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一百二十一章 回京

明天子 第一百二十一章 回京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5:53

第一百二十一章 回京

第一百二十一章回京

太子的后事安排的很快。

朱祁镇将太子葬在孝陵一侧。虽然规格不高,这是以孝陵的规模来说的,其实比朱祁镇给自己准备的寝陵相差不大。

似乎他想用这一点,来弥补自己对儿子亏欠。

或许朱祁镇之前从来想到的是作为大明接班人的太子,而不是他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濬。父子决裂如此,死的固然去了,但是活着的人,也承受不住,似乎做一些事情,才觉得好受一些。

太祖皇帝将懿文太子朱标葬在一侧,朱祁镇也就他的太子葬在另外一侧。或许让他下去向太祖皇帝倾述委屈吧。

为这个陵墓,朱祁镇一口气砸出百万两,三个月完工。

但是在完工之前,朱祁镇就离开南京回京了。

在回京的路上,各地藩王的奏疏,就已经到了,就太子这一件事情发表意见,还有一些人隐晦的说,大明天下不可长久无储君,请定国本。

一时间他的很多儿子,都纷纷有人拥护。

朱祁镇似乎忽然之间发现自己所有的儿子,有一个算一个都是远朝三皇五帝的圣君之才,其中呼声最高,居然是五皇子伊王,他之前怎么不知道啊?

朱祁镇此刻正是一肚子无名火,亲自批阅这些奏疏,对于这些上奏的人,有一个算一个,就一个字贬,西洋之地新定,还缺少官员,朱祁镇将这些人全部打发了过去,朱祁镇从南京北上,在徐州换铁路,在路上一共一个半月左右。

贬斥了二百多名大小官员。

几乎一天贬斥三个以上。

这是朱祁镇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一时间,天下百官,掩气吞声,不敢有一言。

之前的朱祁镇是讲道理的,而今朱祁镇是不讲道理的。朱祁镇也知道,这样做其实并不好,但是火气上来,无从压制。陡然发现,这样的效果非常好。

果然是君子可以欺之以方。

朱祁镇之前大多以朝廷大局为重。很少没有来由的发脾气,这也让很多大臣都有一个畅所欲言的环境。也让群臣有些放肆,但是这一次史无前例的发火,一下子将朝野上下都震慑住了。

朱祁镇虽然发火,但并没有失去理智。

不管他将皇位传给谁,都不会让这些政治投机客冒头,而且朱祁镇很清楚,而今不用狠手段,震慑住,接下来的斗争不知道会激烈到什么程度。

朱祁镇成年儿子没有几个,但是真要争起来,估计手段,不会比清朝好上多少。

这都是对大明的内耗,也是将来政局最大不稳定。

朱祁镇到了北京,刚刚下火车,立即听到一个噩耗,皇后病危。

朱祁镇心中咯噔一下,一时间脸色煞白。

他知道,如果世界上有一个人对太子之死更加伤心的,一定不是太子的儿子们。太子虽然死了,但是太子的儿子女儿,还有妃子。朱祁镇都没有怎么针对。

只有汪妃也不知道是因为与太子情深义重,还是觉得她参与太深了,弟弟也死了。汪家连同在大藤山内的一支,都逃不过一死,她就一死了结了。

但是这些夫妻之情,父子之情,哪里能比得上母子之情。

他下意识回避,一旦皇后知道这一件事情之后。会是一个什么结果。

只是同样即便是再回避,这一件事情,也回避不了的。

他连忙放弃仪仗,直入后宫之中。

在坤宁宫之中,看见了皇后。

这个时候相伴一身的皇后,已经瘦的不成样子了,整个人都脱了形,如果不是几十年的相伴,彼此之间的了解深入骨髓之中,朱祁镇恐怕都不敢相认了。太孙与宫中大小嫔妃皇子,公主都在侧,黑压压一片人。

朱祁镇就好像没有看见这些人,扑到了皇后床前,眼泪就先流了下来,说道:“梓潼,”此刻似乎所有的言语表达能力,都受到了限制,朱祁镇哽咽的什么都说不出来了。

说什么都多余的。

皇后听了这一声,本来迷糊的双眼,缓缓的聚焦。张张嘴,想要说话,却说不出来。

朱祁镇连忙接过汤药,喂皇后几口,皇后才算是缓过来一点。

朱祁镇说道:“放心,有朕在,谁也抢不走你。”

“陛下。”皇后说道:“臣妾能再见陛下,也没有什么遗憾了,只有一个念想,还请陛下答应。”

朱祁镇说道:“你说。”

皇后说道:“老大这孩子的事,我知道怨不得你,他爱走极端,谁能想到,只是陛下既然已经立了太孙,就应该遵守承诺,不要变更。也算是我最后一次求陛下了。”

朱祁镇表情猛地一滞。

这一件事情,是他一直想的事情。

他已经六十多岁了,虽然看上去很健康,但是在太子死后,他的所有头发一日之间都白了。

此刻他真的成为老朽了。

这一次出巡,从身体与心理,深深的摧残了他的健康。

他走一段路,都有一种气喘吁吁的感觉。

大明未来的继承人,已经是一个刻不容缓的局面了。

但是选谁?

