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征服者 > 第三百三十八章 太狠了

大明征服者 第三百三十八章 太狠了

作者:酒老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2:49:29

第三百三十八章 太狠了

朱厚炜改革弊政的步子迈的太快也太大,以至于让满朝大臣应接不暇的同时也产生了深深的危机感。

这个危机感是什么?很显然是士绅阶层的集体利益,这个利益包括很多,比如土地。

大明的土地政策是不是弊政?在士绅的眼里肯定不是,可在嘉靖帝的眼里呢?

这就难说了……

所以杨廷和执政期间就对内阁诸老表示过担忧,但是皇帝也没有针对土地政策说过任何要改制的意思,所以诸老也只能是心怀揣测,却难以宣之于口。

不过众臣也都觉得,土地政策牵扯太大,当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不好就是天下大乱,就算皇帝底气再足,他也不可能将自己完全置于天下士绅、勋贵的对立面,否则的话恐怕就连自己屁股底下的皇位都未必能做的稳。

这话绝对不是危言耸听,要知道皇室和勋贵的利益本身就是一体的,而皇家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任何雄才大略的君王都没有可能摆脱这一点,否则就是无根之萍!

但是今上抓住财权和军权,已然拥有了足够强大的底蕴,他要是真悍然对士绅和勋贵动手,甚至不惜天下大乱,那么天下利益阶层将不会有丝毫还手之力。

这才是内阁最担忧的问题,甚至于内阁数次谈论之后已然觉得皇帝迟早会对土地政策动手,但什么时候动手,会如何改制,却没个底。

如今皇帝突然间说屯兵是最大的弊政之一,那么杨一清立即接问,很显然是想探一下皇帝的底。

然而朱厚炜很显然不打算在这方面多谈,只是大有深意的望了一眼杨一清说道:“弊政之所以是弊政,在朕的眼里,但凡对社稷有害无利,但凡对百姓无益之政皆为弊政,诸位爱卿无需妄加揣度。”

杨一清有些失望,不过身为首辅,他也不可能在这样的场合打破砂锅问到底,那不符合重臣的逼格……

“大明的军队主要有禁军、边军和屯兵三大块组成,边军驻防九边,然而瓦剌、鞑靼这些年数次寇边,劫掠我大明百姓和财物无数,边军与之交战胜少败多,原因何在?

无非是将士战力不足,血勇不盛,再加上将领蓄养家丁,以至于寻常边军多有怨愤,如此一来,这些受到苛待的边军战士如何肯以死战之?

故而朕让新军进驻边防,严禁武将蓄养家丁,成效显而易见,还有禁军,禁军都是些什么货色,朕不相信兵部看不见,然而兵部可想要过改变?

没有!或许兵部会说没银子,可自嘉靖元年起,户部就没缺过银子,兵部为什么没有给朕提交过行之有效的强军之策?

说白了就是私心杂念太多罢了,在大臣们的眼里,马上打天下,下马治天下靠的是文臣,而文臣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武官做大,那样会威胁到自己在朝堂上的地位。

然而你们可曾想过,文武本身就是君王的左膀右臂,缺了文官,天下政务无从治理,却了武将,谁来保境安民,靠嘴皮子吗?”

“臣汗颜无地。”王琼沉叹,要是真按皇帝的说法来看的话,他这个兵部尚书无疑是不称职的,甚至可以说是尸位素餐。

“朕没有责怪王爱卿的意思,如今禁军和边军已经整改,草原之患在筑城通商,驻守新军之后,想来边军的存在也将变的可有可无,那么是时候改改了。”

又改……八位重臣脑袋晕的要死,说实话,他们现在只要一听到改革这两个字就头疼欲裂。

“王爱卿。”

“臣在。”

“兵部行文,抽调大同、宣府、蓟镇等六边原驻防边军回京,入禁军大营整编,六边防务由去年北上的神策军几营接手。”

“臣遵旨。”王琼应旨,对于这条旨意,他早就有了心理准备,新军的战斗力足够强悍,数千人驻守一条防线,兵力看起来确实单薄了些许,但是不要忘了,鞑靼已经被正德皇帝揍趴下了,现在正德还在草原肆虐,别说小王子残余势力还剩多少,你去问问他,就算他还有三四万兵马,他敢不敢南下。

所以说如今的大明北境,是自永乐之后最安全的一段时期,既然安全自然也就无需驻守雄兵。

另外,若是嘉靖帝的草原政策确实能行之有效,那么长城的防御功能将会彻底失效,长城都没用了,那还要边军做什么?

这时候再看看已经装到箱子里面的热气球……

有这热气球,长城还会是不可逾越的天堑?

很显然不是,王琼此刻已然生出一种时代已经变了,而他已经老了的感慨。

“至于屯兵……诸位爱卿觉得如何改之比较合适?”

杨一清皱眉道:“陛下是打算将天底下的卫所尽数裁撤?”

“尽数裁撤屯兵是必然趋势,不过朕不可能一次性将所有的屯兵尽数裁掉,那不可能,毕竟地方上的防卫力量不能没有,否则盗匪趁虚而入,对百姓而言不是好事。”

杨一清这才舒缓了一口气,他怕的就是皇帝不管不顾,如今看来倒是他多虑了。

“陛下曾经说过,在各地设立军区,不知这军区是何意?”

“军区是地方防务和治安的终极力量,军区内的兵是职业军人,他们无需生产,无需耕作,唯一需要做的就是锤炼自身,增强自己的军事能力,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军事素养,不管是现役还是退役之后,都觉得自己是个兵,真正的兵!”

“陛下的意思是,这些兵和边军一样,完全依赖于朝廷的财政供给?”

朱厚炜点了点头。

“那么陛下打算在各地……军区,驻军多少。”

“不低于三十万,暂时不高于五十万。”

三十万到五十万……按照均值四十万来算,一个月的军饷差不多七十万两,连吃用军需,一个月差不多一百二十万!

一年一千五百万!

这要是加上边军……禁军的天策军……一年就往三千万两去了……

也就是说嘉靖帝军事改革,改出了强军,可花的银子是以前的七八倍!

太狠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