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 第557章 中流击水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第557章 中流击水

作者:江山不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20:27

第557章 中流击水

视察完工作,特别是见杨杰很快进入角色,张汉卿也就很欣慰了。在这几天,他和杨杰、韩麟春、王以哲、戢翼翘等人民军高层商讨了未来军事动作和政治方略,都认为这是中国难得的好时机,也是人民军将养生息的时候,不过这是指西北、东南而言。

人民军还是要抽调出一批精兵强将,趁机向山东、江苏一带发展,特别是山东,扼守着重要的津浦线,是人民军回东北的最快也是很安全的路线,对南北奉军结成紧密联系,意义重大。

至于日本在山东拥有巨大利益,是否会因此而和人民军产生冲突?杨杰是少见的知日派,他认为目前日本国内还没有做好和中国一战的准备,只要中国坚定信念,上下一心,已经陷在远东的日本没有力量来和中国叫板。

在远东方面因为1921年后苏俄政|府情况好转,政权逐渐巩固。此时的日本,由于出兵西伯利亚耗费巨额军费,造成国内财政困难,人民反战舆论高涨,在此情况下统治集团内部对出兵西伯利亚政策也产生了分歧。日本政|府不得不于7月向远东共和国政|府提议进行会谈,解决双方纠纷,企图通过外交途径达到目的。

会议召开前一个月日本曾与白俄军首领谢米诺夫部下各军官签订协定,主要内容是:“日本欲借助谢米诺夫一派各将军的同意,占据海参崴、双城子及中东铁路,并欲把持海滨省、萨哈林等省之一切捕猎、渔业及森林权利,把持海滨省及阿穆尔省的矿产及金矿权利,最后消灭远东共和国。”

上述事实可见日本与远东共和国会谈的诚意,可想而知随后召开的大连会议必将以失败告终。

同年8月26日,双方代表在大连举行会议。日本除拒绝退兵外还提出一些苛刻条件和要求,遭到远东共和国代表团的拒绝,会谈于4月16日被迫中断。

大连会议期间及中断后,日本并没有放松对远东地区的侵略。10月底至12月初,日本支持匪徒包奇廖夫率领的白卫部队前往勘察加,强占了吉什加和彼得罗巴夫、洛夫斯克。会议期间日本政|府拒绝撤出海滨省日军,并扩大占领区域向中立区界限外前进。

但是,远东战线的情况很快有了好转。1922年2月12日,远东共和**队在伏罗恰也夫斯克附近击败白卫军,2月14日解放伯力。人民革命军和游击队的胜利,日本内外矛盾的加剧,迫使日本政|府与远东共和国、苏俄重新谈判。

这是日本面临的艰难处境,也是他们之所以被迫放弃山东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中国强烈的民意。《解决山东悬案条例》的签订,使人民军进入山东理直气壮。

连续三天,他们都在闷热的校长办公室里讨论局势与人民军、奉系的发展问题,等到告一段落,张孝准又湿了一身。晚上虽然转凉了,但是秋老虎的威风还是在白天折磨得张孝准痛苦不堪。

张汉卿看着这个听说原本很英武的才俊变成如今这个胖员外,忍不住想笑。武汉本就是中国大火炉,久呆屋中,免不了闷热死。这个世上现在还没有空调,风扇也还是稀罕物,要解暑的唯一办法就是游泳了。

这里水可不缺:汉水在这里注入长江,还有广阔的东湖。前世曾经在这里出差过,玩过黄鹤楼、龟蛇二山,也游过东湖,也曾走过武汉大桥。八十年前的武汉是什么样子的呢?

难得有闲,张汉卿兴致勃勃地对诸人说:“来武汉,还没好好看看这里的景色呢,我也想去长江里游一游。”

韩麟春笑笑说:“那可不行,这里江面虽然不宽,便在夏秋之季水势还是不小的。”

张汉卿不信邪,毛爷爷七十三高龄了还能畅游长江,我不过二十来岁,正当年的身体,这年来也没被女色淘空,为什么游不得?再说我又不是游过长江!他一念甫动,便吩咐姜化南:“给我安排两个水性好的陪我,再弄条船远远跟着,就不妨事了。”

知道他的性格,王以哲也就不去劝了,他悄悄叫来华中人民军司令部保卫部的部长黄显声:“按照少帅的部署多弄几条船,前后都要有,注意距离适中,不要荡起浪头来。另外安排几十个本地水性好的警卫,要严密跟着少帅。”

少帅要游泳了!这则消息迅速传遍了武汉军校。对于这位挂名不问事的“校长”,学生军官们多是一种崇敬和爱戴。少帅治军严明,但私下里却很和气,也愿意和年轻人打成一团,因此在他们心中“敬”是有的,少了些“畏”。

他们有很多人已经被人民党考察或已经是预备党员了,对于人民党的理念都有较深的认识,也都佩服这位一手缔造它的年轻少帅。张汉卿一行人出来,便有些熟悉他的老奉系“深造”的军官嚷嚷:“我们也要和少帅一起游!”

