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帝国设计师 > 第二百六十七章 海军问题

大明帝国设计师 第二百六十七章 海军问题

作者:半老夫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4:04:22

第二百六十七章 海军问题

张三在沈英杰的陪同之下一会儿工夫就就来到船台,厂长黄八公正在指挥着工人进行着船板的铺设。

张三让人将黄八公从船台上喊下来,黄八公下来以后,一眼就看到了张三。

不由得打了个激灵,东家什么时候来了,赶紧上前给张三躬身行礼道:“东家安好!”

“黄师傅!现在船厂可有什么困难?这新式铁肋木壳船可还有什么新的问题吗?”

“东家!这铁肋木壳船什么都好,就是太费铁了。这造船的成本可就贵多了,而且铁料供应有时候也不是很及时,需要等待铁料。小人设计了一款新式大船,要比现在的五百料大船大一倍有余,小人预估了一下,光是铁料就得用十万斤左右,可是小人一直不敢动手开工制作,就是担心铁料供应不及时,导致停工。”

张三听完黄八公的话不禁皱起了眉头,他转头问沈英杰:“怎么铁料会供应不上,是什么原因?”

“先生!这是没办法的事,您知道的,铁是朝廷管制物资,咱这么大规模的使用铁料,肯定要四处收购铁料,以及从宣府运送,沿途都要经过官府控制的地方,我们就是大量贿赂地方官员,地方官员也不敢这么大量的放行铁料。毕竟在朝廷眼里铁料可是随时都能转化成武器,地方官员不敢承担如此大的责任。”沈英杰不敢怠慢,赶紧将铁料不足的原因解释了一遍。

张三听到这里,也就全明白了,这是物流不通畅造成的结果,现在就是张三也没有更好的办法,除非与朝廷翻脸,打通物流通道,让宣府的铁料能够顺利运送进船厂。

和朝廷翻脸是不现实的,若是和朝廷打起来,最高兴的莫过于建奴和流寇。

“铁料供应不足是个问题,这一点我们慢慢想办法,黄师傅以现在的铁料尽量加快新船的建造,大船暂时先不要开工,优先造五百料的福船型制的铁肋木壳船。以我们的铁肋龙骨,肯定能够多装载几门火炮,在同样大小的战船里,我们肯定在火力上占有优势,再加上我们的火炮射程优势,完全可以轻松击败同型号的战船。”

“东家说的是,有了铁肋骨,我们的战船对木料的挑选就有很多可选择的余地,只要龙骨组建完成,剩下的铺设木壳就容易多了,而且龙骨组件都是根据东家的要求实行标准化生产,组装起来也很容易。就是铁料不足限制了我们的建造速度,不然一个月肯定能下水一条五百料的战船。”

“黄师傅!趁着现在开工不足的时间,组织工人再建一个能造更大战船的船台,以后的战船只会越造越大,我们要未雨绸缪,宁愿让船台空着,也不要让人等船台。”

“东家!花那么多钱粮建设这么大的船台现在又用不上,是不是有些浪费了?”

“黄师傅!眼光要往前看,我们现在是因为铁料供应不足才导致开工不足,如果下半年铁料供应上来了,还会出现开工不足的现象吗?恐怕就不是开工不足了,而是人工不足了。”

黄八公听张三这么一说,心中还是不很理解,不过黄八公也没多说什么,花的又不是自己的钱粮,东家让干什么那就干什么,自己谏言一句,东家不听那是东家自己的事,自己能够问心无愧。黄八公真心希望这个东家的日子能过好,现在的这个东家对船工是真的好!每月按时发放工钱,从不克扣不说,逢年过节还有节礼,就连家眷都能妥善安置。遇到这样的好东家是她这样的船工一辈子的福气,如果不出意外,黄八公想给这个东家干活一直到干不动。

可是照着东家如此败家的行为,估计干不了几年就得破产。到时候自己又该何去何从呢?

黄八公的心理活动张三看不到,就是看到了也会嗤之以鼻,这样规模的小造船厂,根本无法花掉希望营在盐场的收益。即使加上海军人员的军费开支,也是能够支撑的下来。

再说以后海军的军费开支也不能永远独立核算,还是要放在民府的年度预算里一揽子计划。

走马观花的看了一下船厂的情况,张三来到沈英杰的军营,提前得到通知的希望营盐场负责人赵开义已经等候在了沈英杰的公事房里。

张三看着在盐场的一文一武的二人,说道:“开义往后要辛苦了,船厂的铁料供应,要想办法做到满足供应,不要怕花钱,我听说广东佛山那边炼铁炉非常多,在我们自己的铁料能够运送过来之前,想办法通过广东那边的铁行采购铁料,直接走海路运输,渡过这段艰难的时间以后,我们打通了铁料运输通道之后,一切就容易多了。”

“是!先生!属下亲自去一趟广东进行采购,争取早日将铁料运回来,尽量满足船厂的需要。”

“你亲自去一趟也好,你是主事之人,能够拍板做出决定,你去广东路过泉州的时候,采访一下刚刚接受招安的郑一官,这个人是个枭雄,以后我们在海上少不得要与他打交道,提前认识一下也好,如果郑一官不见你,你就给他投个帖子,就说督师辽东、总督宣大、天津卫皇家盐业张三特邀郑将军来天津一叙。当然他来不来那是他的事。我们权当提前结个善缘,不管以后是敌是友。”

“先生!这个郑一官不是海盗吗?我看邸报上说的是福建巡抚熊文灿将他招抚的。”

