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帝国设计师 > 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上节点

大明帝国设计师 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上节点

作者:半老夫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4:04:22

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上节点

沈英杰算是大开眼界,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人能把打劫说得如此清新脱俗。

拦路设卡不给过路费就不让通过,这无本买卖太好了,想想就让人情不自禁。能够肆无忌惮的打劫,而且还不犯法,这可是可遇不可求的好事。一辈子能有如此经历还追求什么呢?

沈英杰热血沸腾地问道:“这世界上的交通要道都在哪里?咱们怎么知道哪里是必走的交通要道?”

张三指着一副世界地图,对沈英杰说道:“英杰你看,如果日本这个国家的商人想要来我大明贸易,或者我大明的商人去日本贸易,他们要怎么走最划算?”

沈英杰看着地图说道:“先生!这地图上我大明去倭国交易有两条海路,一条是北边,就是我们天津这里出天津沿着朝鲜的海岸线到达倭国,一条是南边,顺着海峡绕过大琉球岛,沿着琉球国的一连串岛屿抵达倭国。”

“说的不错,这两条航线就是我大明商人对日本贸易的航线,那你看看这两条航线的关键节点在哪里?”

沈英杰心中一动,明白了这是先生难得的手把手点拨自己,现在先生公务繁忙,像这样手把手的点拨下属已经很少见到了。不由得打起精神认真应对,仔细地看着地图上标注的每一块陆地,想象着如果是自己指挥着船队要怎样设计航线上的停靠补给点。

在北边沈英杰的目光落在了朝鲜国南边的一个小岛上,这个时代的中国航海技术主要还是使用牵星术导航,虽然可以利用星辰定位航行,理论上可以将船开到任何地方,但是海上的天气不可能都是晴天,若是连续几天都是阴雨天气该怎么办?

所以海船航行还是非常依赖海岸线的定位,能有海岸线定位,就绝对不会将海船开到大洋深处,这就是为什么海图非常重要的原因,一个成熟的航线首先保证的就是海上的安全。

大明商人要想将海船开到日本,在北线朝鲜南边的这个岛就是必经之地,若是控制住这个岛,所有来日本的海船是不是都要受到自己的控制,因为商人是不敢胡乱开船的,胡乱开船运气好的开辟了新航线,大多数都成了海上鱼虾的口中食。

沈英杰指着后世济州岛的位置对张三说道:“先生!若是我们控制这里,驻守一支船队,所有走北线的海船就都在我们的监管之下,若是不听我们的安排,我们有的是办法让他们回不了家。”

“英杰眼光不错,这个岛我们以后是一定要控制在手里的,有了这个岛在我们手里,不仅可以扼控商路,还可以北控朝鲜,东控日本,成为我们遏制这两个小国的前进基地,对于商道的控制,我们的打劫要有技术含量,不能跟山大王一样抡刀子拼命,过刀头舔血的日子。我们要想办法让海商心甘情愿的掏钱,而不是认为自己被敲诈勒索。”

“那要怎么做啊?属下可是知道商人们都是善财难舍,不动硬的他们怎么可能乖乖掏钱。”

“想想咱们希望营是怎么做的?”

“咱希望营那是因为有好东西,那些商贾有利可图,只要有利可图商贾就敢冒险,尽管那时候我们和朝廷还是敌对状态,也不影响他们和我们交易。可是我们控制了那个岛如何让商贾心甘情愿地掏钱呢?”

“假如是你驾驶着海船在海上飘了半个月,看到陆地后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肯定是要大吃大喝一顿,船上的食物单调而难吃,如果路过陆地最想做的事就是吃喝,若是再有个女人那就更是满足了。”

“若是我们在岛上将这些酒楼、妓馆都给他们提供上,这些海商水手,会不会多在岛上停留几天?”

“先生!这酒楼妓馆也挣不了多少钱,再说商贾们也不傻,他们是去贸易的,在我们这里流连忘返不就耽误生意了吗?”

