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隆庆中兴 > 第1008章 钞关详定议论忙(四)

隆庆中兴 第1008章 钞关详定议论忙(四)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12 22:27:22

朱载坖思量再三,还是没有立即作出决定,朱载坖现在在等待严世蕃有关钞关的奏疏。

过了两日,严世蕃拿出了自己的增设钞关方案,按照严世蕃的设置钞关方案,他准备在大明增设二十余处钞关,增加如此多的钞关,这是让朱载坖也没有想到的事情。

朱载坖召集重臣,商量讨论严世蕃的的奏疏,按照严世蕃的奏疏,山西要增设杀虎口、武元城两座钞关,而南直隶则设置淮安关、宿迁关、凤阳关、芜湖关、扬州关、浒墅关、龙江关、西新关。

浙江也要设置北新关、南新关,湖广新设武昌关、荆关、辰关,四川也要设立夔关、渝关,江西除了九江关之外还要设置一个赣关,两广设置梧州关、浔州关、太平关,在北直隶设置天津关。

这个增设的力度不可谓不大,连几位阁臣们和重臣都大感惊讶,严世蕃的这个钞关设置,在朱载坖看来还是有些合理性的,大部分的钞关都基本在长江、运河、淮河、赣江、广东 三江等河及其支流沿岸,这种以实际为基础的布局,具有合理性,同时也是符合现在商品流通的实际的。

因为钞关主要就是对商品的流通环节征税,当然要位于交通要道上,还是比较合理的,但是重臣们担心一下子设立这么多的钞关,会引起百姓的不满,毕竟最后所有的税收还是要百姓来承担,一旦因此导致物价腾贵,百姓怨声载道那就划不来了。

不过严世蕃在奏疏中也提到这个问题,对于粮食等百姓的日用物资,要尽可能的少征税,减少对百姓的影响,重点关注茶叶、丝绸、瓷器、木料等高价值的物品和奢侈品,对他们严加稽查,不准逃税,同时也利用钞关,打击私盐,保障朝廷的盐法实施。

更重要的是,严世蕃认为,设立钞关,可以为朝廷带来每年一百万两的收入,这才是要点,一百万两可不是小数字,朝廷要是多一百万两,可以干的事情就更多了,不光是朱载坖,连马森也要求就按照严世蕃的方法设置钞关。

能够多一百万两的收入,对于他这个户部尚书来说那是极为开心的事情了,朱载坖也需要大量的银子,所以尽管高拱和陈以勤等人力劝朱载坖要慎重,朱载坖还是基本同意了严世蕃的方案,准备回到京师之后就加以实施。

同时朱载坖还召见了严世蕃,将赵文华的奏疏给他看,朱载坖说道:“赵文华想要起复,德球怎么看这事啊?”

严世蕃看了一下赵文华的奏疏,对朱载坖说道:“陛下,此人君之权也,臣岂敢置喙?”

朱载坖看了严世蕃一眼,笑着说的:“德球这么说,倒有几分当年严阁老的风范了。”

严世蕃也老实答道:“陛下,家父确实之前提点了臣很多。”其实更重要的是现在朝廷的局势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已经不再是严世蕃当年当小阁老的时候了。当年他有严嵩庇护他,现在没有严嵩的庇护,而且他也很清楚,朱载坖并不是一个心慈手软的人,一旦触碰他的底线,朱载坖绝对不会讲什么情面的。

而且现在严世蕃是孤家寡人,自己在官场上没有任何盟友,现在就更要小心谨慎,不要给自己招来祸患了。严世蕃拿不准朱载坖的意思,不敢多说什么,赵文华上疏当然是想要谋求起复,但是他和严家的关系实在是太紧密了,严世蕃担心这是朱载坖在试探他,所以不敢正面答复朱载坖。

朱载坖于是就说道:“德球,要新设这么多钞关,朝廷肯定要派遣专官一提督此事,事关朝廷财赋,朕不能不重也,赵文华想要起复,你看他合适吗?”

严世蕃直接说道:“陛下,以臣之见,元质不适合此职,若是以臣看来,景卿倒是更加适合。”

这倒是出乎朱载坖的意料之外,按理说从关系的亲近来说,赵文华是远远不如鄢懋卿的,赵文华是严嵩的义子,严世蕃的干兄弟,鄢懋卿只是严嵩和严世蕃的同乡,而且鄢懋卿在严嵩去位之后就很少和严家往来的,虽然也被罢官,但是即便是罢官之后,赵文华仍旧和严家保持着很密切的关系,但是鄢懋卿已经和严家几乎是断了往来。

按照常理人情推断,严世蕃应该举荐赵文华而非鄢懋卿出任这个要职,但是严世蕃却一反常理,举荐鄢懋卿,这让朱载坖也有些好奇,朱载坖于是问道:“为何是鄢懋卿?”

严世蕃向朱载坖解释了自己举荐鄢懋卿的几个理由,首先鄢懋卿长于理财,之前总理盐政任上,鄢懋卿想方设法为朝廷增加了数十万两的盐税,这是之前的盐政诸臣所不能做到了,而在鄢懋卿去位之后,盐政随即持续恶化,即便是张居正、高拱也拿不出什么好办法来,足见鄢懋卿的才能。

而赵文华显然不善于理财,所以要设立钞关,总督其事为朝廷理财,严世蕃认为舍鄢懋卿无人可行。而且严世蕃很清楚,鄢懋卿现在和自己一样都是孤臣,这种情况下,以鄢懋卿的聪明,肯定知道除了和严世蕃抱团讨好朱载坖之外,别无他法。

所以鄢懋卿之前远离严家,甚至采取避嫌的方式,对于严世蕃来说并不重要,只要鄢懋卿起复,他就应该知道怎么办,这点严世蕃是很清楚的。

朱载坖问道:“那赵文华怎么办呢?”

严世蕃说道:“惟陛下之命尔,用舍刑赏,皆在陛下之心也!”

朱载坖想了半天,说道:“这样吧,令赵文华、鄢懋卿俱赴南京,朕召见之后,再做区处!”

严世蕃赶紧领旨,朱载坖虽然还想继续留在南京,督促新政的推行,但是李春芳等人从京师数日一疏,请求朱载坖回朝,而且朱载坖现在心中的大事只剩下治河没有解决了,所以朱载坖准备移驻淮安,解决这个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