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上帝指使 > 二千五百六十八章 陈胜传

上帝指使 二千五百六十八章 陈胜传

作者:上帝指使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3:34:18

二千五百六十八章 陈胜传

看到是这群小家伙们在保护自己,半仙悬着的心立马就放下来了,没有想到自己成长的同时,自己捡来的这五个小家伙也成长了,这真是意外之喜。你们是无法体会半仙与这五个小家伙的感情的,半仙生来就与别人不一样,他从小就能看到鬼物,对某些人来讲这是很牛逼的能力,估计在部分的人都想拥有这样的能力。可是你真是要有了这样的能力,你就不会以有这样的能力而窃窃私喜了。

人都是矛盾的动物,没有的时候我们想尽办法想要得到,可是一旦我们得到了我们要么是不珍惜,要么就是会感觉到后悔。没有的时候觉得有才是最好的,有了自己一定要珍惜,可结果却是当我们费尽了心机得到后的东西,并不一定就适合我们。就像是李治李费尽了心机想要得到媚娘,可是当他真正的得到后,他才发现这个女人并不适合自己,当他明白这一点的时候,想要后悔也已经晚了。

所以,没有并不就一定是最坏的,对大部分的人来说,没有也许是一件好事,有的东西不是你的就不是你的,那都是注定好的。勉强得到的东西并不会让你快乐,有了也并不一定就好,做人还是应该学会知足,所谓知足者长乐,对吧。就普通人而言,能看到鬼一定不是一件好事,半仙自然是明白这个道理的。幸运的是半仙遇到了自己的师傅,他的师傅用法术是封印了半仙这种能力,让他能像一个普通人一样生活。

可惜,随着半仙慢慢的长大,这个封印也渐渐地失去了作用,他也慢慢地开始看到鬼了。好在这事并没有让半仙感觉到害怕,反倒是从此半仙渐渐地喜欢鬼,他甚至一有时间就去研究鬼道,虽然之前他不得法门,跟了几个师傅能力都挺一般。也只是教了他一些粗浅的本事,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让他是真正的接触到了鬼,也让他是重新认识了鬼。

说起来都是眼泪,这五个小鬼的身世一个比一个可怜,一个比一个凄惨,完全就像是悲惨世界一般。谁让他们生活在大唐黑暗的年代里,注定了大部分人都只能活在黑暗里。每当半仙看到这五个小鬼的时候,半仙都会忍不住流下泪来,想到他们生前活得如此的遭罪,死了也没法得到解脱,这那于一个人来说这是无比悲惨的事。

半仙为什么想要做道士,有一部分也是为了这几个小鬼,也许这就是缘分吧,冥冥之中都有注定的。之前他没有能力,不能为他们做什么,这些小家伙们因为一些机缘巧合的事便是跟着他。道家的鬼术可以说是天下一流,独步古今,说是养小鬼,却有异于养小鬼。对于一部分道士来说,他们是这样理解养小鬼的,不过就是利用法师催咒烧符的方式迫使孩童的灵魂追随。

说话大唐的夜晚都是宵禁的,宵禁令古已有之,特别是在战乱、灾难横行的时代,或者是在具有特殊政治经济意义的区域内实施的。大唐正处在关键时期,需要一个安定祥和的环境,想要打造成超级大国,就得有稳定的秩序,一个国家的秩序也代表了这个国家的文明程度。

这就是国家的法度,违反宵禁令的人轻则拘禁,重则就地正法。特别是到了特殊时期,特殊地域的重典治理措施,而女帝想要改朝换代。因为她是女人,而且是一个强势的贪得无厌的女人,虽然他已经得到了掌握大唐的权利。可惜人心不足蛇吞象,何况是一个最有野心,最有心计,最有手段的女人,她怎么甘心只有名义上的这点权利。她要让天下人都记住她,她想要成为千古一帝,大地朝有历以来最伟大,就有成就的女人。

是的,她要改朝换代,这个天下并不应该姓李,李家的男人不过都是虚有其表之辈,她要让世人知道李家的男人还不如一个女人。不仅是她处在风口浪尖上,这个国家也处在一处很微妙的时段里,天下人看清了李家的嘴脸后。以前百姓处在动乱的年代,大家的要求并不高,只是希望有一个安定和平的生活环境。而大唐给了他们这样的生活,当百姓得到了安定的生活后,大家又开始有更高的追求,大家想要生活得富裕。

