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龙图天下 > 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甘宁的叙职 上

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甘宁的叙职 上

"爱书网"访问地址

江东也是产粮的地方,而且中原内乱,长年战争不停,反而是江东这个地方,享受了多年的太平,积累下不少的粮草。

江东军自从建立以来,不仅仅平定江东,能对外征战,是因为江东多年下来的积累,让粮草充裕,所以才造就了江东军的强大。

但是一次次的征战,也消耗了江东不少的底蕴。

这一次洪灾太凶猛了。

江东如果救灾。

粮草肯定是不足了。

但是如果不救灾,那么就会失去民心,民心要是被挑拨起来了,肯定会造成动乱。

“借粮吧!”

孙坚咬咬牙,道。

“问世家门阀借?”张昭摇摇头,低沉的的说道:“主公,不妥,要是向他们借粮,我们把治城移至建业,那就一点效果都没有了,而且这些人贪心不足,他们肯定狮子大开口的,到时候恐怕主公会被他们所胁迫!”

这个时代,不管是那一个政权,其实都是在和士族斗争之中。

世家门阀,影响力太大了。

哪怕是袁本初,他依靠袁氏威名成就了他的霸业,可有得有失,他的政权之中,也被世家门阀所的掌控了,有很多事情是不能自我的。

历史上袁绍在官渡上败给了曹操,或许也有一份是袁绍根本掌控不住河北的局势,才会导致自己的兵败黄河岸边上。

江东政权的建立,孙坚虽用了不少心,而且去年抓紧了机会,从吴郡脱身,在建业建立新都,把吴侯府的影响力,直接扩大开来,把世家门阀的影响力,撇除了一大半。

移都是孙策主张的,这就造成了孙策和世家门阀的对立。

现在关系还僵硬着。

江东的世家门阀影响力比之荆州益州还要深厚几分,孙策在这半年时间,都遭遇了不下三次的刺杀,但是凭借着自己强大的武艺,来犯刺客,被一一的干掉了。

虽然没有证据。

但是他们心中都很清楚,这是世家门阀对孙策的教训。

可想而知这些世家门阀的猖獗。

“可我不能眼睁睁看着我们的子民,在天灾之下,还要被**所牵连!”孙坚站起来,眸光坚定:“我执政江东,当为子民考虑,为了他们的生存,自然要付出代价的,我愿意为此低头!”

“主公英明!”

众人站出来,俯首行礼。

孙坚能在这时候,撇除自己的尊严,向世家门阀低头,不仅仅是为了民心,也是仁心,他可以和世家门阀继续斗,但是最后受罪的终究是那些遭祸的百姓。

“主公,此事暂且先压下!”

张昭抬头,拱手说道:“即使我们最后都不得不向他们借粮,也不能让他们太过于的张狂,在此之前,我们可以向外面借粮!”

“哪里?”

“朝廷!”

“曹操?”孙坚眸子微微一眯:“曹孟德在徐州的大军,盼不得这时候拿下吃掉某家,他会在这时候给我们接粮?”

“曹操愿不愿意,我不知道,但是朝廷未必不愿意的,只要朝廷坚持,曹操起码也得遵从一两分,他可不是董卓,董卓乃是西凉匹夫,朝廷上不尊陛下,无人可言,但是曹操要是敢如此明目张胆,他也掌不住这朝廷!”

张昭分析说道。

“言之有理!”孙坚点头。

“另外,明侯府的制度,对商道多有偏袒,明侯此人对商贾多有庇护,我们可以让人伪装成商队,前去西南购粮,只要不大宗购买,积少成多,还是有机会送一些粮草回来了!”

张昭道。

“这倒是没错!”孙坚也研究过明侯府的制度,包括新政,士农工商,即使他也是认为对了,毕竟千百年下来的规矩,但是明侯牧景对商道明显是偏袒的,这倒是明侯府境内,商业中兴,商队纵横,经济发展的很快,同时也给了很多人浑水摸鱼的机会,各方探子想要进入西南,还真不需要太过麻烦。

“此事某亲自去做!”

张纮请命。

“那就劳烦子纲了!”

“为江东,当赴汤蹈火!”张纮拱手说道。

“为了江东能挺过这一次的天灾无情,劳烦诸君了!”

