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隆庆中兴 > 第1169章 更易元辅事纷忙

隆庆中兴 第1169章 更易元辅事纷忙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28 19:54:45

随着李春芳的去任,高拱接替李春芳成为首辅,朝廷上之前的喧嚷一下子沉寂下来了。大家都很清楚,李春芳是个相对忠厚的,之前朱载坖要处置言官,李春芳很多时候都是竭力劝阻的。

但是高拱对言官素无好感,现在高拱担任首辅,恐怕不会像之前李春芳这样了。

而朱载坖更在思考内阁的人选问题,现在内阁成员是首辅高拱、阁臣郭朴、陈以勤、张居正、殷士儋、吕调阳,陈以勤借修书为名躲到一边去了,吕调阳是个圆滑的性格,再加上他是新入阁的阁臣,本来就没什么存在感,现在在内阁中就是个小透明。

高拱、郭朴一向关系很好,自不待言,这样一来殷士儋就显得格格不入了,朱载坖正在考虑,将殷士儋和张居正对调,让张居正回到京师来,协助高拱推行改革。

但是朱载坖还没能够做出决定,高拱上任内阁首辅的第一份奏疏就引起了轩然大波。

高拱向朱载坖上疏称:事必议处停当,乃可以有济而服天下之心,若不经议处,必有差错。国朝设内阁之官,看详章奏拟旨,盖所以议处也。今后伏望皇上将一应章奏,俱发内阁看详,拟票上进,若不当上意,仍发内阁再详拟上。若或有未经发拟,自内批者,容臣等执奏明白,方可施行,庶事得停当,而亦可免假借之弊。

高拱要求将内阁的票拟权加以制度化,将一切天下奏章交付内阁,由内阁定夺,也就是票拟,然后提交给皇帝,皇帝不满意,再下内阁,但不管怎么样,皇帝的意见不经过内阁票拟的结果是非法的。

不得不说,高拱的第一炮打的朱载坖确实很被动,一方面朱载坖很清楚,他要推行改革,确实需要内阁的帮助,没有内阁的帮助,朱载坖是很难推动改革的,但是若是如高拱所言,内阁的权势就太大了,朱载坖必须保留中旨的权力。

于是朱载坖召见高拱,当即表明了自己的担忧,高拱的建议可以将内阁的票拟予以制度化,但是一旦如此,一旦出现强势的阁臣,就怕出现强臣弱主的局面。

高拱则向朱载坖解释了自己的想法,高拱之所以向朱载坖请求将一切奏疏先下内阁拟票之后由皇帝批红,杜绝直接批红或者中旨,主要是为了防备司礼监。

高拱对朱载坖说道:“陛下,本朝设立内阁,处以文学之臣,凡百章奏,先行票拟。今使内阁虚代言之职,中贵肆专擅之奸,关系匪轻,风不可涨。”

朱载坖明白高拱的意思,高拱在向朱载坖要权,高拱确实有大刀阔斧推动改革的魄力和想法,但是高拱需要权力才能推行他心中的各种政策,若是如高拱的奏请,内阁就会获得有限度的决策权,这是朱载坖要现在要思考的问题,虽然他对高拱等人的忠诚从不怀疑,但是后来的辅臣是否也是这么忠诚呢?

朱载坖不能保证,所以对于高拱的这个建议,朱载坖内心还是有些抵触的。

见朱载坖有些犹豫,高拱说道:“陛下,若再有英庙、王振之故事,如之奈何?”

朱载坖当然明白高拱的意思,在内阁和司礼监的斗争中,内阁往往是处于劣势的,因为司礼监掌握着批红的权力,也就是决策权力,对于内阁来说,是很难在和司礼监的斗争中取得上风的,而一旦按照高拱的建议施行的话,内阁就可以在和司礼监的斗争中取得主动。

朱载坖思考了一下之后,对高拱说道:“高师傅,国朝定例,内阁拟票、司礼监批红,本来高师傅的上疏,朕自无不可,然中旨亦朕之意,如边关军务、亲军调动,皆机密之事,岂可为外人所知?此不可一概而论者。”

朱载坖认为,有通政司进奏的章疏,除了留中不发的之外,其余都全部通过内阁发转六科,这个朱载坖可以答应,但是御批奏疏的权力必须保留,皇帝有权力不经内阁拟票直接御批奏疏,但是内阁也可以行使封驳权,这样的话,也算部分答应了高拱的要求,就是日后所有的奏疏还是会从内阁过一遍的,这是为了平衡内阁和司礼监的权力,但是不能因为平衡内阁和司礼监,来限制朱载坖的权力。

朱载坖说完了此事,就说到了张居正的身上,朱载坖说道:“高师傅,张阁老在南京也已经有数年了,眼下内阁调整,张阁老要不要动动。”

朱载坖这里涉及了两个问题,就是张居正要不要回京,如果张居正回京的话,谁去南京,或者说还派不派督师。

对于这个问题,朱载坖有明确的看法,无论是否调张居正回来,督师南京都必须保留,以内阁大学士督师南京,是朝廷加强对于东南控制的重要手段,这是不能动摇的。

高拱认为,张居正在南京任上,确实是建树颇多,南直隶、浙江等处的清丈田亩、赋役改革等,都干的非常之漂亮,现在正是大举推动改革的时候,张居正再留在南京,就有些不合时宜了。

高拱建议将张居正调回京师,由殷士儋出镇南京。朱载坖当然知道高拱的意思,这样一来的话,在内阁中就没有明确和高拱唱反调的人了,郭朴是高拱的政治盟友,张居正在很大程度上和高拱的政治主张相近,陈以勤去修书了,吕调阳根本不能对高拱造成什么威胁,这样的内阁正好适合高拱大展拳脚。

朱载坖于是同意了高拱的意见,下旨日后内外章疏,不管是拟票批红之后还是直接御批之后,都要经过内阁再发转六科,其二就是原武英殿大学士张居正回京办事,文华殿大学士,少师兼太子太师、礼部尚书殷士儋督师南京,仍兼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节制浙直闽广等处水陆军务事兼督理粮储,假节钺如故。

随后朱载坖下令,正式在内阁实施分票制,要求首辅高拱拟定分票方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