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顶替短命哥哥娶郡主成权臣 > 女帝视角番外篇3

顶替短命哥哥娶郡主成权臣 女帝视角番外篇3

作者:请君安好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2-07 22:39:56

她低着头,双手不安地揪着衣角。

我裹紧巾帕,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

“那个……你先出去吧,本宫换好衣服就出来。”

她如获大赦,匆匆点头,转身快步走向门口。

就在她握住门把的瞬间,我鬼使神差地喊了一声:“等一下!”

她的动作猛地顿住,缓缓回过头,眼中满是疑惑与紧张。

我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那些在嘴边打转的话语,此刻都变成了一团乱麻。

“本……本宫只是想说,今天的事,你别往心里去。”我艰难地挤出一句话,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

她微微一愣,随即展露出一个略显尴尬的笑容:“嗯,我明白,不会说出去的。”

说完,便迅速拉开门,逃也似地离开了房间。

门在她身后轻轻合上,发出一声沉闷的声响。

我长舒一口气,瘫坐在浴桶中,回想起刚才的一幕,脸上又是一阵滚烫。

从未想过,会以这样一种狼狈的方式,与她如此近距离地接触。

换好衣服后,缓缓走出房间,发现她正站在廊中,背对着我,望着天边的远处发呆。

轻咳一声,她转过身,看到是我,脸上闪过一丝慌乱,随即又恢复了平静。

“公……公主出来了。”

声音有些干涩,目光始终不敢与我对视。

“嗯。”

我点了点头,走上前去,与她并肩而立。

“今天的夜色很美。”

她望向窗外的一方夜空,轻声呢喃道:

我正欲应和,却听阿鱼的声音突兀响起:

“公主,崔大人,咱们此刻身处客栈之内。”

“头顶不过是寻常房梁,哪有什么夜色可赏呀?”

阿鱼这一番话,瞬间打破满室旖旎的氛围。

我与崔谨娴忍不住嘴角轻扬,相顾无言。

第二日,天边才泛起鱼肚白,我与崔谨娴便已登上马车。

车轮悠悠转动,碾过官道,“吱呀”作响,似在低吟漫长归程。

我撩起车帘一角,目光被窗外景致牢牢吸引。

远处山峦连绵起伏,云雾缭绕,如墨染丹青。

“沄儿,此番回京,怕是诸多麻烦缠身。”

崔谨娴眉头轻皱,神色凝重,眼中满是忧虑。

我心猛地一揪,忙握住她的手,柔声道:

“莫要忧心,只要有你在我身旁,再棘手的难题,咱们都能化解。”

她并未抽回手,反倒轻轻回握,指尖的温度,让我满心欢喜,觉着前路纵有荆棘,也不足为惧。

京城的繁华如潮水般扑面而来,可我与崔谨娴无暇顾及,径直入宫面圣。

踏入金碧辉煌的大殿,我与崔谨娴跪地行礼。

母皇端坐在龙椅之上,面容威严却不失慈爱。

待听完救灾之事,露出欣慰笑容,赞许道:

“皇女,崔爱卿,此次救灾劳苦功高,朕深感欣慰。”

我与崔谨娴叩谢圣恩后,我郑重呈上收集的贪官罪证,将那些人在灾时的丑恶行径一一禀明。

母皇阅览罪证后,厉声道:“这些贪官污吏,竟敢在灾荒之际贪赃枉法、中饱私囊,实在罪无可恕!来人,彻查此事,定要严惩不贷!”

处理完朝堂诸事,我与崔谨娴走出宫门,夕阳已西斜,余晖洒在身上,暖融融的。

回到公主府,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我伸了个懒腰,感慨道:“可算能好好歇一歇了。”

崔谨娴环顾四周,目光中满是怀念与感慨,轻声说:“是啊,许久未回,竟有些生疏之感。”

我望着她,佯作轻松道:“往后你可要常来,就把这儿当作自己家。”

话落,便紧张地盯着她,满心期待着回应,盼着她能长留于此,与我朝夕相伴 。

崔谨娴微微一怔,低下头,避开我炽热的目光,声音轻柔得如同春日里的微风:“若公主不嫌弃,我自是乐意。”

听到回答,我心中欣喜若狂,脸上抑制不住地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那可说好了,不许反悔。”

