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反穿越调查局 > 第五百九十四章 一天吃掉一座山

第五百九十四章 一天吃掉一座山

听了小雅的话,赵亮当场目瞪口呆:我尼玛!杀神白起的首要目标?我?!

他立马感觉有些不淡定了,又再次认真的想了想,更加觉得小雅讲的颇有道理。

自古以来,中国人打仗最常用的三大套路:分进合击、围点打援、奔袭粮道。你去挨个儿数数,甭管哪朝哪代,但凡有点名气的胜仗,背后都有这三大套路的影子。

尤其是奔袭粮道这一招儿,几乎是所有名将的最爱,又准又狠又缺德,一旦成功得手,敌人立马躺平。而且是人越多,躺得越平。

这也没办法,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大军空着肚子,别说是打仗了,就连逃命都没有力气。

所以,小雅判断白起很可能会首先选择偷袭位于大粮山的辎重营地,那绝对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如此一来,他这个主管粮草的典府上士,就活脱脱是个挨砍的脑袋啊。

一想到不久之后,在某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成千上万秦军战士突然出现在四面八方,发疯般的向自己狂杀而至,赵亮就忍不住打了哆嗦,喃喃自语道:“我去,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事啊,你说我现在去找晋阳公主辞掉这份工作,还来得及吗?”

小雅顿时被他这副熊样儿给气笑了,也不知道是该心疼,还是该训他两句。

“哎呀,我只是提醒你千万小心,不要麻痹大意了,但问题也没有你想的那么严重,”小雅安慰道:“别说赵琦不会答应你打退堂鼓,就算出于反穿越任务的考虑,你也不能临阵脱逃呀。”

赵亮可怜巴巴的看着小雅,无奈道:“我一想到白起那个家伙,心里就忍不住犯怵,脑子都吓得不怎么灵活了。你有没有什么好建议给我?”

小雅想了想,道:“我觉得,赵括率兵离营之日,就是你准备开溜之时,因为那正是白起发动奇谋的关键节点。”

赵亮闻言心里一动,瞬间明白了小雅的意思。赵括离营,就意味着他已经中了白起的诱敌之计,眼看就要钻进秦军布下的口袋阵了,这个时候,白起自然会把握时机,派遣秘密部队偷袭辎重大营,彻底切断赵括的粮道。

他点了点头,说道:“嗯,知道了。到时候我一定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派人盯紧赵括的动向,只要他出兵追击秦军,我立马脚底抹油,半分钟都不耽误。不过话又说回来,有赵晶在旁边捣乱,赵括这回恐怕不那么容易上白起的当啊。”

“这不正是你去前线的主要目的吗?”小雅道:“如果赵晶真的会改变战争走向,那也只能想办法干掉他了。”

翌日天明,赵亮早早起身,先去拜见了晋阳公主,然后又跟小雅依依不舍的道了别,这才跨上马背,跟随典府长史胡义的队伍,启程前往滏口陉要塞。

滏口陉,是“太行八陉”中的第四陉,其战略地位对于赵国而言极为重要。

三家分晋之后,韩赵魏不仅分割了晋国原先位于山西高原的广阔疆域,同时也瓜分了处于河北平原上的人口和国土。这其中,赵国在山西境内继承的主要是太原和忻定两处重要盆地,而在河北平原,他们则分得了漳水以北至大陆泽以南的土地。

由于太行天险的存在,自立门户后的韩赵魏三国,都面临着一个同样的问题,那就是该如何顺畅的沟通位于太行山东西两侧的国土。也正是自那时开始,“太行八陉”的概念便显得越来越重要。

所谓“太行八陉”,其实就是指整个太行山脉里八处地势中断的险要位置。太行山延袤千里,百岭互连,千峰耸立,万壑沟深,其中多有东西向的横谷,阻断山峦。最著名的军都陉、蒲阴陉、飞狐陉、井陉、滏口陉、白陉、太行陉、轵关陉,合称太行八陉,乃是古代晋冀豫三省穿越太行山、相互往来的咽喉通道,也是三省边界重要军事关隘所在之地。

八陉分处韩赵魏三国境内,成为了各自的生命线和补给交通动脉,发挥着极为关键的战略作用。

赵国的滏口陉,位于邯郸以西,向来是连接邯郸与晋阳这两座中心城邑的主要通道,也是从河北腹地到山西高原最便捷的通道。从邯郸向西出发,越过滏山之后便是滏口陉,而自此进入太行山脉,就可直抵长平战场。

因此,滏口陉要塞作为赵国国都西边的战略门户,不仅把持着太行天险,给邯郸城提供屏障保护,而且也成为了此次大战的补给基地和粮草中继站。

从赵国各地征集来的海量军需物资,首先都集中于此,然后才会分批转运至前线。

之所以这样安排,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其一,是考虑到辎重的安全性。因为滏口陉要塞远离长平主战场,又有太行山复杂地形的阻隔,故而不用担心被秦军铁骑千里奔袭,毁于一旦。

