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东晋小军将 > 第六十二章 利器

东晋小军将 第六十二章 利器

作者:秋霜红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3:22:45

第六十二章 利器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寿春故址在今安徽寿县,北靠淮河,东依淝水,南有芍陂。春秋时,六蓼国地。战国时属楚,名曰寿春。楚考烈王二十二年,为秦所败,徙都寿春,仍名曰郢。秦为九江郡。汉初为淮南国,到了汉武帝时又改回为九江郡,东汉沿袭九江郡的称呼,并把扬州的治所设置在寿春。到了魏时,称为淮南郡,仍置扬州为重镇。寿春“控扼淮颍,襟带江沱,为西北之要枢,东南之屏蔽。”伏滔著的《正淮论》里说:“寿阳东连三吴之富,南引荆、汝之利,北接梁、宋,平途不过七百,西援陈、许,水陆不出千里,外有江、湖之阻,内有淮、肥之固,龙泉之陂,良田万顷,舒、六之贡,利尽蛮越。”

《水经注》:肥水东北径白芍亭东,积而为湖,谓之芍陂,周百二十许里,在寿春县南八十里,陂有五门,吐纳川流,西北为香门陂水,北径孙叔敖祠下,谓之芍陂渎。又北分为二水,一水东注黎浆,一北至肥水。《通释》解释道:芍陂首受淠水,西自六安,北界驺虞石,东自濠州之南横石水皆入焉。

南北分裂时期,寿春乃是兵家必争之地。北方军队南下,沿颖水经淮河过淝水而入巢湖,出濡须水而进长江,即可沿江而下攻击建康。古代陆路交通不便,水路运输粮食和兵力乃是最节省成本的。寿春附近最近的军事行动,是永和八年,谢尚与苻雄战于许昌,败奔淮南,姚襄送谢尚到芍陂。永和九年,姚襄自淮南进据芍陂,寻徙屯于盱眙。

升平二年春,刘建开始在芍陂附近招募南下的流民,修建屯田田庄。到现在过去了一年有余,刘家的田庄也已经颇具规模。春耕之后的时间里,刘义之督促庄客们在田庄外围营造了很多的房子,以备不时之需。刘氏田庄足够大,而且是有寨墙的,寨墙高两丈宽一丈,周四百五十丈,比县城的城墙还要结实。城墙的地基深一米,采用大石块加水泥铺就,地面以上一丈采用的是混凝土包砖,保证能做到水浸不倒,最后一丈采用糯米混着三合土外面再包砖,里面甚至添加了木棍作为支撑,在冷兵器时代,这样的城墙是基本是没有办法破坏的。田庄共开了两个门,面向寿春的北门和面向芍陂的南门,南墙沿水而立,南门乃是一座水门,供船只出入,平时并不开启。为了修建这寨墙,刘建发动了手下的士兵和士兵的家属,并招募了一些寿春的百姓参加,一度引起谢万军府里有些人的不满,不过刘建是支付粮食和工钱的,寿春百姓自己愿意参加,谢万也不能说什么。

田庄里修建了足足七百二十户的住房,每户有三间正房,每十二户设一屯,每五屯为一大队,每个大队设置一个食堂。除了按户居住,还设置了单身宿舍和集体宿舍,单身宿舍用来安置没有成家的工匠和招揽来的其他人才,集体宿舍则用来安置单身男女,孤身一人的男子和年满十六岁的少年男女都要安置在集体宿舍。田庄里还有客舍,用来安置临时来访的人员。仿照芜湖的做法,因地域广大,在田庄外每隔一定距离,设置农庄,用来管理就近的土地,每个农庄的规模是两个大队。因为现在的佃户只有三百五十多户,田庄里面还能够容纳,其他的农庄暂时空置着,只有收庄稼的时候才会暂时住进去。

田庄靠近南门有八个巨大的粮库,分列南门左右,其中两个分别装满了从芜湖运过来稻子和小麦的。在地面以下,修建了三个巨大的地池,里面储藏满了煤块,上面用土夯实,作为战略储备。

从北门一进来就是内校场,用来排布军队和操练庄里的民壮。校场左边是工具库和武器库,工具库用来收放收割机、播种机和脱粒机等大型农业机械,武器库则存放着刘建从军中武库拨出来的弓箭、弩和长刀,战略物资准备的很充分。校场右边则是畜舍,用来安置马牛羊等牲畜,田庄外面也有专门的牧场,庄内的畜舍主要安置临时要用的牲畜以及军用马牛。北门外也有大型的校场,刘义之训练骑兵就是在这里。

经过了近四个月的新兵训练,这支刘家的新部曲已经基本成型,最近这段时间已经开始骑兵训练。刚从芜湖过来的刘柱,除了带来收割机、脱粒机各十五台外,还送来了三百多套的新式骑兵装备,不但有全新的铠甲,还配有马鞍、双边马镫和新式的马刀。这些装备制作精良,设计合理,令吕涛和陈擎啧啧称奇。

吕涛指着手下的小子们笑骂:“这些伧子骑起马来真是不含糊,这才几天啊,就已经有模有样的了!”