“没错!这个人是个海盗,而且是个很厉害的海盗,朝廷是拿他实在没有办法,才不得已招抚于他。可是正是因为招抚成功,郑一官的势力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披上了官的外衣,无论是打劫过往海商,还是做生意的时候就有了更大方便,利用官身的掩护他可以勾结沿海大户大肆走私,在海上他的战船挂上官旗,其他海盗就不敢轻易招惹他。这就让他的海上贸易成本大大降低,再加上他在日本的影响力,光是对日本贸易每年就能让他挣上千万两的白银,除去上下打点也让他赚得盆满钵满。”

“对海外的贸易竟然如此挣钱,钱,先生我们也得抓紧时间打造海船,分一杯海上贸易的羹。”

“我们当然要做海上贸易,不但要做还要做大做强,以后海上贸易的利润就足以养活海军,让海军真正成为我希望营的一把尖刀,海军走到哪里,我们的扩张就到哪里。”一提到海军张三心中就很是无奈,自己对风帆时代的海军一窍不通,根本不懂得海军该如何建设。也只能提供足够的钱粮,管理好海军的后勤,军队的训练只能交给懂海军之人管理训练。

“先生是说以后海上贸易的利润都给我们海军吗?”沈英杰见缝插针道。

“你想得美!不过海军以后的军费开支肯定会越来越多,不过是船只火炮的建造,还有后勤保障基地的建设,军事人员的培养。海军是个技术兵中,一个新兵没有一年时间很难形成战斗力,不说能不能打仗,就说这晕船就是新兵极大的挑战。海上风高浪急危险性极高,若是不懂专业知识,不用敌人来打,风浪就足以将一船人葬身海底,成了海里鱼虾的腹中之食。所以海军部队的选拔就比陆军要严格的多,不光是检查兵员的体质,还要有一技之长,无论是操帆还是掌舵,都不是普通百姓能够会做的。最优秀的海军人员是一直不能上岸的疍家人,这些渔民因为历史原因,官府不允许疍家人上岸,一辈子只能生活在船上,最是熟悉海上的情况。次一点的是沿海的渔民,出海打鱼那就是高风险的职业,随时都有可能因为船只翻覆而落入海中,若是不会游泳,那就只能等死,连等待救援的机会都没有。你们以后招收兵员不妨去联系一下疍家人,相信以我们为士兵提供的优厚待遇,在疍家人里应该能够招收到不少的优秀兵员。再配合我们沿海附近的渔民子弟,基本上能够解决我们海军的兵员问题。”

“先生!疍家人在哪里?我们怎么找到他们?”

“疍家人一般都在广东沿海地带生活,这些人以船为家很好辨认,首先要取得他们的信任,他们长期生活在海上,对岸上人有着天生的警惕。军情司的情报人员会在前期为你们接触他们,并取得他们的信任,等你们的人招兵的时候,他们对你们已经有了好的印象,招兵的工作也会事半功倍。”

“那敢情好!海军兵员太挑剔了,咱们希望营的海军刚刚起步,就是属下等人也是什么都不懂,都要从头学起,无论是操帆掌舵,还是辨图定位,都是专业性非常强的兵种,从新兵训练到上船实操,再到专业性极强的出海训练,一个新兵最少要有一年的时间才能对船只基本掌握。有这些整日与船为伴的人加入海军,能够大大的加快新兵训练的速度。”

“英杰说的不错,海军是专业性极强的兵种,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你们海军上下也要抓紧培养自己的人才队伍,提前未雨绸缪,不要等到新兵都招上来了,军官还没有到位。”

“先生放心,从宣府来的夜不收全部当作军官培养,现在海军全军能够上船的不到二千人,真正能够熟练操作船只的连一半人都没有。就这些人也是海军上下四处收罗才达到的数字,海军的兵真的太难招募了。先生能不能将海军士兵的服役年限从五年提高到八年,以缓解海军的人员不足。”

“不能改变服役年限,老百姓普遍对当兵没有好感,若是改变服役年限,会让已经服役的士兵引起反感。我们可以提高士官的服役年限,士官是预备军官。他们已经成了职业军人,收入对于普通士兵也更高一些,对于服役不但不会反感,反而还会期待服役。因为随着服役年限的提高,他们的职位肯定也会不断提高,这些人就是海军的骨干力量。”

沈英杰一听张三的话,马上就明白了,眼下希望营海军正处于扩张时期,目前的士兵不出意外都会成为小军官,提高士官的服役年限就等于是把这些人留在了军队,而且还是以大家期待的方式留下来。

“属下这就把这个新的制度报给参谋司!”沈英杰兴奋地说。

“你别高兴的太早了,就你现在的两千人马也要拆分,我要抽调一部分人马北上辽东,组建辽东分舰队,控制辽东的海权。”

“先生!海军要分家吗?”

“不是分家,是建立分舰队,是属于海军的分舰队,以后海军要建立很多的分舰队,每个分舰队掌管一片海域,我们的目标是整个世界的每一个交通要道都有我们舰队驻守,控制住了世界的交通要道,就控制了整个世界。”

沈英杰瞪大了眼睛,控制整个世界的交通要道,这世界有多大啊?控制那么多的地方管的过来吗?以沈英杰贫乏的想象力根本就无法理解控制世界能有多大的好处。

在沈英杰的思想里,天下就是大明控制的这些地方。至多再加上周边的一些属国而已,就算是听张三给他们讲了一些世界地理知识,也是觉得离自己太遥远了。

“先生!我们为什么要控制世界的交通要道,我们又不是当山大王拦路打劫。”

“我们还就是拦路打劫,每一条从我们控制的地盘路过的船只都要向我们缴纳过路费。不给我们缴过路费我们就不让他过去,你说我们一年能收多少钱?这些钱反过来又能用来供养更加强大的海军,用海军控制海路,用海路的收入供养海军,这样一来我们的海军就形成了良性循环,国家也不会因为供养庞大的海军而造成财政压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