我像个孩子般,迫不及待地想要得到再次肯定。

崔谨娴轻轻点头,嘴角噙着一抹淡淡的笑意,那笑容如同春日盛开的繁花,瞬间点亮了整个庭院。

当晚,公主府内灯火通明,我吩咐厨房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晚宴,一来是为了庆祝此次救灾顺利归来,二来也是想与崔谨娴好好聚聚。

晚宴上,我们相对而坐,桌上摆满了珍馐美馔,可我的心思全然不在食物上,时不时地看向她。

烛光摇曳,映照着她的脸庞,越发显得她肤如凝脂,眉目如画。

酒过三巡,崔谨娴的脸上泛起了淡淡的红晕,眼神也变得愈发温柔。

她端起酒杯,站起身来,说道:“公主,此次救灾,多亏有你一路引领,娴儿敬你一杯。”

我连忙起身,与她碰杯,一饮而尽。

“不,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若没有你在身边出谋划策,本宫也难以支撑下来。”

崔谨娴微微转过头,与我四目相对,她的眼中波光流转,似有千言万语。

良久,轻轻说道:“公主真好看。”

说着,像是情不自禁一般

抬手缓缓朝我的额头探来。

我下意识地一僵,余光瞥见不远处正低头忙碌的下人,心中“咯噔”一下。

这深宅大院,耳目众多,这般亲昵之举若被旁人看了去,难免生出些不必要的流言蜚语。

几乎是瞬间,我侧身一闪,不着痕迹地避开了她的触碰,动作虽快,却又生怕太生硬,伤了她的心。

待稳住身形,抬眼看向她,只见手还停留在半空中,眼中闪过一丝错愕。

嘴唇微微动了动,却没发出声音,像是有诸多话语,被这突然的变故堵在了喉咙里。

我心中一揪,满是愧疚,轻声唤道:

“娴儿……”想要解释,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这时,一阵微风吹过,庭院中的树叶沙沙作响。

远处传来下人们轻声交谈的声音,在这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我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情绪,压低声音说道:“这儿人多眼杂,万一传出去,对你我都不好。”

我望着她的眼睛,试图让她明白我的无奈。

崔谨娴默默地点了点头,缓缓放下手,低声道:

“是臣莽撞了,公主莫怪。”

声音里带着一丝哽咽,听得我心疼不已。

“娴儿别误会,本宫没有怪你的意思。”

“只是此举不合规矩,有**份。”

我上前一步想要安抚,却又不敢再有过多动作。

正绞尽脑汁,想着如何打破这满是酸涩的氛围。

重新寻回与她相处时那份自在与亲昵。

崔谨娴却毫无征兆地往前一倾。

整个人软绵绵地趴在了石桌上。

“娴儿!”我心下猛地一紧,惊呼声脱口而出。

忙一个箭步上前,双手下意识地想要扶住她摇摇欲坠的身子。

凑近一瞧,只见双颊酡红如熟透的樱桃。

眼眸紧闭,长睫在眼睑上投下一片扇形的阴影。

呼吸也变得绵长而均匀。

我这才反应过来,她竟是喝醉了。

长舒一口气,一颗高悬的心缓缓落回了原处。

“还好只是喝醉了,并无大碍。”

抬手轻轻理了理她耳畔散落的发丝。

“鱼儿。”

我扬声唤道,声音在寂静的庭院里传得很远。

不一会儿,阿鱼那灵动的身影闪了出来。

屈膝行礼:“公主,有何吩咐?”

“速遣人前往丞相府传话。”

“今日本公主与崔大人相谈甚欢”

“一时兴起,对酌几盏。

“崔大人不胜酒力,已然醉倒”

“今夜便在公主府安歇了让丞相府不必挂念 。”

阿鱼会意:“奴婢这就去,公主放心。”

说罢,便转身快步离去,只留下一串轻快的脚步声在庭院中回荡。

我望着阿鱼离去的背影,又低头看了看熟睡的崔谨娴,心中五味杂陈。

轻轻叹了口气,喃喃自语道:

“你呀,怎就喝这么多。”

俯身将她轻轻扶起,头顺势靠在我的肩上。

发丝蹭着我的脸颊,痒痒的。

我半抱着崔谨娴,脚步轻缓地迈进客房,烛火摇曳,映出两道依偎的影子。

将她安置在床榻上,轻轻褪去鞋袜,又拉过锦被,小心翼翼地盖在她身上,掖好被角。

她侧身而卧,醉意未消,嘴里含糊呢喃着什么,眉头轻皱,似是在梦中也不得安宁。

我在床边坐下,抬手轻轻抚上她的眉间,试图抚平那抹愁绪,轻声哄道:“别怕,有我在呢。”

