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庶子夺唐 > 第二十三章 圣旨至

庶子夺唐 第二十三章 圣旨至

作者:江谨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0:52

第二十三章 圣旨至

“门下:御侮折冲,朝寄尤切,任惟勋德,实伫亲贤。右骁卫大将军、上柱国楚王恪,器宇冲深,智谋英果,专征阃外,茂绩克宣。可授并州大都督,坐于北都,节制河东,以备北患,余并如故,择日之官。”

李恪午前出宫,不过午后申时,一道转封李恪为并州大都督的圣旨便送到了楚王府。

“媚娘恭喜三郎得偿所愿,终往并州。”楚王府内院偏厅,武媚娘看着刚刚送到了楚王府的圣旨,微微屈膝,对李恪笑着恭贺道。

李恪看着武媚娘俏皮的模样,轻笑了一声,一手揽过武媚娘盈盈一握的柳腰,叫武媚娘坐在了自己的膝上,对武媚娘笑道:“本王能得偿所愿,王妃可是本王的功臣,若非王妃献策,恐怕本王现在还是一筹莫展呢。”

武媚娘坐在李恪的膝上,靠在李恪的怀中,道:“那也是三郎文武双全,为陛下所重,若非如此,纵是媚娘有通天之策,也帮不到三郎。”

李恪看着武媚娘乖巧地坐在自己的膝上,笑道:“依本王看来,大唐宗室众亲王妃,唯本王的王妃最是才貌双全,无人可比,有王妃替本王分忧,本王安心不少。”

李恪的话传入武媚娘的耳中,显然是触及了武媚娘那根敏感的神经,原本还是满面笑意的武媚娘,竟一下子沉默了下来,低下头去,脸上平静,似是在酝酿着什么,却看不出喜怒。

“媚娘这是怎么了?莫不是本王的哪句话伤了你,惹你不悦了吗?”李恪看着武媚娘一下子整个人都安静了下来,一时间也有些摸不着头脑,忙问道。

武媚娘再抬起头时,眼眶中已经有些湿润,但脸上却已经挂起了笑意,武媚娘对李恪道:“媚娘非是不悦。”

李恪问道:“那是为何?”

武媚娘回道:“媚娘非是世家女,母族亦无权势,甚是两位阿兄还需靠着三郎提携才有今日。府外中人,多以三郎娶了媚娘而为惋惜,唯三郎视媚娘如珍宝,百般依顺。今日媚娘有了三郎这番话,自是心中觉着欢喜。”

李恪听着武媚娘的话,看着武媚娘眼中朦胧的水雾,一下子愣住了。

武媚娘是个聪明人,有时聪明人也有聪明人的坏处,武媚娘非是世家女,其父武士彟更是商户起家,论出身,大唐宗室诸位亲王正妃中以武媚娘家世最差。而大唐诸王中,却又以楚王李恪最贤,声望最隆。

时人最重家世,武媚娘嫁于李恪,乍看之确与李恪相差极大,更谈不上对李恪的助益了,甚至就连长孙无忌都是如此心思,这才有了他一力促成李恪与武媚娘大婚的事。

武媚娘虽在府内,但府外的这些言语她不可能不知,而武媚娘偏生又是生性好强之人,她所担的压力和所受的委屈可想而知,这也是为何武媚娘总想着要为李恪分忧的缘故。

武媚娘再是聪慧,再有城府,现在的她也还只是一个十来岁的少女啊,也会柔弱,也会彷徨,也会害怕,如今她已外嫁楚王府,所能依仗的也就只有李恪这个夫君而已。

方才李恪将她揽于怀中,不吝溢美之词,甚至将她摆在了众位亲王妃之上,武媚娘见着李恪如此看重她,视若珍宝,自然一时意动,难免露了小女子之态。

李恪看着武媚娘含烟带雾的一双眼眸,哪还不知武媚娘之意。

武媚娘眼中的水雾仿佛一场雨,下在了李恪的心中,李恪拉过武媚娘的手,轻轻地握在掌心,柔声道:“你是本王的妻,圣旨赐婚,百官齐贺,亲王仪仗迎进门的妻。夫妻一体,何分高低,你若是哭了,本王该心疼了。能娶你为妻也是本王之幸,今日是最后一次,日后可不许再说这些胡话了。”

“好。”武媚娘乖巧地应了一声,笑了出来。

武媚娘从袖中取出一方丝帕,拭去了眼角的泪珠,转而将心思放在了这张圣旨上,对李恪问道:“殿下准备何时启程北上?”

李恪想了想,回道:“父皇虽未在圣旨中明言敦促,但命本王择日进京,想必已是在暗示本王快些动身了。军机不可误,待本王稍作收拾一下,明日便启程北上。”

武媚娘也应道:“想来陛下也正是此意。”

李恪道:“你我新婚燕尔,本王却不能陪着你,实在是惋惜。不过你放心,待本王在北地站住了脚跟,诸事停当,便接你一同北上。”

武媚娘闻言,知道李恪将是自己放在了心上,心里自然欢喜,但武媚娘也是识大体之人,武媚娘摇了摇头道:“殿下还是以大事为重,不必太过顾及媚娘,而且...”

武媚娘说着,顿了顿,才又接着道:“而且并州不比扬州,扬州虽是富庶,但偏安一隅,并州大都督坐镇北都,位高权重,三郎在并州时朝中难免会有宵小觊觎,暗箭伤人,媚娘留在朝中,多少也能安定人心,也算是帮了殿下的忙了。”

“哈哈...”

李恪闻得武媚娘之言,当即笑了出来,李恪看着武媚娘,笑道:“王妃不是怕朝中有人非议,是怕父皇忌惮本王吧。”

武媚娘讶然道:“殿下猜到媚娘的心思了?”

武媚娘虽未直说,但李恪的话却正中了她的心思,不过说来也是,并州不比扬州,并州临近关中,并州大都督又掌边军,权柄极重,如此重的权柄握在李恪的手中,朝中自有人不放心,常在李世民耳边嚼些舌根也是有的。

在武媚娘看来,兵权自古以来都是极为敏感之物,尤其是身在皇室,便更是如此。李世民眼下自然是信得过李恪的,可若是耳边的谗言听得多了,谁又能保证李世民不会动心呢?

武媚娘是楚王妃,有武媚娘留在长安,也算是人质,多少对李恪还有几分牵制,朝中之人自然也会多几分安心,故而武媚娘才有此一言。

李恪摆了摆手,笑道:“你多心了,父皇何等英武,父皇怕天下人反他,却唯独不怕本王反他,至少父皇不怕本王在并州大都督任上反他。”

武媚娘不解地问道:“这是为何?”

李恪道:“其一,长安城中,南北两衙禁军二十万,乃天下精锐,无一不是百战老卒,以一当十,并州边军也难与之敌;其二,父皇行伍出身,精于武事,本就是当世名帅,天下莫敌,怎会将我一个小儿看在眼中;

其三,父皇征伐天下十余载,我大唐十六卫大将军,各州都督,有几人不是父皇旧部,岂会从乱;其四,太原乃我大唐龙兴之地,极得民心,我在太原起兵,以子反父,谁人肯从?只要父皇龙体康健,还在长安,手中还握着禁军,这天底下就没人能造的了父皇的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