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科学家闯汉末 > 第两百七十五章 纸和笔(上)

科学家闯汉末 第两百七十五章 纸和笔(上)

作者:云舒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00:55

第两百七十五章 纸和笔(上)

马强搞小学免费也是思之再三。

后世很多人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话糙理不糙,人这种生物,如果少年时期不好好学习,打下基础,想长大了再补救,基本就不可能了。

而士族、寒门和黔首在少年时期,基本上过的是完全不一样的生活,士族乃至寒门都可以有足够的条件进行学习乃至和大儒交流,而黔首就连认字的机会都很少。

究其原因,还是经济问题,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任何一个劳动力都是极为珍贵的,就算只有七八岁,但也可以帮忙放牧、砍柴、给家里减轻负担。

要这样的家庭放弃这个劳动力,并且额外支出费用到教育上,实在是太强人所难了。

因此,无论是马强还是后世的各个国家,都在初级教育中实行义务教育,用补贴的方式让孩子用几乎可以忽略的费用来接受教育。

当然,马强现在虽然手里有粮食,也经不住全平原国所有的孩子造的,因此他一个县城也只会有不到千人的孩子可以享受到这个待遇。

“不知道国相准备教授何种经文?”糜竺问道。

“豪族大都有家学,来我这里的大都是贫寒子弟,所学不为通达诸侯,只求有一技之长,日后能让一家温饱,因此除了少数对经文有天赋的,其他人我准备让人教授数术、法律、医术、工学,让他们出了学堂,足以温饱。”

马强没有说什么科学,毕竟小规模传授和公授是两件事,马强准备让科学先成为一门杂学混入其他的学科之中,日后等自己有足够实力了,再慢慢扩大范围。

“因材施教,国相此策不错。”糜竺做为一个商贾出身的人,自然不会瞧不起这些杂学。

而且在糜竺看来,如果所有人都学经文,那才是贻笑大方,这种公立学堂,如何能和大族家学相比,让那些寒门天天看经文,恐怕最后连饭都吃不着。

饿死的士族不多,但饿死的黔首学子可是一队一队的。

糜竺在平原城又待了数日,一边是交割粮食,一边也是接受从幽州运来的红星营特产。

马强又委托糜竺收购粮食的时候顺便帮自己招募文士来平原充当教员,这才和糜竺兄弟告别。

——国相府

“截止昨日,平原十县均已上报春耕结束,各地开荒、洗田、挖渠等工程也告一段落。”华靖捧着一盘子的竹简对马强报道。

侯霸这些日子都在称病,马强便让华靖直接做起了国丞的工作。

马强见华靖的手都在打抖,急忙让边上的黄叙帮忙把竹简端过来。

马强打开竹简,看了看,点头道“好,如今也已经五月,春耕结束,百姓大都空闲,正好可以兴修水利,以便明日进一步开荒!”

“诺!”

“对了,听说你们华氏有一才俊,名为华歆,和管宁、邴原并称一龙,我平原国正是用人之际,我想招募这三人,不知道华郡丞有何办法?”

马强直接称呼华靖为郡丞,算是给出了砝码。

华靖激动的吞了口口水,这个砝码对于他,的确是够了。

“子鱼三人之才,都倍于我,如果国相愿意启用,可以县令之职招之,子鱼必来!至于邴原,听闻在郁洲山隐居,不知道具体何处。”

县令?

这么便宜的吗?

“那我书信一封,你帮我传给华歆,听说管宁和他同住,便一同招来吧,至于邴原,龙头和龙尾如果都到了,龙腹还会不到吗?我不着急。”

“诺!”

马强对是否要启用这三人犹豫了很久,他其实更想用自己培养的干部,但培养需要时间,在蛰伏平原的这几年,他的确需要一些人才帮自己打理各地政务,这一龙三人或长于政务,或长于教育,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倒是能一用。

华靖退下后,段英被段羽推了进来,段英将一封带有汗味的信递给马强说道“甘道长不负使命,已经成功将泰山贼分化,其中昌豨等大小三十多支贼军愿意归降,但甘道长说其中有不少人贼心不死,不甘人下,明公当早做准备。”

马强打开看了一会,闭目思索了一下说道“泰山郡隶属兖州,既然他们不甘人下,就给他们官当,我想朝廷也会愿意拿出几个县令的位置来换泰山贼下山招安吧。”

马强这是准备慷他人之慨了。

段英笑道“明公和英所想一样,之前文和也和英说,明公当要兵不要将,要人不要山!泰山的分裂混乱,对明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这事就由军师你去办吧,务必要让那些贼头兴高采烈的交出兵权!”

“明公放心!英定会让他们心满意足!”

段英退下后,马强又想到即将开学的学堂,便走到后堂,那已经烧毁的后堂并没有大规模的修复,而是被马强改建成了实验室,那里正在做一个技术跨时代的改良,那便是造纸术!

纸在这个时代已经四处可见,但质差价高,多为道士所用,文人墨客还是习惯写在竹简、帛绢上,而马强要降低教育成本,改良造纸术就是必须点亮的一个科技点。

而且平原国,有马强之前一直想要而没有的材料——竹子。

竹子是最便宜和合适的造纸材料之一,造纸术出现在中国,和中国有海量的竹林是分不开的。

但马强对造纸术,只知道一些原理,其中的工艺却是一窍不通。

原理决定能不能做,工艺决定做的怎么样。

马强现在已经不缺卫生纸了,他要做的,是那韧而能润、光而不滑、洁白稠密、纹理纯净的优质纸。

“啊!!!又失败了!”

只见青橙看着晾干的纸,烦恼的抓了抓头发,那本来乌黑顺柔的秀发,已经快向爱因斯坦看齐了。

“青橙姐,我们这次又有进步,我发现和我想的一样,水质酸碱的不同,对造纸有很大的影响,只是我们试验的还不够,需要进一步的摸清其中的科学规律。”

说这话的是张宁,她已经脱下了道袍,穿上了白色科研服,手里拿着铅笔和本子,在那写写画画,看上去比青橙还像科研人员。

如果忽略那身高的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