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隆庆中兴 > 第1260章 宗臣改录属国欢(二)

隆庆中兴 第1260章 宗臣改录属国欢(二)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28 19:54:45

朱载坖和辅臣商量起此事来,其实大家都很清楚,李成桂和李仁任确实不是一家人,至于是否弑君,其实也都是摆在明面上的事情,不弑君,李成桂的位置怎么来的?总不能是天上掉下来的吧,这事其实已经是昭然若揭了。

只是从高丽到朝鲜的更替过程中,先后四位高丽国王死的不明不白,大明那个时候又刚刚立国,本就出于人心不安的情况下,高丽的弑君行为和其后与大明的不恭顺行为,都导致太祖对于高丽和朝鲜极为不满,所以虽然列朝鲜为不征之国,但是将李仁任和李成桂说成父子,并且将高丽末年四王之弑都算在他们头上,就是太祖这种心态的反应。

而对于朝鲜来说,为了消除自身的正统危机,稳固王权,必须向大明说明此事,如果李成桂得国不正,对于现在的李氏朝鲜来说就是极为麻烦的一件事情了。

对于朝鲜来说,此事关乎朝鲜的立国之本,宗系辨诬涉及到朝鲜太祖李成桂的出身问题及建国弑杀四王问题,一 旦这两个问题在书籍中被坐实,那么李成桂在宗法秩序上便不具有统性,朝鲜一脉而延的王权谱系将从源头和根本上被彻底否定掉。这是大明所不愿意看到的,毕竟现在朝鲜对于大明还是极为恭顺的。

毕竟一旦李成桂是通过这种手段夺取的朝鲜,对于大明和朝鲜来说都是一件极为尴尬的事情,对于朝鲜来说,固然是正统性受到疑问,对于大明来说,也不见得是好事,毕竟大明以礼乐治天下,而自己的藩属竟然是这么一个东西,大明的脸上也无光啊。

所以朱载坖认为,此事能够改正的,还是要给予改正,但是问题就在于此,改大明会典不难,只需要朱载坖一道圣谕就是了,关键是皇明祖训,改不改?不改,那人家要说了,你大明会典不遵从太祖的圣训,反而去相信一个藩属国的说辞,你朱载坖什么意思?准备百年之后去吃重八的巴掌是吧?

改,那人家也有话说的,你朱载坖凭什么去改太祖圣训?再说了,也没有后世之君去改开国皇帝圣训的道理,这是说不过去的,朱载坖召集内阁辅臣,就是要商量这事,怎么样名正言顺的把重八哥的祖训给改了。必须要能够在法理、情理、伦理上都站得住脚的那种。

这事可确实是有些难度,一不小心就要背锅的,大家都很清楚,朱载坖是决计不会承担篡改皇明祖训的骂名的,内阁必须为朱载坖找到一个合适的理由,既要合理合情的将祖训给改了,也要收朝鲜之心。

高拱思索了一会说道:“这有关朝鲜一节,是否是祖训正文呢?”

有关朝鲜的内容是在皇明祖训的首章不征之国部分出现的,正文是:“四方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自不揣量,来扰我边,则彼为不祥。彼既不为中国患,而我兴兵轻伐,亦不祥也。吾恐後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切记不可。但胡戎与西北边境,互相密迩,累世战争,必选将练兵,时谨备之。”

有关朝鲜的内容就在这一节之后开列的不征之国名单中,高拱等人认为,此事可以拿来做做文章,毕竟这属于祖训的注释部分,即便是改动,也并不影响祖训的意思,并未变更太祖的本意。

同时,根据翰林院的相关资料,在洪武二十二年太祖遣使臣去朝鲜宣旨,有高丽陪臣李仁任之嗣成桂今名旦者这句话的时候,李成桂立即上奏辨诬,托黄永奇带回,而皇明祖训被朝鲜使臣带回国内之后,正月圣节使赵温归国复命时提到了《皇明祖训》中关于李成桂是李仁任之子的段落。当时大明正值靖难之役,所以李芳远没有立即遣使辩诬。等到成祖靖难成功并册封李芳远后,李芳远专门派李彬、闵无恤到明朝辨诬,请求改正《皇明祖训》的相关内容,也得到了成祖的同意。

所以内阁经过商量,认为是可以对皇明祖训进行改动的,理由嘛,主要有几个,其一,这次的改动,并非是对太祖的圣意进行改动,而是纠正祖训当中的谬误,而且所改动的并非是祖训的正文,而是祖训的注释部分。

其二,就是此次对于皇明祖训的改动,并非是因为朝鲜的请求,事实上朝鲜一直在遣使向大明就此事商量,并非是只在本朝,之所以修订皇明祖训,是要遵守成祖的圣训,毕竟成祖是太祖的儿子,和李成桂等人时代又相近,所以这次修订皇明祖训,依据的是永乐二年成祖的上谕:想是比先传说差了,准他改正。太祖、成祖都是朱载坖的祖宗,圣训岂有不尊之理啊?反正到时候让重八哥抽朱老四去。

其三,这次的修订,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大明的所有官修史书、会典等,这些书籍的内容要全面修正,按照朝鲜方面的史料来修改;另一个方面就是皇明祖训的修订了,朱载坖和内阁商量之后,认为虽然是祖训的注释部分,但是毕竟是经过太祖本人钦定的,后世子孙断无删改之理。只能在皇明祖训下注释,钦奉成祖皇帝上谕,将朝鲜国王李成桂和世系说明,反正朱载坖都是根据祖宗的上谕办的,没有一丝一毫的折扣。

同时命令陈以勤和翰林院,将修订过的大明会典有关朝鲜的一册立即成书,赐予朝鲜,以安朝鲜之心,同时就要和朝鲜谈条件了,要求朝鲜满足大明的条件,尤其是有关提供港口,和理藩院衙门派驻使臣长期在朝鲜王京两条了。

消息传回朝鲜,李昖立即上疏朱载坖称:“间关万里,禅尽一心,手捧论音,亲擎宝典,变禽兽之域为礼义之邦,是吾东方再造,箕畴复叙之日也。臣遥祝陛下万安,必谨守臣节,以报大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