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八十章 北海

明天子 第八十章 北海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5:53

第八十章 北海

第八十章北海

朱祁镇只是看了一眼,就怀恩收下来,说道:“有心了。不过朕不能占你便宜,怀恩。”

怀恩说道:“奴婢在。”

朱祁镇说道:“在北京挑一个院子赏给石侯。”

石彪身上也是有一个侯爵的身份。

朱祁镇不会直接给钱,显得太生分了。给北京宅子要好多了。

京城居大不易,不单单是现代,古代都是如此。

特别是在朱祁镇秉政时期,北京成为了北方最大经济,贸易,工业,政治,学术中心,即便与苏州相比,也觉得不差多少,自然不是历史上寄生在朝廷之上的京师,离开朝廷之后,立即就不行了。

而今的北京城,即便朝廷迁都,也无碍于它依旧是大明数一数二的大城市。

如此一来,北京城中的宅子更是寸土寸金,即便是再小的宅子,也是有价无市的。

而北京城中最大地主是谁?

是朝廷,或者是少府。

首先,北京城就是朝廷建立的,在建立之初,北京城都是朝廷的,然后划拨给各衙门,以官房的形式给了各大臣,又赏赐给各方人等,之后人事兴亡,这些房子才算是流通开来了。

但是朝廷手中,依然有很多房子,与地皮。

朱祁镇更是将刑部查抄的贼脏之中,宅子一项,划到少府管理。

这些宅子在朱祁镇手中,朱祁镇并不单单是为了钱。

毕竟到了朱祁镇这个层次,还想着钱就太陋了。

朱祁镇一方面是为了锦衣卫。

锦衣卫对于别的地方,触角或许不够,但是对北京城内,却是了如指掌的,这遍布整个北京城内外的属于宫里的宅子,也是其中助力之一。很多大臣都不知道,他的邻居其实锦衣卫。

其次就是为了赏赐大臣用的。

毕竟,大臣们要在北京当官,朱祁镇总要表示一下吧。

一般来说,朱祁镇对升入内阁大学士的大臣,都有赐宅院的一项。当然了,也有特殊的。

比如韩雍,他就是北京本地人,皇城根下长大的,他祖上是江苏富商,家底深厚,自己家的宅子不小。

但是北京的宅子是有限的。

虽然很多大臣告老还乡的时候,都要将宅子还给朝廷。朱祁镇总是让少府以当时的市价买下来,也是算是给老臣的福利,毕竟朝廷赏赐下的宅子,按市价少说有几万两。但也有一些大臣,他们虽然退下来的,但是子弟当官,父子相继。这宅子就成为北京的老宅子了。

这些都是收不回来的。

朱祁镇不做准备。将来恐怕没有赏赐的了。

石彪听了大喜,道:“臣谢过陛下。不过,老臣也是薄有家产,不求宅院,只求陛下一件事情。”

朱祁镇说道:“何事?”

石彪说道:“臣请陛下允许铁路出关。龙城将士太苦了。”朱祁镇也明白这一点。

他跟随石彪巡视龙城各部将领,虽然看着些将士一个个士气高昂,看上去比北京附近的京营还多几分彪悍的气质,而这个气质就是这残酷的大自然之中磨砺出来的。但是他更是看出来,这些将士似乎都一些残疾。

比如缺个耳朵,断一根手指。

朱祁镇刚刚开始不明白,但问过身边的太医才知道。都是冻伤。

朱祁镇立即明白,龙城都司或许还有更加严重的冻伤,不过不能来见朱祁镇而已。比如冻掉四肢,或者说干脆冻死了。

他能看见的不过是幸存者偏差。

朱祁镇在漠北最好的季节来到,其实也感到空气之中,有一丝丝凛冽的寒意。却被春天的气息给压制住了。更不要相信冬天的残酷了。

对于在关外修建铁路的种种顾虑,朱祁镇也是知道的。

朱祁镇之前拖着,其实也是西北铁路修建太慢了,以至于大明各种工程人手都在西北,毕竟而今大明的前线已经在西域了,西域比漠北更需要这一条铁路。不过此刻,石彪开口了,朱祁镇自然答应下来。

虽然有种种顾虑,朱祁镇却依旧相信一件事情。

当蒸汽机与火铳的轰鸣想起的时候,游牧民族对农耕民族的优势就一去不复返了。

朱祁镇说道:“好,朕答应你,一回京就商议这一件事情。”

石彪立即说道:“臣代龙城将士谢过陛下。”

石彪知道以朱祁镇的声望,他一旦开口了,很多事情就直接敲定了。虽然这一条铁路以这个时代修建速度,修到龙城的时候,估计石彪早就不在了,但是有这一条铁路,龙城将士方便太多了。

朱祁镇说道:“龙城附近,有什么景色,可以供游览?”