微风拂过,吹动着窗帘,送来几缕花香,我就这么静静地守在她身旁。

不知过了多久,崔谨娴的呼吸渐渐平稳,眉头也慢慢舒展开来。

我正打算起身离开,却感觉手腕一紧,被握住。

她依旧闭着眼,却攥着我的手不放,嘴里嘟囔着:“别走……”

我心尖一颤,又缓缓坐回床边,轻声应道:

“我不走,就在这儿陪着你。”

她像是得到了安抚,手慢慢松开,脸上浮现出一抹安心的笑意。

可不过须臾,眉头再度紧蹙,像是陷入了可怕的梦境,神色惊惶,嘴里慌乱地嘟囔着什么。

我满心担忧,下意识地凑近,将耳朵轻轻贴向她的唇边,试图听清梦呓的内容。

可声音含混不清,听得并不真切,于是我微微转头,打算换另一只耳朵去听。

就在转头瞬间,她的唇毫无预兆地划过脸颊。

那一瞬间,周身一僵,心脏剧烈跳动起来。

脑海中一片空白,只剩下一个念头在疯狂叫嚣:

“逃离这里,冷静一下。”

然而,还没起身,她突然睁开了双眼。

眼中还带着未散尽的睡意。

双臂便迅速环住了我的脖颈,眼眸直直地盯着我,轻声呢喃道:“你怎么在梦里也还是那么好看。”

说着,便将她额头轻轻抵住我的。

温热的气息喷洒在脸上。

“好热啊你,脸也好红。”

我被困在她的臂弯之间。

逃无可逃,脸颊的温度愈发滚烫。

连呼吸都变得急促而紊乱。

看着近在咫尺的崔谨娴,那清澈眼眸里倒映着我的模样,一时间竟忘了言语,只能任由自己的心跳声在寂静的夜里响得震耳欲聋。

“谨娴,你……”

好不容易找回自己的声音。

却也只是颤抖着唤出她的名字。

可她眨了眨眼睛,依旧一副没睡醒的迷糊模样。

嘴角上扬,扯出一抹憨态可掬的笑。

“沄儿,你说话的语气和平时不一样哦。”

“怪有趣的。”

说着,她那只手就不受控地抬了起来。

我下意识屏住呼吸,感受指尖从额头轻轻抚过。

一路向下,划过眉眼,落在鼻尖。

最后停留在我的唇上。

我的心都快跳出嗓子眼了。

她却还在自顾自地说着:

“这里像红豆糕皮一样软哎!”

紧接着,又嘟囔了一句含糊不清的话:

“不知道好不好吃。”

还未缓过神,她就仰起头,唇轻轻贴了上来。

那一刻,我呆愣在原地。

她却像是得到了满足,轻轻退开。

脸上露出一抹心满意足的笑容,

随后又软绵绵地躺了下去,嘴里嘟囔着:

“真甜。”

不一会儿,便传来了均匀的呼吸声。

我望着熟睡的崔谨娴,抬手轻轻触碰自己的唇,那里似乎还残留着她的温度。

心中五味杂陈,有慌乱,有羞涩,更多的却是难以言喻的甜蜜与欣喜。

我坐在床边,久久未动,就这么静静地看着她,直到天边微微泛白,才悄然起身离开客房,脚步虚浮地走到庭院。

脑海里不断闪回昨晚的画面,她温热的触感、轻柔的话语,让我脸颊再度滚烫。

“公主,您起得这般早。”

阿鱼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我猛地回过神,慌乱地应了一声。

阿鱼瞧着我,眼里闪过一丝疑惑。

“公主,您脸色看着不大好,可是身子不舒服?”