隋炀帝荒淫无道,隋朝末年各地均爆发了不同程度的起义,因战争,因修建宫殿,百姓疾苦,天天受难。处处刀光剑影,以至于民不燎生,一些地方的百姓更是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天地干旱,百姓饥饿,日夜求雨。遇到涝灾,百姓流离失所,无处容身。人嘛骨子里都是软弱的,要是还有一点活路,还有一口饭吃,大家也就这样委委屈屈活着,并没有任何的想法,也不会有任何的盼头。

可是有一天,大家发现自己连最基本的温饱都解决不了了,百姓心想大反正都是死,不如干脆起来造反算了。天下早就苦于大隋的强大威慑,可以用暴力来形容它的统治,百姓活在官家的强权下。不仅苟税繁多,而且还压榨百姓的劳力为它修建行宫,所到之处民怨沸腾。对于百姓来说,因为有了隋炀帝这个非常恶劣的参照物,不管谁当了这个天下的主,那都比隋炀帝要好很多。

这个时候百姓听说北方有一个叫李渊的人,据说此人比较正直,他所管理的地区,史称:李渊管理期间间,民务稼穑,衣食滋殖,户口浸息,刑罚用稀;在大隋时期,国家元气一直跌落到了谷底,民愤四处,百姓起义抗大隋时,依旧是手无寸铁,大家只能模仿陈胜、吴广起义,百姓拿着木棒作武器,以竹竿举起义旗,这便是传说中的“揭竿而起”。陈胜、吴广起义更是成为了史家之经典,成为了百姓反抗强权的代表。

陈胜年轻时就胸怀大志,他对同伴道:“我们将来富贵了,彼此不要忘记呵!”同伴讥笑他道:“你一个佣农,谈什么富贵呀。”陈胜叹道:“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试问这个世间,谁不想做像上帝指使一样优秀的人,对于软弱的百姓来说,能说出这样的话的人,就不是一般的人,至少他是有理想,有信念的人,这就足以让我们大家学习了,这句话载于《史记-陈胜传》。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以后就成为胸怀大志者常说的一句豪言壮语。他二人是在不同地方同时被征发到渔阳郡去戌边的,正好一起被编在一个有九百多名戌卒的队伍中。队伍由两个县尉押送,陈胜、吴广被任命为正副领队。当他们走到蕲县大泽乡时,天降大雨,数日不停。眼看着不能如期赶到渔阳郡了。按秦朝法律,迟到是要被斩首的。陈胜、吴广两人私下合计:“现在肯定是不能按期去报到了。如果逃跑,也是死路一条。

反正都是死,不如干脆起来造反算了。”所以说百姓要不是被逼到走投无路,谁愿意走上谋反这条路,百姓也想好好的活着,也不想拿自己的小命来耍。陈胜头脑灵活,对吴广说道:“天下早就苦于秦的暴酷政。我听说秦皇长子扶苏比较正直,百姓拥护他。现在被二世杀掉,好多人还不知道;项燕是楚国名将,忠诚英勇,楚国人至今仍想念他,有的说他还没有死。我们不如打着他们两人的旗号,起来号召百姓,相信应该会有人响应的。”吴广立即表示同意。于是两人暗地里开始串连活动。

他们利用戌卒的迷信心理,用红色的朱砂,在绸布上写了“陈胜王”三个字,塞进渔夫捕获的鱼腹中。再让渔夫把这鱼卖给戌卒。那些戌卒剖鱼烹食,发现了写着“陈胜王”三个字的绸布,都很惊讶,以为是天神显灵。吴广又在夜晚,蹲在黑灯瞎火的野地里,学着鬼狐,不时尖声叫唤着:“大楚兴,陈胜王”,于是大家更是惊恐不安。天亮后,陈胜要称王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在他们两人周围逐渐聚集起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戌卒。

有了骨干力量,他们就开始设法制造事端。吴广故意用言语激怒县尉,趁县尉挺剑上前时,突然夺剑把县尉杀了。陈胜上来帮忙,把另一个县尉也杀了。正在大家惊愕之际,陈胜登台大呼道:“我们不能如期赶到,可能都会被斩首;即使留条性命,当戌卒的最后多半也要被累死。与其等死,不如起来造反。壮士死得要有价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