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征服者 > 第三百三十一章 本份

大明征服者 第三百三十一章 本份

作者:酒老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2:49:29

第三百三十一章 本份

皇帝的话已经出口,至少在这金殿之上断无收回的道理,杨一清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据理力争,更何况他还未必多有理,不过让户部这么干干脆脆的拿银子,那也是不可能的,只待朝会结束之后再议不晚。

与杨一清满肚子的郁闷不同,此时金殿上最高兴的当属翟銮。

他是内阁辅臣不假,然而地位不高,属于无足轻重的存在,他最主要的职责还是兼任的工部尚书。

然而嘉靖朝那么多大工程,工部却连汤水都没喝到,身为工部尚书,翟銮的压力可见有多大。

现在好了,天子直接将草原筑城,而且一筑就是十座这样的超级大工程交给了工部,多了不敢说,三年内工部都不愁没事可干!

如此一来,他这个工部尚书也算是给下属一个满意的交代了。

至于如何在草原筑城,会有哪些困难,不得使用徭役的前提下,如何征发匠工,这些乱七八糟的事还轮不到他这个工部尚书来操心。

筑城、通车、贸易、流官、震慑、削弱草原部族力量,这些手段就是朱厚炜对付草原的一系列手段。

只要完全按照他的设想去办成这些事,朱厚炜完全不相信,草原还能翻的起什么大浪。

草原的事拿在大朝上面来说,无非就是给满朝官员通个气,真正要谈还是得去御书房,和几位重臣谈妥了,再由他们去实施,这才是如今大明政治的现状。

大朝结束后,超过九成的官员离开金殿,各自回衙门办公,留下来准备继续骚扰皇帝的除了内阁六位辅臣外,还有吏部尚书谢迁,兵部尚书王琼,一共八个。

王琼是真的已经心灰意冷,再加上在朝会上丢了脸,已然不打算继续干这没啥干头的兵部尚书,所以留下来是打算摘帽子的。

至于谢迁,如今已经六十五了,自成化十一年高中状元之后便迈入了仕途,此生历经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属于纯粹的四朝元老。

正德年间,宠信宦官刘谨,而号称三贤相的谢迁、刘健、李东阳合力想要置刘谨于死地,最后却在天子的绝对意志下,落了个惨淡收场,只剩下李东阳一个在官场上和刘谨勉力周旋。

刘谨伏诛后,朝廷征召谢迁还朝,然而谢迁以老病为由拒绝,嘉靖元年八月,朱厚炜亲自下诏书命其还朝,谢迁无奈,只能收拾行装返回京城。

按照谢迁的资历,就算让他入阁取代杨廷和成为首辅,那都是绰绰有余的,然而彼时的内阁已是人满为患,而且杨廷和也很得嘉靖帝看中,于是朱厚炜便任命谢迁为吏部天官,至于廷推,那就是个形式。

谢迁也知道嘉靖帝和他伺候过的前三位帝王完全不同,这就是位极其有主见,有自己抱负,并且为了自己理念坚定不移前行的雄主,伺候这样的雄主,你需要做的就是本份。

你可以有自己的思想,可以有属于你的施政纲领,但是不能和皇帝的想法背道而驰,否则就是错的,对的也是错的。

吏部掌控天下文官的升迁、免职、考功、京察等等,这些就是吏部的本份,也是谢迁该做的事。

嘉靖帝恨贪污腐化,属于大贪必惩,小贪看情况那种,皇帝的手里掌控着不知道多少官员的黑材料,可以随时随地用光明正大的理由来罢黜官员。

考功是对官员政绩的考察,京察的其中一项职能便是核查官员的贪腐,皇帝能够随时用贪污的名头把官员干掉,而吏部却一无所知?

那便是失职!

所以当谢迁成为吏部尚书之后,加大了对贪腐的审查力度,一年不到的时间,已有超过百名官员因为贪污数额较大而被革职!

朝野上下这段时间可以说是怨声载道,不说人人自危,可至少也对谢迁执吏政的方式大感不满。

谢迁也会来御书房,倒确实让朱厚炜有些奇怪,难道是为了向草原派遣流官的事?

这未免也太有些操之过急了吧。

八位重臣见了礼被赐座,朱厚炜淡笑道:“诸位爱卿此番可是要和朕谈草原之事?”

王琼刚待说话,便听到杨一清开口道:“陛下要在草原筑城十座,臣别的不想问,只想问问陛下,这筑城的银子……”

“户部缺银子吗?”朱厚炜反问道。

“这……”杨一清一窒道:“户部财政如今是从未有过的宽裕,可筑城耗费甚巨,户部难以独力承担……”

话里面的意思很简单,筑城可以,但这银子,皇帝你也得掏,而且至少得掏一半。

谁让皇帝您有银子捏。

“翟爱卿。”

“臣在。”

“翟爱卿兼领工部,筑城既然由工部负责,那么翟爱卿可考虑过一座新城筑造大致需要多少银子?”

翟銮略加思索后说道:“城池有大有小,城墙有高有矮,如果是在中原建造一座如同湖州那样的城池,光圈土筑城墙的话,花费的银子不会超过五十万两,可要是建造如两京这样的雄城,最少也需要百万两以上,这还是征徭役的情况。

但是草原不是中原,想要在草原上筑造城池,首先是人力,然后是筑城材料的运输等等,估计至少得要翻一两倍。

陛下要想在草原筑雄城十座的话,按老臣的估计,至少要雇佣十万民夫,历时最少三五年,十城耗费的银子不会低于一千五百万两!”

“一千五百万两……”朱厚炜笑道:“就算两千万两好了,如今户部每年结余下来的银子都不止一千万两吧,按照三年筑城的时间算,一年也就要户部掏六百万两,很困难吗?”

杨一清摇头道:“户部是有结余,但是这天下要用银子的地方太多了,旱灾、蝗灾、黄河水患等等,一旦遇到户部就要拿银子,陛下,户部虽然宽裕了些,可也不能寅吃卯粮,得要未雨绸缪啊。”

朱厚炜最烦的就是和户部打交道,别管是谁做到户部的位子上面,都会变的斤斤计较,烦不胜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