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花重大明 > 第232章 削藩伊始

花重大明 第232章 削藩伊始

作者:乱花西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0:43:02

第232章 削藩伊始

花重大明第232章削藩伊始“皇上,汉景帝派周亚夫镇压叛乱,三个月就消灭了七国。最重要的是加强了皇权,解决了地方对中央的威胁。这才是一劳永逸啊!”

齐泰果真说出了朱允炆意料之中的话。

“可……朕不是汉景帝,朕身边也没有周亚夫……”

朱允炆咬了咬嘴唇,恨自己没勇气。不过他必须说出事实,如果他没有这个能力,怎么能挑起动乱?那将是引火**!

“皇上不用担心。皇上不是汉景帝,并不意味皇上不如汉景帝。我们有我们的优势。这个优势就是趁藩王们还未觉察之前,先下手为强,立即削藩!废除藩王的封号,将他们赶出封地,收回所有封地的控制权。要快!”

“汉景帝削藩拖了太久,他想慢慢地夺走藩王的各个郡,以免引起大的骚乱。却不料,在那么长的一段时间里,不但给了藩王军事上的准备时间,还使他们联合起来。皇上!”

齐泰挥舞了一下拳头,激动的就像一个冲锋陷阵的将军:“我们绝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啊!”

齐泰的话点燃了朱允炆的热血,他虽然只是一个刚刚上任的皇帝,虽然只有二十一岁,但是他可以阻止将来要发生的危险,他必须保证社稷的安危,在他手上的安危。

他看了看其他三人,即使热血沸腾也没能让他忘了集思广益:“二位大人、驸马,你们怎么看?”

黄子澄和方孝孺对望了一眼。他们刚才都对这种激进的做法有所顾虑,此时他们想从彼此的眼中看出对方是否改变了心意。

方孝孺清了清喉咙:“臣心中的顾虑难以消除,但是齐大人的话也不无道理。列子云:‘天下理无常是,事无常非。先日所用,今或弃之;今之所弃,后或用之。此用与不用,无定是非也。’①削藩之策,于汉景帝终究算得上是个良策。于皇上,臣,不知。”

方孝孺投了弃权票,他实在不知道该不该选择削藩,因此不想违背自己的良心你唱我和。

黄子澄皱着眉头,其实他已经改变了自己最初的想法,站在了齐泰一边。

然而,他必须搜索得当的措辞,以免自己像个墙头草一般毫无主见。

“臣这几日一直在想削藩的问题,臣本来觉得削藩太过冒险。皇上刚刚登基,所有事情都还没有稳定下来,如果激怒了藩王,他们联合起来,恐怕……”

黄子澄深锁眉头,表明作出决定的艰难。

“刚才听齐大人一言,此时是危险,也是机会,臣同意。藩地历来就是个让朝廷头疼的问题。朝廷要扩大疆域,必然要设置藩地,并且对藩王放权,放兵权,放财权,放政权,这都是为了军事上的需要。现在边疆还算安宁,如果我们暂停军事进攻,先对付王爷们,待日后再商讨万全之策,既保边疆,又保朝廷。此法尚可。”

最后剩下梅殷,他不慌不忙,心里没丝毫有纠结。

“皇上,臣认为齐大人说得有道理。藩王造反是迟早的,不管皇上您做什么,您如何对他们好,只要您没有让出这个皇位,他们就不会甘心。安史之乱,甚至唐朝的灭亡,都是因藩地而起,这是前车之鉴。”

“如果要让他们没有造反之心,只有让他们觉得自己没有能力造反,就像先皇在位的时候一样,他们才有可能不造反。所以臣赞同削藩,削去他们的王权,只当个名义上的王爷,让他们有心无力,力所不及。”

齐泰嘴角微微上扬,大局已定。

“好吧,”朱允炆长长呼了一口气,“就按各位大人所说,削藩!”

他不再犹豫。一个铜币已经扔出了正面和反面,那就好好的研究那一面的纹理,不要再把时间浪费在另一面上。他需要专注的是自己的决心。

“皇上,微臣早已派出密探监视各个藩王的动向。”齐泰马上进入了削藩的具体实施步骤。

“近来周王的嫡次子朱有爋和嫡长子朱有炖争夺土地,因而被周王责罚。朱有爋心有不甘,对他的大哥和父王心怀怨恨。我们可以从周王下手,利用朱有爋对付周王。”

“诸王均有不法之事,不削则朝廷纪纲不立。”黄子澄捻了捻三寸来长的胡须说道,俨然已经完全站在了齐泰和梅殷的一方。

梅殷接着黄子澄的话:“嗯,周王府上内讧,现在正好利用这个机会除掉周王。一来,此举名正言顺,朝廷不是削藩而是诛谋逆之人。二来,周王是对我们威胁最大的燕王的胞弟。除掉他就相当于除掉了燕王的帮手。三来,除掉周王,我们正好可以看看其他王爷的反应。”

梅殷分析得头头是道,其余人频频点头。

“周王,周王……小时候,他还教过朕写字……”

朱允炆的眼神开始迷离,好像回到了很久很久以前。

三个赞成削藩的顾命大臣面面相觑,担心一场艰难的劝说最终又化为泡影。

“唉,没想到如今他却成了朕的对头……”

“皇上?”齐泰轻声呼唤,想把朱允炆从回忆的轨道上拉下来。

朱允炆摆了摆手,脸上的凄怆之色丝毫未减:“朕没事,只是有些感慨……你们准备派谁去拿周王?”

“皇上,微臣建议曹国公李景隆。将门虎子,文武双全,他应可担此大任。”梅殷道,这是他和恕妃的共识。

“老师,嗯,就派老师去吧。”朱允炆缓缓卷动玉轴,摊开圣旨,上面两只仙鹤翱翔在祥云之间。

朱高煦带着朱高燧一言不发离开北平,进了京。

他们不顾父王的严令,追随着自己孝子贤孙的脚步。

其实,朱高煦很清楚自己心中最想要的是什么,他要去京城打探情报。

他坚信朝廷越是不让他们进京,将会被打探到的情报就越可贵,他要在父王面前立功,要成为朱家最有出息的孩子。

当然,他也稍许考虑了一下后果。他很笃定,以朱允炆仁善的做派,他们性命无忧。

注:①引《列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