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南宋大相公 > 第一六三章 麻烦

南宋大相公 第一六三章 麻烦

作者:大苹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3:59

第一六三章 麻烦

十一月转眼便至,天气已经进入了隆冬季节。临安虽处江南,入冬的时间较之北方晚了一个多月,但是若论冬日的寒冷,却也自有其令人难以忍受之处。

北方的寒冷是直接而凌厉的,北风如刀,严寒似剑,那可一点不夸张。寒冷就像是一柄利刃,直接砍到人的血肉身体里,叫你碎裂成片片。南方的寒冷却是另外一番情形,南方的寒冷天气会像是用刀片在你身上切开小孔,然后将寒气吹到你的骨头里。那是一种折磨,一种让你无处可逃的冷到心里的感觉。无论你身在何处,那种寒冷都无处不在。

临安城在进入十月中之后,天气便急转寒冷。整座城头都开始氤氲着烟尘,家家户户都开始烧柴取暖,无论晴天还是阴天,城池上空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东门清泰门外,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大车载着高高的柴垛进城。正如临安当地民谣所言‘清泰门外柴担儿’,此刻正是如此。想一想,城中百万百姓生活取暖,一天下来得消耗多少柴火,出现这种情形也不足为奇了。

方子安最近清闲了不少。自搬回家宅居住后,方子安便蜗居在家很少出门了。不是因为天气太冷之故,而是方子安自己觉得需要静下心来好好的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绪,最近一段时间事情出的太多,做的事也太多,加之出了些意想不到的状况,方子安认为自己或许需要好好的整理整理,想一些事情了,理一理思路,让自己的心不要那么浮躁。

十一月初七上午,方子安正在廊下晒太阳读书的时候,老黄送来了秦惜卿的书信。信上要方子安即刻赶往卿园,王爷和史浩在卿园等着见他。

方子安连忙前往在,巳时过半抵达卿园。来到后宅厅中时,果见赵瑗和史浩两人坐在厅上喝茶,秦惜卿也坐在一旁。

“子安来了。”秦惜卿看到方子安忙起身迎到门口,赵瑗端坐不动,史浩却笑着站起身来。

“在下见过王爷,见过史大人。”方子安忙上前行礼。

史浩笑着还礼道:“子安,好久不见,你又精神了些。”

方子安笑道:“多谢史大人,史大人倒是清减了些。”

史浩微笑道:“是啊,凝月也说我瘦了,我自己都不知道。许是我这段时间太忙碌了些。”

方子安点头道:“史大人要保重身体才是,多多歇息。身体是本钱啊。”

赵瑗在后方沉声道:“史大人要为本王出谋划策,操劳的很,哪能如你那般闲适的很。”

方子安愣了愣,笑道:“说的是,能者多劳,倒也是实情。”

赵瑗摆手道:“坐吧,来时后面没有人盯梢吧?”

方子安道:“王爷放心,我兜了几个圈子的,确定无人盯梢才进来的。”

赵瑗点点头道:“你现在跟秦坦结仇,我怕你身后会有他的人盯梢。咱们在卿园见面,那可是要极为小心的。”

方子安道:“在下明白。”

方子安落座,秦惜卿沏了热茶端来,方子安刚要道谢,便听赵瑗道:“子安,今日叫你来时有些事要告诉你。最近朝廷里发生的事情,你可知晓?”

方子安茫然摇头道:“朝廷里发生了什么事?我怎会知晓?”

赵瑗道:“估摸着你也不知道,史先生跟他简单的说一说吧。”

史浩应了,转向方子安简要的将最近朝廷里发生的针对秦桧翻旧账以及秦桧反击,将李显忠等一干人等都找茬贬斥的事情说了一遍。

方子安听了整件事后甚为惊讶,眉头紧皱。

“这件事现在已经平息了,所有参与弹劾的官员都被秦桧处置了,倒是没死人。但是秦桧的气焰又长了几分,朝中和他作对的又少了十几人。哎,这件事现在弄得有些糟糕。子安,关于此事,你有什么看法?”史浩最后说道。

方子安苦笑道:“史大人,你问我这些事怕是并无意义。我怎么看并不重要。”

赵瑗皱眉道:“叫你说你就说,本来本王和史先生是来跟惜卿说这件事的。后来史先生和惜卿都说听听你的想法,这才叫你来的。他们都说你看事比较明白,本王也想着听听你的高见。”

方子安听赵瑗的口气似乎有些焦躁,心中若有所动。

“既然王爷有命,在下遵命便是。这件事……怎么说呢?李显忠那帮人也太草率了吧,简直可以用愚蠢来形容。让人难以置信。”方子安开口道。

赵瑗和史浩都愣愣的看着方子安,秦惜卿忙轻声提醒道:“子安,不要这么说话。李大人是朝中重臣,抗金名将。其余几位大人也都是忠良之臣……”

