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隆庆中兴 > 第1089章 宗藩沸喧事纷扰(四)

隆庆中兴 第1089章 宗藩沸喧事纷扰(四)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28 19:54:45

蜀王宣召到京师了,当然就是要议罪的。

朱载坖召见在京四品以上官员和勋臣、驸马等,一起商议蜀王的罪行,根据四川抚按官和锦衣卫的奏报,蜀王所涉及的罪行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第一就是抗旨不尊,阻挠朝廷新政实施,蜀藩及其郡王等府,在朝廷新政之下,仍然接受投献,拒不配合地方州县官府的清丈田亩,在朱载坖严旨之下,仍然怙恶不悛,对抗天威。

第二就是违制,蜀王府的违制主要由两个方面的事实,一个是请授都司指挥、千户、百户子弟子及女户官,并请流官为世袭,就是作为藩王,插手四川都司的人事任命,这是极为严重的事情,蜀王一个藩王,早就没有兵权了,他还插手四川都司的军官任命干什么?这是极为敏感的事情,也是最要命的事情。

违制的第二个方面,就是蜀藩出城送葬,不经奏请,擅自赴京越奏、购买违制物品等情形。在蜀王被控制之后,谭纶与钦差们查看了蜀王府的器物,在其中发现了铜喇叭、号笛并活套鹅项喇叭、大铜锣等器物,这些皆是行军打仗用的器物,这可不是一般的违制,这是涉嫌谋逆了。

第三点就是擅自奏取名封,根据朝廷规定,世子居丧三年期满,才能奏取名封,但是蜀藩下面的多位郡王,在不到三年的情况下,为了如数拿到郡王俸禄,明知故犯,居丧期未满,就要求朝廷敕管理遽奏名封,企图蒙混过关,蜀王作为蜀藩亲王,明知此事却不向朝廷奏报,与他们同流合污。

面对蜀藩所涉及的各项罪名,朱载坖令臣子商量应该怎么议罪。

内阁的意思是要严惩蜀藩,因为蜀藩所涉及的违制行为已经不是小节的,尤其是其插手四川都司的军官任命和府内有行军之用的违制物品这两条,属于情节十分严重,再加上蜀藩怙恶不悛,对朱载坖的严旨视若罔闻,若不严惩,天下宗藩皆效法之,那君威何在?

所以为了正君威,严国法,内阁请求将蜀王朱宣圻废为庶人,圈禁于凤阳高墙之中,蜀藩停爵。

内阁既然都这么说了,其余官员、勋臣们肯定是附议了,他们很清楚,内阁不过是传达朱载坖的意思罢了,但是朱载坖说道:“虽然蜀藩之罪重大,但是蜀藩毕竟是太祖亲封的大藩,朕不能遽而废之,着宗人府讯问蜀王,看他有何辞辩解,同时将蜀藩所涉之罪,通报天下诸藩,朕与藩王们共议此事。”

宗令郑王朱厚烷于是奉命讯问蜀王,对于陈奏他的罪状有什么辩解的。

朱宣圻也对这些罪状加以辩解,对于四川抚按官参劾他的插手四川都司任命和违制出城送葬一事,朱宣圻认为他所插手的这些军官都是蜀王府的护卫,在蜀王府效劳经年,朱宣圻也是念他们在王府效劳经年,所以才请求四川都司给予他们升迁或者世职的,并不能算插手四川都司,至于出城送葬一事,朱宣圻称这是本府相承故事,当然第一代蜀王朱椿薨逝,成祖有特旨准允蜀藩可以出城送葬。

而对于违制物品,朱宣圻辩称他并不知情,他不知道王府内有这些东西,言下之意就是有可能是有人栽赃于他。

而对于擅自奏取名封,这个是没有说的,朱宣圻只能认罪,称自己确实是知道,但是为了获取宗禄,所以对他们的事情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没有向朝廷揭发。

朱宣圻的供词到了朱载坖的案头,朱载坖看过之后,对辅臣们说道:“此则避重就轻尔!”

朱载坖看的很清楚,朱宣圻对于违制的罪名是坚决不认的,他也很清楚,对于他来说,违制这个罪名是最要命的,这个罪名一旦做实,恐怕他的王爵就不保了,而其他的罪名对于他来说根本是无所谓,认了就认了。朱载坖当然知道朱宣圻的意思,对于他的想法,朱载坖看的很清楚。

于是在他的辩解上直接御批道:“该用器物,国有定制。逾制而妄用者,是于祖训有违。王所令买器物,皆行师之具也,其于祖宗成训何如?”

对于蜀王的辩解,朱载坖根本不予采纳,同时其他藩王的议罪奏疏也都到了朱载坖的案头。

刚刚被朱载坖收拾了的辽王很激动,他认为自己表现的时候到了,他在自己的议罪奏疏上称:“朱宣圻违弃《祖 训》,谋为不轨。此天地之所不容,祖宗之所不佑,国法之所不恕者, 按法诛之。”

朱载坖只得无奈的笑笑,这位属于是表演的有些过头了。

但是随后楚王、周王、秦王等诸位藩王的奏疏也都到了朱载坖的案头,藩王们的意思是蜀藩的罪行确实属实,所犯情罪匪轻,揆之《祖训》,本当降为庶人,但念亲亲,宜予轻典。

希望朱载坖对蜀王网开一面,从轻发落,而晋、代、沈等王也认为蜀王虽然有罪,但是蜀藩累世贤王,历代先帝都多有嘉奖,希望朱载坖对于蜀藩从轻处罚,他们认为:特从轻典,革去冠带,不许请封,薄示惩戒,降敕切责,俾尔循省洗涤前愆,用图自新,以彰陛下之仁也!

对于他们的看法,朱载坖也很清楚他们的想法,无非就是兔死狐悲罢了,他们担心朱载坖对蜀藩严惩之后也会对自己下重手,所以恳请朱载坖从轻处理。

最后,朱载坖亲自圣裁:蜀王朱宣圻,违制等事,罪证俱在,抚按诸司,交章参劾。朕严旨再三,尔其终然不悔。若不严惩,律条何用?然亲亲之仁,朕不敢忘,诸位亦章疏陈奏,朕姑从众议,特出殊恩,将蜀王朱宣圻冠带革去,由宗人府管束,若彼能幡然悔悟,庶几禄位能保,藩邦可无他虞,不然祸不旋踵,又逮尔身,斯时尔追悔已晚矣,其勉之,慎之。

朱载坖随即将自己的决定和朱宣圻的罪证昭告天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