其二,则是出于运输条件上的限制。要塞的东边,是地势平坦的河北平原,西边则是绵延难行的山地。从河北各处调运物资,多用牛车马车承载,而一旦进入了太行山区,就必须换成骡子驴子,甚至是人力来牵引车辆。

基于这两个现实的情况,赵国也只能把中转基地设置在滏口陉要塞,进行相应的调度。

赵亮随着辎重部队晓行夜住,连着走了两天的光景,顺利抵达了此行第一个目的地——滏口陉要塞。

端坐马背之上,向前放眼望去,赵亮不禁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

只见一座雄关架于两山之间,奇绝险峻、气势巍峨。关前十余里的宽阔范围,被木寨木墙团团围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围场。而在围场之中,矗立着数不清的粮仓和草垛,规模惊人。

围场外边总共开了七八个大门,每一处都同样拥塞着大批的车辆,有些门是满载而入,另一些则是空车而出,其间输送辎重的队伍来来往往、络绎不绝,就如同无数只蚂蚁,正在辛勤的往蚁穴中搬运食物。

看着那副繁忙的景象,典府长史胡义对赵亮笑道:“我说赵兄弟啊,你知道供养长平前线的大军,一天要消耗多少粮食吗?”

赵亮闻言微微一愣,在心中默算了一下,试着猜道:“我估计,要是按照每人一天一斤口粮来算的话,差不多需要五十万斤上下吧。”

“一天一斤?”胡义夸张的瞪大眼睛:“一天三斤都未必够吃呢!”

他指指前面那巨大的围场,说道:“咱们的军粮,是以黍和麦为主,豆类辅之。说实话,将士们平时吃的,主要都是干粮,没有什么荤腥油水,更无菜肴佐餐。所以,一顿饭不吃上一两斤,根本不扛事!这样算下来,四十多万大军,每天至少要消耗一百二十万斤粮食,足足上万石啊。再加上那些运输粮食的民夫也得吃饭,以及路途上的损耗,最终的那个数字,还须翻上一倍。”

赵亮忍不住吐了吐舌头,讶然道:“我的妈呀,一天功夫就能吃掉两百多万斤,甚至三百万斤粮食?那堆起来不得像小山一样高啊?”

胡义呵呵一笑:“谁说不是呢?这打仗嘛,说到底就是打国力,谁家粮食足、人马壮,谁就能一直撑下去,直到把对方耗死!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奖励耕战,农人热情高涨,开辟了大量的荒地用来种田,之后他们又夺取了巴蜀,所以整个粮食的产量和储备,都远在我们赵国之上。本官保守估计啊,至少五倍有余!”

“居然差那么多啊?”赵亮听得不免有些吃惊:“照您这个判断,咱们怎么耗得起呢?”

胡义淡然道:“嗨,不妨事的。秦国虽然粮多,但是他们补给线太长,损耗的程度也就非常的大;而我们虽然粮少,但是可以向齐国和魏国借粮,糊弄个一两年不成问题。因此归根结底,两边的日子都不好过,就看谁先绷不住啦。”

赵亮默默的点了点头,心中不禁暗道:不管是赵王急吼吼的撤换廉颇,改派赵括上阵发动决战,还是秦王在暗中使尽浑身解数,又是玩反间计,又是请白起出山,其实都是因为国力损耗的问题,令两位君王产生出了一种极度焦虑的状态。

无论哪一边,都希望能够尽快结束这场可怕的战争,为疲惫不堪的国家及时止血。

再这么耗下去,不用打败仗,光是吃也能吃垮了。

他转过神来,问胡义道:“胡大人,来这里之前,公主都跟您说过了吧?咱们运粮的节奏……”

胡义微微颔首:“本官心里有数的。其实不用晋阳公主特意交代,我们典府这边也早就有类似的打算。实不相瞒,为了给前线按时输送补给,包括典军大人在内,我们上上下下所有官吏,没有一个不是焦头烂额的。太行山里道路难行,此时又正好赶上雨季,别说在大粮山营寨只维持三到五天的储备量,就是一两天的量,我也感觉费劲。”

赵亮虽然是代表赵琦而来,但他的本意却与晋阳公主恰好相反。赵琦希望限粮,借以制衡赵括,不让他能轻易决战;赵亮则计划暗中偷偷放粮,好令赵括没有后顾之忧,可以早点上演长平败局。

可是眼下听胡义这话里的意思,限粮不限粮的,还真不是他跟赵琦能够任意摆布。

我靠,这岂不是要麻烦了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