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征服者 > 第三百章 乡学建疏

大明征服者 第三百章 乡学建疏

作者:酒老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2:49:29

第三百章 乡学建疏

“正是!”周博肃声应道,仿佛湖南商界出了名的铁公鸡不是他周博,而他周博就是那个为了响应天子大政,为了造福桑梓,不惜舍家破财的大善人!

“善!”王守仁笑道:“诸位有所不知,天子日前派锦衣卫来给本官送了封密信,信中说了,本官在湖南兴学若是一如南直隶故事,那么陛下此番会在闲暇之余召见湖南境内捐学最多的三位大商,其余捐学较多之商,也会赐匾嘉奖!”

众商等的就是这准信,现在王守仁把话已经放在这了,众商心里面自是有底。

王守仁将众商的表情尽收眼底之后叹息道:“本官在南直隶兴乡学两千余,然对于南直隶而言,尚未铺设全境,这里面商贾们出力甚大,本官也不会将所有乡学筹建之事尽数交给商人,故而让巡学衙门的属官继续督促南直隶办学事,而本官则来了湖南……

对于湖南如何布学,本官还是打算延用南直隶之法,先给湖南本土商贾们一个机会为天子为朝廷分忧的机会。

诸位可知天子让本官巡学天下,要本官用多久的时间完成天下巡学事,要做到这一点,又要花多少银子?”

众商摇了摇头。

“五年,陛下给了本官五年的时间,而银子则需要万万两以上!”王守仁叹道:“诸位都知道,陛下将盐政实行承包制,每年从盐政的收入能达两千五百万两,可要是天下兴学由财政一力承担,这盐政的银子就得全部投入进去方可。

身为大明之臣,自当为君王分忧,因此本官会找上你们,一来是为君王分忧,二来也是为了给诸位一个正名正身的机会。”

“我等谢过王大人。”众商拱手。

“要想将这乡学铺设湖南全境,差不多需要两千所,本官会主持千所乡学之筹建,后续的则会交给来日于各州设立的巡学衙门中的官员去办,届时还望诸位鼎力相助才是。”

“岂敢,岂敢。”

王守仁笑道:“既如此,本官也不矫情,诸位都是湖南本地大贾,自身出力乃是应有之义,不过力量终归有限,因此本官希望诸位大商能够发动本土众商,共同参与,哪怕那些财力一般之商,也可联合起来同建一所,人多力量大嘛,只要众志成城,这天下能有什么难办的事?”

“王大人说的是……”众商再次回应,只不过王守仁这话听进去几分,估计也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湖南和南直隶一样,但凡捐资修建乡学之商,皆可获得冠名权,比如周东家捐的这二十所乡学,皆可命名为周博乡学或者周氏乡学等等,如何命名,皆由诸位东家自专!”

“我等明白。”众商纷纷点头,王守仁在南直隶兴学之事,众商都已经打听的清清楚楚,这冠名权,众商自然也知道。

“既如此,本官也不多言,诸位东家这便去登记,将要捐学的数量和地址录好了,以后得闲,本官当在府城设宴,款待诸位捐学之盛情。”

王守仁端起茶盏,众商会意,纷纷告退。

等到众商离去,王守仁回到书房,展开奏章开始奋笔疾书。

想当初王守仁被任命之后,是怀着空前壮志,想要以兴学之事来磨砺自身的圣人之道,然而只有身处其间,才知道当初的想法有多可笑。

按照天子的规划,是要以乡学为基石,面对寻常穷苦百姓来开启民智,然而全大明有多少乡镇?

简直多如牛毛!

凭借一个巡学衙门,想要完成如此庞大的工程,至少在初建阶段可以说的上是难如登天。

利用商贾,是用官身和名声来强压,让那些根基不深厚的商贾明白,与其为了区区万两银子就去得罪一位二品重臣,这样的代价值得不值得,这就叫权衡利弊,商贾的心里面自己都有一杆秤,他们自己能衡量出来轻重。

至于名声则是推波助澜,商贾名声不好,尤其是大商,哪怕你再如何有钱,寻常百姓一边羡慕,一边还会在你背后吐口水,说你为富不仁,说你浑身铜臭。

现在商贾捐学,造福于桑梓,这种质疑声必然会小很多,商贾们也不会拒绝这种行小善搏大名的机会,只不过他们平时或许会做做修桥铺路这一类的事,这可能是自发也可以是官府要求,只不过现在换成了建校,而施压的变成了朝廷罢了。

抓住商贾逐利的心理,让他们知道天子有多重视兴学,让天底下的商人觉得有利可图才是根本。

这个利可以是实打实的利,也可以是邀名的利。

可要是觉得就如此简简单单便能将兴学办成功,未免想的也太简单了。

王守仁自己可以秉承一颗公心,可以为了自己的理念不惜一切,也能为了天子的恩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是衙门呢?

巡学衙门筹建天下之学,这里面可以贪污腐化的地方太多了,如果仅仅只靠他一个人,估计累死都未必能完成天子的大业。

在王守仁看来,天子以乡学为基,还是有些过于激进。

如果让他来定兴学之策,那么他一定会以县学作为根基,至于乡学可以让各乡乡老、望族和大户去办。

然而天子的意思是由大明的财政来主导完成兴学事,当今天子固然是财大气粗,可银子这么个花法,就算王守仁都觉得肝胆皆颤。

大明朝才摆脱财政困境几天呐,就算天子捞银子的手段层出不穷,可将学舍落实到乡,也委实有些浪费了。

当然,作为拥有全权的巡学使,王守仁自己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办,但是那样耗费的时间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不要说是五年,恐怕就是十年二十年都未必能将乡学开遍天下。

所以现在王守仁需要得到天子的旨意,这旨意就是让天子去让各乡筹建乡学,而巡学衙门的重心则放在县一级上面。

如此一来,王守仁有把握让朝廷或者说天子内库不耗费一钱银子就把兴学之事给办妥!

一念及此,王守仁落笔疾书道:“臣,王守仁乡学建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