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反穿越调查局 > 第五百八十九章 畏敌怯战

反穿越调查局 第五百八十九章 畏敌怯战

作者:码字的李世卿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36:14

第五百八十九章 畏敌怯战

“临阵换将,实乃兵家大忌,还望我王三思啊。”老国尉杜卓听了赵王的想法,第一个开口反对。他跟廉颇是几十年的老朋友,两人关系非比寻常,所以于公于私,杜卓都不愿看到阵前更换主帅这种情况出现。

宦者令缪成略一沉吟,顺着赵王的想法道:“杜老,凡是也不能一概而论,临阵换将虽然有风险,但是总好过原先的主将一直犯错而不及时纠正啊。”

杜卓身居国尉之职,掌管赵国兵甲军务久矣,怎么可能把缪成放在眼里,他冷哼一声,道:“缪大人,你说廉老将军一直犯错,恐怕有失公允吧。”

中大夫陈缭是赵王新进提拔的年轻官员,属于赵王刻意培植依仗的少壮派,此时他抢着说道:“杜老,长平前线一败再败,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开战之初,我军在长平地区布置了三道防线:第一道是空仓岭防线,第二道是丹河防线,第三道防线是百里石长城。三道防线纵贯东西数十里,星罗棋布,相互连接,辅以二十几万赵军精锐,可谓是固若金汤。然而廉老将军空有坚固后盾和雄厚兵力,却连番错失良机,不仅没有趁秦军初来,立足不稳的时候勇敢进攻,反而龟缩怯战,畏首畏尾,致使秦国人能够完全放开手脚,随意打击我们各处薄弱环节。加上昨天送来的新战报,我们已经连输十六场,空仓岭防线彻底崩溃,若不是有丹水这样的天然屏障,恐怕秦军现在都要打过百里石长城,直逼邯郸了。”

“你一个书生懂什么?”杜卓气愤道:“廉老将军出征之前就曾明确说过,他将会在前线采取稳步防守的策略,利用空间地理条件,层层损耗秦军战力,一直拖到秦国支撑不住的时候,才会发动最后的反击。眼下局面正如他当初判断谋划的样子,哪有什么错失良机可言?”

担任司马之职的赵伦闻言微微点头:“杜老讲的没错,秦军虽然气盛,但是久拖下去,肯定对咱们更为有利。”

赵伦出身赵国王族,又是执掌兵权的重臣,他这么说,顿时得到了不少军方老臣的认可。

眼看御前廷议的风向要被带偏,赵王不禁眉头紧锁,瞥了瞥站在一旁的平原君赵胜。

自从老丞相蔺相如因病不能理政之后,身为假相,也就是副丞相的平原君基本上担起了整个朝堂的重任。他虽然也偏向老臣子们的意见,主张不要轻易换将,不过赵王之前已经专门为此跟自己通过了气,强烈暗示他要支持换将的圣意,甚至还用丞相之位来做交换的条件,逼他就范。

平原君不禁有些踌躇起来。从理智上讲,他并不愿意赵国在军事上冒进胡来,但是,成为大赵丞相一直是他心中渴求的政治目标,所以更不希望与这难得的权位失之交臂。

再三权衡之后,赵胜终于做出了选择,他轻轻咳嗽一声,不慌不忙的说道:“廉颇当初的主张,确实是以退为进,打算利用秦军补给线过长的劣势,通过消磨损耗的方法,逐步转变战场格局,进而取得最终的胜利。不过……”

他略微顿了顿,接着道:“不过,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敌人更不可能乖乖按照咱们设想好的计划走。我们晓得用拖字诀,难道秦王和他的大臣们看不出来其中的门道吗?杜卓,赵伦,二位都是老军伍了,你们说说看,倘若位置交换,你是秦王,面对长平的赵军防线会怎么做?”

这个问题一抛出来,反对换将的“保廉派”大臣都不禁微微一愣。杜卓为人实诚,沉声道:“君上,我若是秦王,定然会选择速战速决的策略,发兵猛攻。”

“是啊,无论换成谁,只要脑子没毛病,也肯定得拼命突破赵军的防线才行。”赵胜从容不迫的说道:“所以,眼下长平战事失利,谁敢说就一定是在按照廉颇之前计划好的走向发展呢?换句话说,我们现在一味死守,会不会正好中了秦军下怀,更加方便他们无所顾忌的四面出击,轮番得手呢?”

杜卓闻言一时语塞,没法再拍着胸脯保证,目前连番被秦军突破的恶劣局面,完全是廉颇胸有成竹的谋算。

平原君的小跟班——中尉蔡江非常默契的递话道:“依君上的意思,长平战事又当如何呢?”

平原君淡淡说道:“在我说出想法之前,还有一事需要各位好好考虑。”

他转向赵伦,问道:“目前秦军主将是谁?”

