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隆庆中兴 > 第1256章 藩臣异心难分说(六)

隆庆中兴 第1256章 藩臣异心难分说(六)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28 19:54:45

面对大明的强势,朝鲜君臣也很无奈,从大明的角度,朝鲜君臣确实是事君不诚,和倭国勾勾搭搭的,甚至于对辽东有想法的,但是朝鲜认为自己也有苦衷的,毕竟朝鲜夹在大明和倭国中间,朝鲜谁都不敢得罪,尤其是在嘉靖时期,朝鲜觉得大明内外交困,可能无暇东顾的情况之下,朝鲜为了自保,自然是要在大明和倭国之间周旋了。

至于女真人的问题,对于朝鲜来说,女真就是死地,女真强大的时候,就会袭扰朝鲜,相应的,朝鲜强大的时候,肯定也必欲置之于死地,所以在朝鲜边将看来,现在正是女真虚弱的时候,不对女真用兵才是怪事了,所以站在朝鲜的角度看,朝鲜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为了生存罢了。

但是有些事情不上称没有二两重,上了称一千斤都打不住,对于大明来说,朝鲜做的事情显然是不能接受的,尤其是和倭国相关的事情,对于大明来说是绝对不能容忍的,所以现在这事对于朝鲜来说是有些棘手的。

朝鲜国王李昖决定亲自和王锡爵聊聊,李昖在儒学上颇有造诣,在经筵上辨问甚详,因此那些学识不足的儒臣都害怕当讲官,算是个精通经学的人,得知王锡爵是大明的翰林侍读学士,自然是十分的景仰,他准备当面向王锡爵解释此事。

得知李昖请自己来,王锡爵并没有什么反应,整理仪容之后就前往朝鲜王宫了,和李昖行礼之后,王锡爵和李昖开始探讨其儒学来了,王锡爵是何等样人?探花出身,太子讲官,学问自然不是一帮高丽棒子能比的,和李昖聊了一会之后,王锡爵就将话题聊到了朝鲜对大明的不恭顺上来了。

王锡爵说道:“大王,臣之事君,由子之事父也,必得精一而始终也,大王以为如何呢?”

李昖赶紧说道:“王学士说的是,小邦对天朝,绝无二心。”

王锡爵并没有立即回复李昖的话,而是等了一会才说道:“恐怕未必吧,朝鲜与倭国之沟通,属藩奸欺有据,贼党朋谋已彰,尚有何可言也?”

李昖赶紧说道:“好叫天朝得知,小邦也确有苦衷,倭国与朝鲜,一海之隔,习性强悍,精于剑槊,惯于舟楫,与我隔海相望,抚之得其道,则朝聘以礼,失其道,则辄肆割窃。小邦必得时时警惕,为天朝之藩篱也!”

李昖将朝鲜和倭国的交往解释为打探倭国的虚实,对此王锡爵不能认可,他说道:“何得不奏闻?”

李昖说道:“还请天朝体谅,当时缓急之间,奏闻则虽得美名,而必有实祸。且以小事大,以臣事君,亦自有间矣,假如今时,若春秋之世,有挟天子令诸侯之义,则或可奏闻矣。今无此义,而欲要美名,则恐终有不能堪当之患矣。”

说白了,朝鲜就是担心倭国的入侵,采取了首鼠两端的政策。

李昖说道:“小邦事天朝之诚,山海可见,然自高丽之季,以至小邦之初,跳梁侵掠,岁为边患。小邦视之如禽兽,待之如蛇蝎,为生灵计,遂许以关市,以中其欲,或赐以米谷,以悦其心,于是有馆待倭奴之例。诚不得已,非所言者通倭之说也。”

见王锡爵并没有立即驳斥,李昖继续说道:“所谓与倭国沟通之事,盖所以验察彼中情形,盛衰强弱,而仍探听贼情,报闻天朝,此固有国之所不免,而亦天朝之所知也。此皆小邦为天朝竭心殚力,一面扞御以遏其锋, 一面抚辑以防其衅,使丑类畏服,不敢生心,以殚边疆之祸,以效屏藩之职者也。”

李昖认为朝鲜所做的一切本意都是为了报效大明,都是为了帮大明探听倭国境内的虚实,王锡爵当然知道李昖在胡扯,朝鲜就是为了自保罢了,但是看破不说破,王锡爵接着说道:“那朝鲜军队跨过鸭绿江呢?此事作何解释?”

李昖赶紧说道:“此边将之擅动也,天朝欲何如处置,小邦俯首听命也!”

李昖态度恭顺,王锡爵也并没有怎么和李昖过不去,来之前朱载坖和王锡爵聊过一次,对于朝鲜,威慑一下就行了,让朝鲜明白,大明对于朝鲜的小动作是很清楚的,让朝鲜停止小动作,接受大明的条件就行了,不必对其逼迫太过。

王锡爵说道:“此事干系甚大,非下官所能决也,殿下还是上疏陛下,伏请圣裁吧!”

李昖赶紧说道:“小王事大不诚,罪莫大焉!今圣旨未下,方在俟罪待命之中,岂敢以藩王自处,偃然无异平日乎?小王戴罪,伏请天使代奏。”

李昖的低姿态使得王锡爵很满意,王锡爵说道:“殿下言重了,陛下山海之量,何所不容。”

李昖和一众朝鲜臣子不禁在心中腹诽,山海之量?现在大军陈兵于朝鲜国门的是谁?圣旨屡下,痛骂朝鲜君臣的又是哪个?但是李昖和一众朝鲜臣子还是盛赞朱载坖宽仁。

本来事情到此也就算皆大欢喜了,后面就是谈条件的时候了,这自有两国使臣交涉就行了,但是李昖突然跪在王锡爵面前,吓了王锡爵一跳,王锡爵赶紧说道:“殿下这是何意?”说罢赶紧避让,不受李昖的大礼,开什么玩笑,李昖再怎么说也是着亲王服色的朝鲜国王,受他的大礼,那是要被弹劾的。

李昖说道:“小王及小邦有一件夙愿,伏请天使代奏陛下,为小邦正名。”

王锡爵一下子就知道是什么事情了,就是朝鲜的宗系辨诬,因为在大明的史料中,朝鲜的开国君主李成桂的父亲是高丽权臣李仁任,这样一来,李仁任本来在元明之间首鼠两端,而李成桂不仅是他的儿子,而且父子连弑四王(恭愍王、禑王、昌王、恭让王)。

对于朝鲜来说,更加要命的是,《皇明祖训》中“不征之国”部分的朝鲜一条解释道:“即高丽。其李仁人(李仁任)及子李成桂今名旦者,自洪武六年至洪武二十八年,首尾凡弑王氏四王,姑待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