“忠良之臣也不能没脑子啊。”方子安摊手道:“要弹劾秦桧,居然不准备充分的证据,那也敢上书弹劾?秦桧这么多年雄踞朝堂,那是随随便便便被弹劾倒的么?若无确凿的铁证便轻易启衅,那不是摆明了给人当靶子么?那个李显忠更是好笑,既要弹劾秦桧,便该知道秦桧是怎样的人,被人反咬一口拿他之前的经历做文章,一句‘四姓家奴’便扛不住了,居然主动辞官,这算什么?卖队友么?简直可笑。”

赵瑗喝道:“方子安,不要胡说。李显忠岂是你能随意羞辱的?注意你的言辞。”

史浩也道:“子安,好好说话。”

方子安点头道:“好吧,好吧。我的意思是,你要弹劾秦桧当年南归之事,总得弄出些铁证来吧。什么新的证据都没有,那还说什么?若是皇上认为秦桧是金人的细作,当初他南归时便砍了他脑袋了,还等到今天?当年就是因为证据不足才让秦桧有了今日,你如今要旧事重提,怎也要弄出些新意来。”

史浩皱眉道:“说的也是,这次弹劾似乎翻得还是老帐,并无新的证据。可是,确实并无铁证啊。又如何取得?”

方子安笑道:“没有也得有,没有的话可以造假啊。”

“造假?你胡说什么?”赵瑗喝道。

方子安道:“王爷,我可没胡说。他们既然手里没有新的证据,便只能捏造证据啊。比如秦桧写的劝降信,不是说遗失了么?完全可以找人伪造一封啊,就说是找到了当年当事之人,找到了这封信。信上尽可多写些诋毁大宋诋毁皇上之言,得把水搅浑啊。浑水才能摸鱼不是么?秦桧必是要否认的,那便容他查啊,还能查出来个什么不成?这边一口咬定,秦桧只能忙于自证清白,还怎么腾出手来反击?就算扳不倒他,也得泼他一身脏水啊。就这么干巴巴的弹劾?说的都是老调常谈,秦桧甚至都无需辩驳的,这算什么?这也太草率马虎了吧。这些人也太老实巴交了吧,难怪全部被秦桧给处置了,太好笑了吧。”

赵瑗和史浩惊愕对视,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惊讶。他们似乎都完全没有想到方子安居然会说出这样的一番话来。但那惊讶不是责怪,反而是有些恍然。

“子安,你这岂非是知法犯法么?那些忠良之臣怎会做出捏造事实的事情来。那是违背他们的立身原则和朝廷律法的,非正人君子所为啊。”史浩缓缓道。

“正人君子?”方子安笑道:“史大人,恕子安放肆,我只问你一句,秦桧是正人君子么?”

史浩道:“显然不是。”

“那不就结了,秦桧就是个奸诈阴险的小人,你跟这种人讲什么道义,坚持什么原则?猛虎吃人,你还跟它讲道理不成?怎么能宰了它便怎么来。挖陷坑,设陷阱,做绳套,用刀砍,用枪刺,用火烧,用石头砸,甚至是用手抠,用牙齿咬。总之,怎么能宰了这吃人猛虎便怎么来,还讲什么原则?就是因为那些所谓忠良之臣太爱惜羽毛了,所以秦桧才有今日。以前那些忠良之臣被秦桧害死那么多,很多还是手下拥兵千万的武将,却就这么被秦桧这老贼给屠戮了,真是教人想不通。就算犯下大罪,也得除了这个奸贼啊。何为忠臣?忠臣便是什么都不做任由奸臣横行,最后把命搭上么?最大的忠便是不惜己身,敢为国除害,哪怕最后自己被朝廷斩了也要除了那祸害,这才是最大的忠。”方子安沉声道。

座上三人都惊愕无言。

史浩缓缓道:“子安所言不无道理,但也失之于激进过甚。照你那么想,岂非人人都能打着大忠之名,不顾朝廷法度胡作为非了?那岂非乱了套么?”

方子安也意识到自己话说的太过了,一杆子打了一船人,有些想当然。真实的情形其实没有那么简单。

“我的意思是,对付秦桧不用跟他讲道义。对付无赖便要用无赖的法子。他能捏造证据和罪名害人,别人也可以这么干。那才是对付他的法子。你跟他讲规矩,他却不跟你讲规矩,那还怎么斗?”方子安道。

史浩点头道:“你之言让我们大受启发。这一次他们似乎准备的并不充分。但是现在事情已经如此了,褒贬此事也没什么意义。现在秦桧声势大张,局面有些不妙啊。”

方子安看了一眼赵瑗,轻声道:“王爷和史大人可莫要告诉我,你们参与了此事。”

赵瑗沉声道:“我们参与了啊,我在父皇面前替李显忠他们说了话,减轻了他们的处罚。”

方子安怔怔的看着赵瑗道:“王爷,你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么?秦桧若知道此事,怕是要立刻将矛头对准你了。我估摸着,他要找王爷的麻烦了吧。”

史浩在旁叹息道:“子安你还真说对了,秦桧确实开始找麻烦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