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一百一十章 余声

明天子 第一百一十章 余声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5:53

第一百一十章 余声

明天子第一百一十章余声第一百一十章余声

宁王尸体已经成为一具焦尸。根本不能确定身份。

也就是说宁王很有可能假死脱身。

反正范广也不敢大大咧咧的承认宁王已死。

其实大明就闹出过这种乌龙。某个匪首在某次剿匪之中,已经死了。首级都报功了,结果在几年之后,再次出现了。

这不过夺回当年的赏赐而已。

但是宁王的身份,可非同一般。这个报错了,将来是可能会杀头的。

不过,朱祁镇对这一个消息并没有太过在意。

毕竟宁王不是建文,建文生死不明,是一个让太宗皇帝寝食难安的消息,但是宁王即便是假死脱身,朱祁镇也不过是付之一笑。

怎么,有宁王身份的时候,尚且不行,一个逃脱在外,就有办法了。

他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是隐姓埋名到死。

所以,他亲手在奏折上划了一道红线,将不能确定宁王生死的字句,给抹去了,对怀恩说道:“将这奏疏通过锦衣卫渠道,让范广看看。”

怀恩立即点头不说。

朱祁镇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

事情到此为止。

朱祁镇也不想为区区一宁王耗费精力,他死了也好,没有死也好。都不去管了。反正朱祁镇朱笔一勾大明宁王已经死了。

将来即便再抓住一个宁王,也会以假冒宗室论死。

这就是假做真时真亦假。

朱祁镇之所以如此快的要将宁王的首尾了结,却也是不想在造成更大的影响了。

毕竟,宗室造反对朱祁镇英明神武的形象,还是有一定的损伤的。

朱祁镇刚刚将这一件事情处理了,就听怀恩说:“内阁首辅韩雍与威国公王越求见。”

朱祁镇立即知道,他们两个人也是为这一件事情而来的。宁王之乱,前后三个月上下被镇压下去,可谓神速。

但是即便是再神速,也有很多首尾需要了结,必须让朱祁镇决断的事情。

朱祁镇说道:“宣。”

韩雍的相貌明显见老。

这几个月对韩雍来说,根本就是煎熬。他在处理藩王之前,是想到藩王会反抗的,只是万万没有想到藩王会造反。

满朝文武也对朱祁镇的政策颇有微词。

在很多人看来,这根本就是流放。

韩雍承受了内外夹攻的压力。他之前对内阁首辅的位置还多有眷恋,但是此刻,根本是如坐针毡。

这种心理状态,自然让韩雍衰老加速。

雍一进来,说道:“臣为陛下贺,江西乱定,乃是陛下天威所致。”

王越立即附和说道:“臣为陛下贺。”

朱祁镇挥挥手说道:“区区小事,无须多言,坐吧。”

两人坐定之后,就开始说正事了。

韩雍说道:“江西巡抚,布政使等大小十几位官员都罹难,南昌府为之一空,而今南昌乱定,却不知道派谁去抚定江西?”

朱祁镇说道:“卿有什么人选?”

韩雍说道:“西宁侯范广举荐九江知府韩文暂代江西巡抚一职,只是韩文虽然有功,但是资历有些浅薄了。”

朱祁镇看了怀恩一眼,怀恩立即会意,几步就从后面长长的书架之中,抽出了一叠文书。不是别的,就是韩文的履历。

朱祁镇的乾清宫,越发好像是一个图书馆了。这里放的不是什么经史子集,而是各方地方资料汇总,还有各个问题的来龙去脉。

人事资料自然是其中一种。

朱祁镇看了韩文的资料,看上去履历还行,笑道:“资历算什么?他在湖口的战功,足以重赏,朕用人,可曾排资论辈?如果论资历,先生也不会在内阁秉政十年之久。”

韩雍之所以能脱颖而出,成为大明首辅,并非韩雍的资历如何,而是韩王在江西赈灾之功。平定大藤峡之功,随军抚定交趾之功,等等战功在一起,才有韩雍在内阁的迅速崛起。

朱祁镇其实也明白,韩雍其实也倾向于韩文。不过官场惯例,恩出于上。

韩雍即便欣赏韩文,也不能做好人,这个好人必须留给朱祁镇来做。

王越说道:“陛下英明,以韩文之能,江西善后之事,应该没有问题了,战后封赏之事,还请陛下裁定。”

朱祁镇说道:“威国公以为如何?”

王越说道:“范广天下大将,此事非臣等可以置喙。”

朱祁镇也明白王越的担心,王越已经是身处嫌疑之地了。

大明而今已经有一个潜规则,那就是武臣如果要进入内阁,一般来说都必须是国公爵。而且是必须有战功的国公爵。

如果世袭的,没有什么军事能力的国公也是不行的。

而范广而今的战功,让他到了国公爵位的线上。

范广以拉萨一战成名,封伯。之后到此转战,虽然没有大功劳的,但是小功劳不少,几十年辛苦,这才晋升为侯爵。

这就看出来战争对于一个将领有多重要了。

范广一战成名,就是伯爵,但是后面却要熬上好些年才堪堪到了侯爵。

这其实也是范

广身后没有势力支撑的缘故。如果不是宁王之乱太过迫切,范广距离最近,这一次主战,也未必能轮到他。

毕竟宁王之乱这一战,并不难以平定。

大明可以平定这一战的将领车载斗量。

也正因为宁王之乱太过儿戏了,才让王越有些犯难,如果封范广为国公,范广的战功有些弱,但是如果不封范广为国公,则范广不管怎么说,也是平定了一个藩王作乱。

而范广封国公之后,就有能力威胁到王越在军事上的话语权。毕竟比资历,王越是远远不如范广的。

朱祁镇沉吟片刻,说道:“追封范广三代,荫子,并拨勋田千亩。另,将等江西战事平息之后,让范广去南洋助战。”

朱祁镇也觉得范广的战功比起国公还差了许多。所以只能再其他方面封赏一二,但是国公却要等等了。

不过,朱祁镇对范广一个出路。那就是南洋之战,如果范广在南洋立下大功,那么封国公也是理所应当了。

韩雍又提出一个问题,说道:“宁逆家眷该如此处置?”

朱祁镇有些答非所问,问韩雍道:“各地藩王可曾赴京?”

韩雍说道:“没有。只有襄王已经赴京,只是路途遥远,算算时间,本月大概就能到了。”

朱祁镇心中冷笑,他自然明白,各地藩王都不愿意去南洋,去远封。他们都在观望宁王之成败。

倒不是觉得宁王能成了气候,他们是想用宁王之乱倒逼朝廷改变政策。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藩王都暗搓搓鼓动宁王的原因。

但是而今都尘埃落定了。朱祁镇自然不惯着这些藩王了。甚至在朱祁镇看来,宁王之乱,反而是一件好事。

所谓杀鸡儆猴,说实话,藩王是不可能直接杀的,宁王之乱,反而是给了朱祁镇一个很好的借口。

朱祁镇说道:“将宁逆一脉压入京师,等藩王都到了,在做处置不迟,首辅也催一下各地藩王,说朕等着他们的。”

韩雍说道:“臣明白。”

朱祁镇说道:“威国公。”

王越说道:“臣在。”

朱祁镇说道:“传令给太子,让他一切按照计划来。还有各地对南洋的辎重运输,都要恢复过来。”

宁王之乱对南洋的备战,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后勤物资运输上面,两广福建很多物资都停运了,担心宁王之乱扩大化。需要用这些军用物资去填补窟窿。

此刻总算是尘埃落定了。

王越说道:“是。臣立即去安排。决计不会影响南洋之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