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唐残 > 第三百一十七章 纠纠凶难当 中

唐残 第三百一十七章 纠纠凶难当 中

作者:猫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56:18

第三百一十七章 纠纠凶难当(中

江陵城外,远去的官军的队伍当中,须发焦卷而眉梢带伤的山东节度使刘巨容,最后看了一眼那片飘摇在城头上的“太平”大旗,就像是想要将其深深刻画进眼中心里一般的,骤然吐出一口郁气而决然拍马奔驰而去。

城中对战过的这些敌寇实在太不同过往,不但能够像模像样的与官军进行野外阵战,也可以在纷乱繁杂的城中混战,进退有据而基本保持不落下风。不仅器械精良兵甲齐全,居然还会花样百出的用计和设伏手段。

因此,与其说是那些卑微、鄙陋出身的草贼之流,倒不如说更像是某一部训练有素的官军正伍才对呢。

而对于刘巨容而言,既然奇正相合都能不够取得上风和胜势的话,那就只有及时转进来迅速止损和保存实力了。毕竟,他的敌人可不止眼前这部突然出现的草贼而已;而此番导致江陵攻略失利的前后因果,同样也是颇多疑点和问题,让他不得不为自己留上一手。

毕竟,为了攻打下江陵重镇,他提领南下的五万大军已经折损了三四成;又分兵克复湖南各州和就食与外围地方再去三成;又加上在这江陵城中屡战不利的损失;他身为山东节度使而总领七州军政,又分辖余下十一州财赋的基石,已经是岌岌可危了。

相比那些个检校礼部尚书、襄州刺史、右金吾将军的头衔,这山东节帅才是他得以立身朝野的最大根本;只要能够继续权柄在握,再大的损失和亏输,都可通过向朝廷索要的输供和罗括地方,重新给规复起来。

而这山东建衙的根本,在内为牙军、出外为行营兵。然后才是下辖各支州的诸防御、守捉、兵马使;在外则是山东各州的团结子弟,地方上的镇戍兵、土团军。

只恨在这江陵之战前后,一连折损了他麾下的十几员大将;尤其是方才的城外踹营之战中,又在草贼预伏的火器当中陷没了数名军将。

其中,先是自桂林戍卒到埇桥镇遏使期间,就追随鞍前马后的乡党勇将张虎晨,在当先冲入敌营时被当场烧成了焦炭;又有跟随他多年的侄儿兼亲军押衙刘从信,在他身边数步之外被飞掷砲石击杀而死无全尸的;而后另一位族弟兼行营游弋兵马使刘以求,则为自己断后时淹没在了草贼骑卒的交攻当中。。。

这对于一贯以上阵父子兵,杀敌兄弟帮,乡党和亲族为军中支柱的刘氏部曲而言,无疑是伤筋动骨的惨痛损失了。是以,也由不得他当场萌生出强烈的退意出来。

不过对于江陵城中指挥收尾的周淮安而言,最后在那位山东节度使刘巨容的带领下,还是有两三千的官军且战且走得以成功脱离战场望北遁去,却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了。

倒不是他不想一战全功把对方彻底留下来,或是尝试一下拿下一个朝廷大镇节度使的功绩;只是这段时间部队扩充了数倍的规模,但是相应的组织度和训练水准却是有所明显下降了;

虽然已然经过前阶段不少战斗的锻炼和磨合,但是在高强度持续作战下难以持久的问题,还是由此显露了出来。另一方面,则是那些在南方组成的骑兵部队,在较大规模战役当中逐渐体现出来马力不足的问题。

所以攻打的时间一旦拖得长了,就很容易呈现出后力不继的疲态纷呈来;尤其是面对一心想要突围和脱身的敌势,血勇有余而顽韧不足的一次拦截和围堵,就显得有些乏力和不够看了。

是以在城内城外两头都要抓紧的情况下,他也只能优先选择城内已经被端进自己盘子的那部分菜,而暂且放过城外战场中更不容易包抄合围起来的敌人。

最终,沿着江水一路追击的水军“战船”,几乎是把船上的炮石箭矢都打光,装载的步卒也都登岸完毕,才陆陆续续的退回来;但是除了造成更多的后续杀伤之外,却未能够再像之前一般似得留下成建制的官军来。

