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东晋小军将 > 第一百四十六章 怒火中烧

东晋小军将 第一百四十六章 怒火中烧

作者:秋霜红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3:22:45

第一百四十六章 怒火中烧

广陵城里,桓温手里拿着一份刊印好的,仔细地端详着。上面的内容都是大司马府上的文人所写,桓温早已经读过了,他现在着重看的,是刊印的样式。

只见这报上的每一个字都是方方正正,横平竖直。虽然看起来缺乏书法的美感,却不会因为抄写的人不同,而出现谬误。作为一般性的告示,比起手抄本来,无论是效率还是准确性,都要强得多。

“好,好,非常好。这报印制的过程,嘉宾都看过了吗?”桓温问。

郗超点头道:“下吏都仔细地看过了,整个过程并不复杂。只要有熟练的工匠,很快就能排出版来。刘家并没有把这些技术作为宝贝藏起来,听说江州和益州都有人家开始学着印书了。”

桓温点了点头。遇到需要大量发行的材料,这技术确实可以很快解决问题,而且少出错误。想到这里,他想拥有自己的印书坊的想法更加强烈了。手下败将范汪都可以随时地把自己的著作刊印出来,自己身为大司马,没理由还不如他。

“只是,一套字模耗费不菲。用木字价钱还还好些,铜字却委实太贵!”郗超补充道。

“两者用起来,差别很大吗?”桓温皱眉问道。

郗超解释道:“刘家只使用铜活字,何家却是铜字和木字都有。木字便宜,但是较软,经墨长期浸泡之后,线条会出现些小的变化,所以木字需要经常更换。铜字硬,也不吸水,没有这些毛病。不过,铜字太过贵重,难免为小人惦记,所以要妨着小人偷窃。”

桓温点了点头,笑道:“是要考虑这些事。——还是先用木字吧,现在军府的府库也不富裕,不能因为这个耗费大量的钱财。”

郗超连忙应了下来。军府的优势在于人多,而且不用额外花钱。只要制作出来足够多的木字,随时更换,那些小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桓公,这些文章,要怎么发布出去才好?”郗超问。

桓温抚须笑道:“直接发送给各州郡,让各地的官府派发出去。”这些日子流言的事一直困扰着他,眼见得有了解决的办法,桓温甚时高兴。

郗超却提醒道:“桓公,官府做事,未必可靠。若有郡守弃之不顾,我等能奈之何?”

桓温摇了摇头。

这就是上位者的无奈了,他必须依靠下面的人去做事。而现在,恰恰是一个不讲求复核和监督的时代。这些文书发到各地的郡县之后,那些地方官到底会不会发送到当地的士绅手里,就只能听天由命了。事实上即便是这些文书全部发送到了各地的读书人手里,这些流言也不会消失,因为这些文书所能覆盖的范围还是太小了。百姓们大多不识字,桓温总不能让官府派人下乡去给人家念吧。

“就这样吧。”桓温道。

郗超看桓温情绪不高,忙答应了下来。他郗超也是这次流言的中伤对象,他可以想象,等父亲郗愔听到这些“流言”之后,一定会想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以父亲耿直的性格,只怕自己这次的麻烦不会小。

两人正说着,有门吏前来禀报,说是王珣在外求见。报纸的事已经谈得差不多了,听闻王珣来见,郗超忙向桓温告退。

桓温笑道:“元琳此时前来,必有重要的事要谈,嘉宾不妨一起听听,想个对策!”

自从上次出了流言的事,桓温总有些疑神疑鬼的,对郗超也不再似以前那般信任了。他派人排查身边的人,却闹得人心惶惶的,不得已,最后随便杀了几个人了事。不知道是报纸的事合了他的心意,还是他自己想通了,桓温竟然要拉着自己听王珣的奏报。郗超忙到案后坐下,心情复杂地看着门口。

王珣从门外慢步踱进来,向桓温和郗超行了礼,这才从怀里掏出两份文书,递给了桓温。

“桓公,前些日子桓公上书朝廷,弹劾豫州刺史袁贵诚,作战不力,以致北伐兵败,请朝廷免袁贵诚为庶人的奏章,现在朝廷有了回复。”王珣缓缓地说道。

桓温没有仔细地看那文书,只是问道:“朝廷如何回复?”

“朝廷回复说,近日来,民间议论纷纷,都说大司马在北伐中刚愎自用,不肯见纳忠言。豫州袁贵诚也上书朝廷,被说豫州军与慕容德部苦战一场,死伤近半的事。朝廷未知事情原委,想让大司马澄清此事。”王珣说得不紧不慢。

“砰”的一声,桓温拍案而起,胡子几乎都要竖起来了。只见他满脸通红,大声怒斥道:“竖子欺人太甚!安能以民间流言,处置国家大事?”

王珣皱眉道:“建康上下议论纷纷,朝廷心有疑虑,也在情理之中,大司马只需要上书说清楚也就是了,何必如此大动肝火?”

王珣知道,这些所谓的流言,很多都是真实的消息,只是不知道怎么泄露出去的。前些日子在军中清查,却什么也没查出来,反而闹得人心惶惶。这时候王珣要桓温“上书说清楚”,是睁着眼说瞎话。

“你——”桓温大怒,指着王珣,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郗超连忙劝解道:“桓公莫要动怒。事情既然已经出了,我们想个对策出来也就是了。”看桓温气呼呼的样子,他又对王珣道:“元琳,还有一个文书,不知说得是什么?”

王珣整了整衣襟,不慌不忙地道:“是朝廷表彰司州都督刘义之和参军刘牢之。”

桓温和郗超对视了一眼,都觉察到了对方眼中的担心。这时候他也不再指望王珣给他细细解说其中的细节了。桓温强自压下了火气,拿起第二份文书来,略过了前面的废话,看到了朝廷对刘义之和刘牢之的封赏。

“擢建威将军刘义之为辅国将军,赐爵成皋县侯,食邑一千户。”

“擢建威参军刘牢之为鹰扬将军,赐爵武冈县男,食邑五百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