我忙摆手,“无事,可能是昨夜没睡好。”

用过早膳,我坐在书房,试图处理公务,可那些文书上的字,怎么也看不进去。

“公主,崔大人醒了,正在厅中等您。”

阿鱼的通报,让我瞬间紧张,不自觉攥紧了笔。

深吸一口气,我起身走向前厅。

推开门,崔谨娴正站在窗边,晨光勾勒出她修长的身形。

听到动静,她转过身,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公主,昨夜叨扰了。”

我努力让自己镇定。“崔大人客气了,你我之间,不必如此见外。”

她微微点头,目光躲闪,“臣……臣好像喝多了,若有冒犯之处,还望公主恕罪。”

我心里一紧,强装镇定地笑了笑,“无妨,不过是酒后失态,不必挂怀。”

话虽如此,可还是不敢直视她的眼睛。

屋内陷入短暂的沉默,这时阿鱼端着茶进来。

她抬眸看了我一眼,又迅速低下头。

“只是……只是臣依稀记得,自己说了些胡话,还做了……做了些逾矩之事。”

我的心猛地一揪,脸颊也跟着热了起来,忙故作镇定地摆了摆手。

“不过是酒后所为,切莫放在心上,往后你依旧协助本宫处理府中诸事,莫要因此事心生隔阂。”

崔谨娴微微咬唇,犹豫片刻后说道:“是,公主,只是,臣……”话未说完,却又止住。

我心中好奇,追问道:“只是什么?但说无妨。”

她微微点头低语道:“没什么,只是臣想多了,公主不拘小节,谨娴明白了。”

我微微点头,没有回话。

但那之后,崔谨娴虽一如往常协助我处理府中事务,却也刻意与我保持着距离。

我也着实摸不着头脑,近来这股莫名的烦闷情绪,究竟从何而来。

不过是一个平日里相交甚好、协助我处理府中事务的臣子罢了,为何她稍稍疏远,我便满心不悦。

我反复思忖,难不成是病了?

可身体并无异样,并未有任何不适之感。

每日晨起,对着铜镜梳妆,镜中的自己面色如常,并无病容。

白日里,处理府中诸事,我们之间虽也交流事务,可她眼神中的闪躲,都让我如鲠在喉。

我试图像往常一样与其谈笑风生,却总觉得有些力不从心,话到嘴边,也没了那份自然。

夜里,我躺在榻上辗转反侧,往日里,一同商讨事务时的默契,偶尔相视一笑的会心,此刻都成了刺痛的针。

我不禁自问,为何对她的态度如此在意?

难道,我对她的情谊,超越了普通君臣?

这个念头刚一冒头,便如燎原之火。

让我既慌乱又有些莫名的期待。

我深知,身为公主,言行举止皆需谨慎。

可这份难以言说的情愫,搅得我心烦意乱,不知该如何是好。

此后,我也暗暗尝试着躲避她。

时刻在心底敲响警钟,提醒自己身为公主

一言一行皆关乎皇室威严,需与臣子注意分寸。

于是,平日里若非公务必要,便不再随意与她相见,每一次传唤,也都只围绕着府中事务展开。

而她,似乎也察觉到了我的刻意,同样默契地恪守着臣子的本分。

每次她入书房汇报事务,我都正襟危坐,目光专注于手中的文书。

她的声音清晰而冷静,有条不紊地陈述着各项事宜,可我却觉得,那声音遥远而陌生。

公务交谈结束,她便恭敬行礼告退,我总会在她转身的瞬间,偷偷瞥上一眼,心中五味杂陈。

明明是我刻意拉开距离,可为何每一次分别,心中都涌起一阵失落。

有时,在庭院中偶然相遇,她会立刻停下脚步,低头行礼,我也只是微微点头示意,便匆匆走过。

擦肩而过的瞬间,能感觉到她身上熟悉的气息,那一瞬间想要开口唤住她,可理智却死死将我拽住。

无数个夜里,又回到了曾经的孤独,望着天上的明月,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向她,

我不禁苦笑,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君臣有别?

即便心中万般不舍,也只能将情谊深埋心底。

日子就这么不咸不淡地过着,府里一切如常。

一日,宫里传来消息,母皇要为我挑选驸马,听闻这消息,心中竟无半点欣喜,反而莫名烦躁。

在书房将此事告知崔谨娴时,她正整理着文书的手顿了一下,旋即恢复如常,低着头轻声说:

“恭喜公主,驸马想必是位才德兼备之人。”

她的声音很轻,却像重锤砸在我心上。

我看着她,心中涌起一股冲动,脱口而出:

“若我不想嫁呢?”

