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下最难为之父子

明天子 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下最难为之父子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5:53

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下最难为之父子

第一百二十七章天下最难为之父子

要说这个规则一定对?

却是未必的。

但是大明规定赏格的潜规则,就是按照这个来的。

就好比谅山之战,双方鏖战数月,动用人力物力达到数百万之多,最后斩首数十万人之多,这一战真正说起来,其实要比与瓦刺大战数次,规模都大多了。

但是实际上,谅山之战的赏格未必比得上其他几次与瓦刺大战的赏格。

而单论到一个首级功,一个鞑子首级,要胜过数个南方各国的首级功。

虽然不能说南方敌人一定比北方的敌人厉害,但是这个总原则,一直是大明军方不必言明的潜规则。

朱祁镇微微有些皱眉,觉得王越有些太过了。

王越提出这个原则,朱祁镇自然知道王越的意思,这是在压制南洋之战的战功。

之前朱祁镇压制张懋的战功,朱祁镇也没有说什么。而今王越又这么样,有些过了。

王越似乎看出了朱祁镇的心思,低头说道:“陛下,南洋大小国家有数十个,占城,暹罗,真腊,老挝,缅甸,苏禄,吕宋,渤泥,满刺加,亚齐,淡目。这些国家大则百姓数十万,小则,百姓不过万余,当中国一县,如果灭一国,则进爵,平一国,则加封,臣不知道数年之后,朝廷的国公有多少个了。”

“朝廷名爵之赏,当慎之又慎。不至于滥。”

朱祁镇听了觉得也有道理。

大明国公有多少个?

在朱祁镇登基的时候,是有五个。

成国公,英国公,魏国公,定国公,黔国公。

在朱祁镇登基之后,又加了滕国公孟瑛,忠国公石亨,营国公郭登,昌国公杨洪。还有朱祁镇眼前的威国公王越。

大明国公家族已经有十个了。

其中魏国公,定国公两脉已经从军队几乎完全退下来的,安享富贵而已。在军中只能说是有些人脉。影响力什么的根本说不上来。

而成国公,英国公乃是靖难勋贵标志。至于滕国公家族,忠国公家族,昌国公家族,营国公家族。

在军中都是经营日久,虽然老家都去了,但是军中的势力一时间不会消退的。

说起来,所有国公之中,也就王越在军中人脉最浅。

因为其他国公都是往上面数,都是家族子弟在军中经营数代,可以说都是大明开国功臣之后。

魏国公,定国公乃是中山王徐达之后,就不用说了。成国公与英国公家族也不用说了。

滕国公家族前文也说过,乃至靖难功臣,滕国公孟瑛父亲在靖难的时候就是一员老将,自然参与过开国之战。

而石亨乃是辽东宽河卫世袭指挥佥事。营国公郭登更是开国武定侯庶孙出身。昌国公家族乃是开国名将营阳侯杨璟之后。

这些背景让他们都有一个特征,那就是他们的子弟姻亲都是在军中,很容易就拉起来一股势力。

他们这些家族在军中关系网,也是军中权力斗争的核心所在。

而王越却没有这个。

王越不过是彰德府浚县出身,在军中有什么关系网。他能有今日,固然有他的能力,也有皇帝对武学一脉的重用,还有营国公郭登最后对王越的提携。

毕竟王越是营国公郭登的旧将。

真是天不遂人愿。

郭登英雄一世,却没有得到一个儿子。

再加上武定侯一脉复杂的关系。前文也说过了,郭登的营国公其实是从武定侯基础上升格而来的。

即便是营国公这个爵位,也是武定侯郭英的追赠。

如果郭登有儿子还好,他没有儿子,这个爵位被好一番争夺,最后郭登还到嫡脉手中了。

继承郭登营国公位置的是郭珍。

只是郭登未必心甘情愿。

而且武定侯家族尚武之风,早就不剩下多少了。郭珍又怎么能完全接过了郭登的政治遗产。

郭登看出了这些,却无能为力。

这就是清官难断家务事。

郭登也就从后起之秀中,选出可以任事的人,也就是王越。当然如果王越没有本事,就是郭登提携,也未必有今日地位。

这些家族分军中之权柄,已经觉得够了。如果平定南洋,再出现几个国公家族,对之前的家族来说,都不是好事。

只是朱祁镇却不在乎。

一个国公家族,朝廷的负担并不重,无非是一些免税土地,还有每年几千石的粮食。他们加起来的负担,都比不上一个藩王。

如果这个家族能在军中发挥影响力,自然有更多的权力。但是如果没有这个能力,就好像而今的定国公家族。

魏国公家族还好,在南京,也算是世镇南京,还有一些权柄,而定国公家族虽然在北京,却已经是门前冷落车马稀了。

除却一个爵位之外,什么也没有了。

放在家族的立场之上,自然是越少国公家族来分这一杯羹越好。

但是放在朱祁镇角度来看,却不是这样的。

就好像是现在政坛一般,老爷子在,就是一大派,老爷子不在了。政治遗产也就慢慢散去了。

留一个爵位让他们传家,已经是古今不同了。

今后有更多的国公进入这一场游戏,也会有更多国公家族慢慢的边缘化。

这对朱祁镇来说,才是正常的情况。

王越低声说道:“陛下,如果以灭国之功封爵,则太子就有数个国公了。臣以为此不当封,对陛下不好,对太子也不好,这是臣肺腑之言。”

随即,王越跪在地面之上,不说话了。

朱祁镇这才明白王越最后的意思。

太子掌控南洋大军,已经成为事实了。

如果说这一战之前,太子是受命于朝廷统领大军,但是在这一战之后,太子就能牢牢的掌控住军队了。

大部分军队都是认可能带自己的打胜仗的人。

而且太子的身份,也是一个很大的加分项。

而且国公爵位也非同小可,特别是之前一番争论,已经将武将入阁的标准定为国公,也就是只有国公才能进入内阁主持天下军务。

而大明健在的国公,大多都是世袭而来的,当年的老将大多凋零了。如果因为南洋之战,太子手下一下子多了好几个国公,那么可以想象,王越退下去的时候,接任内阁位置的人,一定是太子的人。

这让朱祁镇感觉不舒服。

虽然这是一直想要做的事情。

太子在很多地方锻炼,不管是内政还是军事,太子都有很多旧部。但是让朱祁镇将军权给太子。却是不可能的。

于是,这就成为一个悖论了。

朱祁镇一直想培养的太子,此刻终于羽翼丰满了。但是太子羽翼丰满之后,第一个感受到威胁的,也是朱祁镇本人。

这就是权力独占性。

即便是父子,有些东西也是不能让的。

朱祁镇之前没有这样想,此刻想明白了,只觉得嘴里有几分苦涩,说道:“你说的在理,即便是为太子着想,也要压一压,否则太子登基之后,何以赏赐潜邸之臣?”

“罢了,就听你的,这一次多赏赐金帛。土地的,就让太子将来办吧。”

这也算是老皇帝故计了。这些人的功劳都被压了下去,只有等太子登基之后,大赏群臣的时候,再赏赐了。

只是其中是不是在压制太子的势力,就只有朱祁镇自己知道了。

王越暗暗松了一口气,说道:“陛下英明。”

朱祁镇却没有说话的意思了,只是挥挥衣袖。王越立即会意,行了一礼,缓缓的退了下去。

朱祁镇背负双手,任寒风满怀,想想起太子小时候的样子,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这才恍然想起,其实他也没有抱过太子几次。

朱祁镇缓缓低下头,淡淡的说道:“父子,父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