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唐残 > 第三百一十八章 纠纠凶难当 下

唐残 第三百一十八章 纠纠凶难当 下

作者:猫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56:18

第三百一十八章 纠纠凶难当(下

正在处于颓势和下风的义军主力,正在为自己的将来命运所努力的同时。

江陵城中,当外郭的战斗随着成片丧失斗志的官军投降而落下帷幕,内城方面的稍后发起的攻略也在极短的时间内结束了。这样这次周淮安率军出阵的最终目的,也算是经过了诸多波折之后基本达到并且初步完成了。

根据事后初步统计出来的数据,这次江陵之战前后的斩首累计达到了万余,而收降和俘获的各色官军也有八千多人;其中就包括了数百名被视为官军精锐的西川弩士,和半个营的金商骑兵;其余的大半数也是也是正编的官军行伍。

这样无论是用来补充那些矿山、采石场、盐田里的高强度劳动岗位,还是吸收和改造一部分,以充实太平军中的假想敌部队编制和战术内容,都是很有裨益的事情。

而太平军为此付出的相应代价则是将近六千多人的伤亡数字;但是相对于岳州之战的惨烈而言,这次的伤亡比率就要相对正常的多;阵亡将士与轻重伤员的比例是1:3到1:4左右;其中短期修养之后就可以归队的轻伤员至少占了一半以上。

当然了,这主要是得益于太平军防护手段和相应装备的普遍提高,减少了附带伤害的概率;再加上还算熟练的战阵配合,让临阵产生的大多数伤员能够及是被撤换下来得到救助,而不是随意抛弃在地上任人踩踏或是自生自灭式慢慢流血等死的结果。

虽然在这一系列战斗中暴露出许多不足之处和问题所在,但是好歹是打赢了的结果;事后的经验教训总结和归纳起来,对于这支军队的成长和建设还是大有好处的;而只要能够善于吸取经验教训,无论是胜利还是挫败的经历,都可以成为日后太平军强大起来的重要养料。

当然了,因为沿途扩编的较快吸收了大量旧属义军的兵员,而导致整体士卒身体素质和体能水准普遍下降的问题,就只能通过持之以恒的营养摄入和调理,以及合理的锻炼强度来慢慢补全了。

此外,这次官军带来的大部分辎重和器械丢留在内城当中,虽然安派了人手要放火烧掉;但是具体负责的人却是不怎么上心,所以才仓促点起火头就被很快扑灭了。所以现在这些装备器械物资,还有其他沿途搜刮和掳掠来的财货物用,都直接落入到了太平军手中了。

还有在事后论功行赏和嘉奖的名录上,周淮安发现关键时刻从城外营地里带队冲出来纠缠住官军的,居然是新加入太平军未久以郎将身份留用的朱存;关是这一点就颇让人感叹又是鼓舞和振奋了。

而在这里又有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作为救援江陵的主要目标之一的曹师雄他们居然还活着,虽然只剩下三四百人在修缮的格外坚固牙城里苟延残喘;等到太平军找到他们的时候几乎是人人带伤,而大多数人都饿得皮包骨头,只剩下勉强拿起兵器反抗的力气。

但对周淮安而言他们只要有人能够存活下来,这次出兵的主要目的就还算是完美和圆满的收宫了。

坏消息是,这一场江陵围攻战打的是太过激烈和惨痛了。不但原本号称满编齐装两个军序的义军基本被打没了,作为原本身为富华大邑的江陵城中户口,也在战乱中损失的七七八八;

尤其是城中的丁壮,不是被拉上城头消耗掉,就是城破后被官军不分青红皂白的屠戮,再加上围城期间饿死和病死的。如今正可谓是十不存三四,而就连城内街头清理和善后的工作,都只能靠那些老弱妇孺来凑数了。

这样的话,江陵本身作为联系和往来各地的转运枢纽功能,在将来的一段时间内基本上就算是废了;毕竟你有再多的物资和财货,再整个时代也要靠足够的人手劳动才能得以流通起来。如果没有足够外力投入和干涉的话。

周淮安做着如此思量着,就见到作为江陵战后的幸存者之一,满脸枯槁肤色暗淡的曹师雄给引了进来,而坐在了自己面前。

“老虚兄弟啊,真是大恩不言谢了;最后还是靠的你率兵来搭救的……”

然后,他牵动面皮勉为其难的苦笑了下道。

“但事到如今,我也想不出还有什么可以拿出来答谢你的了……这城里……”

“为什么要想着竭力答谢我呢,。”

周淮安却是有些惊讶,又有些不以为然的打断他道。

“难道我们不是同为义军的兄弟,一贯以来守望相助和互通有无才是正理么。难道眼下你我就只剩利害关系可言了么……”