话一出口,连自己都吓了一跳。

崔谨娴闻言,终于抬起头。

眼中满是惊讶与复杂,与我对视片刻后。

又迅速移开目光,低声道:

“公主莫要任性,这是陛下的旨意。”

“况且,公主也该有自己的归宿。”

她的话如一盆冷水,浇灭了心中那一丝侥幸。

我沉默许久,自嘲地笑了笑:“是啊,我身为公主,自然要听从母皇的安排。”

接下来的日子,府里开始为驸马挑选事宜忙碌起来,各方世家公子的卷宗摆满了书房,我却只是机械地翻阅着,心思全然不在上面。

偶然间,看到崔谨娴与一位来府中商议事宜的公子相谈甚欢,有说有笑。

那一瞬间,一股酸涩涌上心头,竟忍不住转身回房,将自己关在屋内。

随着选驸马日子逐渐临近,崔谨娴依旧如往常般,尽职尽责地协助着府中的各项事务。

只是我们之间,似乎连仅有的公务交流,都变得愈发小心翼翼。

终于,选驸马的前一晚,压抑许久的情绪如决堤洪水,让我再也按捺不住。

趁着如水月色,特意带上一壶珍藏的美酒,脚步匆匆地来到她的住处。

站在紧闭的门前,犹豫再三,缓缓抬手,轻轻叩响了门扉。

“笃笃笃”,敲门声在寂静夜里格外清晰,等待的片刻,漫长而煎熬。

我脑中一片混乱,想着见到她后该说些什么,又怕自己一时情急,说错了话。

不一会儿,门“吱呀”一声缓缓打开,崔谨娴出现在眼前,她身着素色常服,发丝有些松散,眼中满是惊讶。

看到是我,她赶忙行礼:“公主,这么晚了,您……”

我扬了扬手中的酒壶,努力扯出笑容,说道:

“今晚月色不错,本宫想找你喝几杯,可方便?”

她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犹豫,很快又隐去,侧身让我进门:“公主相邀,谨娴自是荣幸。”

屋内陈设简单,一张书桌,几张桌椅,烛火摇曳,映出我俩的影子。

我自顾自坐下,倒了两杯酒,一杯递给她,一杯仰头饮下。

辛辣的液体滑过喉咙,却没能压下心头的慌乱。

她轻轻抿了一口,问道:“公主深夜前来,可是有心事?”

我眼眶渐渐泛红,又灌下一杯酒,借着酒劲,鼓起勇气:“明日便要选驸马了,心里一点都不欢喜。”

她手一顿,垂眸轻声说:“这是陛下的旨意,公主莫要任性。”

“本宫不是任性!”

我猛地站起身,声音不自觉拔高。

“本……本宫心里有了你,从很久之前就有了,怎么能嫁给别人?”

话一出口,眼眶发热,满心忐忑,等待着回应。

她愣住了,手中酒杯险些滑落,抬眼与我对视。

眼中满是震惊与慌乱,许久才嗫嚅道:

“公主,您醉了,莫要再说胡话。”

“本宫没醉!”我上前一步,紧紧握住她的手。

“本宫清醒得很,这些日子刻意疏远你,心里难受极了,看到你和别人说笑,更是嫉妒得发狂,我不想失去你,不想嫁给旁人!”

她的手在我掌心颤抖,眼中泛起泪光,声音哽咽:“公主,我们身份有别,这……这是大逆不道之事。”

我急切地说:“我不在乎什么身份,我只知道,没有你,我以后的日子都不会开心。”

她沉默了,泪水顺着脸颊滑落,半晌,她轻轻回握住我的手:“公主,此等假凤虚凰之事,谨娴不敢……这番情意我承担不起。”

我心中一阵刺痛,急切说道:“谨娴,我不在乎旁人的眼光,也不怕被人诟病。”

“在我心中,你才是最重要的。若不能与你长相厮守,这公主之位,于我又有何意义?”

她微微摇头,眼中满是痛苦与挣扎。

“公主,您身份尊贵,肩负皇室荣耀与责任。”

“而我不过是府中协助办事之人,怎能因一己私情,让您陷入艰难境地。”

听到这话,我忙将她拥入怀中。

“既然你我心意相通,那便无需顾虑太多。”

“此事确实棘手,在这世间,这般感情恐难被容,明日我进宫告知母皇,就说想再多陪陪她,暂不考虑驸马之事。”

她在我怀中微微颤抖,似是害怕又似是感动。

“公主,如此一来,陛下定会起疑,往后怕是要生出许多波折。”

我抱紧了她,坚定道:“但眼下也只能如此,只要能争取些时间,便能想出更好的办法。”

她抬起头:“若因此事给公主带来麻烦,我……我万死难辞其咎。”

我伸手轻轻捂住她的嘴,“不许你这么说,我们要一同面对,总会有办法的。”

一夜无眠,二人相拥而坐说着彼此心意与打算。

天渐渐亮了,我起身前往皇宫,临行前,紧紧握着她的手,“等我回来,不管结果怎样,都不会让你失望。”

来到宫中,母皇正在御书房处理政务。

见我前来,放下手中的笔,微笑着问:

“皇女,今日前来,可是为了选驸马之事?”

