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东晋小军将 > 第二十七章 谢安的顾虑

东晋小军将 第二十七章 谢安的顾虑

作者:秋霜红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3:22:45

第二十七章 谢安的顾虑

吃完了饭,刘顺之向刘牢之说起送拜帖的事,原来谢安石并不在太守府中,而是跟朋友一起出去游玩去了。不过听谢家的管事说,谢安石已经出门五天了,这两天应该就会回来了。

这时候的公务员就是如此的不敬业,刘牢之也很无奈,只好带着众人在客栈里先住下。刘牢之不愿这些小子出去惹事生非,干脆就在客栈里呆着,并不出门,每日里派人到太守府点卯询问而已。在客栈里和人攀谈起来,这些人对这位太守基本上没什么印象,虽然没有什么横征暴敛的事,却也没做什么实事。

如此等了三天,谢安才从外面回来,派人通知刘牢之次日到太守府。

谢安在太守府里,询问府里的人刘牢之的事,听说他一行人只有第一天在外面走了走,剩下的日子就等在客栈里,不由得暗暗点头。

谢万被贬后,谢家的这些旧部在豫州失去管辖,各自为战了一段时间。以处境而言,就属征虏将军刘建一家过得舒服,因为他们家有不小的产业傍身。

不过袁真入主豫州之后,谢家的这些旧将可就失势了,不少人被收了兵权,无所事事。他们之间有离开豫州自谋出路的,有想靠谢安在桓温的军府里做事的,更多的是在刘家、高家和何家的串联下,开始在江北置业,发展大农庄。那一阵子他们这些人搞得红火,很少有人想到谢家,反而是为首的刘家和高家,一直跟谢家保持着往来,不失恭敬。谢家每年产出的红糖,基本上也是被这两家给消化了。若没有这两家的帮衬,谢家虽说不至于生活拮据,但要像现在一样过得如此滋润那是不可能的了。

兴宁二年的时候,豫州旧将抓住豫州军府在河南战败的机会,开始复出。他们以刘建的安丰郡为基地,从淮北迁徙回来了大批的百姓,刘家甚至组织部曲和燕军交过手,双方各有忌惮,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决战。撤回淮水以南之后,豫州旧将们在刘家的支持下,积极地发展自己的实力,而刘家已经隐隐成了他们的领袖。

这些年,没有了谢氏的庇护,谢氏旧将们的实力又增无减。尤其是彭城刘家,刘建盘踞安丰郡,刘义之北走洛阳,如今已经成为司州都督了。虽然那里处境危险,但是他左冲右突,愣是从重重包围之中,杀出了一条血路来,实力越发强横了。谢家并没有能力获取司州的情报,这些消息要么是刘义之上报朝廷之后,朝中老友来信告知的;要么是刘牢之写信告知的。

谢安也很纠结。谢氏的这些旧将,如果混得都很落魄,那么有朝一日,谢家重组军府的时候,这些人会应声云集,重归谢家的麾下。可现在,这些人实力强横,真能为谢家所用,自然是好,若是不能……谢安摇了摇头,武将依托门阀,只要谢家出头,自然有大批的人可用。只是这个刘牢之的来意是什么呢?莫非他不死心,想要到北伐军中捞取功劳,还是想要浑水摸鱼?他年纪尚轻,不该如此心急才是啊!

谢安想了想当年见到刘牢之的样子。当初谢万北伐,刘建找到自己,说是担心豫州军的后路,想要留在后方调剂粮草。那一战,豫州军不战自溃,人人损失惨重,唯有身在后方的刘建和王侠趁机收拢败兵,增强了自己的实力。而且刘牢之那次也趁机出兵淮北,收拢了不少百姓,全部送进刘家的寿春庄园里。最近一次淮北战事,刘建和高衡他们在淮北抵住燕军的进攻,并趁机把汝南的百姓搬迁到了安丰郡,这刘家还真是善于浑水摸鱼啊……

前些日子,刘来之给谢安来信询问,豫州旧将们应该在这次北伐中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桓温狼子野心,想要代晋而立,这是士族们统一的看法。身为保皇一党的成员,谢安远离桓温幕府,早就表明了不愿和桓温媾同的态度。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桓温这次出兵北伐,是对晋廷的一次摊牌。如果这次北伐取得胜利,那么桓温的威望将达到顶峰,携北伐大胜之势回归的桓温,不是司马氏能够与之匹敌的,即便是有众多士族支持也不行。这个时候,谢安自然不可能希望豫州旧将们牵涉到北伐当中。他早就在回信中委婉地表明了自己态度。

还好,刘牢之接到谢安的回信后,火速通知了在安丰郡的刘建。也不知道前方经过了怎样的一番交锋,刘建、高衡居然不肯出兵。只有西阳太守胡彬和新蔡内史王侠顶不住袁真的压力,各自带了两千兵马要随袁真出战。剩下的人里,刘建告病不出,高衡声称这两年没有收到豫州军府拨付的粮草器械,无法维持军队,早就把手里的军队解散了,如今正在安丰郡寄人篱下呢。至于何容,他只是刘建的帐下司马,手里的兵力本来就不多。

刘建不肯出兵,不过让他出些粮草到还痛快,而且他承诺,若前方粮草不继,可以派兵押运一部分粮草,运送到前线。袁真念及此处,倒也没有过分相逼。真是刘建率兵出征,要求袁真补齐粮饷,他还真是难以做到。自从高衡和王侠复起以来,除了当初出兵淮北时,袁真为他们补充过一些兵员和粮草,之后的两年多的时间里,袁真愣是对他们不闻不问,也难怪这些人不肯向袁真效忠。

谢安深知,想借北伐建功立业的人不少,但是像自己一样扯桓温后腿的人更多。而且他的侄子谢玄现在就在桓温的军中,从他那里得到的消息,桓温现在刚愎自用,不大听得进去别人的意见。就连桓温的“入幕之宾”郗超的意见,也常常不被采纳,也不知道桓温是不是顾忌自己刚夺了郗家的兵权,害怕郗超给自己出馊主意。北伐军里问题重重,很难想象这样的军队能有所建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