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东晋小军将 > 第三章 军训

东晋小军将 第三章 军训

作者:秋霜红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3:22:45

第三章 军训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刚进到自己的小院,就听到里面传来朗朗的读书声:“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牢之教侍从们读书,用的乃是幼稚园的路子,死记硬背,先记住整篇文章,再对照课本认字。整篇文字就挂在墙上的简易黑板上:把刨平的长木板抛光,涂上墨晾干,作为黑板。把滑石磨成条,作为粉笔。甲班挂的是《三字经》,乙班挂的是《千字文》,在中间过道则挂着《百家姓》。两个月过去了,《千字文》已经学完,侍从们正在背诵的是《三字经》。

《三字经》成书于宋代,原典内容之外,经章太炎等人多次增改,故三字经内容在“叙史”部分,已包含元、明、清、民国时期,牢之在书写此经时,涉及东晋以后的人与事,便只好统统删除,仿照原作,补上了一些汉末魏晋时期的名士事迹。

待读完书,牢之把众人召集起来,让两个班组站成了两排,对他们说到:“你们到这里来,前后已经有两个月了,因为你们刚来的时候,身体孱弱,不堪驱使,就没有额外安排训练科目。这两个月来给你们补充营养,看得出来你们的身体条件大有改观。从今天起,便就要开始进行军训了,首先就是队列和长跑训练。长跑先每天三公里,半月后每天五公里。现在先进行军姿训练。”

“军训,军姿?”众侍从不知道军训为何物,相互窃窃私语起来。

“大家不要吵,听小郎君说话!”说话的是甲班的班长刘顺之。他是这群孩子里面年龄最大的,长得也高些,身体也壮实,在这群孩子中间颇有威信。

牢之摆了摆手,示意众人不要紧张,接着解释到:“军训就是军队中为训练士兵进行的操练。你们将来都是要随着我一起上战场厮杀的,战场上个人再勇武,也做不到以一敌百,士兵们相互配合才能最大程度的保存自己,杀伤敌人。现在我说一说战术动作。”

“首先是立正,动作要领是,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六十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自然微屈,拇指尖贴于食指的第二节,中指贴于大腿中间;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向前平视。下面由我示范,大家跟着做。”

走在两排少年之间,牢之不时地纠正着个别人不规范的动作。虽然众人一动不动,但是渐渐的额头见汗了,只觉得腰也酸,腿也疼,浑身不得劲儿,就在有人要坚持不住的时候,刘牢之喊了一声:稍息。

众人如奉纶音,顿时矮下了身子,有蹲的,有坐的,有伸腿的。

牢之吼一声:立正。众人忙又站起,做好姿势,乱糟糟的不成个样子。

牢之道:“稍息,指在立正的基础上,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的三分之二,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看我示范,大家照做。”

“大家注意,军训中除了解散,什么时候都不可以自由活动,休息的动作就是‘稍息’。”

“下面给大家讲述两个战术动作,向左向右看齐……”

整个下午,刘牢之给众人讲解了军训的战术动作要领,让两组分开训练。

别的都好说,就是这左右时人难以分清,看齐的时候往往是你看我我看你,乱的很。牢之想了个办法,在每个人的右臂上绑上了红绳,才让大家渐渐地熟悉接受了。

一周的时间过去了,队列行走渐渐地有了模样,左右转也不再搞反,出门行走,超过三人自动排成队列,抬手摆臂之间,虽不甚标准,已经有了军人的模样。牢之除了对动作要求更加标准外,又开始整理内务。

室内需要一尘不染,水杯需要摆成一条直线;褥子干净整洁,不能有一丝皱纹。被子需要叠成“豆腐块”,它需要按照“平、折、压、抠、卡、齐、直、正”的折叠要领和步骤进行“加工制作”。一时间众人皆不理解,很有意见,只是碍于身份,不敢违逆罢了。

对此,牢之告诉他们,“出门看队伍,进门看内务”,内务是一支军队精神面貌的直接体现。做好这些,不但需要对自己严格要求,还要有集体荣誉感,这些能够增加一支部队的凝聚力,平时潜移默化的积累,会在战场上爆发出很大的战斗力。然后,牢之宣布,一个月后,两组进行比试,分内务、队列和文化三部分,每个队伍提拔一名班长,一名副班长。胜出的队伍有奖励,班长转正,还会有假期两天。

“性静情逸,心动神疲。守真志满,逐物意移……”孙乾站在黑板面前,抑扬顿挫的念着,明天就是大比之日了,忙活了一个月,就等明天的表现了。小郎君承诺,获胜的队伍会有赏赐,众孩童都有些迫不及待。

秋日的早晨,空气中散发着丝丝凉意,清爽的感觉让人振奋。远处传来了一阵跑步声,间或夹杂着“一二三四”的口号声。近得前来,看到两列队伍跑过来。队伍中的人都不大,十一二岁的样子,跑的满头大汗,不过看着队伍整齐,口号也响亮,小伙子们都很精神。这是刘家大郎的随侍队伍,芜湖城的人早就见怪不怪了。早晨长跑,从一开始的三公里,到现在的五公里,慢慢地从不适用到享受这个过程,刘顺之看着自己的队伍,心里充满了自信。这一个月他在训练时加意小心,想出了不少好办法,不但队列整齐划一,豆腐块也叠的越来越好,想着家里的弟妹,他们拿到好吃食的样子,“今天一定会赢!”