朱祁镇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传子与传孙。

传子最大的问题是,他几个儿子,都没有当做皇帝继承人来培养,并不是说他们没有这个能力,事实上能将自己的封国管理好,他每一个儿子都是有一定的能力的。

但是他们并没有作为太子培育,在朱祁镇有意为之下,他们身边的势力与大明中枢的各股势力,根本就是隔绝的。也就是说不管那一个儿子继承皇位,朱祁镇就必须对而今政治结构进行一番大换血。

整个太子的势力,都要进行大清洗,包括南洋与西洋。

而朱祁镇而今恰恰没有精力,完成这件事情了。

传子有问题。

那么传孙就没有问题了?

最大的问题,就是太子的定位。

太子谋逆而死,太子失去继承权,他失去的他的继承权,而是他这一脉的继承权,这就是一个很严肃的宗法问题,按理说太孙的继承权也会被质疑的。

而且不管太子是怎么死的,其中与朱祁镇都有关系,让太孙登基,难道将来不怕有一天太孙为太子翻案吗?

到时候,朱祁镇的身后名怎么办?

当然了,朱祁镇不担心什么身后名,但是他担心的却是他一系列改革,有了被掀翻的切入口。西华门之变,已经让太子的势力与忠于朱祁镇势力深深的结下了梁子。

朱祁镇不清理是有碍于朝廷稳定,特别是南洋与西洋的稳定。

朱祁镇担心,操之过急。恐怕新入大明版图的西洋与南洋会出大乱子,而并不是不想清洗。

在政坛之上,每一个人代表都不是自己,或者不仅仅是自己。

每一个选择都如此严重的后遗症,根本没有什么两全其美之策。

朱祁镇正在细细思量之中,还没有想要立即下决定,这关乎到大明今后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政局,非思虑万全,怎么肯下定论。

只是面对皇后如此哀求,朱祁镇一下子想到了当年母后临终的时候。

因为自己一年之差,让孙家落得如此下场,朱祁镇却是在政变之后,才知道这一点的。

说实话,朱祁镇对会昌伯孙家,是有不满。但是却没有想到让他们一家落得如此地步。对于孙家的下场,朱祁镇固然有些同情,却也身怀戒惧。

朱祁镇一念之差,一言之失。后果之大,很多时候,不是他自己说能了解与控制的。

今日朱祁镇一旦拒绝。就等于将太孙等人打入另册。

孙家也就罢了。

毕竟与朱祁镇的血亲比较远,朱祁镇从小都没有在孙家那里得到多少帮助。朱祁镇仅仅是同情而已。同情是同情,绝对不会手下留情。而今之天下,已经没有会昌伯孙家了。但是如果太孙等人,也落得如此下场。

却是朱祁镇万万不想看到的。

而今皇后却一下子将他逼得了非此即彼的关头。

朱祁镇看了一眼,跪在一边伺候的太孙。忽然心中一动,暗暗苦笑,说道:“没有想到,我临老了,却被老婆将了一军。”

如果说朱祁镇刚刚没有反应过来,而今却明白了,今日的局面,钱皇后是算定了。

要知道钱皇后不显山不露水,却不是无知妇人。她是得太皇太后之真传的。

不轻易发言,一发即中。

朱祁镇心中暗道:“罢罢罢。我也累了。”

而今局面与太祖皇帝末年比较相似,但又截然不同,太子一死,太祖皇帝发动大案,清理朝廷内外功勋名将。为了给太孙铺路。而今是朱祁镇如果要在太孙之外的皇子登基,反而要将现在的班子大清洗一番,让新太子确定领导权威。

朱祁镇不想折腾了,他说道:“好,我答应你。你好好养病即可。”

皇后强撑着身子,说道:“今日是在孩子面前说了这话,君无戏言。”

朱祁镇说道:“你快点好起来,看我做就是了,我自然不会反悔的。”

皇后想要笑,却似乎笑不动了。就这样缓缓的闭上了眼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