“我们挣的可不是这个钱,这些行业我们完全可以引入普通商贾来经营,我们挣的是海船停靠费用,我们修建大型的海港,海商们前来停靠,我们向他们提供拖船靠港服务,停靠服务,安全服务。这些服务都会向船主收取费用。以停靠的天数来计算费用,停的时间越长费用越贵,比如停靠一天一两银子,停靠两天就要二两五钱银子。费用是递进式的,第一天的费用可以设的低一些,给海商一种不贵的错觉,总觉得我停靠的目的是为了补给,补给完成了就走,也就最多一天的时间,可是他们上了岸,就会被我们的各种服务拖住,等他们体验了完了我们的各种服务,时间已经过去两三天,这时候他们上船离港时才发现要交一大笔费用,除了补给的费用之外,还要多交不少停靠费。自己还没话说,是自己贪图享受,耽误了时间。仔细回味一番又觉得这样的花费不太亏,虽然有些肉疼,但是也确实得到了享受。这里面港口是我们的硬件设施,没有港口灯塔就吸引不了海船停靠。岸上的各种服务就是我们的软件设施,没有这些周到的服务,海商就不会在这里多做停留。”

沈英杰恍然大悟,原来港口还可以这样经营,用港口的设施吸引海商停靠补给,用酒楼妓馆这些行业留住海商的身体,让他们心甘情愿的将口袋里的钱掏出来。

对于沈英杰的理解,张三不置可否,后世的港口经营是多元化的,需要很多的配套,首先就需要食物的供应,大多数船只的停靠都是为了补充粮食蔬菜和淡水。这是海上航行的必需品,遇到陆地就必须要补充,不然到不了下一个陆地就断了食物饮水是会出人命的。

然后利用补给的时间差,使人员上岸休息,各种服务接踵而来,定力稍差一些之人,肯定会被吸引就连,从而为港口创造了收入。

大概的跟沈英杰讲了一些后世港口的运行模式,让他明白港口的建立如何谋取利益的。

随后张三点了沈英杰副手范正阳的将,由范正阳作为北上辽东分舰队的主将,建立辽东分舰队。

范正阳没想到张三第一个点到了自己,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如果自己做的好,以后就会独挡一面。

范正阳激动万分,被先生点将就意味着自己进入了先生的视野,只要好好努力,让先生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相信先生日后会给自己一个更大的舞台。

“范正阳!这次北上给你调拨两艘新式铁肋木壳船,另外再配备十艘老式战船。以十二艘五百料福船组成特遣舰队,运送此次给宁远城的粮食布匹等物资,以及特遣舰队自身需要的物资。抵达宁远之后,将补给交割给三旅以后,特遣舰队停靠觉华岛,觉华岛将成为特遣舰队的主要基地。”

“是!先生!保证完成任务!”

在天津盐场待了几天的张三,随着北上特遣舰队的物资装载完毕,登上了范正阳的坐舰,这艘船本来就是属于他指挥的一艘新式铁肋木壳船。由于用了铁肋船只的强度大大增加,这艘五百料的福船上装载了十门火炮。前后各一门前装长炮,射程两千五百公尺,有效射程一千公尺,能够左右旋转一百八十度,可以任意选择支援方向,这两门炮是露天安装在船首与船尾之上,不用时用炮衣覆盖。两边侧舷各装载四门后装标准海军炮。这样的武备在同级别的船只中属于超级强大的存在。

在夏四月的海风中,十二艘五百料海船组成的舰队,一字排开借着海风一路向北,由于是春夏之交,东南风正劲,船队以十节左右的速度向宁远航行。

张三还是一如既往的吐的一塌糊涂,船只在大海的波涛上如同一片风中的落叶,在摇晃的船上,张三又可耻的晕船了。

直到吐的肚子里没有一点食物,还是难受的要命,张三暗自叹息,看来自己真的不适合海上的生活,这样的海况让经常出海的人来看,根本不算什么大的风浪,可是自己连这样的风浪都承受不了。

