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隆庆中兴 > 第1088章 宗藩沸喧事纷扰(三)

隆庆中兴 第1088章 宗藩沸喧事纷扰(三)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28 19:54:45

既然控制了蜀王,剩下的事情就好说多了,王世贞等人当然是立即押解护卫着蜀王到京师去,另一方面就是谭纶在收尾了。

随着有着数代贤王美誉的蜀王都被宣召入京,之前还纷纷上疏的藩王们立马闭口不言了,生怕朱载坖注意到自己,而官员也主要到了朱载坖对于藩王们的态度,所以最近参劾这些藩王不法事的也特别多,不仅是地方官员们参劾他,甚至很多宗室郡王们也借机有仇报仇,有怨报怨了。

其中一个幸运儿成功引起了朱载坖的关注,就是辽王朱宪?,这位仁兄在大明藩王中谈不上出彩,好也说不上突出,坏嘛,也谈不上最坏,除了和张阁老有点小矛盾之外,没什么大问题。

之前巡按湖广御史陈省就弹劾过他:僣侈**,多杀无辜。朱载坖也知道背后是张居正在搞他,所以对辽王也加以申斥,就当帮张居正出出气了。

但是没想到这一轮辽王府更是爆出大瓜,令朱载坖都是始料未及的,辽藩广元王朱宪爀突然发难,列举了堂兄朱宪?十三条罪名,由巡按御史郜光先转奏给朝廷。

其实最令朱载坖震惊的就是以乐妇之子川儿冒请封名,以乱宗统,也就是说辽王朱宪?的独生子出身不正,这可不是小事,乱了宗室传承,这可是大罪,仅次于谋反、谋逆的大事。

朱载坖当即详细查看此事,朱宪爀的弹劾奏疏说的十分之确切,他说辽王朱宪?虽然风流,但却只有朱术玺(即上文中川儿)这一个儿子。根据宗藩条例,乐妇所生之子被称为花生子,不能请名请封,也就是没资格上玉牒,更不能袭爵。

但是辽王只有这一个儿子,所以将这个儿子冒名为辽王妃所生,然后想让他袭爵,这可不是小事,朱载坖将此事下宗人府,要求宗人府详查,宗令郑王朱厚烷也是大惊,这事要是真的,辽藩除国都有可能。

朱厚烷请求派人前往湖广辽王府详查此事,同时朱厚烷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因为朱宪?倒台,独生子朱术玺无法袭爵,那么伦序最近的朱宪爀就很有可能进封辽王,他才会跳得这么高。所以并不排除他诬告的可能性。

朱载坖认为也是有可能的,而且朱载坖笃定此事和张居正拖不了干系,辽王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所以朱载坖干脆直接下旨南京,令南京刑部左侍郎洪朝选会同湖广抚按官详查此事,然后报于京师。

而且朱载坖为了防止辽王干傻事,还专门给他下旨,要他不要生事,听候朝廷调查,朱载坖自会处理此事的。朱载坖知道辽王的脑子不怎么好用,所以专门给他下旨,要他克制。

有朱载坖的上谕,这位才没有干出什么揭竿而起的蠢事。不过用乐妇之子冒封确实是有的,洪朝选也认为此事属实。

所以洪朝选上疏朱载坖,认为辽藩冒名请封,确有其事,应当将冒封的花生子予以废黜,至于所弹劾的其他诸如因而逼死承差等官、什么谋逆作乱等事,均属子虚乌有,辽王有罪,但是并没有作乱的情形。

朱载坖认为洪朝选的调查结论还是比较真实的,辽东确实有罪,但是至于什么谋反,那是胡扯的,而且辽王无子,朱载坖以后可以将辽藩除国就行了,何必把事情做得那么难看呢?

但是张居正的密疏也到了朱载坖的案头,张居正的密疏主要是陈述辽王的各种不法之事,辽王此人生性风流而又文采斐然,所着杂剧《春风十调》、《唾绒》、《误归期》都极为婉丽。不但如此,朱宪?还对辽王府进行了扩建,修了大量的亭台楼阁,每天和名士在里面赋诗饮酒。

所以张居正在密疏中称:“辽王宫室声伎之乐甲于诸藩,臣所亲见也。四方之墨卿赋客、博徒酒人,无不集其座上。如当日之逆濠,其心殊不可问。”

张居正认为辽王到处招揽这些所谓的名士,和正德朝的宁王一样,都是心有反相的表露,他建议朱载坖以雷霆手段,剪除辽藩,以免祸患。

对于张居正的咄咄逼人,朱载坖认为要予以明确回应了。

朱载坖召见内阁辅臣,将洪朝选和张居正的奏疏给诸位辅臣们看,询问他们的意见。

李春芳首先说道:“陛下,臣以为辽王有罪,确有其事,谋逆尚无实证,不能以此罪之。”

高拱和李春芳的意见是一致的,以辽王现在查实的东西,他冒名请封确有其事,但是说他什么谋反,这就是子虚乌有了,至于张居正在密疏中所陈述的事情,只能说明辽王生活放荡,非要强行说他是有反相,这显然有些过分了。

高拱接着说道:“陛下,现在刚刚宣召蜀王入京,又处置辽王的话,会引起宗藩惶恐的,为天下计,不宜大动干戈。”

其实朱载坖也是这么想的,没必要对辽王大动干戈,因为只要不让辽王的这个长子袭爵,辽藩到时候就自动除国了,对于朝廷和朱载坖来说,那是最好不过的事情,能少一个藩王就少一个藩王,现在将辽王除爵,未免给人以朝廷吃相太难看的感觉,何必这么做的。

朱载坖于是说道:“那张师傅那里,就请各位阁老说一下了。”

朱载坖随即作出决定,辽王长子系花生子,不能请封,夺去其一应爵位,从玉碟上除名,至于辽王以及辽王府官员,也要加以惩处,夺辽王宗禄三年,王府长史、教谕等官,流放极边卫所充军。

同时将辽王恶行条示诸王, 以儆效尤。昭告天下,以示朝廷大公至正之意。

而经过两个月的跋涉,王世贞等人终于安全的将蜀王押解到京师了。朱载坖令王世贞等人将蜀王安置在宗人府,同时派遣御医予以探视,令宗令郑王朱厚烷善给衣食,随后召集重臣,商议蜀王之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