长平战场打了许久时间,天下都为之震动,所以平原君这个问题显然是在明知故问了。不过,赵伦作为司马,专掌军情之职,既然副丞相可口询问,他也必须认真作答:“回禀君上,秦军的统帅是大将王龁。”

“为什么不是武安君?”赵胜又问道。

“额,据咸阳的细作回报,武安君白起长期操劳,前年受了风寒后便一直卧病在家。”赵伦答道:“秦王爱惜臣下,不忍让白起再受远征之苦,故而没有命他担任此次主将。”

平原君微微一笑:“武安君的身体好些了吗?”

赵伦道:“据传闻是见好了。虽然还没有恢复上朝,但是听说饮食起居逐渐正常,偶尔还能乘车到咸阳郊外散心。”

平原君赵胜忽然面色一沉,问众人道:“如果王龁在长平久攻不下,秦王会不会很快启用武安君?如果白起真的亲临前线,你们谁还有把握能击败秦军?”

这两个问题仿佛两记重锤,狠狠的砸在大臣们的心头:大秦武安君的赫赫威名,岂是闹着玩儿的?一旦让白起这个狠人统帅秦军,廉颇也未必能扛得住啊。

平原君赵胜冷笑道:“两军交战,统帅也是战机的一种。秦国尚未派出白起,正是我军难得的机会,此时不展开决胜会战,更待何时?”

眼见一种大臣被平原君说的哑口无言,一直没吭声的晋阳公主赵琦忍不住道:“君上,我们也都同意你的分析。不过攻也好,防也罢,这只是战略选择上的问题,没必要非得更换主帅呀。廉老将军身经百战,经验丰富,让他指挥反击,不是更稳当吗?”

平原君瞅了瞅赵琦,淡淡道:“公主,你忘了吗?前阵子你托我给廉颇去信,建议他寻找机会,适时发动进攻,争取能够夺回一些丢掉的城池。你还记得他是怎么回复的吗?”

赵琦没想到对方竟然会当众提起此事,不禁微微愣怔,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应答,赵王则好奇的问道:“哦,竟然还有这事儿?廉颇当时是怎么回复的?”

平原君无奈的叹了口气,道:“我王,廉颇回信说,坚守之策不容丝毫改变,只要他当一天主帅,赵军一天就绝不会离开营垒防线,给秦国人可趁之机。”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无不面面相觑,心中也都各有想法。支持廉颇的大臣,都认为老将军主意把的牢,不轻易受朝廷的干扰影响,实为大将之风;支持换将的大臣,则感觉廉颇因循守旧,不懂变通,这样的人担任统帅,定然累死三军。

而保持中立态度的大臣们却不禁犹豫起来,殊难判断廉颇这么坚决,到底是对还是错。

赵王的反应倒是非常明确,他眉头紧锁、面色不善,沉声说了四个字:“刚愎自用!”

一国之君给前线主将下了这样的评语,无论对主将个人而言,还是对正在作战的全军而言,恐怕都不是什么好兆头。因此大家心里不禁咯噔一下,没人再敢言语。

赵琦沉默片刻,决定换个角度应付,于是试探着说道:“王兄,您主张更换统帅,不知可有合适人选?”

赵王没有急着说话,而是再次转头望向平原君。平原君赵胜见状会意,开口说道:“我王,臣有一个人选推荐。”

“哦?相国看中何人,讲出来给寡人听听。”

“新任轻车将军、马服子赵括。”平原君朗声答道:“赵括出身将门,自幼熟读兵书,在讨论战策之时,就连他的父亲赵奢都经常自认不是其对手。之前,臣曾专门与赵括谈及长平之战的谋划,发现此人思路清晰、考虑周详,克敌制胜的方法了然于胸,且非常可行,实乃将帅之才!”

末了,他又补了一句:“纵观满朝武将,也唯有赵括一直主张以攻代守,有勇气跟秦军一决高低。”

“好!马服子确有其父之风!”赵王赞叹道:“当年赵括的父亲,我大赵名将赵奢,率领孤军迎战秦国,坚信狭路相逢勇者胜的道理,最终击败了不可一世的秦军,取得瘀与之战的胜利。寡人记得,那时候先王得知秦国人要攻打瘀与,曾先去询问了廉颇、乐乘等所谓名将,可否派兵救援,廉颇等人皆说秦军势大,不可救援,唯有赵奢不惧强敌,坚持出兵抵抗。唉,如此看来,真是一贯如此啊。”

赵王所说的这个“一贯如此”,究竟是什么意思,众大臣当然都心中有数。当年在瘀与,廉颇不敢与秦军对阵,如今在长平,老将军仍旧不敢向秦军发动进攻,这顶“畏敌怯战”的帽子恐怕是摘不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