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隆庆中兴 > 第130章 天惊石破飞诏来(三)

隆庆中兴 第130章 天惊石破飞诏来(三)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12 22:27:22

严嵩一个人在直庐内,想要动笔给嘉靖写密疏,但是却不知道从何写起,想要劝嘉靖减少给景王的赏赐吧,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作为和嘉靖相伴相知多年的老臣,严嵩当然知道嘉靖是什么样的人,说刚愎自用一点都不为过,这种事情他是绝对不会听阁臣们建议,不管国用是否足够,他现在就是要补偿景王而已。

嘉靖也正在批阅奏章,批阅完奏疏后,嘉靖正坐在御座上发呆,黄锦见状,就将嘉靖的御猫抱来,嘉靖的御猫中,最得嘉靖宠爱的就是霜眉,这只猫极通人性,皮毛呈微青色,双目晶莹,无论他走路还是睡觉,都陪在身边。

嘉靖抚摸着霜眉的皮毛,听着他的呼噜声,嘉靖的心情还好起来,见嘉靖心情比较好,黄锦轻声说道:“皇爷,裕王、景王已经禁足多日,现在外间也没有传闻了,是不是解除二王的禁足?”

嘉靖笑着说道:“怎么,黄伴也想着找个新主子了?”

黄锦笑着答道:“陛下,老奴今生今世,只有陛下一个主子,不会有其他主子了。”

对于黄锦的忠诚,嘉靖从不怀疑,因为黄锦不光是从潜邸时就跟着嘉靖的老人,更是嘉靖的司礼监掌印,一旦新帝登基,肯定是启用自己的近臣来执掌司礼监这么重要的部门,所以黄锦是最希望嘉靖真的修成长生的。

黄锦说道:“二王都是老实本分的人,这些日子恐怕也受了点惊吓,陛下不若将他们的禁足解除了。”

嘉靖笑着说道:“老实本分?朕这两个儿子,可都不是什么老实本分的主。”

黄锦心想,生于皇家,能有几个是省油的灯,九重宫阙,就是一座富丽堂皇的牢笼罢了,里面都是吃人的魔窟,这里可没有蠢人的活路。

嘉靖抱着霜眉,走到殿外,望向紫禁城,嘉靖对于紫禁城有种天然的抗拒,嘉靖认为乾清宫不详,以禁中为列圣升遐之所,意颇疑惧,故而自嘉靖十九年迁居西苑以来,即便在西苑中发生了壬寅宫变,嘉靖也没有回到禁中,其实从心里对禁中没有归属感罢了。

但是嘉靖相信,自己的儿子一定会在乾清宫继位,成为堂堂正正的大明皇帝,嘉靖此时想着的就是那句,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黄锦这时候向殿外一指,说道:“陛下,严阁老来了。”

嘉靖放下霜眉,说道:“请惟中进来吧。”说罢回到无逸殿内。

严嵩进来后行礼说道:“陛下,臣已经和方尚书等人商量过了。”

嘉靖问道:“能出多少钱?”

严嵩说道:“太仓三万,工部节慎库和太仆寺常盈库各出五万,臣再从兵部等筹措二万两,凑足十五万两,助王之国,也是近代未有的盛举了。”

说实话,拿出十五万两赏赐景王,可不算少,国初之时亲王就藩不过禄米万石,就是弘治时,亲王就藩,三万两已经是极限了,严嵩为了送走景王,在国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还凑出了十五万两,五倍于前代,已经是非常不易了。

嘉靖问道:“工部也要出五万两?那各项工程受不受影响?”

严嵩当然知道嘉靖的担心,他是出了名的爱烧宫殿,故而嘉靖一朝的营建是最多了,现在工部出钱助景王之国,会不会影响到他的工程。

严嵩说道:“臣已经问过欧阳必进了,不会影响各项大工。”

嘉靖说道:“那就好,朕也知道最近国用不足,惟中夔理阴阳,辛苦了!”

严嵩笑着说道:“老臣当不得陛下谬赞,只是现在事体已定,是否明发诏书,令工部择地修建王府,昭告天下景王之国。”

嘉靖说道:“似乎不必太急吧?营建王府,总需要数年,俟王府修成后,景王就藩之前,再昭告天下亦可行。”

见嘉靖准备白嫖,严嵩当然不干,严嵩说道:“陛下,现在因为此事,二王禁足,臣僚不安,议论纷纷,朝臣下狱者多矣,若犹迟疑不断,倘事不偕,臣亦无能为也。”

嘉靖问道:“惟中这是逼宫吗?”

严嵩连忙跪下,说道:“臣不敢,这是臣一片肺腑之言,望陛下俯听。”

嘉靖抬起头,看着金碧辉煌的西苑,心中没来由的有些悲哀,自己这个父亲,可真是失职啊。嘉靖沉默半晌,说道:“景王就藩的诏书,可令翰林院草拟,但是赏赐的十五万两银子,先入内承运库,待景王之国后朕自内库拨给他就行。至于景王什么时候就藩,待王府营建好后,朕自有诏令。”

严嵩有些无奈,这钱要是进了内库,到时候嘉靖在景王就藩的时候还会向太仓索要一笔钱财,还是被他白嫖了。严嵩说道:“既然景王暂不就藩,是否将这十五万两暂存于各库,不准支用,待景王就藩时拨给。”

嘉靖说道:“那也不必明发诏书,昭告天下,待景王就藩时再昭告天下也不迟啊。”

严嵩明白,嘉靖就是拿这事要挟,若是不给钱,嘉靖就不会明发诏书,这事情就始终悬而未决,严嵩咬咬牙说道:“那臣立刻催翰苑诸臣草诏,请陛下审阅。”

嘉靖点点头让严嵩自去办理,待严嵩走后,嘉靖对黄锦说道:“解除二王禁足,将王国祯处斩,开释殷士儋。”

黄锦立刻去办,严嵩急忙回到直庐,在门口就喊道:“子升、汝立(吕本字),快来。”

徐阶和吕本赶紧出来,严世蕃搀扶着自己父亲回到直庐,严嵩高兴的说:“陛下已经答应草诏了,子升,翰苑之中,谁文笔最好?”

徐阶想了想说道:“侍读学士李春芳、严讷,侍讲学士袁炜,皆是精擅文辞的。”

严嵩想了想说道:“叫高拱、陈以勤、李春芳、严讷来内阁,立刻草诏,草拟好后,即刻送司礼监。”

本来袁炜的文才确实最好,但是考虑他是景王讲官,同时严嵩要卖高拱、陈以勤一个人情,故而没有叫他。“

徐阶立刻派人去翰林院叫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