“可是让你兴兵劳师远来,糜费钱粮物用又折损人手,到头却一无所得,我心里实在是不安啊……”

显然这段时间的困顿与挫折,已经让这位颇为豪爽开朗的汉子,变得有些进退失据而言语不达起来了。

“现如今我啥都没了,能够拿得出手的也就是这座城了……”

“你们能活下来,对我就是最好的报偿啊……”

周淮安却是暗自叹息着语重心长道。

“难不成在你眼中,我等远行而来就是只为了图这座城池么……当然是有更为长远的规划和所求了……”

“我自一开始就说的时分明白了,义军行事是立志要为天下穷苦人讨公道,争活路的;做的是杀官造反推翻朝廷的勾当,这区区一座江陵城的得失又算得了什么,还尚且不放在我等眼中呢……”

“其实相比这一城一地的得失,我更看重的是曹兄弟你本身啊……断然不能坐视你赴难啊”

说到这里,周淮安继续鼓励他道。

“再说了,若不是你据守在江陵这儿挡住了官军南下的大多威胁,我又怎么能在广府与各路义军从容往来,互通有无呢……”

“是以救援江陵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为了我义军事业的长久打算啊……正所谓是公私两便的事情,你也不要有太多的包袱了……”

“却是我思虑的多了……患于眼前得失而乱了基本的方寸”

曹师雄这才有些诧异和叹息的摇摇头道

“却不知虚兄弟下一步有什么打算和规划么……”

“当然是全力支持曹兄弟你,继续将江陵这处胜要和枢纽,给长久的维持下去喽……”

周淮安却是胸有成竹的道;事实上,在此之前他都已经想好了具体的方案。

“城中……”

曹师雄欲言又止道。

“城中不是问题,随后我会分兵收复荆州境内各县,再罗括相应人口来填充江陵城内……”

周淮安宽慰他道.

“然后再就地收聚流亡从中征募一批新卒,我再从麾下划拨一部人马给你;相应的将属有你自行选拔和任用好了;”

“待到江陵的城防充实起来之后,我就会将外围诸县都移交给你……须得好好的经营作为后续财赋的来源才是……”

“不过,我要留下一只驻防的水军,以确保沿线输送往来的安全和妥当……”

“这是应有之义啊……我还指望你能多驻留些人马,来替我分担一二呢。”

曹师雄不由的连忙点头道。

“从今往后,我自当遵循广府方面一体行事就是了……”

“曹兄弟啊,”

周怀说到这里叹了口气道。

“我们义军做的是长期对抗官府的勾当啊,凭仗的就是屡战屡走,,若始终拘于一地的得失就落于下风了……”

“想要与官军长久周旋下去,光靠死守城池是不足以凭据的……正所谓是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的基本道理……”

“还要治练一只精兵来,可以凭借迅捷的脚程和来去如风的地利,以江陵水陆为依托……长久的与进犯的官军周旋拉锯,令其在地方不能安生立足……”

“但就需要好生的发动地方百姓为眼线和耳目,这就不能肆意的抄掠和滋扰他们了,还要好生的安抚和保全他们……”

“既然是我们是为民请命求活的义军,就须得体现出根本大义和形势底限之所在,而不能像官狗一般为了眼前的一时之便和利欲熏心,纵使部属的肆意妄为了……”

“这江陵四野空旷而沃土千里,却是民生凋敝而村邑荒废,完全可以行那屯田编户之事;亦为足食和备兵之所在啊……”

“而江陵正当水陆要冲,只要能潜心下来保境安民,招徕和聚附商旅,重归繁华之邑也是迟早的事情而已……”

“至少山南东道的官军经此大败之后,短时之内是不可能再卷土复来了,反倒是地境颇虚;你却可以派遣少量人手前往彼境扰乱之”

“大可袭杀、抄掠大户,再散发钱粮赈济饥苦,鼓动流民或是招民口来投……既可令其地方不安,也可削弱其地力产出之源……”

“还请虚……领军不吝教我……”

这一刻曹师雄却是似有许多触动和感怀,毫不犹豫的换了称谓道。

“而今军府弃我辈如敝,您却是不远来救还替我策划这些,如此恩义狮子就算是粉身亦难报了……还请让我厚颜称声领军,愿日后附骥太平大旗之下以驱从在前……”……

而在饶州的鄱阳城中,已经移镇到当地的淮军军招讨大营当中。

身为主帅的招讨兼都兵马使张璘,也被许多明晃晃,金灿灿的反光,给当场照亮了古铜色的面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