张汉卿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当年毛爷爷弄得声势有多大啊?我张汉卿也要来一次壮观的长江行!他笑着对学生们说:“要游的同去,不会水的戴好羊浮子。我游得很快,可没时间回来救你们!”

学生们“轰”的一阵笑,各自手忙脚乱地回去换衣服了。

此时的中华路码头万人空巷,听说的人喊着不知道的,年长的驮着年幼的,大家像逛集市一般热闹。中国老百姓有看稀奇的传统,特别是听说刚刚拿下广东、向孙大炮开了炮的少帅公开出行,更增兴趣。

张汉卿赤着上身,在一堆华中人民军高官的簇拥下有说有笑地走到江边,这时已经有上百个精壮的汉子等在岸边。几条船也一字摆开,等待张汉卿上去。

计划是到离开岸堤百步后再下水,这样可以与岸边上的人群离开些距离,安全系数也大些。不过张汉卿看着身后成百上千名学生军官,明智地拒绝了上船的建议本来要的是与军官们打成一片,这几艘船能载多少人?你以为哥真是在游泳?哥玩得是政治!

他摆摆手,冲着船上几个华中人民军保卫部的负责同志,坚决地说:“我就从这儿下去喽!”

少帅的决定不容更改,几条船分成上游、下游两拨,把张汉卿远远地夹在中间。左右后面几米远是几个水性最好的警卫,再后面是无数人头,这阵势,当年毛爷爷游长江也不过如此吧?

张汉卿的水性很好,又是年轻力壮,因此显得很是自如。蛙泳、仰泳、狗刨花样多端,在换气的间歇里,他还能和船上的张孝准说话:“闰农,一起下来游嘛,游泳可以减肥。”

张孝准看着大腹便便的自己,无奈地说:“现在不行啊,多年没有动了,我怕下去就不能和少帅再说话了。”

张汉卿大笑着,一阵风浪打过来,猛地被灌了一大口水,差点被呛死。不过为了维护他的高大形象,只能强忍着不动声色地咽下,好在没人发觉。这时候工业污染少,喝几口水大可不必紧张,而且长江水喝起来还有些甜呢。

他还是对张孝准说:“闰农,你这教官可要给你的学生军们做好样子,现在我们在武汉游,要不了多久,我请你在江苏、在上海,我们畅游扬子江、黄浦江!”

张孝准哈哈笑说:“一言为定。从现在起我就要开始减肥了,争取到时候能跟得上少帅的脚步一起游。”他对身边的几个人说:“我先下去,你们看着点既盯着少帅,在有空的时候还要看看我,我估计不成的,游不了多远。”

江面还好不太宽,不过张汉卿还是几次想停,但是没有地方可歇,上船的话就太没有风范了,只得使出吃奶的力气一步一步挪,倒把身后的王以哲等人看得揪心。好不容易拼到了对岸,这时候不知在谁的带动下,大家一齐鼓起了掌。

掌声中,尽管张汉卿浑身像散了架一样爬上岸,他还是轻轻挣开两边警卫的好心帮扶,以一幅高大健朗的形象出现在武汉市民面前。

武汉是华中第一大城市,又是辛亥革命打响第一枪的地方,也是孙逸仙国民党发迹处。不久前与孙逸仙的一场炮击算是和他们闹翻了,在这个地方的动静,有着不一般的意义。

我来了,我征服!

岸边的武汉军校校通讯社记者的王蒙理解这个历史性的意义,在张汉卿上岸后向围观的人群挥手致意的一刹那捕捉到了精彩的一幕而果断地按下了快门。镁光灯的声音吓了张汉卿一大跳,还以为是有人搞暗杀!

不过被裹挟的他已经没有机会反应了,于是,他的光辉形象被永远定格!

兴致勃勃中,他还即兴为军校通讯社作了一首词,以纪念这次不同寻常的出境。不过小张可没那个耐性作出新的来,这时候穿越的优点就显现了:毛爷爷不是有首《沁园春-长沙》吗?把湘江变为汉江、橘子洲变成鹦鹉洲,不也挺像那么回事的吗?关键意境也类同呢!

这就是那首史上不能不提到的著名古体词《沁园春-汉阳》:

独立寒秋,汉江北去,鹦鹉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昂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