朱祁镇这一次出来,说是要看一看大明大好河山,但是一路上,更多是劳心劳力,看看自己当年的一些政策这到底执行的怎么样?

而今到了漠北却是起了游兴。

无他,他大概是除却太宗皇帝之外,再次君临草原的中原王朝皇帝了。而且他今后退居太上皇之后,漠南,东北,中原的景色,或许可以再见,但是漠北却很难再来。他已经感受到这一套行军,在漠北的消耗,是十倍于其他地方。

他也不想再次如此大动干戈了。

既然这一辈子估计只能来一次这里,他自然要没有遗憾了。

石彪沉吟片刻,说道:“漠北苦寒,实在没有什么可供游览之处。”

朱祁镇笑道:“朕听说北海不错。”

石彪一听,立即说道:“陛下,而今五月,北海之冰刚刚解冻,实在不是游赏的时节。”

朱祁镇说道:“哦,你是想留朕在草原上住上一两个月吗?”

石彪听了,恨不得自己给自己耳光,说道:“臣不敢。”

龙城是有战略储备,有粮食数十万石,那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用的,而今龙城凭空多了数万张口,消耗一下子大多了,如果留几个月,龙城的仓库就要被吃空了。更不要还有另外一个因素。

那就是降雨的因素。

七八月份,蒙古就要开始下雨了。

虽然蒙古的雨季并不长,降雨量也不多,但是也会给大军在草原上行军带来很大的困难。如果是寻常行军,石彪也就不在乎了,但是皇帝在其中,岂能当做寻常行军,而漠北地区,有很多地方,都是无人区,大军一旦遇雨,困顿一方,粮草断绝,可是会出大事的。

康熙亲征西北的时候,就遇见过这样的事情,让康熙不得不下令自己一日吃一餐的地步。

所以,马永给朱祁镇安排的行程,就是在漠北降雨之前,离开漠北。到了关内,即便是西北地区,虽然穷了一点,但也不是没有一点储备的,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了。

朱祁镇说道:“不用说了,将大军留在龙城,卿点一个营,与朕走一趟北海,卿难道不敢吗?难道卿老了,不复当年之勇了。”

石彪说道:“老臣虽老,但依旧日食八斗,只要陛下一声令下,臣为陛下上刀山下火海,绝对不眨一下眼睛,臣担心的是陛下身体。”

说北海是大明疆土最北方,或许是有些问题的。

因为北海以北,西伯利亚地区,并没有什么政权,真要说起来,是可以属于大明的。这些地方都在北海北方。

但是说北海是大驻军最北的地方,却是多少争议的。

唯一有争议的是,奴儿干都司镇北城,与北海千户所那一个更北一点。在这个时代测绘精度并不是精确的时代,大多数人都觉得北海千户所更北一点,这更多是个人感觉。因为镇北城是一个港口城市,在夏天的时候,从天津直接去也用不了多长时间。

但北海千户所,却不一样了。

却要一路跋涉,何止千里之遥。

在人们的感觉之中,就是北海千户所要远远在镇北城北方,事实上却是另外一回事了。

朱祁镇说道:“朕还没有老到走不动路,北海千户所也不过在龙城以北六百里,赶得快一些也就是两日路程。快去快回。不耽搁多少时间。”朱祁镇心中暗道:“我要从龙城回西北,也要练习一些骑马了。”

而且走到龙城其实才是艰苦跋涉的一半。

从龙城向西南方向,过燕然山下,然后过居延泽,到伊州府,也就是哈密,这一条路上,并不比来时的近,而这一条路上,也没有河流与驰道了。朱祁镇也要骑马赶路。

石彪听朱祁镇这样说,也没有其他办法,沉吟一会儿,说道:“臣遵命。”

朱祁镇于是点齐锦衣卫护卫千余,也在石彪挑出出数千骑兵,护送朱祁镇一路向北而去。

固然不出石彪所料。

如果在龙城附近,仅仅是感受到一丝丝的寒意的话,从龙城到北海这一路,就是一个越来越冷的过程。谈不上风刀霜剑,但也将朱祁镇皮肤磨砺的粗糙起来。

朱祁镇的骑术其实还不错。但是这种不错,是在皇家园林之中纵马射猎,而不是在漠北山区一路行军,让朱祁镇好生吃了一些苦头,还有朱祁镇的底子在,再加上军中很多骑术高手指点,也慢慢适应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