵来说没有那么大的诱惑力……所以部队当时收到的影响较小,人心上依然足够的团结。

所以当时陈树生的选择就是根据当时的条件进行了选择性的执行……所以当时的队伍不但没有进行任何的复员,反而是进一步的扩大了部队的规模。

当然这并不代表着扩大作战部队的规模,而是扩大了民生部门当中的工作……对于当时提出的另外一个主要目标和任务,经济生产恢复与建设工作,整个部队的上下意见倒是非常一致。

当时之所以需要裁军复员,其说到根本还是需要释放更多的劳动力恢复整个社会当时的生产工作当中,重整经济如果部队依然保持着原本的规模,那么经济是发展不起来的。

但在当时陈树生所掌握的部队其实不是什么大的问题……虽然说部队经商是大忌,但也要看如何的运用。

因为陈树生当时对于这方面的管理是极为严格的,当时很多负责后勤或者低作战能力的部队就会被陈树生调到后方训练,在训练的同时进行一定的商业活动和劳动农业以及工业生产,同时依然大规模的开展扫盲和教授工作,让普通的老百姓也能掌握一定的生产能力,可以通过简单的手工业,促进工业的复苏。

这样一来基本上就解决掉了当时整个黑土地还有黑海沿岸的劳动力问题,并且极高的提高了质量,毕竟工业生产的工人也是需要一定门槛的,并且当时所有的商业部门的运转,也因为自己当时保持着极高的组织度和效率。

这样的操作反而极为成功的完成当时的主要目标……就是可惜后来没能继续执行下去,否则守着那么大片的工业区还有农业区以及港口,再加上自己当时所维持的组织度和民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