就这样半死不活的坚持了几天的时间,船队靠上了宁远城刚刚修好的简易码头,当范正阳将张三从船上背下来的时候,前来迎接的刘存生吓了一大跳,感觉自己的心脏都失去了跳动。

先生若是有个三长两短,整个希望营都得大乱,一个不好希望营都会分裂。

等到帮着范正阳将张三放到担架上,刘存生才含着眼泪低声问道:“先生这是怎么了,才多少天没见怎么就成这样了?”

“放心吧我没事!只是受不了海上的颠簸,晕船了,休息一下就会好了,辽东没出什么事吧?”

“回先生!辽东到是没什么大事,就是祖大寿派人前来问属下,什么时候才能将他们军队的军饷发了?属下出于礼貌不能不回答,只告诉他四月份上面拨付粮草就能到位,到时候粮草到了,再让他过来,现在粮草已经到了,只要他不敢来,就说明祖大寿已经反意毕露,连这么重要事情都不能亲自前来,可见他的狼子野心已经暴露了出来。我们就应该对祖大寿采取强力措施,甚至将他捉拿归案。”

“祖大寿的事情你先别管,我们先做好我们自己的事,只要我们自己的基础筑牢,对于祖大寿这样的跳梁小丑想怎么拿捏都可以。”

“是!先生!”

张三有些疲惫,躺在担架上想着辽东的未来,锦州要尽快拿到手里,只有辽西走廊全在我们的手里,我们才能放手经营整个辽东。

拿下锦州祖大寿就是一个绕不过的坎,得想办法将祖大寿拿下,不管是逼其就范,还是驱逐到建奴的领地,只要将锦州腾出来就行。

说心里话,张三真的不愿意使袁崇焕那种用卑鄙的手段将人诳来杀掉的手法。

祖大寿是辽东坐地户,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能因为干掉一个祖大寿而引起辽东的混乱。最好的办法就是逼其投靠建奴,主动放弃锦州老巢。

“存生!你派人去通知祖大寿,就说给他们的粮饷都已经准备好了,让祖大寿过来亲自做好交接工作。”

“先生真打算给祖大寿粮草吗?还是以粮草为诱饵将祖大寿干掉。”

“如果他敢来宁远,那就不能抓他,他一定会有后手,万一这边一动手,那边锦州就反了。”

“那怎么办?皇帝又想用先生,又不给先生钱粮支持。”

“不要紧,咱们不缺那点钱粮,我看中的是辽东这块地方,只要理顺了辽西走廊,剩下的建奴就在我们的半包围之下。我们只要不断的东进北上,挤压建奴的生存空间,建奴到最后只能北上。”

“那祖大寿怎么处理?”

“暂时不动他,看他敢不敢来宁远见我,如果来了我和谈谈,若是不行,只能处理掉,若是能够谈得拢,那就让他在辽东当个富家翁,如果谈不拢,那就只能动用武力。若是不来那就好办了,违抗上命在战场上是可以就地处死的。祖大寿若是总这样挟寇自重。那就彻底封锁他,让他不敢出城半步,以锦州现在的基础和人口,存粮估计只能能坚持到初秋,只要我们控制住各个通往外地路口,祖大寿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是投降我们,争取皇帝的赦免,另一条就是破釜沉舟带着锦州上下投靠建奴。”

一路上刘存生跟在担架旁边与张三边走边聊,大概率的是将祖大寿驱离出辽西走廊。

若是祖大寿和希望营硬顶,那就只能是血流成河的战争。这是张三最不愿意看到的,都是华夏儿女,即使做了对不起母亲的事,做为母亲还是能够原谅。总之将祖大寿赶到建奴阵营,让其走白令海峡通道,踏上北美土地,成为华夏扩张的先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