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东晋小军将 > 第六十三章 会稽王(一)

东晋小军将 第六十三章 会稽王(一)

作者:秋霜红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3:22:45

第六十三章 会稽王(一)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建康东郊,会稽王府,毛安之正带着毛珍在向司马昱汇报刘牢之和红糖秘法的事。

“五万两白银?”司马昱听得头皮一阵发麻,这个刘牢之还真是敢开口,一个红糖秘法就敢要这么多的钱。不过这个秘法确实每年可以为少府带来不菲的收益,从毛家出面经营的红糖生意里就可以看出来。可是就算是他想答应,只怕也筹不出这么多的白银啊!

司马昱盯着毛珍问道:“他怎么突然想着要用白银交易,用铜钱、丝帛、奴隶和粮食行不行?”

一品汇的大宗交易从来不允许使用铜钱,主要是两晋官方不铸铜钱,自汉末开始民间盗铸铜钱严重,虚钱多,品相差,兑换起来非常的麻烦。但是中国此时的贵金属黄金和白银的存量并不高,司马昱使用金银与一品汇交易过几次,已经耗费了不少库存,但是他们从建康市场上收回的却是多是铜钱,现在府库中的金银数量也已经不是很多了。

毛珍笑道:“这恐怕不行。我也跟那小子谈过此事。那小子说他现在养不起太多的奴隶;卖红糖也得了不少粮食已经没地方放了。所以他只同意使用金银进行交易,不可以用铜钱,说是铜钱虚钱太多、品相不一,难以定价。不过他倒是出了个主意,说少府可以先向准备参与红糖产业的人家收取金银来支付这笔款。”

司马昱闻言,冷笑一声,道:“他倒是打得如意算盘!能做这个生意的,根本不会有很多家,最后恐怕还是那几家高门大族,这些人家的钱岂是那么好要的?”

渡江以后,司马氏的实力骤降,元帝司马睿本是宗室偏支,全靠琅玡王氏的支持才能够坐上皇位。所以从司马睿开始,东晋的朝廷由门阀世家轮流掌权,皇帝大多并无实权。这些地方的诸侯手握财权、军权和人事权,土皇帝一样,反而中枢势弱,经常压制不住地方的方镇。从他们手里要钱可不是容易的事,说起来朝廷往往还要欠着他们的军费呢!

两晋的士族崇尚奢侈,他们盘剥起自己的部曲来很拿手,花起钱来也像流水一样,但是这些大家族却未必能一下子拿得出来几千上万两的金银。历史上中国并不是产银大国,这是因为中国的银矿多为贫矿,伴生矿中的含银量不高。自秦汉以来,白银不是法定的货币,而是作为商品存在的,多是用来作为饰品或者打制银器。中国使用白银作为货币是从明朝美洲生产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张居正确立“一条鞭法”之后的事情。所以明朝以前,中国的白银年开采量很少,总体的存量也不多,而且大多散居在民间。这种情况下,少府想要从世家手里要金银,难度可想而知。

毛安之在一旁不解地插嘴道:“这小子历来喜欢粮食、丝帛、铜铁和奴隶,怎么这次执意使用金银呢?就算是不接受粮食和奴隶,也不应该拒绝丝帛和铜铁啊!”

司马昱皱着眉头,在屋子里踱来踱去,想了半天也没有个定论。

毛珍在一旁插嘴道:“一品汇经常出一些琉璃的饰品,他是不是想要用这些金银制作些新颖的东西卖钱?”

司马昱和毛安之对视了一眼,摇了摇头,他一个军将之子,便是想法再新颖,也比不上少府的能工巧匠的手艺!这小子到底想要做什么呢?

“想不通的就先不要想了,先跟这小子见了面再说。”司马昱接着问道,“他来建康之后,这些天都做了些什么?”

毛珍笑道:“第一天在建康随意地逛了逛,还在秦淮河畔的鸿宾楼和乐安高氏的高岩起了冲突,小小地惩戒了高岩一番。要不是范东阳之子范宁出面,高岩非被送去丹阳郡府不可!”说着把那天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

司马昱奇怪地道:“王文度和范宁是姻亲,他们到鸿宾楼去干什么?”

毛珍尴尬地笑笑,这两人的房间外面有人把守着,谁能去偷听?再说他也不负责监视这些高门世家的人啊!

司马昱也只是随口一问,看到毛珍的脸色,便笑道:“这个以后再说。说起来乐安的高岩,原来是看在高世远的份上才给他安排个差使,如今看来只是个纨绔子弟,没什么大用处!嗯,你接着说刘牢之的事情!”

