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刑警追凶十年,终还冤死者清白 > 第60章 红安八尸案(三十三)

再者,至关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务必要坚定不移地相信这个案子必定会被侦破。一旦失去信心,整个案件的攻克难度将会大幅增加。

在此之后,我想再次提出三个值得各位深入思索的问题。其一,既然是图财害命,为何凶手要率先对吴小发痛下杀手呢?关于吴小发本人身上究竟有无钱财,我并不知晓确切情况,但起码可以确定他的手机当时就在身边。

并且需要注意的是,吴小发所处位置位于外围区域,而非核心现场。

倘若凶手将吴小发杀害后,有人前来向其家属通报“你家吴小发遭人杀害,此刻正倒地不起”,如此一来,其他人闻讯赶来查看时,自然就会发现此处竟然也发生了命案,难道这不会成为一个明显的破绽吗?

而经过我们之前的详细分析,可以明确得知杀害吴小发与后续在中心现场行凶的乃是同一凶手,那么这位凶手又为何要采取这样一种看似不合理的作案方式呢?

首先,让我们来探讨一下他的动机究竟是什么以及与吴小发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联。这其中是否隐藏着能够引领我们揭开谜团的重要线索呢?实在令人深思。

话说回来,晚上 7 点至 8 点这段时间通常被认为是人最为活跃的时候,家家户户灯火通明,人们或是忙碌于家务琐事,或是享受家庭时光,尚未进入梦乡。

然而,罪犯却偏偏挑选了这样一个时刻作案。经过深入分析,我们发现罪犯对于案发现场可谓了如指掌。

可是,既然如此熟悉环境,那他为何不等到屋内众人皆已入睡之后再悄然动手呢?难道其中另有隐情?

接着,再来思考第二个问题。据说自 11 月 11 日汪世书家遭窃后,汪家便加强了全新的安保措施。于是,就有人提出观点:若要再次潜入汪家行窃,恐怕唯有此刻才有机会得手。

这种说法到底有没有道理呢?又或者还存在其他可能性?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第三个关键问题——罪犯竟然一次性残忍地杀害了整整 8 名无辜受害者!且不说近年来此类恶性案件本就极为罕见,单从钱财方面来看,所涉金额不过区区十几万元而已。

罪犯显然是奔着这笔钱而来,但他为何甘愿冒此巨大风险连夺八条人命呢?而且,面对如此高风险的犯罪行为,他怎么就不好好精心策划一番以降低被抓的几率呢?诸多疑问萦绕心头,真相仿佛愈发扑朔迷离起来……

从现场勘查的情况来看,可以明显地发现罪犯杀人所使用的工具全部都是当场选取的。其中用于杀害吴小发的凶器是一把小型的短刀,其刀刃相对较窄。正因如此,吴小发身上呈现出的伤口多是以切削的方式造成的。

值得注意的是,吴小发的双手之上存在着好几处切割伤痕,这些应该是他在与凶手激烈搏斗时被这把短刀所致。此外,通过对案发现场的进一步分析还能推断出这把短刀的重量较轻。

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方面是由于现场并未出现砍击留下的痕迹;另一方面,则是考虑到后续的作案过程中似乎并没有再次动用这把短刀,这种可能性是相当大的,毕竟在中心现场人们还发现了一把更为顺手的菜刀。

相比于那把小巧的短刀而言,显然这把菜刀使用起来会更加便捷高效。

此时,不禁有人提出疑问:会不会是罪犯先将其他 7 人杀害之后,才又拿起那把小刀去对付吴小发呢?对于这个猜测,我个人觉得完全没有必要。

要知道,抹脖子这种行为并不一定非要依赖于大刀才能完成,即便是小刀同样能够达到目的。而罪犯选择以抹脖子的方式来对付吴小发,其真正意图恐怕是担心无法彻底杀死他,害怕自己作案离开后,吴小发得以逃脱并前去报案。

基于以上种种因素综合考量,可以断定罪犯不可能是在最后时刻才对吴小发作案的。

再者,需要强调的是,整个案件不仅仅涉及到吴小发遇害这一事件以及中心现场的犯罪活动,同时还涵盖了两个不同现场中的盗窃及抛物等一系列相关行为。

整个犯罪过程最少也要花费半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更为准确地说,大概得要四十分钟至一个小时左右才行。

毕竟实施作案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光是法医进行尸体解剖都需要耗费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更不用说罪犯还与受害者经历了激烈的搏斗。

由此可以推断出,罪犯显然对自己作案的这段时间内不会有人来到现场有着十足的把握。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如此,罪犯为何不选择自带作案工具呢?

抛出这些疑问,就是希望大家能够深入思考这个案件,从而去描绘出罪犯究竟可能是怎样一种性格和行事风格的人。

陈世贤法医的这一席话犹如醍醐灌顶一般,再次为专案指挥部开辟了众多全新的破案思路。那么紧接着,他们是否能在此基础之上取得一些突破性的进展呢?

时光荏苒,转眼间农历新年已经过去。随着气温逐渐缓慢回升,大别山上那厚厚的积雪也开始渐渐消融。从表面上来看,大地仿佛正在回暖,世间万物似乎都在逐渐苏醒、焕发出勃勃生机。

然而,就在这片看似平静祥和的景象背后,一场不为人知的激烈较量却正于暗处紧锣密鼓地展开着……

历经数轮严格缜密的筛查工作之后,专案组众人一致认为距离揭开红安八尸案真凶的神秘面纱已然十分接近了!

然而,那个可恶的凶手却宛如被深埋于大雪封冻之下的泥土一般,迟迟不肯露出其狰狞的面目。表面上看去,整个案件的侦破工作仿佛陷入了一种令人焦灼的胶着状态。

若要说完全没有丝毫进展,那显然有些言过其实;可若是宣称取得了重大突破,却连嫌疑犯的蛛丝马迹都未能寻觅到。

就在这种进退维谷的境地下,队伍内部逐渐滋生出各种不良情绪——焦躁不安、满腹狐疑以及对这场持久战产生的厌倦感。

要知道,破案可不是如同做一场简单的外科手术那般,只要医生的双手一挥动,病魔便能即刻根除。随着时间的推移,日以继夜奋战在一线的干警们渐渐感到身心俱疲,厌战的情绪更是如瘟疫般在他们中间蔓延开来。

就在这几日,一首不知出自何人之手的打油诗犹如一阵旋风,迅速地在各位侦查员的手机之间传来传去,并很快风靡一时。

由于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如今已无人能确切知晓这首打油诗的原始创作者究竟是谁。

某天用餐之时,尚武无意间提及了这条短信的事情。他说道:“听闻有这么一则短信存在,似乎除了我尚武对此一无所知外,其余的侦查员皆已知晓。不知在座哪位手中存有此短信,可否拿出来让我也一同学习学习?”

听到这话,市公安局刑警支队长赶忙回应道:“我这儿倒是有。”可话刚出口,他便立即改口补充道:“只是大家都说不能给厅长您看,担心会带来不好的影响。”

尚武则不以为意地笑了笑,摆手示意道:“既然大家都已经知道了,那就不必过于担忧所谓的负面影响啦,不妨拿出来一起分享分享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