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隆庆中兴 > 第1110章 条法俱在刑戮威(四)

隆庆中兴 第1110章 条法俱在刑戮威(四)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28 19:54:45

赵文华当然知道杜栋作为盐运使,肯定是知道很多事情的,盐商们要做很多事情是绕不过他的,自己想要尽快打开局面,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杜栋这里打开突破口。

见杜栋并不说话,赵文华接着说道:“杜运司,你说这些盐商,比之苏松的士绅如何啊?”

见赵文华这么问,杜栋只得有些尴尬的说道:“那是自然不如的。”

这点倒不是杜栋恭维,也许从财力上来说,盐商们有雄厚的财力,超过了苏松士绅,但是要是论起在朝廷的影响力,这些盐商那就是远远不如苏松的士绅们了,苏松士绅在朝廷上的影响力不知道是盐商们的几倍了。

突然杜栋就明白了赵文华的意思,苏松士绅们这些庞大的势力,尚且被朱载坖杀得人头滚滚,何况这些盐商们呢,只要朱载坖真的发狠,一样能够办他们。

赵文华盯着杜栋,幽幽的说道:“杜运司,老夫想吏部绝不会把一个庸才放到两淮盐运使这么要害的位置上来的,杜运司剩下的话就不必老夫多说了吧?”

杜栋赶紧说道:“下官谨遵部堂钧令!”

赵文华笑笑说道:“老夫就知道杜运司是聪明人!”

赵文华和杜栋商量了之后,杜栋才回到自己的府内,盐商们早就在他府内等候了,见杜栋回来,赶紧问道:“运司大人,赵部堂怎么说?”

杜栋说道:“怎么说,要好处呗!”

一听赵文华要好处,盐商们都长舒了一口气,要好处就好办,不管他赵文华是要金银珠玉还是扬州瘦马,盐商们都能把他满足。

盐商们赶紧问道:“赵部堂想要什么?”

杜栋说道:“赵部堂想要昆班,陛下雅好昆山腔,赵文华想为陛下搜罗昆班进献,要最好的昆班,你们能办到吗?”

一众盐商们表示这根本不是什么问题,他们肯定能够搜罗到最好的昆班,这还真不是这帮盐商夸口,现在能够豢养昆班的,除了这些士大夫之外,就是这些盐商家中的有实力豢养昆班了。

士大夫家中的昆班经常以十二人为主,因为按江湖十二角色的惯例,要演好一出较全的戏本,至少要有十二个艺 人,这其中还不包括场面。士大夫的经济实力各有差异,也有仅仅豢养小生小旦四五人的。

但是盐商家中昆班那就规模大多了,盐商们的经济实力是远远超过士大夫的,士大夫们的家班虽然雅致,但无法与盐商一掷千金的雄厚财力相比。盐商的家班规模可以达到30余人,各种角色都很齐全,甚至每个行当一般都在两人以上,因此盐商家班既能演出角色俱备的全本戏,也能演出以生旦角色为主的折子戏。

由于盐商雄厚的经济实力,盐商的昆班讲究排场,甚至可以根据剧情需要全部采用某种颜色来渲染舞台效果,如红全堂、白全堂等,在排场上确实是远胜文人的家班。

还有一点就是,盐商家中的昆班适合进献,而士大夫的家班一般不适合进献的。

因为士大夫的家班,大多是家班主人到苏州去购买的大约十二三岁的家僮女乐。这些人买回来之时并没有才艺,之后由家乐主人聘请教席教导这些优童表演唱曲。这些男童女童被买回来以后, 没有人身自由,生杀予夺的权力都归家班主人。 等他们长大后,大多数被主人安排婚配或送人,家班中的女伶,有些其实就是主人的侍妾,这种情况之下,这些家班自然是不适宜向皇帝进献的。

而盐商的家班则不是如此了,盐商家班的艺人很多是从苏州挖过来的成名演员,其组班、散班、薪给、成员都有一定的规章制度,盐商的家班本就是来结交朋友,炫耀身份的,这种性质也适宜进献。

所以当赵文华提出要想办法迷惑盐商的时候,杜栋向赵文华献计要他们进献昆班,一来是朱载坖雅好昆山腔,天下皆知,汪道昆、李开先都是以此晋升的,赵文华现在在朝中又没有后台,想要以此讨好朱载坖,倒也说得过去。

既然是赵文华的要求,盐商们赶紧去办理此事。

而赵文华和锦衣卫还在搜集相关的证据,不过有了杜栋的协助,赵文华的进展就相对很快了,杜栋这个盐运使虽然没什么实权,但是毕竟很多事情还是知晓的,大明的盐政,现在确实是漏洞百出。盐官甚至协助商人作假,帮助商人将食盐走私到各个地方。更有官员自买私盐,贩卖到各种地方,从中获取暴利。

而盐商伪造盐引、贩卖私盐也是正常情况,随着朝廷对于余盐的驰禁,盐商们勾结盐官,贩卖私盐,或者在正常支盐的时候,贿赂小吏,夹带私盐出场,这些都是正常操作。

太祖对此可是有明训的:“犯私盐者罪至死,伪造引者如之,盐与引离,即以私盐论。”有些事情就是这样,不上称,没有四两重。可要是上了称,一千斤都打不住。大明对于私盐、盐引的事情,一贯都是严打的,而盐商们自以为自己已经买通了上下官员,乃至于衙门小吏,自然是高枕无忧了。

不过赵文华的办法很简单,第一就是查账,盐引从发出到支盐的每一步都是有严格记录的,赵文华首先在其中寻找破绽,然后就是陆绎派出锦衣卫,到各处掣盐所,实地勘察掣盐的重量,同时借助汪家子弟的掩护,锦衣卫们化妆成汪家的伴当等,往囤户购买盐引,请求他们代为疏通支盐,借此获取证据。

而囤户们表示,正盐一引八钱五分,二百八十五斤,要是他们原因加钱,可以一引支盐六百斤,加多少呢?七钱银,锦衣卫遂买一千引盐,在这些盐商们的操作之下,果然支到了六百斤一引的盐。

而且重要的是,弄懂了他们夹带私盐和伪造盐引的操作办法和证据,这对于赵文华来说是极为有用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