毛珍点了点头,接着说道:“刘牢之一行用完餐之后,接着闲逛,到了一家书肆里,购买了不少书,尤其是医书和农书!还特意找了一个书佣叫翁龢的,说是要抄《脉经》。”

司马昱暗道:“买医书和农书,这小子是要干什么?他一个军将子弟,即便喜欢读书,也该是兵法才对啊!这小子做事怎么竟没个章法……”

毛珍继续道:“谁知道那个翁龢次日去了长干里给刘牢之安排的住处,并没有抄书,也不知道刘牢之跟他说了什么,翁龢兴冲冲地走了。这些日子听说他在串联说服一些书佣,想要到一品汇书社去跟着刘牢之干!”

司马昱点了点头,笑道:“这小子在芜湖找不到足够的读书人,把主意打到建康来了!只是让这些人舍下京师的繁华,去芜湖那等小地方,怕是不容易吧?”

毛珍笑道:“不然。王爷,我派人打听了,刘牢之给这些人开出了极高的报酬,很少有人能够拒绝!据说现在已经有百十人想要一起去了,刘牢之已经和他们签订了契约,连安家费都已经发下来了。”

“什么?”司马昱吃了一惊,虽然他看不上这些抄书的人,但是这么多人一下子被别人招揽了去,心里还是有些不甘。作为皇室里面辅政的王爷,他对这等一次招揽这么多人的事天生敏感,害怕对朝廷有什么不好的图谋。但是如果强行把这些人留下来,又没有什么好地方安置;好在这小子现在只是想要印书赚钱,似乎也不必横加干涉。

想到这里,司马昱叹了口气:“且先由他去吧!你接着往下说。”

毛珍看着司马昱的脸色,心里隐隐有些不安,接着道:“这几天他倒没干什么,就是领着几个人和郑家姐妹一起,到建康的大市和秦淮河畔的诸小市里闲逛,买了许多东西,倒是没有再惹事生非!”

司马昱摇了摇头,鄙夷地笑了笑,一般人家自重身份,是不会去亲自逛大市的,这个刘牢之到底是将门出身,加上年纪小,竟丝毫不顾及这些。想到这里,司马昱沉吟道:“这么说起来,他还算安分!这些日子也晾得他够了,明日便带着他和郑家的人来参见吧!”

接到毛珍的通知,刘牢之正忙着接待翁龢新招来的一批书佣。加上这一批人,翁和前后招到了近两百个人,从刘牢之这里赚了不少的“中介费”。有了这些人,刘牢之相信一品汇书社能够发展地更快,活字印刷术将能够铺展开来。

这些日子他在各处市场逛悠,发现毛家在司马昱的支持下,在建康的生意做得不小,不过最赚钱的还就是经营一品汇的货物。他被司马昱晾了几天,心里也不在意,毕竟双方现在身份差距颇大;不过毛家把他安置在这里之后,便没有再派人来,直到今天毛珍才来通知他们明日去见会稽王,让他心里稍微有些不忿。

次日一早,刘牢之和郑毅一家人前往会稽王府,拜见会稽王司马昱。

司马昱是元帝司马睿的幼子,今年已四十岁。他从咸和九年(334年)入朝为侍中,侍中从皇帝左右,出入宫廷,与闻朝政,为亲信贵重之职。永和元年(345年)褚太后拜司马昱为抚军大将军、录尚书六条事,成为辅政的宰相。司马昱善于清谈,史称“清虚寡欲,尤善玄言”,在他提倡下,东晋中期前玄学呈现丰饶的发展。司马昱喜欢提拔名士制衡桓温,前有殷浩,后有谢万、范汪,只不过这些人不懂军事,先后作战失利被桓温所废。

司马昱先接见了郑毅,阮氏和郑华、郑欣姐妹则被接入后宫,拜见司马昱的妃子。

司马昱的生母郑阿春,在司马昱年幼时离世。郑阿春没有兄弟,只有几个妹妹,所以司马昱与荥阳郑氏其实并无多深瓜葛,何况郑毅本是偏支,本身又没什么实力。只不过是如今司马昱要拉拢刘牢之,建立双方的交流通道,才勉强认下这门远亲。郑毅进去之后,司马昱感概一番,问了问郑毅的家世和履历,也没做具体安排,便让郑毅先出来了。

司马昱的王妃王简姬出身太原王氏,是王述的侄女,生长子司马道生和次子司马俞生(早夭),咸和四年,被司马昱废,与世子司马道生一起幽禁致死;司马昱其余诸子也未站住,现年已四十,竟然无子傍身。司马昱的后宫之中并无正妃,几个美人一起见了阮氏和郑家姐妹,给了她们不少的赏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