我深吸一口气,屈膝跪地。

“母皇,儿臣近来心中忧虑,想着您日夜操劳。”

“国事繁重,儿臣实在放心不下,想再多陪您些时日,驸马之事,还望能暂缓。”

母皇听后,微微皱眉,沉默片刻后,缓缓开口:

“你年岁也不小了,婚姻大事,不可耽搁。”

“况且,这也是为了皇室的延续。”

我心中一紧,忙道:

“儿臣并非有意推脱,只是实在放心不下您。”

“还望能体谅儿臣的一番孝心。”

母皇目光中满是审视,许久,她叹了口气。

“罢了,既然你心意已决,驸马之事便暂且搁置,但也莫要忘了,此事终究不能一直拖延。”

我心中一喜,忙叩谢磕头:

“多谢母皇体谅,儿臣定不会让您失望。”

离开皇宫,我匆匆赶回公主府。

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崔谨娴。

她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却又很快被担忧取代:“虽暂时退掉了选驸马之事,往后行事,也定要更加小心才是。”

我握住她的手,安慰道:“我明白。”

“但只要能与你多相伴一日,便觉得安心,总会找到解决的办法。”

接下来的日子,我与崔谨娴依旧在忐忑中度过。

为了能长久相伴,我利用公主身份,频繁出入宫内外,收集那些流传于民间、隐晦记载女子情谊的古籍,试图从中寻找能被世人接纳的先例,哪怕只是一丝希望。

崔谨娴则在府中,以处理公务为由,与我密会,一同商讨对策。

一日,在宫中藏书阁寻书时,偶然发现一本前朝野史,其中记载了两位贵族女子结为“金兰契”的故事。

虽未被大肆宣扬,但也未受到严惩。

我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将书带回公主府,与崔谨娴一同研读。

“谨娴,你看这个。”

我兴奋地指着书上的记载。

“或许我们可以效仿,以结金兰之名,行相伴之实,如此一来,既能常伴彼此左右,也能堵住悠悠众口。”

崔谨娴接过书,仔细翻阅:

“公主,这“金兰契”要如何操作?

我思索片刻,缓缓说道:“依我之见,可先依照古礼,准备香案、祭品,在案上摆放好三牲、果品,点燃香烛。”

“然后身着素净的服饰,跪在香案前,对着天地神明起誓,表明结为金兰的心意,互换庚帖,写明彼此的生辰八字。”

崔谨娴微微皱眉,又问道:“可若是有人对此起疑,或是追问结金兰的缘由,该如何回答?”

我握住她的手,轻轻拍了拍:“便说,是因彼此性情相投,又都对诗词书画有着相同喜好,在相处中深感投缘,所以才决定结为金兰。”

“这样的理由,想来旁人也不会过多怀疑。”

筹备多日,结“金兰契”的日子终于来临。

天色微亮,我和崔谨娴便起身。

阿鱼在一旁协助,为我们换上精心准备的素色罗裙,裙摆绣着淡雅的兰花,寓意着这份纯净而坚韧的情谊。

来到庭院中,一座布置精美的香案已然摆好。

案上整齐摆放着三牲、新鲜的果品,袅袅香烟从点燃的香烛上升起,萦绕在四周。

崔谨娴对视一眼,二人缓缓走到香案前,并肩跪地。

我深吸一口气,率先开口:“天地在上,今日我温沄晚与崔谨娴在此立誓,结为金兰。”

“此后,无论富贵贫穷,艰难困苦,都愿与她同甘共苦,不离不弃,若有违背,执剑自戕。”

崔谨娴紧紧握住我的手,声音虽轻,却透着坚定:“我崔谨娴,与温沄晚结为金兰,此生定当以真心相待,一生一世,若有二心,寿命折损。”

誓言落下,我们双手奉上庚帖,郑重交换,生辰八字书写工整。

这时,阿鱼走上前,眼中含泪,既是感动,也是祝福:“公主,崔大人,阿鱼自小跟着公主,知晓你们情谊深厚,今日能见证你们结为金兰,阿鱼定当拼命守好这个秘密。”

仪式结束后起身,二人脸上都带着释然的微笑。

此后,我们以姐妹之名相伴。

一次诗会,众人围坐,有人好奇发问:

“听闻公主与崔大人结为金兰,如此突然,倒是让人好奇,是何等缘分促成此事?”

