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东晋小军将 > 第二十八章 又见谢安

东晋小军将 第二十八章 又见谢安

作者:秋霜红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3:22:45

第二十八章 又见谢安

次日,刘牢之一早来到太守府,足足等了一个时辰,谢安才开始召见。倒也不是谢安有多忙,而是谢安性缓,每日光打扮就要花费不少时间。

刘牢之拜见谢安,行以门生之礼,并送上自己的礼物:一整套紫砂壶茶具和今年的新茶。

自升平三年刘牢之第一次在寿春见谢安,到现在已经十年了。刘牢之见谢安与十年前相比,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只是胡子有些花白而已,不仅暗赞此人的养生功夫。

自从刘牢之制茶以来,每年的新茶,都少不了给谢安一份。刘家制作的茶,色泽透亮,清香醇厚,回味无穷,而且冲泡起来也简单,比起直接用茶壶煮出来的茶别有一番滋味。谢安这两年也渐渐地喜欢上了这种茶,在朋友聚会的时候也经常会用这种茶。

谢安手里捧着紫砂壶仔细地欣赏着。这是一个竹节样式的壶,壶身上还画着几根竹子,题着“竹海”的字样,壶底还印有“蒋原勘”的篆字字样。谢安见刘牢之对自己执礼甚恭,送的礼物也合心意,很是高兴:“道坚有心了。现在蒋原勘大师制作的这种紫砂茶壶,制作精良,造型优美,有价无市,甚是珍贵!”

蒋原勘出身义兴蒋家,在蒋家本不是什么重要的人物。不过此人在绘画,雕塑上有一定的造诣,被刘衡请为一品汇的供奉,如今乃是一品汇首屈一指的制壶师傅。

刘牢之笑道:“蒋师傅的脾性有些怪,制壶全凭心意!有时候几天就能制一把壶,有时候数月不见动静,说是缺乏灵感,那是强求不得的!可以说,蒋师傅的每一把壶,都凝就他的无数心血,非雅士不能匹配。”

一品汇的师傅制紫砂壶,绝不做同一类型的壶。但是像蒋原勘一样,对每一把壶都当成艺术品来做的,也很少见。蒋原勘的紫砂壶,存量极少,在一品汇的店铺里根本就买不到,所以谢安才说“有价无市”。

义兴郡原名阳羡县,因周玘及乡人“三兴义兵”、奠定东晋江东根基,周氏家族盛极一时,“阳羡县”这个古老地名也因此更改为“义兴郡”。义兴郡有蒋氏、许氏、周氏等大族,刘牢之想要在那里立足,并不容易。好在刘牢之并没有想要在义兴郡圈占大量的土地的打算,他只是想要一小块地方取土,制作陶瓷器具而已。

义兴当地的百姓很早便开始使用当地的紫砂土制作青瓷。不过刘家的紫砂壶走的是高端路线,统共不过十几个制壶的师傅,每年制作出来的茶壶也不过二三百把而已。刘家的制陶作坊对义兴本地的制陶业并没有冲击,反而因为刘家进行海外贸易,正好需要很多不同档次的陶瓷器,因此刘家每年从当地采买的量都不小,也算是活跃了当地的经济。

谢安笑道:“义兴有好土,唯有道坚能用之。”

刘牢之笑道:“谢公过奖,小子也只是顺势而为罢了!”

两人寒暄了几句,谢安问起刘牢之的来意。

刘牢之道:“日前小子收到从兄道忠的来信,说是自正月开始,秦国集结五万兵马,日夜攻打潼关,他麾下的兵马死伤惨重,正想向朝廷求援。”

刘义之介入秦国内乱,一开始并没有向朝廷禀报。等朝廷收到消息的时候,刘义之已经接管了弘农,和秦军打得轰轰烈烈了。按照朝廷诸公的意思,秦国内乱,刘义之不应该掺和,而应该死守洛阳。不过刘义之都督司州军事,这弘农郡正是司州的传统范围,朝廷也不能认定其越权。何况苻廋以弘农、上洛两郡投靠晋国,朝廷也没有弃之不顾的道理。等到去年腊月的时候,秦国平定了其余三公的叛乱,唯独对占了潼关的苻廋部无可奈何,晋国也就捏着鼻子默认了刘义之收复弘农郡的事实。

谢安皱眉道:“大司马正在举兵北伐,豫州军府也在征召之列,恐怕朝廷没办法向弘农郡派出援兵。”

刘牢之沉声道:“朝廷若真有意救援,即便不能派兵到弘农,也可以从派兵攻击武关,缓解潼关方向的压力!现在司州的军队伤亡惨重,粮草辎重紧缺,恐怕难以守住潼关。潼关若失,秦国倾国之兵东进,只怕洛阳也难保!”

谢安苦笑道:“攻击武关,需要调动荆州的兵马,那可就不是朝廷一纸诏令就能办的事。这两年荆州也颇遭遇兵事,何况荆州、江州的主力兵马已经被抽调去北伐,这个时候,桓氏一定会求稳的。”他的言下之意,相对于北伐的大局,洛阳是否能守住,对桓氏来说,实在是无足轻重。

刘牢之有些无语。他想了一会儿,无奈地道:“那就只能靠我们自救了。只是我父亲刚以身体不适为由,拒绝出兵北伐,现在却要出兵北上救援洛阳,难免会让人说闲话,甚至遭人弹劾。那时候……哎!”

谢安心下冷笑,这刘牢之的真实意图终于是表露出来了。先莫说这刘义之求援的事是真是假,单说刘建等人出兵北上,谁又能保证,他们的攻击方向会是在哪里?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谁都不可能实现定好所有的方略。

“大司马北伐,兵锋直指邺城,那里离荥阳已经不远。征虏将军若动兵北上,难免卷入北伐的战事之中。那时候是福是祸,可就说不准了。何况如道坚所说,此举容易遭人垢病,实在是得不偿失!”

刘牢之烦恼地道:“当年是小子撺掇从兄到洛阳戍边的。现在他遇到难处,朝廷上下都不愿伸出援手,小子却不能袖手旁观。既然家父不能出兵,莫如便由小子带家里的部曲,运送一批辎重北上洛阳。”

谢安心下为难,但是他总不能让人家自己对家人不闻不问吧?他沉吟半晌,说道:“只要刘道忠派人向朝廷求援,征虏将军就可以上书朝廷,以子弟领兵北上救援。朝廷无力救援洛阳,便不能不答应刘老将军的请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