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南宋大相公 > 第一陆四章 不甘

南宋大相公 第一陆四章 不甘

作者:大苹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3:59

第一陆四章 不甘

秦桧在平息了这场针对自己的翻旧账的弹劾之后,很快便知道了幕后支持这群人的人是谁。殿前司兵马指挥使杨存中算一个,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此事,但是这个人必然在暗地里给那些官员撑腰打气的。这其实在秦桧的意料之中。

上一次自己遇袭之后,自己曾针对杨存中选拔岳家军为殿前司禁军的行为进行过试探性的攻击。可惜的是,那件事是皇上首肯的,皇上对杨存中的忠诚并不怀疑,所以那次攻击无功而返。所带来的后果便是,自己和杨存中之间的关系彻底恶化。原本还维持着表面上的客气,只是暗中相互较劲。但自那件事之后,杨存中即便见到秦桧也是阔步而去,连基本的礼貌和尊重都欠奉了。

所以,这一次的事情,杨存中是绝对不会袖手的。或许他便是背后的主谋也未可知。总之杨存中是必然会牵扯其中的。但是,普安郡王赵瑗居然也敢在这件事上插一脚,这却让秦桧甚为愤怒。赵瑗这个人平日唯唯诺诺的样子,但其实心怀大志,秦桧当然知道他心里想的是什么。赵瑗表面上对自己是极为恭敬的,也从未听他说过攻击自己的话。本来自己对赵瑗还有些好感,但直到三年前一次宴会上,赵瑗酒醉之后说了一番话出来,那些话传到秦桧耳中,才让秦桧看清了赵瑗的真面目。赵瑗说的话是为岳飞等人抱屈的,是对和议有抱怨的,是对自己不满的言辞。这暴露了他的内心的真实想法。从那时起,秦桧便决定不能让赵瑗得到即位的机会,决定转而支持恩平郡王赵琢。

那赵琢虽然名声不佳,风评甚差,也经常干出一些不合时宜的事来,但起码他是自己能够控制的人。在未来皇位继承的这件事上,秦桧当然不能掉以轻心。如果普安郡王上位,估摸着便要为岳飞他们平反,那便是说,自己必要受到严惩。所以万万不能让赵瑗得手。

所以,在和普安郡王的关系上,秦桧保持着表面上的礼敬。赵瑗敬他一尺,他便敬赵瑗一丈。外人看起来,秦相和赵瑗之间的关系似乎不错,相互间似乎都很尊敬,但唯有当事者和他们的身边密切之人才明白,那不过是假象。一个是希望韬光养晦,在自己实力壮大之前不要去招惹这个奸相,给自己招惹来麻烦。另一个则是希望蒙蔽住赵瑗,在提起立太子之事之前麻痹对手,让他对此事没有任何的防备。也免得在皇上面前多一个说自己坏话的人。毕竟皇上春秋正盛,暂时不宜提及立太子之事。

但是这一次,赵瑗率先打破了这种表面的默契。秦桧得知,这段时间赵瑗频繁进宫面圣,说的就是李显忠等人弹劾自己的事情。虽然皇上似乎没有听他的任何话,但是传出来的消息是让秦桧有些胆寒的。赵瑗跟皇上说的一些话是很有力度的,皇上未必会置若罔闻。

“儿臣对于这件事孰是孰非不做评价,但儿臣却为秦相在朝中的号召力感到有些惊讶。秦相居然掌握了汪大圭刘纪中等人那么多的秘密,而且都是陈年往事,这不得不让人觉得有些怪异。虽然说,身为朝廷宰相固然有权对百官的行为举止进行批评和查勘,但是这给人一种以他人**要挟官员之嫌。试想,秦相掌握了百官的秘密,会不会以此来控制官员?官员们被拿住把柄之后,岂非为官做事都有所顾忌?这么一来,于国何益?儿臣并非说秦相会那么做,但这确实让儿臣有些担心呢。”

这便是秦桧得知的赵瑗在赵构面前说过的一些话语,这些话看似并不凌厉,并无直接攻讦自己,但是却句句如刀,锋利之极。秦桧知道赵构是怎样的人,赵构一旦相信了一件事便会不管对错的立刻进行处置。如果赵构相信了自己在背地里搜集官员的痛处加以控制的话,那自己便有大麻烦了。赵瑗说的这些话都是射向自己要害的毒箭,狠毒之极。

庆幸的是,秦桧在宫里有人。得知消息之后,秦桧立刻上了一道折子,看似无意的解释了知道汪大圭刘纪中等官员以往劣迹的原因。秦桧说,那是吏部为了官员任用提拔而而对官员进行的调查所得知的,符合朝廷任免官员的程序。而这些事也非吏部刻意挖掘所知,是调查进行之时百姓和官员举报所知。本着对官员的负责,吏部还花费了打量人力进行了核对,以免是别有用心的诬告。秦桧还说,这种方式自己觉得有些不妥,怕对官员造成心理上的压力,他打算废除这种稽核方式,或者改由皇上派人稽核,以免生出不必要的误解。