九月十六,是正式比赛的日子,刘牢之跟刘平早就说好了,今天上午不练技击之术,让刘平一起做裁判,今天两个班的侍从要进行比试。

看着整齐的队列,一致的脚步,甚至摆臂的高度都基本相同,刘平感慨道:“虎父无犬子啊,小郎君的练兵之法,只怕不差于老爷啊!”

“这只是基本的队列操练,什么时候把平叔教的技击之术加入进去,才能成为精锐吧!”牢之谦逊的道,“小子如何敢跟老爷相提并论!雕虫小技罢了。以平叔看来,这两组人马,谁操练的更好?”

“难分伯仲啊!”刘平叹道,“不过细究起来,甲班的队伍,是从高到矮排列的,看着更为整齐,向裁判席看来的时候,每个人的角度几乎都一样,摆臂有力度,稍胜一筹。”

接下来是文化比试。比试也简单,把学到的文章在纸上默写一遍,当众读出来,看看正确的有多少。

看到众少年在纸上歪歪扭扭的写着,虽不甚工整,但基本都写对了。刘牢之对刘平说到:“学以致用,不必要求他们能通晓经典,能够看懂文书,写来辞能达意就好!”

刘平道:“这是他们的造化,便是他们的父亲没有战死,他们也很难有机会读书习字。如今小郎君能够做到这点,甚是了不起。”

刘牢之道:“平叔,他们将来会走上更大的舞台,在这乱世搅起一阵风云,且看吧!”

接下来,牢之检查了他们的成果。乙班比甲班多写对二十一字,稍稍胜出。

还有一项内务,众人列队从校场走回到刘牢之的小院,一起来看两边的内务整理。

走进厢房,看到众人的寝室,把刘平吓了一跳。只见餐桌上整整齐齐的摆着餐具和水杯,桌椅用抹布抹的锃亮,衣箱摆放的整整齐齐,严丝合缝。再看床上,褥子洁白,一尘不染,连个褶皱都没有,最主要的是床上的被子,四棱四角,方方正正,真真的豆腐块啊!

刘平从军半生,从来没有听说军队会这样训练,觉得对士卒有些苛刻,心下有些不以为然,他转过头,不解地对牢之道:“小郎君,这么做有什么用啊!”

刘牢之对道:“怎么会没有用处,出门看队伍,进门看内务,这是一支队伍的精神面貌啊!一支有精气神的队伍才能够成为精锐之师!”说罢,伸手请到,“再看看乙班的情况。”

走进北间,看到乙班的内务整理情况,跟甲班差不多,就是床上的豆腐块,跟甲班稍有差距,个别人的被子的边角还有些圆润。

刘平总结道:“两个班做的都非常的好。非要比个高低的话,甲班的被子叠的更好一些!”

话音刚落,甲班的众人齐声欢呼,乙班的人则有些垂头丧气。甲班两胜一负,显然是赢了此次的大比。

刘牢之宣布了此次大比结果:甲班胜两阵,乙班胜一阵;甲班每人奖励一百钱,刘顺之升为正式班长,另根据比赛结果,刘树升任副班长,假期两天,另每人赏一炉水煎包;乙班每人奖励五十钱,孙乾带领大家基本完成任务,依旧代理班长,刘延之升副班长,不放假,共赏一炉水煎包。

甲班的人兴高采烈,乙班的人也兴奋起来了,高声欢呼起来。

“嘶——”,少年咬了一口水煎包,里面的汁水淌到了嘴角外,犹不觉得,边嚼着边说着,“真香,真好吃。”

“好吃就多吃点,值得什么。”刘顺之说到,又对妹妹说,“小依,你也吃呀。”

小依依言夹了一个,慢慢吃着,只觉得又香又鲜,从未吃过如此美味。

“这个水煎包是宴喜楼里新推出的吃食。去的晚了根本吃不上,这是小郎君特批的,我们一直等在那里,刚出锅就拿回来了。”

“大哥真好!”

那少年吃完一个包子,又拿了一个,边说着:“大哥也吃啊!”

“大哥吃过了,”刘顺之问道,“母亲呢?”

“母亲要晚些时候才能回来,因为宴喜楼生意好,忙不过来,刘主管找母亲去酒楼里帮忙了。”那少年刘从之说道,“都有半个多月了。”

“大哥这几个月长的壮实了不少。你们每天都忙些什么啊?”小依问道。

刘顺之拣要紧的说了,又道:“听小郎君的意思,两年后会再招一批侍从,二弟先在家辛苦两年,到时哥哥跟小郎君说一声,也招了你进去。”

“那可太好了!”刘从之憧憬着,“我也能读书认字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