我微笑着,从容应答:“我与谨娴相识已久,本就投缘,前些日子一同探讨诗词,对一句‘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见解一致。”

“深感彼此相契,便决定结为金兰,共享这份情谊。”众人听后,纷纷点头,赞叹这份难得的缘分。

在那些或明媚或微雨的日子里,我们一同漫步花园,或是在书房中泼墨挥毫,以姐妹之名,将这份爱意藏于日常相处的点滴之中,守护着彼此的真心 。

时光匆匆,三年转瞬即逝,又逢我生辰,宫中再度热闹非凡。

巍峨的宫殿被装点得金碧辉煌,大红的灯笼高高挂起,彩带随风轻舞,处处洋溢着喜庆氛围。

宴会之上,满朝文武身着华服,依次上前向我祝贺,言语间尽是恭谨与祝福。

母皇高坐主位,仪态端庄,脸上带着慈爱笑容,接受着众人的朝拜。

这时,崔丞相之子崔眠稳步走来,他一袭月白色锦袍,身姿挺拔,手中捧着一个精致木盒。

走到我面前,他优雅地行了一礼,声音清朗:

“公主殿下,今日是您生辰,臣特来送上贺礼,愿公主岁岁欢愉,万事胜意。”

说罢,轻轻打开木盒,盒中是一支温润的玉簪,簪身雕刻着栩栩如生的兰花,花瓣细腻,纹理清晰,在烛光下泛着柔和光泽。

“此簪乃我特地寻来的美玉,由京城最好的工匠雕琢而成,兰花寓意高洁,正如公主品性,望公主喜欢。”

我微微欠身,接过玉簪,礼貌回应:

“多谢崔公子美意,这簪子我很是喜欢。”

母皇在一旁看着,眼中闪过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开口道:“崔公子有心了,崔爱卿教导有方啊。”

崔景鸳赶忙起身谢恩,脸上满是谦逊。

正值众人觥筹交错、气氛热烈之时,宴会大厅的烛火突然摇曳了几下,一道森冷寒意瞬间袭来。

母皇正手持玉盏,与身旁臣子笑谈,毫无防备间,一道寒光从暗处暴射而出,竟是一支淬了幽光的冷箭,如暗夜毒蟒,直逼母皇咽喉。

“陛下小心!”一声疾呼打破了宴会的欢愉。

众人惊愕回首,只见崔相脚下轻点,几个起落便到了母皇身边。

然而,仓促之间,身上并未佩戴兵器,根本来不及抵挡这致命一击,千钧一发之际,张开双臂,将母皇紧紧护在身后。

“噗”的一声闷响,那支冷箭直直没入崔相后背,鲜血瞬间洇红了她的衣衫 。

崔相身形晃了晃,却仍咬牙强撑着,缓缓转身看向母皇,嘴角扯出一抹虚弱的笑意,“陛下,您……无碍便好……” 说罢,身子缓缓软倒在地。

母皇疾步上前,一把扶住崔相,声音都因愤怒与焦急而颤抖:“崔相!崔相!来人呐,快传太医!”

宴会上众人顿时乱作一团,侍卫们迅速抽出佩剑,四处搜寻着暗处的刺客。

母皇将崔相放平在地上,看着那不断涌出的鲜血,满心自责:“都怪朕,竟疏忽至此,你一定要撑住,朕定要将那幕后黑手碎尸万段!”

崔相气息微弱,却强提一口气,断断续续道:“陛下……莫要……顾念臣,务必……彻查此事,保江山社稷……安稳。”

太医匆匆赶来,一番诊治后,眉头紧锁,面露难色。

母皇见状,心头一紧,厉声问道:“到底如何?你若救不回崔相,朕拿你是问!”

太医扑通跪地,颤声道:“陛下息怒,箭上沾了剧毒,微臣只能暂且稳住崔相大人的伤势,可若无解药,怕是……”

母皇目光如炬,扫视全场,下令道:“封锁皇宫,一只苍蝇都不许放出去!务必在最短时间内找出解药与刺客!”

说罢,又转头看向崔相,眼中满是关切与坚定:

“崔相,你放心,朕也定会救你性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