毕竟对方虽然义军大败亏输,但还保留了相当部分山东行营的精锐官健。哪怕处于败退和逆势当中的断后作战,也依旧是耐力和韧性有余而善于溺战。

因此以他们为核心的支撑之下只消稍加停整,那些被击溃的官军也得以重新聚附起来;而让后续追击和骚扰下去的性价比和战果越来越低。

等到退过了荆门县之后,甚至还有余力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式的留下来一部伏兵,而前后夹击重创和击溃了一个后续追击的暂编团。然后负责警戒江上的太平水军,也看到了打着江西招讨使曹全晸旗号,前来接应的一只官军。

而在江陵城中,随着城外战场缴获的山东军大纛和将旗,给第一时间给挂上了城头;那些仍旧在相互鼓舞着努力反抗的残余官军,像是被抽调了最后一丝和骨血似得,当场就嚎啕大哭或是瞠目欲裂的叫骂着,而大都丧失了抵抗意志纷纷停手下来。

还有极少数颇为刚毅和壮烈的死顽之辈想要当场自杀,但是却因为久战乏力一旦松懈来下来之后,甚至就连抹脖子、捅心眼的气力使不上,而变成了虎头蛇尾的轻重自残伤势。

于是,这场有些虎头蛇尾式的江陵之战,也就此宣告结束了。

而在江西道,饶州州城鄱阳城外,刚刚乘船抵达当地码头的杨师古,也看着眼前一片兵荒马乱的情景,而有些叹然无语当中。不过随后他费了好些功夫,总算是在当地找到了个熟悉的旧识。

“杨军师你怎么还在这儿啊。。”

一身普通百姓打扮的来人不由的大惊道。

“在鄱阳和乐平、余干之战,义军又败数阵,水军左统领项先阵没,余下部将皆投了官军。。”

“眼下黄王本阵已然率军退往信州重整了。”

于是,他们这艘孤零零的河船重新载上少许就近投奔的义军散卒,拔锚起航一路继续循着余水南下。越过同样被弃守的余干县而抵达信州的贵溪县,这才遇到了第一股就地设防和殿后的义军所部;然后从他们口中再度得到大将军府已经在弋阳立阵的消息。

而在弋阳县衙临时设立的大将军府当中,杨师古见到了黄巢已经是第二天的事情了。

“师古兄弟么,你能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

看起来人变得有些精瘦和憔悴的黄巢,当即大声把握住他手臂喊道。

“还不快给杨兄弟安顿下来。。”

望着这一幕杨师古顿然有些微微的感触,他忽然觉得在失去了那些富贵奢靡带来的浮华、躁乱和迷茫之后,当初那个打不烂、锤不扁,在逆境当中愈挫愈勇的黄王又回来了。

“却不知船上运出来的那些东西,都还妥当否。。”

然而随即对方紧接而至一句话,就让他的心眼再度沉了下来而变成了某种苦涩,然后杨师古才艰声道

“还算安妥呢。。”

“这就好,接下来这些东西对我当是有所大用处的”

黄巢却是丝毫浑然未觉的继续道。

“却是还要你继续多多费心了。。”

“。。。。。。。。。”

杨师古有些无奈的点点头,至少自己还可以继续为义军出力不是。

“你也知道眼下军府的情形有些不好,能逃的都逃了,叛投官军的也有不少。。”

“眼下之计,除了要想法子把先前分出去的那些义军兄弟给拉回来,合力共赴艰难局面之外。。”

“我还打算向官军请和。。以为一时缓兵之计”

又寒暄和宽慰、解释了一阵子近况之后,黄巢目光灼灼的盯着他道。

“如今军府中人手凋零,还望你能代我前往一探虚实了。。务必使张贼有所相信,义军有求情招安之意。。”

“好”

这一刻,杨师古心中顿然澎湃激荡有着千万言语到嘴边,最后还是只剩下重若万钧的这么一个字。待到他转身离去之后。

“为何不告知杨军师,我们在官军之中和张贼身畔亦有呼应呢。。”

县衙前堂的照壁后有个人转出来,却是右长史黄瑞疑问道。

“那是为了更好的取信与张贼头啊。。。”

黄巢却是面有难色的叹息道。

“如今的义军之中,却不只有多少人想要和官狗暗通曲款呢。。若是行事不密的话,只会徒然坏了大局和杨兄弟的性命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