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扶乱唐 > 第602章 暗中进行的火药研究

扶乱唐 第602章 暗中进行的火药研究

作者:狼烟东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4:05:04

第602章 暗中进行的火药研究

所以鉴真前几次东渡失败,并不代表唐朝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落后,面是他的东渡是政府禁止的、类似偷渡一样的行为,失败也属正常。

这些事不管是李倓还是张冲都是知道的,但是有一点,李倓曾经说过,正是那些西方人漂流到了倭国附近的原因,也是大唐的海军不能航行太远的缘由,那就是现在大唐的造船技术的确是行了,但是还有一点不行的,那就是没有海图。

海图,顾名思义就是航海的地图,因为这些年大唐的航海事业实在是空闲下来了这么长时间了,所以海图早已经失效,这些年张冲不断的让人在海上航行,也是一直都在完善着大唐和倭国周边的海图,不过平白无故的,他倒是也不能那么冒险。

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这个时候还没有精确的指南针的出现。

李倓在前世的确是个下过大墓的人物,但是对于理科的东西他是真的不懂,所以这件事就不是他能够解决的了,他也曾经在长安城找到了不少的工匠,但是想要发明出来精度十分高的那种指南针,现如今还真的是一件十分难以完成的事。

而另外还有一件事,其实李倓还并没有跟他们说,那就是他一直在组织了一部分人员在长安城的附近炼制一种秘密武器,那就是火药。

而且火药正是通过炼丹术发现的,而且正常来说还是通过失败的炼丹术发现的,所以李倓知道在这个时代自己还是很有可能把火药给鼓捣出来的,火药要是出来了,很多事情就简单多了。

炼丹术起源很早,《战国策》中已有方士向荆王献不死之药的记载。汉武帝也妄想“长生久视”,向民间广求丹药,招纳方士,并亲自炼丹。从此,炼丹成为风气,开始盛行。历代都出现炼丹方士,也就是所谓的炼丹家。炼丹家的目的是寻找长生不老之药,这样的目的是不可能达到的。炼丹术流行了一千多年,最后还是一无所获。但是,炼丹术所采用的一些具体方法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它显示了化学的原始形态。

炼丹术中很重要的一种方法就是“火法炼丹”。它直接与火药的发明有关系。所谓“火法炼丹”大约是一种无水的加热方法,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对火法有所记载,火法大致包括:煅(长时间高温加热)、炼(干燥物质的加热)、灸(局部烘烤)、熔(熔化)、抽(蒸馏)、飞(又叫升,就是升华)、优(加热使物质变性)。这些方法都是最基本的化学方法,这也是炼丹术这种愚昧的职业能够产生发明的基础。炼丹家的虔诚和寻找长生不老之药的挫折,使得炼丹家不得不反复实验和寻找新的方法。这样就为火药的发明创造了条件。在发明火药之前,炼丹术已经得到了一些人造的化学药品,如硫化汞等。这可能是最早用化学合成法制成的产品之一。

炼丹家虽然掌握了一定的化学方法,但是他们的方向是求长生不老之药,因此火药的发明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炼丹家对于硫磺、砒霜等具有猛毒的金石药,在使用之前,常用烧灼的办法“伏”一下,“伏”是降伏的意思。使毒性失去或减低,这种手续称为“伏火”。唐初的名医兼炼丹家孙思邈在“丹经内伏硫磺法”中记有:硫磺、硝石各二两,研成粉末,放在销银锅或砂罐子里。掘一地坑,放锅子在坑里和地平,四面都用土填实。把没有被虫蛀过的三个皂角逐一点着,然后夹入锅里,把硫磺和硝石起烧焰火。等到烧不起焰火了,再拿木炭来炒,炒到木碳消去三分之一,就退火,趁还没冷却,取入混合物,这就伏火了。

唐朝中期有个名叫清虚子的,在“伏火矾法”中提出了一个伏火的方子:“硫二两,硝二两,马兜铃三钱半。右为末,拌匀。掘坑,入药于罐内与地平。将熟火一块,弹子大,下放里内,烟渐起。”他用马兜铃代替了孙思邈方子中的皂角,这两种物质代替碳起燃烧作用的。

伏火的方子都含有碳素,而且伏硫磺要加硝石,伏硝石要加硫磺。这说明炼丹家有意要使药物引起燃烧,以去掉它们的猛毒。

虽然炼丹家知道硫、硝、碳混合点火会发生激烈的反应,并采取措施控制反应速度,但是因药物伏火而引起丹房失火的事故时有发生。《太平广记》中有一个故事,说的是隋朝初年,有一个叫杜春子的人去拜访一位炼丹老人。

当晚住在那里。半夜杜春子梦中惊醒,看见炼丹炉内有“紫烟穿屋上”,顿时屋子燃烧起来。这可能是炼丹家配置易燃药物时疏忽而引起火灾。

还有一本名叫《真元妙道要略》的炼丹书也谈到用硫磺、硝石、雄黄和蜜一起炼丹失火的事,火把人的脸和手烧坏了,还直冲屋顶,把房子也烧了。书中告戒炼丹者要防止这类事故发生。

这说明大唐的炼丹者已经掌握了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就是硫、硝、碳三种物质可以构成一种极易燃烧的药,这种药被称为“着火的药”,即火药。由于火药的发明来自制丹配药的过程中,在火药发明之后,曾被当做药类。《本草纲目》中就提到火药能治疮癣、杀虫,辟湿气、瘟疫。

火药不能解决长生不老的问题,又容易着火,炼丹家对他并不感兴趣。当炼丹的配方由炼丹家转到军事家手里,就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色火药。

根据李倓的推断,火药的发明和炼丹家有很大关系,发明的时间可能在大唐以前。由于炼丹家喜欢保守秘密,就无法知道火药发明的具体年代了,而且李倓登基以来最开始的时候不但没有喜欢这些术士还驱逐了不少,这就导致现在他再想要发展,找到的人也不是那么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