奏折呈递上去之后,不久后赵构做了批复:照例办理,公心无愧,无惧谣言,朕知卿。

秦桧见了这批复,心中顿时释然。皇上的意思是你按照规矩办就是,不要多想。

事情虽然过去了,但秦桧当然不能放过公然搞事的赵瑗。自己没有主动的去搞他,他倒反而跳出来了。那便不能怪自己不客气了。于是乎,秦桧展开了行动。

……

卿园之中,史浩缓缓的向方子安说了一些秦桧最近的不寻常的举动。

“最近,秦桧进见了太后数次,每次进见,恩平郡王皆在列。我们怀疑,秦桧是要发动立太子之事。天下人皆知,皇上极尽孝道,对太后百依百顺,从不悖逆。如果秦桧和太后正在商议立太子之选,那么将对王爷极为不利。太后一向宠爱恩平郡王,恩平郡王嘴巴甜,会讨太后欢心。倘若此时发动立太子之事,恐怕太后多半要支持恩平郡王。老贼自己不敢提立太子的事,估摸着要让太后跟皇上提了。这是我们目前最为担心的事情。”

“不是估计,我看就是确有其事。昨日我在宫里见到了赵琢,他以往见了我都胆怯躲避,但昨日他居然嬉笑不惧,洋洋自得,言语之中似有挑衅之意。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我想,或许他得了什么承诺,或者是知道太后和秦桧都支持他当太子,所以对我再无顾忌了。哎,我这步棋可真是走错了。我为何要主动出击呢?是谁教我这么做的?之前韬光养晦之策多好,起码不至于激起秦桧这般激烈的反应。”赵瑗满脸懊悔的道。

史浩神色有些难看,赵瑗这话虽然没点名,但其实就是在说自己。正是自己从方子安言行中得到了要主动出击,以张身势,保护朝中忠良的想法,所以建议赵瑗这一次发挥作用的。现在被赵瑗埋怨,脸上着实有些挂不住。

方子安沉吟半晌,开口道:“照王爷和史大人所言,这事儿还真是有可能。秦桧唯一能打击王爷的方式便是在立太子之事上。但王爷其实也无需这般担心,毕竟这件事迟早是要面对的不是么?韬光养晦也有个尽头,大象如何能躲在老鼠身后?无论王爷愿不愿意,王爷其实都早已是秦党的目标。这是多不过去的事情。”

赵瑗道:“这道理我明白,可是不至于如此仓促。起码在朝中我们得有力量与之抗衡。否则现在如果秦桧发起立太子的奏议,于我将大不利。我们甚至没有任何扭转的可能。这不是糟糕了么?”

方子安道:“王爷稍安勿躁,在下有些不成熟的看法,不知该不该说。”

“告诉你这件事便是要你说出看法和对策的,知无不言便是,不用忌讳。”赵瑗忙道。

方子安道:“我看,这件事未必如秦桧所愿。秦桧是要借太后之口提出立太子的事情不是么?他自己是不可能先提出来这件事的,因为那是皇上的忌讳之事。那么问题在于,太后便会向皇上提么?我看未必。”

赵瑗道:“何以见得?太后喜欢恩平郡王……”

方子安摇头道:“喜欢归喜欢,立太子可是大事,太后定会慎重。再说了,太后难道便不怕触碰皇上的忌讳?太后便无所顾忌?恐怕也不尽然。”

史浩道:“那只能是不确定,倘若真发生了呢?”

方子安沉声道:“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皇上今年应该春秋四十有三吧。”

赵瑗道:“你说这个作甚?父皇确实四十三了。”

方子安笑道:“王爷,按理说皇上早该立太子了。国本之事没什么好拖延的,为何皇上迟迟不立太子呢?还不是因为王爷和恩平郡王都不是皇上亲生的。秦桧和朝中大臣为何迟迟不上奏立太子呢?还不是不想触碰皇上的忌讳么?当年元懿太子尚在襁褓之中便立为太子了,这还不够说明问题么?皇上是对自己无亲生子嗣难以释怀。皇上才四十三岁,正值壮年。现在谁让皇上立太子,那岂非便是指着鼻子骂皇上再无生育的可能么?皇上自己其实也在期待着奇迹,如果皇上现在有了自己的亲生皇子,王爷和恩平王爷还能有机会么?”

“你是说,父皇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答应任何人提出的立太子的要求的。父皇心里不甘心是么?”赵瑗道。

史浩抚须点头道:“必然如此,子安说的极是。皇上心有不甘呐。”

方子安沉声道:“秦桧当然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不肯自己去触霉头。太后如果明白这一点也不会说的。就算说了,皇上也未必会同意。而我们只需要加一把力,顺着皇上心中所想,让皇上一定会拒绝任何人提出来的立太子的建议,这件事便就得继续往后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