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隆庆中兴 > 第126章 天惊石破飞诏来(二)

隆庆中兴 第126章 天惊石破飞诏来(二)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12 22:27:22

严嵩回到内阁直庐,立刻去请方钝等人过来,虽然嘉靖让方钝滚,但是那只是一时气话罢了,严嵩其实也对方钝不满,他不避恩怨,廉洁奉公,崇俭节用,以丰天下。遇灾荒之年,他即上奏发粮账济灾民.鱼赋税,减徭役,解除民困,曾在皇帝面前奏准湖南免山粮,湖北免水粮,而且和严嵩等人极不对付。

但是严嵩也很清楚,只有他还能勉力维持这个户部,要是换了别人,恐怕很难维持,三位阁老和方钝、欧阳必进、吴山在内阁直庐中相对而坐。

严嵩看了一眼徐阶,徐阶开口说道:“诸位,现在景王之国是关系国本的要务,务必要促成景王之国,现在缺乏银子,三位盘算一下,太仓、太仆寺常盈库、工部节慎库能出多少银子,让景王就藩。”

户部尚书方钝说道:“三位阁老,太仓今岁用度实在是不足,夏粮由于倭寇铁定减少,南直隶、浙江都要求增加留存,用以供应军需,九边还要防秋,蓟镇和宣大还要重修边墙,实在是拿不出银子来,三万两已经是极限了。”

严嵩问道:“那常盈库和节慎库呢?”

作为首辅,对于太仓的情况怎么会不清楚呢,从始至终严嵩就没有指望过太仓,方钝能够拿出三万两银子,已经是很给面子了。严嵩指望着的就是太仆寺的常盈库。

常盈库收纳的白银主要是由太仆寺掌管的马政资源相继折征得来。其白银大 致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马价银,一类为除马匹以外,其它的马政资源折银。

所谓马价银,就是本该为朝廷放牧养马的地方,由于放牧的草场被占或者其他情况,不能向国家缴纳马匹,将将本该上缴的本色马匹折色为银两上交给太仆寺,由太仆寺收缴储存起来,用于购买马匹的银子。

进入嘉靖朝,本色马折银程度大大加深,折银征收的范围和银价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南方马匹基本全部缴纳白银,太仆寺所属北方养马地区白银的征收也远远多于实物马匹,银价从最初的十两提高到二十四两,甚至三十两,以致常盈库的收入迅速增加,库藏充裕。

每年仅这一项收入就达三十二万两银子。还有就是太仆寺下辖草场租佃银。本来大明在养马地区,都设有草场,起初专令官马牧养。然而,到正统时,草场逐渐被勋戚、豪强侵占,开垦为农田。成化末年,朝廷采取了新的办法,开始向牧马草场征收租银。其中,两京太仆寺及京营的草场子粒地租银由常盈库收贮。每年大概有五万两银子的收入。

还有就是十二万五千两的草料折色银,这些都是太仆寺常盈库的收入,严嵩主要就是希望从常盈库中弄出一笔银子来,用于景王之国。

太仆寺卿吴山说道:“禀阁老,常盈库虽有储银,但是是为九边边军购买战马准备的,况且今岁太仓已经借支二十万两,以输军用,再挪借常盈库银两,边军战马如何保障?”

太仆寺常盈库虽然有银子,但是都是有用途了,而且常盈库的用途都是关系军国大事的,常盈库银面向北边军镇的支出涉及很多方面。首先是购买马匹,不论是拨银买补,还是作为马市市本,都是太仆寺马政职能发挥的范围,这项开支也贯穿常盈库有银的始终;其次,从嘉靖朝开始,常盈库在其它军费方面的开支大量出现,有军饷、修边、募兵、抚赏边夷等,都经常借支常盈库银两。

徐阶说道:“曰静(吴山字),国本事大,还是要相忍为国啊。”

因为举朝皆知,吴山和严嵩虽然同是江西老表,但是势同水火,他是嘉靖十四年的探花,严世蕃欲与为婚姻。吴山坚决拒绝,严世蕃不悦而罢。一向以和严嵩唱反调出名,徐阶怕他因为与严嵩的关系影响了景王之国这件大事,故而出言提醒。

吴山说道:“下官当然知道景王之国乃是大事,常盈库最多出五万两,多了的话,一旦九边有事,拿不出钱来,那就麻烦了。”

严嵩接下来问道:“任夫(欧阳必进字),工部节慎库能出多少银子,还有王府的营建也要算在内,如今太仓乏银,营建王府还要靠工部了。”

欧阳必进乃是严嵩的小舅子,一向是支持严嵩的,工部节慎库也是除了太仓和常盈库之外的重要财政来源,每年分别以工部四司定额对各行省派征直料银, 这是节慎库财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概每年五十万两左右,还有其他的一些额外收入,每年应在八十万两左右。

欧阳必进说道:“回阁老,下官已经查过,工部节慎库见存银两计四十一万四千二百余两,历年结余三十万两。但是节慎库的银两还要用于修饬七陵、预建寿宫还有西苑和景王府的工程,不能借支太多。”

严嵩说道:“借支五万两,还要将景王府修起来,工部能办到吗?”

欧阳必进说道:“阁老,那借支的五万两从历年结余中出,营建景王府的钱从工部四司的料银中出,内阁要行文各地,不得拖欠了,否则无论是西苑的大工还是其他工程,都会受到影响的。”

严嵩将此事交给方钝,说道:“大司徒,这事就由内阁行文,户部督办,务必要尽快将景王府营建起来。”

方钝点头表示同意,他们自去办公,留下三位阁老们商议,徐阶说道:“首揆,现在只凑齐十三万两,与陛下所言三十万两还相去甚远啊。”

严嵩说道:“老夫以为,有十五万两,陛下就会同意的,按常例,营建王府之费不过一两万两,婚仪及赏赐不过三万两,现在五倍于常例,也算是能对陛下有个交代了。”

徐阶只是长叹一声说道:“日后亲王之国,若皆循此例,我辈岂不是成了朝廷罪人了。”

严嵩说道:“事急从权,现在国本事大,务必要从速办理,一应诏书制诰,现在大宗伯卧病,子升要督促礼部和翰苑,务必周全。”

徐阶领命去办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