陈擎笑道:“北人善骑马,那不是说说的。相对于江南的人,这些人便是没有骑过马的,也大都接触过马匹,相互之间并不陌生,自然上手就容易些。”

吕涛点了点头,又低声道:“这些装备,也不知道小郎君是怎么琢磨出来的,尤其是这双边的马镫,骑在马上非常的得劲,再也不用双腿紧紧地夹住马肚子了!”马镫最迟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最早出现的马镫是单边布马镫,只是为了骑乘者上马方便。现代考古发现的双边马镫考古实物,是北魏时期的陶马俑。

陈擎笑道:“无怪乎小郎君要求这些装备不能出刘氏庄园,这东西虽然有用,却不难仿制,一旦传出去被胡人知晓了,对我们汉人将是一种灾难!”

吕涛低声道:“还有那个马蹄铁,真是有大用处!自从庄子里的马匹都装上这个以后,这些马的马蹄再也没有开裂过。你说小郎君怎么竟有这样的七窍玲珑心!”

陈擎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据说是练武的时候中暑晕倒了一次,遇到了神仙;从此之后一发不可收拾,制作出许多物事来,要我说,这是合着刘家兴旺!”

吕涛点了点头,对陈擎笑道:“刘家兴旺,咱们才有盼头。——该进行马队劈刺训练了!”

卢德骑在马上,斜举着马刀,向着前面一个个姿态各异的木偶冲杀过去。一个冲锋,要求在这些木偶的身上要害部位,留下明显地砍痕。前面的这些中规中矩的木偶对他来说没有什么难度,最后出现的这个木偶举着一柄大铁锤,往前砸了下来。自己迎面冲过去,岂不是把脑袋送到对手的铁锤下面去?危急中不及细想,身子猛的往右倾去,几欲与马背平齐,手里把着的钢刀顺势挥出,在敌人的肋部划上了一条深深的沟。

“好!”不管是一起训练的骑手还是训练的教头,都大声喝彩。要知道即便手里的钢刀再锋利,去硬砍铁锤,也难免损坏;而且铁锤重而刀轻,容易把刀磕飞甚至反弹砍伤自己。似卢元这样既能躲避铁锤,又能趁机杀伤对手的招数,实在是精妙!

卢德圈马回来,向众人拱手致意。其余人纷纷模仿卢元的动作,训练了起来。

吕涛兴奋地道:“这个卢德携弟南下,多历征战,早就是一名合格的骑卒了!要是再有那么几个人能够如此,咱们这支队伍必成一支威武之师!”

陈擎点了点头,对吕涛道:“我队伍中的樊阳,勇猛无比,用骑刀不显,却更善用矛,假以时日,也必是一员良将!”

吕涛听了也道:“我知道那小子,确实有两下子!也不知道小郎君怎么想的,只配备了骑刀!”

其实刘牢之只配备骑刀是因为骑刀短,更容易掌握。以后的骑兵还会配备枪、陌刀和狼牙棒,只是现在骑兵的人数不多,基础薄弱,只能先配置简单的骑刀罢了。

不远处,刘家的苜蓿地里,刘义之仔细地看着刘柱带着几个人,在那里调试收割机,满心欢喜。寿春这里的农业基础要比芜湖好很多,良田都是成片的,用这种机械可以节约人工,种出更多的粮食来。自从上次“土地契约”事件以来,当地的豪族郑家、蒋家和任家不敢再和刘家作对,刘义之和他们划分了土地的势力范围,一起出工兴建水利设施,芍陂这里的土地情况已经大有改善。

“好了!”一个匠师兴奋地道,“赶紧把牛套好,可以试着收割了!”

刘义之手一挥,两个人牵了牛过去,一起套好,并把绳索固定在了收割机的前面。刘柱亲自扶着收割机,一生猛喝,那两个牵牛人赶紧牵着牛往前走去。只见收割机过后,六垄苜蓿齐齐地倒在了一边,比起人工收割的还要整齐呢!

“怪不得种苜蓿的时候阿全让每隔六垄便空出两垄的地方来,原来是为了牛行走方便!”刘义之兴奋地看着收割机远去,心里暗想:“看这个架势,就这么一台收割机,这百亩苜蓿一天也不够收割的!要是收割起麦子和水稻来,也是这个样子……这收割机可真是个利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