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唐残 > 第六百七十章 马嘶深竹闲宜贵(续二)

唐残 第六百七十章 马嘶深竹闲宜贵(续二)

作者:猫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56:18

第六百七十章 马嘶深竹闲宜贵(续二)

然而面对严阵以待的太平军,引兵泸州境内合江口蓄势待发的高仁厚,已经无法理会和关注这次劝诱失败的结果了。

因为他再度接到一个消息:被围困了半年成都已经开城了;只是这个开城的过程和结果,颇有些曲折和跌宕之处。

其中作为十恶不赦首逆的田令孜,却是以自己开城出降为诱饵,利用急于抢功又不愿便宜他人的想法,分别与城外围困三路人马,各自暗地里取得联系;

进而又以主动献城的许诺和假意磋商条件,将其耍的团团转而足足拖延了十多日,直到行在里的圣主实在忍无可忍的再度派使者督促和敕令之,才重新发动攻势。

然而这时的田令孜也已经安排好了后事,突然打开所有的城门驱赶百姓出逃;不但打乱了各部官军攻城的准备和势头,还一时绊住了他们手脚。

待到这些官军收拾好混乱的局面,重新攻杀入城内;田令孜又以自己为诱饵,引得他们在子城外不辨敌我的火并了一场;造成死伤数千人,而数个城坊化作废墟。

结果等他们好容易抓到坚守在子城东门楼上的田令孜,却发现另一个逆贼陈敬瑄,早已经易装成私下抢劫官军的得以乘乱逃脱,又在暗中连夜投奔雅州去了。

因此这场荼毒绵连的西川之乱,竟然就以这种虎头蛇尾的形势暂告了一个段乱。然后接下来为了擒获田令孜的功劳归属,以及到底是谁破成都的首功,三部人马再次相持不下而就此占据城中对峙起来。

所以,行在那边已经急忙派人持诏旨南下,召还高仁厚麾下相对实力最强的东川军北上,就此弹压成都内外的局面;以免发生什么不测之事。

然而,这个消息却在随即召集起来的军议上,导致了众多将属之间激烈的争执和意见。

“岂有此理,朝廷当我辈是什么了。。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走狗、奴婢之辈么。。咱们转战至此难道不是行在的旨意么,”

“成都那儿的局面,又关咱们什么事情;好好的夺城功劳都没有东川将士的份,又凭什么为他人的干系而劳师动众,疲于奔命呢。。”

这是那些新晋将弁之中,比较急进和激烈,不乏怨怼的说辞。

“眼下将士都已经做好攻略峡江的诸多准备了,兴师在即又岂能因此一朝而废、前功尽弃呢。。”

“不如稍加拖延一些时日,先拿在峡江道下一局,再考虑行在那边的事情好了。。”

这是军中资长军将,相对持重、沉稳的意见。

“毕竟是行在所出的均旨啊!若不能及时尊奉的话,那世人又当如何看待节帅,又如何以大义号令西川各州军民百姓”

也有不一样的声音,但是很快就淹没在了前两者的群情汹涌当中。

“妈卖批滴,”

“老子日你个先人粑粑的,”

“这不是要拿儿郎们流的血,邀买你的名声么。。”

“如今三川都缺盐吃,不打下峡江道,你让人怎么过活。。”

“这各州地方军民百姓,都是看在节帅的威德和恩义上,才竞相投附的。。要是大军一走,又弃置他们于何故呢。。”

“节帅啊,这圣天子身边定有奸人作祟,实在不可不防啊。。”

“引兵北归未必能够济得了什么事,但是留在这里据有西川八州,却是诸事皆有可为啊。。”

“够了。我意已决。”

居于上首的高仁厚突然出声打断他们,有些隐隐分裂和失控的氛围道。

“事不宜迟,以水陆并进全力先取渝州,再分兵北上好了。。”

——我是分兵的分割线——

而当渝州与泸州境内,烽火炽烈而一触即发之际。

在成都城中的一处临时囚室中,一身麻布素衣已经消瘦和憔悴了许多,越发显得慈眉善目的田令孜,也四平八稳盘腿端坐在烂草堆上,平静等候自己的最后时刻。

回顾这一生,他享受了世间堪称最顶端的的富贵荣华,但也实在留下太多痛悔和磋叹的憾事了。

但是如今身陷囹圄的他唯一不后悔的就是,以自己这副残躯为饵,好让弟弟陈敬瑄脱得以逃出去的结果;

虽然他因为早年的那些经历,一度怨恨过自己的父母,也痛恨过这个能够留在家里承欢膝下的弟弟。

那是在一个冷得让人彻骨的大雪天;已经断顿了两天而在寒气中瑟瑟发抖的全家人,随着父亲带回来一个身上带着异味的中年人,而重新吃上了温暖的汤饼。

然后,这也是他在寒陋家中的最后一顿饭食。剩下的记忆就是那人像是检查牲口一样的巴拉过他全身之后,就被牵上一匹骡子来到了一处宅院当中;

就在这所宅子里,许多和他一样的少年人像是猪羊一样被蓄养着,然后又像是猪羊一样的绑送上阉割的架子,在死去活来的惨叫声中,永远失去作为正常人的一部分,或者干脆就在溃烂和热病中丢掉性命。