孙坚站起来,拱手向着众人,行一礼,这一礼,不是他自己的礼数,是为了江东百姓,他能代表江东的所有百姓。

…………………………………………

明侯府也在救灾,荆州的灾情不小,但是明侯府的粮草充足,粮道而很通顺,所以并没有引起太多的问题。

当然,也有一些心有不甘的人,想要趁着这个机会,重新翻转荆州的局面,但是不说六扇门增强的力度,单单是暴熊军和长沙军的调动,就让他们不敢有一丝一毫的动作了。

荆州的新政,还在推行之中。

新政先锋,卫觊,徐庶等人,渐渐的也开始扬名整个荆州,他们被誉为新党爪牙,不知道被多少地方的乡绅豪族惦记。

至于士族。

荆州士族虽也不是很认同新政,虽也有反对新政之心,但是一开始已经失去了机会,而且当世大儒蔡邕坐镇荆州,他们就算有心,也要考虑一二。

蔡邕来了荆州之后,一直住在鹿门山。

之所以住在鹿门山,是因为这里的气氛他比较喜欢,而且这里还能有与他论道谈的人。

清晨的阳光,倾洒在鹿门山上。

鹿门山一直都是的荆州士林的圣地,不说几个大儒,就说学子,学子之中,能为之标榜的人物,当属湘州总督的徐庶。

年纪轻轻,出仕不过几岁,却能执掌一方。

而且徐庶还不是什么名门士族子弟出身,不过只是一方游侠,匹夫而已,从书院数年学习,居有如此的能耐,当让无数学子敬仰。

不管徐庶现在是新政的先锋,还是其他什么的,他能做到这个位置,本身就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成就,这也让鹿门山书院的名声鹊起。

而且去年到今年,鹿门山被举荐之后,成功出仕的学识,起码数十青年,这就让很多人看到了机会,通向仕途的机会。

所以想要拜入鹿门山的青年学子,自然是越来越多了。

鹿门山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本来是维持的不太容易的。

但是别忘记了蔡邕可是执掌教育司了,教育司大笔一挥,把鹿门山书院算进来了,直接从教育司批钱下来了。

这让鹿门山书院越发兴旺起来了。

半山腰的凉亭,这里还是很清静的,一般只有的司马微他们几个人能来这里,学子们是不允许上来了。

“这段时日,多谢德操兄的招待,老夫得离开了,今日前来告辞!”

凉亭内,蔡邕对着司马微和庞德公敬酒。

“伯喈兄为何行之匆匆?”

司马微皱眉,轻声的问。

蔡邕来了荆州,不需要做什么,他只要坐在荆州,就是一种震慑,所以他一直在鹿门山,这段时间,他和蔡邕切磋学问,略有所得,无关政治之外,他把蔡邕当成多年好友了。

“今年水患严重,荆州已遭灾了,昭明阁有令,命我为救灾大臣,巡视荆州,牧龙图还下了一道密令,不许一个人饿死,粮食已经从益州送过来了!”

蔡邕对牧景可没有这么好声好气的,即使是在鹿门山,他也毫不犹豫直呼其名,他沉声的道:“不管是上面的命令,还是为了荆州的秩序和百姓的生死,老夫都得走一趟!”

读书人以大义为先。

百姓的生死,永远都是最大的事情。

“此事可需要我帮忙的地方?”

司马微眸子微微一亮,问。

他不得不承认一点,牧氏治荆州,不管是新政也还,旧政也罢,起码他们是真的把百姓放在心中了。

单单是这一点,已经足以让他不用去后悔,自己当初站出来给牧氏新政支持了。

“天灾易治,人心难安啊!”

蔡邕拱手说道:“我治灾尚有法,可安心难平众,此事还需要德操兄多多的出力,不管你们什么立场,最少不能让荆州,在这时候出现乱子,这对谁都不好,是不是!”

新政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认同。

即使司马微他们,包括蔡邕自己,都不过只是站在了大立场,稳住大局的方面来支持新政而已,新政到底能不能成就太平,谁也没有的把握。

所以蔡邕也不会勉强司马微他们一定要支持新政,只要他们稳住大局就可以了,荆州不能乱,乱的话,终究是百姓受苦。

“伯喈兄放心!”

司马微点头,拱手说道:“我会亲自拜访一些的老朋友,不管他们想做什么,最少不要让他们在这时候做,荆州这时候不能乱!”

