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征服者 > 第三百零二章 慎言呐

大明征服者 第三百零二章 慎言呐

作者:酒老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2:49:29

第三百零二章 慎言呐

朱厚炜之所以能不费吹灰之力就改革掉禁军三大营,是因为三大营本身就是直属皇室,兵部根本无权干涉。

而能在整编神策军之后顺利整编京城二十六卫,则完全是因为那个时候的朝廷根本没心思在军队的事上面和皇帝抬杠。

那个时候藩镇、盐政乃是税政的事让满朝应付不暇,哪里有精力和皇帝为了军队改制的事扯皮。

当然这还仅仅只是外因,真正的内因是什么?

是财政!

大明的军队除了自给自足的各地卫所以外,不管是京营还是没有多少土地的二十六卫以及边军,其军饷和粮草都需要朝廷供应,也就是兵部跟户部要银子,要到以后再分发给各个驻军。

皇帝如果要掌控全天下的军队也不是不可以,那么这养军的银子就该皇帝来出,当然养军的银子皇帝肯定不会从自己的小金库里面拿,那便只有找户部。

兵部跟户部要银子养军,名义是堂而皇之的,你户部不给,那军队要是哗变甚至劫掠地方的责任就该户部来背,不背都得背。

但是皇帝不一样,皇帝跟户部要银子养军,户部肯定会哭穷,肯定会缺斤短两,那么不足的就该皇帝去补,拿什么补?当然是内库的银子去补。

内库的银子不够贴补?那和户部没关系,实在不行,皇帝就缩减宫中用度,少一点奢华嘛。

总之,户部在皇帝面前扮演铁公鸡这样的角色早就扮的炉火纯青,皇帝虽然是天下至尊,可只能认栽,除非皇帝自己有银子。

朱厚炜有银子!

不但有银子,而且银子多的让户部流口水!

有了银子就有了底气,那么皇帝整编军队没用户部一文钱,满朝官员凭什么反对?

皇帝养军队本身就是天经地义的,文官想要揽住军权不放?

你想干啥!

更何况文官把持军队财政,目的就是不想皇帝重用武人,甚至是穷兵黩武,否则的话身为满身浩然正气的文官谁他么愿意和臭丘八打交道。

然而是可忍,孰不可忍!

几乎快要名存实亡的兵部本身就已经够憋屈的了,现在倒好,现在兵马出关,很显然是要和草原决一死战,可这么大的事,兵部甚至内阁都一无所知!

谁给威武候调动六边精骑的权力,兵马出关的调兵文书在哪?粮草转运是如何安排的?

最重要的是兵马出征,哪怕只有几千精骑,可督军的文官呢?

这才是朝臣最不能忍受的地方!

对于将武臣崛起提防到骨子里面的文官来说,将门势力的抬头是绝对无法容忍的,皇帝就算要玩平衡,也应该在朝堂扶持出两派来,而不是引勋贵集团来和文官争锋!

于是此刻御书房内的气氛已然凝重的一塌糊涂。

哪怕此刻御书房里面只有杨廷和、杨一清和王琼三个人。

杨廷和乃诸臣之首,他被架着来是没办法的事,而王琼是兵部尚书,他就是来兴师问罪的,至于杨一清则是被王琼裹挟着而来。

之所以裹挟杨一清,是因为杨一清知兵事!

杨一清曾经督理陕西马政,在此期间平定边疆进犯,正德即位后,数万蒙古军入侵固原,总兵官曹雄拒绝派兵援助,杨一清于是率轻骑自平凉昼夜行军,抵御入侵并发动奇袭,击退蒙古军的进犯……

如果说当今嘉靖朝谁最够资格督师边镇,乃至引兵出关掀起大战的话,非杨一清莫属。

这也是满朝上下能够接受的人事安排,毕竟杨一清是正经科举出仕的文官,他就算得再大的军功,文官或许会眼红会嫉妒,但是肯定不会排斥。

王琼身为兵部尚书,但没有领兵征战也没有率兵平叛的经验,所以把杨一清拉着,意思也很明显,就是告诉皇帝,文官当中不是没有知兵事的大臣,皇帝能任用武人,为什么不能信任文官!

至于其余内阁阁臣和朝堂上另外一些大佬则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似乎不愿意趟兵事这样的浑水。

“王爱卿说完了?”等到王琼滔滔不绝的陈述完自己的观点,朱厚炜这才抬头看向眼前这个恨不得把满嘴口水喷到自己脸上的大臣。

当然,大明可不是大宋,大宋有太祖誓碑约束皇帝,大明可没有,王琼真要想学包拯,那就是大不敬!

朱厚炜漫不经心的态度让王琼很不爽,微怒道:“臣请陛下下旨给武威候,并将之押送回京,判其妄动刀兵之罪,夺其爵位,贬为庶民!”

王琼也知道让皇帝杀了朱寿那是肯定不可能的,谁让朱寿任宣府总兵的时候恰好有了独石口大捷呢。

这场震惊天下的大捷,极大的振奋了万民之心,也一扫军伍中的颓废之气,要是杀了朱寿,必然会让万民不满,让天下军队的将领不满。

真要到了那一步,皇帝肯定会把他王琼推出来平息内外怨愤,这样的结局肯定不是王琼自己所能接受的,好不容易熬到如今这个位置,对于他来说最需要考虑的已经是身后名了,岂能因为一个武将而晚节不保!

“朱寿领兵出征草原,是朕的旨意!”

“臣知道!”王琼呛声道:“若非陛下的旨意,威武候自不敢领兵出关,可陛下此举不合大明制!”

“无需和朕谈这个制那个制,在朕眼里天底下就没有万年不变的成法,更不存在永世不移的制度,治理天下当因时制宜,而不是死抱着教条不放,那样治不好天下,也不可能让社稷永存!”

三人目瞪口呆……

诚然,当今天子确实不把什么制度放在眼里,只要他认为不合理的,该改的就一定会动手,这一点早就在朝堂上下形成了共识。

但是知道归知道,约定俗成是约定俗成,大家在无力反对的时候也只能装傻充愣,可如今天子直接把话挑明了来说,就等于是在公然藐视、践踏!

这让三位重臣的脸上有些挂不住了。

“陛下,慎言呐。”杨廷和忍不住叹息。

朱厚炜无语,身为天子,大明帝国的君王,万民的主宰竟然还要慎言?

神他么慎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