而后在作为最底层洒扫小黄门,而不断挨打和受罚的时候,他也会再度想起自己狠心的父母,以及留在家里那个之祸流着鼻涕傻笑的弟弟,却是越发的面孔模糊和生疏起来。

在这些黄门小儿之中,他并不是最聪明也不是最机灵的,更不是最强壮伙食最利落的;但为了能够少挨打多吃口饭食,他硬是练就了一副察言观色和投其所好的本事来。

于是黄门小儿之中那些太过聪明和机敏的,就成了早早出头烂掉的辕子;不是死于非命就被叫走再也没有回来了。

那些强健和身手利落的,也早早被人给挑选了出去,充作了各地监院的扈从和亲随人选;唯有他们这般不上不下的中流之资,被留在了大内之中。

然后又遇上了专门过来挑选人侍候的养父田宦者,成为了他命中的第一个贵人;然后,等到田宦者好容易蹬脚咽气,而继承了小马坊的职事,才遇上了命中第二个贵人——普王。

虽然田令孜得势后觉得身边寂寞空虚,而想要衣锦还乡的让家人好好悔恨不已的在籍面前痛哭流涕,却发现昔日家里已经饿死了差不多了。

他好容易才找回来这个靠在外给人做学徒苟活下来,最终还入赘娶了店家女儿,接管了卖饼营生的弟弟。又捏着鼻子给他安排身家前程,扶持作为自己的羽翼和外援。

然而对方却一贯表现的愚钝、蠢笨,还有着很多毛病和缺点,大多数时候都不让人省心;甚至让田令孜恨不得这厮要是就酒色里死了就一了百了。

但他至少有个优点,就是足够的听话,有什么吩咐都会竭尽全力的去完成,因此,在他西川任上的最后这段时光,却是自家兄弟最为融洽也最有亲近的日子;

甚至当田令孜断然与自己侍奉了半辈子的圣主闹翻,而走到了犯天下之大不韪的最后那一步,这个兄弟也唯一坚定站在自己身边共进退的人。

所以能够让这个硕果仅存的血亲之人,在这世上比自己多活上一些时日,乃至将家门血脉继续流散下去,就是最大的幸事了。

一想到对方在最后时刻,才被告知的愕然和老泪纵横,在湿冷泥地上折腾了一夜未合眼,还被跳蚤蚊呐叮咬的满身麻痒难耐的田令孜,就莫名的平心静气下来了。

然而随着门户响动进来的不是那些军将,却是唐僖宗的同母弟寿王李杰;这位原本要在自己面前亲切而恭敬喊着“田公”的王上,却是满脸的畅快和释然之色而恨声道:

“田老奴,你也有今日否。。”

然后就有两名膀大腰圆的力士,从他身后上前将默然不语的田令孜拖架起来向外行去;只是当闭目待命的田令孜,正在盘算着自己会遭到斩首、绞杀还是饮药自尽的结局,却突然被人给重重的贯摔在地上。

他不由吃痛呻吟着爬了起来,却见自己被带到了一间露天的褴室当中,而里面早已经布置好了各色新旧不一的刑具,唯一的特点就是多少都沾染了血迹斑斑。

然后,这位形容英朗雄俊而号称攻书好文,尤重儒术的寿王李杰,再次开声道:

“老奴还妄想能够囫囵受死么,若不能令尔好好生受一番世间的刑求之苦,枉费我这番罗尽全城器械的苦心了。。”

田令孜的脸色一下子变得难看起来而不自觉的颤声道:

“老奴合当王上如此看顾啊。。”

“自当是为了那些为你所害,因你而死的万千忠臣义士啊。。”

寿王李杰却是义正言辞的道:

“放心,我已经请来城中最好的伤创医者,不会让你轻易得以解脱的。。”

而在,粗粗整理过后的子城行在当中的栾泰殿;已经归还其中端坐在上首的唐僖宗,也在面无表情的看着,年少的弟弟睦王李倚,痛哭流涕呜咽着跪倒在地上叩首不已:

“臣弟虽为田逆所劫,但却无日不思圣上安危使然。。。固有心为国全节,但又唯恐再难见圣颜,才忍辱含垢至今。。”

“惟愿就此舍身出家,日夜为君上念经祈福,还请圣上成全一二。。”

在睦王李倚哭诉了许久之后,唐僖宗这才突然开声

“你我乃是骨肉至亲,又怎么说的上发落不发落呢。。如今正当国事飘摇,宗亲流离,我辈更当是相互扶持、和衷共济了。。”

待到哭得不成人形而披头散发的睦王李倚,被內宦给搀扶走了之后。他却转而对着殿上已经从宋文通改名为李茂贞的殿前大将,亲切的款声道:

“皇兄哪儿就劳烦你多用些心了。。”

“惟愿为君赴死。。”

李茂贞连忙拜倒在地道:

这时候的成都北面,一骑扬尘背插代表紧急军情朱雀小旗的信使,也刚刚飞驰而入左枢密使杨复恭为首的散关行营军的驻地当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