暗中有多少人想要反牧景。

他心知肚明。

有多少大儒发对的新政推行,他也知道一些的。

不管他们准备坐什么。

这时候司马微都得给他们直接按下去,不能给他们机会,不是为了明侯,而是为了荆州,天灾之下,再来人活,无疑就是一场黄巾动乱。

黄巾动乱过去这么久了,它创造了多少破坏,让多少人无家可归,让多少人丧命,他可是一清二楚的。

“伯喈兄,有什么是我能做的吗?”

庞德公斟酌了一下,问。

“若德公能与吾同心,那想必此事并不难!”蔡邕的名声天下而之,朝廷的大贤,士林的大儒,读书人皆然仰慕,但是在荆州这一亩三分地上,他比不上庞德公,即使司马微也比不上。

庞德公是士族清流。

本身就得代表一方势力。

他在荆州的影响力,绝对是根深蒂固的。

“行!”

庞德公沉思了一下,应了下来,能成为大儒了,得众人是敬仰,为读书人之精神,除非是浪得虚名之辈,不然心胸都没有那么狭隘,即使当年庞季是因为牧军而亡,可终究已经是过去了,他也不能一直记恨明侯府。

…………………………

荆州的救灾很顺利,对于明侯府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不过今天牧景的心思,不在荆州。

他接见了回来叙职的甘宁。

甘宁跪在堂下,毕恭毕敬的行礼。

他那张脸,明显在日晒雨淋之中,变得很粗糙了,本来是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如今倒是变成一个粗汉子了。

“兴霸,起来吧!”

牧景亲自上前,把他扶起来。

“诺!”

甘宁岂敢让牧景来扶,连忙自己就站起来了。

“坐!”

牧景转身,直接坐在了一个台阶上,很随意的让甘宁坐在自己的身边的位置。

甘宁有些受宠若惊。

“当年的锦帆贼,在江上挑衅我的气魄去哪里了,连坐都不敢坐啊!”牧景是坐在台阶上了,他翘起二郎腿的样子,有点好像泼皮无赖。

他的说话倒是让甘宁那张粗糙的脸,有些涨红。

当年在江面上,他挑衅牧景的事情,可没有忘记,那时候他还是一个的独行侠,行侠仗义,一人一船,万里孤傲,别说他不知道牧景的身份,就算知道,也敢挑衅。

只是经历了这么多,家破人亡,在困境之中成长,自然是学会了一些谦卑的。

不过牧景都这么说了,他要是连坐,都不敢坐,那就太让人失望了。

他小心翼翼坐在牧景身边。

“说吧,心里面有没有一点点怨恨我!”

牧景不管他职务上的事情,先把他心结给解开了再说。

“不敢!”

甘宁咬了一下牙齿,沉声的道。

“不敢,那就是有!”

牧景笑了笑:“其实也应该有些的,你本事一员良将,又没有犯错,在战场上也算是立下功劳,结果我一脚把你给提去了那鸟不生蛋的朱崖洲,你要是没有点怨恨,也说不过去了!”

“属下绝无二心!”

甘宁低沉的回应。

“没说你有二心!”牧景拍拍他肩膀:“人都不是圣人,七情六欲,谁能免得了,比如我,贼讨厌胡昭那厮了,杀了他的心都有了,可没办法,我还得用他啊!”

“所以呢!”

牧景叹声的说道:“你也别怨我,不是我想要把你一脚踢出去,而是只能你去,侯聪我本身就不放心,能为明侯府建立一支纵横天下,所向披靡的水师,只有你甘宁,不会有第二个人!”

甘宁心中微微一暖。

其实说怨恨,他的确有些怨,怨牧景把他一脚踹去哪个破地方,多年连一个音讯都没有,好像把他给忘记了,把他麾下的水师儿郎都不记得了。

可心里面绝对没有恨,在明侯府,牧景从不亏待他,而且是相当的抬举他,他一归顺就把他提拔为一方中郎将,执掌景平水师,这可不是一般的器重,是知遇之恩。

想他甘宁,不过一介水贼而已,这个出身,可是连及格都不到线,人家寒门,都还算是良民,他贼身,到哪里都不受重视的。

但是牧景却对他另眼相看。

这一份知遇之恩,足以让甘宁后半生为他血流沙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